孟俊鴻
摘? 要: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是語文教學的組成部分,也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點。但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小學生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培養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如何在網絡環境下有效地培養小學生的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已成為目前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提出在網絡環境下,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培養應從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以及文化自信四個方面展開,并提出了針對性培養策略。
關鍵詞:網絡環境;漢字識別;書寫技能
網絡教學環境為漢字教學帶來了許多新的可能性,教師需要運用創新的思維,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教師應該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探索適用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制訂個性化的評價標準,建立科學合理的網絡教學評價體系是提高教師網絡教學能力的關鍵環節。
一、網絡環境對小學生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的影響
網絡環境具有信息量大、互動性強、時間空間的無限制等特點。在一定程度上,這些特點為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豐富的資源。然而過度依賴網絡環境也會對小學生的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產生負面影響。網絡環境中的速度優先,會導致小學生在漢字識別和書寫上產生急功近利的心態,忽視傳統的漢字識別方法和書寫技能。
第一,網絡環境為小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漢字識別與書寫資源,但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首先,網絡中的漢字信息常常缺乏規范性,容易使小學生形成錯誤的認知;其次,網絡中的拼音輸入法、表情包等通信方式使得小學生在日常溝通中對書寫規范的要求逐漸降低;最后,小學生在網絡環境中花費大量時間,導致書寫練習時間減少,直接影響了學生書寫技能的提高。
第二,盡管網絡環境對小學生的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帶來了挑戰,但也應看到其提供的機遇。網絡環境中有大量有關漢字識別與書寫的教學資源,為小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材料。網絡環境的互動性,可以讓小學生與教師實時交流,增強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的學習動力。此外,網絡環境可以為漢字教學創造出更多創新的教學方法和形式,如在線測試、游戲化學習等,從而提高語文學習效果。
二、網絡環境下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培養的目標和內容
(一)網絡環境下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的培養目標
在網絡環境下,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培養,旨在培養學生具備辨識電子設備中各種字形的能力和在數字化環境下規范書寫漢字的能力。同時,還需幫助學生理解漢字在網絡語境中的特點和規律,使其具備在特定網絡場景中靈活運用漢字的能力。
(二)網絡環境下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培養的內容
在網絡環境下,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的培養依然要求遵循學科核心素養理念,旨在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以及文化自信四個方面的綜合素養。
其一,在語言運用方面,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培養,需要關注網絡環境下漢字的變化特點,例如網絡用語、網絡表情符號等。教師應引導學生了解這些特點,并使學生學會在網絡環境中使用恰當。
其二,在思維能力方面,網絡環境下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培養,應重視培養小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通過引導學生對網絡中出現的漢字進行分析、評估,使小學生能正確識別網絡信息的真偽,提高小學生的學科信息素養。
其三,在審美創造方面,教師應激發小學生對網絡環境中的漢字的審美能力。鼓勵學生關注漢字設計和創意,如漢字藝術、漢字圖形設計等,從而培養其創造性思維和審美素養。
其四,在文化自信方面,網絡環境下的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培養,應強調網絡文化與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引導學生關注網絡語境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元素,通過學習和傳承,不斷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三、網絡環境下小學生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的培養策略
(一)結合網絡資源優勢,優化教學方式
在網絡環境下,教師應該積極運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如教育智慧云平臺、視頻動畫等,以及各類漢字學習軟件,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的漢字學習資源。這樣的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漢字的結構和意義。
(二)線上線下融合,提升學生能力
為了使學生在網絡環境下更好地掌握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教師應注重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線上教學可采用直播授課、互動討論等方式進行;線下教學則可以通過傳統的漢字書寫練習、模仿跟寫等方法,培養學生的書寫技能。
(三)創設多元化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在網絡環境下,教師應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背景,創設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場景去觀察和認識漢字。
(四)建立個性化的評價體系
在網絡環境下,教師可采用在線測試、自我評價、同伴評價等多種評價方法,對學生的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進行全面、客觀地評估,從而有針對性地提供指導和幫助,使學生在漢字學習中不斷取得進步。
四、提高教師網絡教學能力的策略
(一)教師網絡教學能力的基本構成
教師網絡教學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網絡教學理論知識掌握、網絡教學技能運用、網絡教學資源整合及運用、網絡教學策略與方法選用以及網絡教學評價體系建立。這些方面共同構成了教師網絡教學能力的核心要素,對提高學生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二)提升教師網絡教學能力的路徑
為提高教師網絡教學能力,可采取以下途徑:加強對網絡教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加深教師對網絡教學的認識和理解;進行網絡教學技能培訓,使教師能夠熟練運用各種網絡教學工具;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整合,提高網絡教學資源運用能力;探索適用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策略與方法,為漢字教學提供有效支持;建立科學合理的網絡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全面評價。
(三)教師在網絡環境下漢字教學的角色轉變
隨著網絡多媒體教學的普及,教師在漢字教學過程中的角色也發生了轉變。教師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變為學習導師,通過提供指導與支持,幫助學生掌握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教師還需承擔評價者的角色,通過建立個性化的網絡教學評價體系,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教學提供及時反饋。
綜上所述,首先,教師需要深入學習網絡教學理論知識,加深對網絡教學的認識和理解,為漢字教學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其次,教師要熟練掌握各種網絡教學工具,運用合適的技能,更高效地進行漢字教學;最后,教師還應積極參與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整合,以積極的態度投入教學實踐,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為漢字教學提供更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和形式。這將有利于提高小學生漢字識別與書寫技能的教學效果,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漢字認知與應用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洪東治. “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2019,5(24):142-143.
[2]高靜潔. “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策略研究[J]. 新課程,2021(43):64.
[3]覃莉莉. “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策略[J]. 教育界,2020(12):30-31.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