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聰
[摘要] 近年來關于中小學班主任核心素養的構成研究不斷深入。通過分析現有研究發現,它們均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和班主任專業發展為目的,基于新時代要求,以政策文本為抓手建構班主任核心素養框架。按構成要素的個數進行劃分,現有研究可分為單維度說、二維度說、三維度說和多維度說,具有多樣性、復雜性、專業性和科學性的特征。未來班主任職責依然是開展研究的重點,班主任核心素養的概念邊界將更加明晰,多樣化研究范式將更有利于研究的全面深入。
[關鍵詞] 班主任;核心素養;教育現代化;高質量教育
黨的二十大強調了教育、科技、人才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提出了對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要求。現代化教師隊伍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基石,而班主任作為教師隊伍中的特殊群體,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新時代,國家對教育、人才均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的引領者、人生導師,自然也應當具備新的素養,以適應人才培養工作的需要。班主任核心素養構成研究的深入正是建設當代高質量班主任隊伍的關鍵所在。
在中國知網(CNKI)上進行查詢,第一篇以“班主任核心素養”為名的論文于2015年發表。在那之后,班主任核心素養日益得到研究者的關注。截至2022年11月5日,以“班主任核心素養”為主題進行文獻檢索,文獻總數為380篇。自2016年起,該領域的相關文獻發表呈大幅度上升趨勢,至2019年達到頂峰。為了更好地推動該領域的研究深入,對現有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并展望,十分必要。
一、中小學班主任核心素養構成研究的回顧
目前關于班主任核心素養的研究成果,可以根據其內涵要素個數劃分為四大類:單維度說、二維度說、三維度說和多維度說。
1.單維度說
單維度說并不是認為只有某一素養應作為班主任的核心素養,而是各種素養多處于發展階段,故研究者在其研究的過程中強調某一素養作為亟需關注的重中之重。單維度說多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他們在研究中突出強調班主任的某一素養為核心素養,并以該核心素養作為研究的中心展開論述。單維度說的代表觀點如下:黃甫全提出“班級領導力”,班級領導力指的是班主任應當具有促進班級優秀文化建構,善于以文化人,用優秀的班級文化促進學生和教師自身發展的能力。林丹提出“學生發展指導能力”,她認為該能力應為永恒且首要的班主任核心素養,此能力并非單一抽象的概念,而應具體化為對學生的價值觀、學習、活動、生活以及心理健康五個方面的指導能力。李季認為“心理領導力”應為班主任核心素養。心理領導力指的是班主任引領學生自主成長和自我專業發展的內驅力,是一種用愛引領學生成長的能力。
單維度說重點突出,有利于引起人們對班主任某一方面素養的高度重視,且一線教育工作者比較容易根據該學說有針對性地改進教育實踐。但單維度說本身發展并不完善,故在單維度說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很有必要。
2.二維度說
部分研究者將班主任核心素養分為兩大維度來進行研究,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由湯林春提出的觀點。他在發表的論文中對班主任職責進行了分析,將班主任核心素養分為兩大維度:一維是班主任工作職責(包括學生教育、班級建設、教育合力、學生評價),另一維是班主任個人特質(包括態度、認知、能力)。以此二維為經緯,他進一步對框架的細節進行了完善與細化。例如,在學生教育與態度的交叉之處可以具體化為“學生觀等”,在學生評價和能力的交叉處可具體化為“開展綜合素質評價能力等”。按此方式二維度相互交叉,共具體化為了12條“素養或能力”。具體細節如下圖所示:
持有二維度說觀點的研究者多從班主任工作要求和個人特質兩個維度展開研究。班主任工作要求是社會性的,個人特質是個性的,個性與社會性相互交融、相互滲透,共同構成班主任角色特征。這種學說將班主任核心素養辯證分為個性和社會性兩大維度,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但目前二維度說的研究成果還不夠豐富,有待進一步推進相關研究。
3.三維度說
三維度說相比于二維度說而言,在更大程度上注意到了班主任核心素養的復雜性。代表性觀點如下:耿申、魏強等人認為,班主任核心素養包括班集體建設能力、學生發展指導能力、教育溝通協調能力三大維度。王衛東提出以管理素養、信息素養和研究素養為三維的觀點也獲得了較多認可。耿申、魏強等人采取實證主義的研究范式,基于德爾菲法和文本分析法對班主任核心素養進行了探索,為班主任核心素養的實證探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王衛東從場域理論出發,認為“核心”是特定場域中各因素博弈的產物,所以應當將班主任職責和特定情形聯系起來分析。在該視域下,他主要關注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方面所應當具備的素養,并提出班主任為了勝任班級管理工作,應當具有的核心素養為管理素養、信息素養和研究素養。王衛東的工作拓展了該研究領域的理論視野,對后續研究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總體來看,三維度說也是基于班主任職責和角色特征來建構的班主任核心素養框架,但其相比單維度與二維度來說,在更大程度上注意到了班主任核心素養構成的多樣性。而此框架是否會導致班主任核心素養概念的泛化、模糊班主任核心素養概念的邊界,則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需要研究者辯證、理性地看待。
4.多維度說
除了前述三類觀點以外,還有不少研究者認為班主任核心素養構成非常復雜,故將班主任核心素養建構為含三種維度以上的框架。該觀點可以較早地追溯到2012年由李琳等人所提出的有關班主任專業標準的相關論述,包含了專業理解、專業知識、核心能力、專業品格四大維度。2015年,劉永存提出教師的核心素養應當包括研究能力、兒童立場、忍耐力、創新能力、協調能力和預見能力。2017年,程方平提出應把班主任核心素養分為認識班主任工作并了解學生、建設與管理班級組織、進行教育實踐和實驗、思想交流和人生引導。2018年,江濤提出應當將班主任核心素養進行分層考量,分為基礎標準(學生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核心標準(班級建設、學生指導、溝通協調)和理想標準(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專業引領、教育創新)三個層次來進行研究。2021年,陳萍提出了包含價值認同、職業情感、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的班主任核心素養構成框架。
上述觀點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江濤提出的對班主任核心素養進行分層界定的觀點。該觀點相對于其他班主任核心素養框架來說很有新意,認為應當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教師的專業成長和不同階段教師所應具備的核心素養。但是,在審視該提法時應注意對班主任核心素養概念進行辨析。一方面,該提法確實為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根據教師發展階段理論,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有著不同的角色特征,班主任也是如此。對不同階段的班主任核心素養特征和應有之義進行討論,有利于解決不同發展階段的主要矛盾,使班主任培訓工作重點突出,提高效率。另一方面,班主任核心素養是否應該分層界定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因為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完成班主任工作,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是每一個班主任的責任與義務,這和班主任處于職業生涯的什么階段無關,它應當是所有班主任都具備的素養。
多維度說從整體上看,對班主任核心素養的劃分非常復雜,包含要素較多,所以這種多素養構成的框架和三維度說一樣,可能會導致班主任核心素養概念的泛化。
總體來看,現有研究雖然沒有在班主任核心素養框架的設計上達成統一,但它們有著共通的建構原則,故可對相關研究進行概括性描述:班主任核心素養是班主任為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完成育人工作,推動自身專業發展所必備的素養。
二、中小學班主任核心素養構成研究的特征
綜觀現有研究,我國中小學班主任核心素養的相關研究呈現出多樣性、復雜性、專業性和科學性四大特征。這些特征往往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導致的,對其展開分析有利于加深研究者對班主任核心素養的理解與認識。
1.多樣性
班主任核心素養的研究具有多樣性,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導致的。從政策文本來看,2009年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是當下我國班主任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文件中對班主任工作職責作出了規定,班主任同時承擔了德育、指導、管理、溝通樞紐等多項職責。從班主任實踐現狀來看,班主任包辦了許多應該由科任教師和學生承擔的班務。也就是說,實際上班主任群體在工作中扮演著諸多不同的角色,處于身兼數職的狀態。從班主任核心素養框架的研究視角來看,隨著班主任核心素養相關研究的成果逐漸增多,研究者對班主任核心素養框架的構建學說呈現出“百家爭鳴”的態勢,不同研究者基于各自的理論視角和研究背景對班主任核心素養框架進行了創造性的建構。總之,班主任核心素養構成研究成果具有多樣性是由多方原因導致的必然結果。
2.復雜性
班主任核心素養的復雜性是由理論復雜性、實踐復雜性、實踐場域復雜性和實踐過程復雜性四方面因素共同導致的。從理論方面來看,班主任要實現的育人目標復雜多樣。在進行日常班級建設時,班主任必須努力實現學生全面發展、養成核心素養等目標。這些目標相互交叉、相互融合,不易把握,因此班主任工作目標具有復雜性。從實踐場域來看,場域中的學生個體及班級場域本身都具有復雜性,學生個體千差萬別,班主任要面對這種差異性,維持好學生個性化和社會化發展之間的張力,促進學生個體和群體協同發展。此外,班集體形成是一個復雜的動態過程,培養班集體是相當困難的事情,且班級場域內部存在諸多相互之間交叉滲透的關系,故班級場域本身亦具有復雜性。從班主任工作實踐來看,班主任工作是一個需要清晰起點卻沒有終點的自組織過程,且我國班主任工作職責較多,完成班主任工作往往依賴于實踐主體的多種素養,而要想從復雜的實踐情境中厘清各素養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非常困難。
3.專業性
班主任工作本身是一項對專業性要求極高的工作。2006年,教育部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第一次明確指出:“班主任崗位是具有較高素質和人格要求的重要專業性崗位。”“做班主任和授課一樣都是中小學的主業,班主任隊伍建設與任課教師隊伍建設同等重要。”自從該文件頒布后,有關班主任專業化的相關工作就日益得到學界重視,至今該領域研究已發展得較為成熟,取得了豐厚的研究成果。從應然取向來看,對《意見》的文本進行分析,班主任的地位、作用、工作職責及任職條件均有很強的專業性。從現實需要來看,班主任專業化是新時代的呼喚、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及改變班主任工作現狀的迫切需要。齊學紅認為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既需要先進教育理念的引領和高尚人格力量的支撐,更需要教育智慧和專業能力。
由于班主任工作的專業性特征,研究者對班主任核心素養框架的建構也多把班主任角色、工作的專業性作為重要的考量要點,可以說,班主任專業化的需求是班主任核心素養構成研究具有專業性特征的根本原因。
4.科學性
目前關于班主任核心素養構成的相關研究,大都是從時代背景出發,充分考慮到我國的國情、歷史文化環境,以及班主任所應承擔的時代使命,注意到了班主任職業角色上共性與個性的統一。齊學紅在《未來班級發展走向與班主任核心素養構建》一文中就是把未來班級的發展走向作為班主任核心素養框架建構的邏輯前提,以促進學生發展、實現國家人才培養目標為出發點。劉永存在《中小學班主任核心素養:概念的梳理與厘清》中也提到,核心素養應是一個動態而不是靜態的模型,對模型進行建構時,應當充分挖掘“變遷”“發展”“演進”的因素。上述二例很好地體現了相關研究秉持嚴謹的科學態度,立足時代精神和實踐需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班主任核心素養及其構成的基本特征。所以,現有研究大都是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研究。
雖然有關班主任核心素養的相關研究復雜多樣,研究者目前難以在框架的設計上達成統一意見,但所有研究都豐富和擴展了教育學人的理論視野,在班主任核心素養構成研究發展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與意義。
三、中小學班主任核心素養構成研究的展望
從班主任框架研究的特征來看,不難發現,雖然現有研究成果不少,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對班主任核心素養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的界定并不明晰,理論與實踐之間存在鴻溝。在研究范式上,過于依靠思辨分析,缺乏實證研究。接下來,將基于現存問題對研究未來進行展望。
1.班主任核心素養的基本構成將更加明晰
從現有研究成果來看,研究者在探討班主任核心素養的理論建構時均把政策文本作為重要的生長點。班主任制作為我國的特色制度,有深刻的歷史文化根源,故對班主任核心素養進行理論探索必須要立足國情,不能脫離中國特有的文化環境來談班主任核心素養,而立足于中國特有的文化環境自然就離不開黨和國家對班主任工作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未來政策文本依舊是進行班主任核心素養理論建構的重要理論依據。
從發展的歷程來看,班主任核心素養研究的理論成果經歷了一個逐步聚焦的過程。在較早的研究中,存在以下三個問題:一是混淆了班主任核心素養和公民核心素養的概念邊界,二是混淆了班主任核心素養和教師核心素養的概念邊界,三是混淆了班主任核心素養和班主任基本素養的概念邊界。班主任基本素養是每一個擔任班主任的教師都應當具備的素養。而班主任核心素養則有著其深刻的時代內涵,它是應時代之變,為滿足黨和國家對培養具備核心素養的人才的需求、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而提出的,所以必須對班主任核心素養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進行清晰的界定,不可將其與其他概念相混淆。上述問題導致了早期對班主任核心素養構成的研究不夠聚焦,模糊了班主任核心素養這一概念的邊界。只有明確了班主任核心素養的概念,才能夠明晰其基本構成。隨著研究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了班主任核心素養的特殊性,并嘗試明確班主任核心素養的概念邊界。故不難預見,相關研究將繼續以政策文本作為重要生長點,聚焦班主任核心素養,明晰概念的邊界,構建更具準確性和科學性的班主任核心素養構成框架。
2.班主任核心素養的實踐意蘊將逐漸提升
明晰班主任核心素養的概念,是為了更好地指導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實踐。教師教育一般被分為個人高等教育、職前培訓以及在職進修三個階段。由于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所以每個階段對于教師核心素養的培養均具有重要意義。班主任作為教師隊伍中的一員,在不同的職業階段也面臨著不同的主要矛盾,所以對班主任核心素養的培養應當貫穿于其職業生涯的始終,從“一次受教育”向“終身學習”轉變。且針對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班主任,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
在當前高等教育階段的班主任教育中,存在著理論難以化解實踐難題的知識之困。在職前培訓和在職進修階段,陳向明認為,為了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師培養,應當采取更加整體化、情境化,甚至默會的方式來組織教師進行學習。還有研究者提出,應當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總結教學經驗和班級管理方法,以提高班主任核心素養。可見,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入,研究者對消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鴻溝愈發關注。未來班主任核心素養在建構時將更加關注理論與實踐之間相互轉化的問題。
3.班主任核心素養的研究范式將愈加多樣
雖然在已有研究中,解釋主義范式更受到研究者的青睞,但越來越多的學者意識到,要想推動班主任核心素養構成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實證主義范式必不可少。不同的研究范式代表了不同的研究立場,代表了不同的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前提。無論是哪種研究范式都有著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對于每個學者來說,都有其自身擅長使用的研究范式,要求每個學者對不同研究范式均有深刻的理解、能夠熟練應用不同范式展開研究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切實際的。
班主任核心素養作為一個有著鮮明歷史性的概念,其內涵必然是變動不居的。所以,在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之下,針對不同場域中的班主任核心素養進行研究時,采用不同研究范式并嘗試融合眾家之長將是未來研究發展的必然趨勢。解釋主義的范式在闡明班主任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外延、分析班主任核心素養概念價值所在等方面有著極大優勢,但這種研究范式的客觀性較弱,對實踐的指導能力略顯不足。而實證主義范式則不同,它雖然能夠找到班主任核心素養概念的實踐基礎,為實踐工作的開展提供切實可行的理論依據,但在概念的內涵、外延及價值等方面難以作出判斷。為彌補單一研究范式所存在的不足,應當加強學科內、學科間學者的合作,通過合作來實現對班主任核心素養概念的全方位透析,建構更具科學性的理論框架。此外,從整個現代科學研究的發展趨勢來看,單靠“單打獨斗”的研究范式也不再能滿足學術發展的需要,“合作式”科研逐漸成為學術研究的新常態。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班主任核心素養構成的研究范式將從相對單一走向多元。解釋主義、實證主義及“融合”范式將共同推動班主任核心素養構成研究的發展。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課題“新時代卓越班主任核心素養及其培育模式研究”(課題編號:20QT001)、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大中小學協同視域下卓越班主任職前培養改革的實踐與探索”、東北師范大學教師教育“揭榜領題”課題“新時代中小學卓越班主任成長規律研究”(課題編號:JSJY20220307)的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樂淮輝,黃甫全.班級文化領導力:班主任核心素養初探[J].中小學德育,2018(08).
[2]林丹,卜慶剛.回歸“育人”之初心——論“學生發展指導”作為班主任核心素養的探究[J].教育科學研究,2017(03).
[3]耿申,魏強,江濤,王薇.班主任的專業素養:基于實證研究的體系建構[J].中國教育學刊,2020(12).
[4]王衛東.走班教學背景下普通高中班級的基本特征與班主任核心素養[J].教育科學研究,2017(03).
[5]程方平.為人育人相得益彰——關于中小學班主任核心素養的淺見[J].班主任,2017(04).
[6]江濤.班主任核心素養及專業標準體系建構——基于德爾菲法的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18(12).
[7]陳萍,張斌.班主任核心素養的內涵分析與框架建構[J].中國教育學刊,2021(02).
[8]齊學紅.班主任專業基本功[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林 聰?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學原理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