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玲 王蕊 張麗莉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實踐能力提升導向的學前融合人才培養體系構建”(2022XJJG013)、安徽省省級質量工程“課程思政融入學前教育專業核心課程的探索與實踐”(2020kcszyjxm169)。
** 金玲,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基礎理論。E-mail:278190941@qq.com。
*** 通訊作者:張麗莉,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學前融合教育。E-mail:445381691@qq.com。
[摘? 要]? 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思想強調知識與實踐的統一,倡導教育教學要貼近生活實踐,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知行合一”教育思想在學前融合教育人才培養領域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為卓越學前融合教育人才培養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借鑒。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在培養卓越學前融合教育人才過程中,主要是通過融合教育課程設置夯實專業知識,通過全過程實踐提升學生專業素養,通過多途徑助力教師成長提升人才培養能力。
[關鍵詞]? 知行合一;學前融合教育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10
《“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指出,要“拓展學段服務,加快健全特殊教育體系……積極發展學前特殊教育,鼓勵普通幼兒園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兒童就近入園隨班就讀”[1],這為學前融合教育的發展明確了方向和目標。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強化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 [2]。作為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交叉學科,學前融合教育在“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愈加凸顯。2023年8月,《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明確指出,“實施特殊教育學生關愛行動,強化優質融合發展……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特殊教育” [3]。學前融合教育人才培養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環節,因而培養具備堅實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學前融合教育人才至關重要。
一、卓越學前融合教育人才培養現實背景
2018年9月發布的《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的意見》指出,“通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培養造就一批教育情懷深厚、專業基礎扎實、勇于創新教學、善于綜合育人和具有終身學習發展能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中小學(含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教師”[4]。《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要求,“高校要切實加強學風建設,教育引導學生愛國、勵志、求真、力行。要提升學業挑戰度,強化人才培養方案、教學過程和教學考核等方面的質量要求,科學合理設置學分總量和課程數量,增加學生投入學習的時間,提高自主學習時間比例,引導學生多讀書、深思考、善提問、勤實踐”[5]。2022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推進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質量……積極發展學前特殊教育,鼓勵普通幼兒園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兒童就近入園隨班就讀”[6]。優質足量的學前融合教師隊伍是實現以上目標的前提條件。
二、“知行合一”教育思想與“知行合一”卓越學前融合教育人才培養的內涵
(一)“知行合一”教育思想
陶行知是20世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知行合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響[7-9]。儒家強調知識與實踐的融合,強調修身養性、實踐仁愛、為人師表。陶行知在學術研究和教育實踐中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和道德素養,這與儒家的價值觀相契合。陶行知在美國留學期間接觸到了西方教育理念,特別是進步教育和實踐教育的思想。西方教育體系強調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性思維,這些觀念深刻影響了陶行知對中國教育的看法。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紀初,這一思想主張將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教育理論可以應用于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10],促進學前教育師范生教學實踐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為學前融合教育人才的培養提供有益指導。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六方面特點。一是實踐導向,強調教育應該緊密結合實際應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技能。陶行知認為,知識只有在實際生活中得以應用和體驗時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二是綜合發展,倡導全面的教育,不僅關注學科知識的傳授,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多個方面的素養。陶行知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教育的終極目標。三是學生參與,陶行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提倡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性。他認為,學生應該在教育中扮演積極的角色,而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四是社會責任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強調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他認為,教育應該使學生成為積極的社會參與者,為社會的改善和進步做出貢獻。五是個性發展,每個學生都具有獨特的個性和潛能,教育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和培養,以發揮他們的優勢和潛力。六是教育創新,鼓勵教育創新和改革,通過實踐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教學模式,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和教育需求。
(二)卓越學前融合教育人才培養“知”之“蘊”
1.“知”之依據
《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將幼兒園教師職前教育課程目標劃分為教育信念與責任、教育知識與能力、教育實踐與體驗。教育信念與責任包括具有正確的兒童觀和相應的行為、具有正確的教師觀和相應的行為、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和相應的行為三個子目標;教育知識與能力包括具有理解幼兒的知識和能力、具有教育幼兒的知識和能力、具有發展自我的知識與能力三個子目標;教育實踐與體驗包括具有觀摩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具有參與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具有研究教育實踐的經歷與體驗三個子目標。《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提出了“幼兒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基本理念,從“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個維度以及“職業理解與認識、對幼兒的態度與行為”等十四個領域為高等院校培養幼兒園教師提供了依據。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應嚴格按照相關文件和政策要求,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以培養具有融合教育素養的幼兒園教師為目標。為此,需要關注學生的專業成長,為其成為卓越的具有融合教育能力的幼兒園教師或幼兒教育管理者奠定基礎。
2.“知”之內容
首先,尊重兒童,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的一般特點,掌握幼兒的學習規律,以幼兒為本,尊重兒童個性特點,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其次,理解保教,熟悉并掌握幼兒保育和教育知識,并能夠靈活地運用到實踐當中,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結合,保教并重。再次,關注自我,了解教師專業素養的核心內容,明確自身專業發展的重點,熟悉教師專業發展的一般規律和方法,能夠借鑒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為自身的發展和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成為優秀的幼兒園教師提供理論支持。最后,熟知從事融合教育工作時應具有融合教育態度、知識、技能以及獲取支持的能力,在關注學前教育專業的同時,要理解和掌握融合教育相關知識[11]。
(三)卓越學前融合教育人才培養“行”之“成”
陶行知的《行是知之始》一書,明確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理念。學前教育不僅要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也要具有相應的技能技巧,以便為開展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提供相應的輔助支持。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注重學生“行”的能力養成,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實現。
1.一二課堂呼應
陶行知教育思想強調教育應該緊密結合實際應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技能。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呼應即理論與實踐結合。第一課堂是指按照學校人才培養方案設置的相應課程,在領域活動、游戲、觀察等理論課程學習的基礎上,結合理論知識進行領域活動設計和編寫并模擬幼兒園教學活動,將活動設計付之于實踐并進行研討。第二課堂是指在教學計劃之外,由教師提供研究課題,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需要,選擇一到兩個課題,編寫方案并嘗試實施,如兒童劇表演、講故事、模擬說課等,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2.大小實習聯動
大實習小實習相連結,即教育見習、研習、實習相結合。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以下簡稱學院)在第二至第五學期會根據課程開設情況安排學生入園進行一周見習。見習主要內容包括觀摩幼兒一日生活活動,觀察幼兒行為并嘗試分析,參與幼兒保育、教學等工作。第六學期安排學生入園進行研習和實習。研習主要圍繞活動設計、環境創設、幼兒發展案例等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實踐反思能力。實習主要圍繞幼兒園保育、教學、一日活動組織與實施分階段開展。通過實習,學生可以獨立組織幼兒園活動。“知行合一”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鼓勵學生參與實踐和通過思考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見習、研習、實習深入到幼兒園活動中,可以引導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過程中逐漸能夠勝任幼兒教師崗位的工作。
3.興趣驅動
陶行知指出,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在學生活動組織過程中,強調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引導其自主加入鋼琴、幼兒舞蹈、簡筆畫、手工制作、書法等學習聯盟。形成學習聯盟后,選出優秀的同學擔任該學習聯盟的“小老師”,組成學習共同體,制訂階段性共同學習計劃,共同學習,互相監督。同時,學院按照學前教育專業技能達成標準,分學期開展故事講述、兒歌彈唱、模擬教學等技能考核,促進學生重視過程學習。此外,以師范生風采展示為平臺,遴選優秀學生參加校級、省級等比賽,并定期組織成果匯報和展示。這些人才培養措施從學生興趣入手,采用不同方式,充分挖掘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潛質,助力學生成長。
三、“知行合一”卓越學前融合教育人才培養的實踐
(一)卓越學前融合教育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人才培養培養目標的制訂主要結合了國家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發展規劃、學校辦學定位、《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專業認證標準》、用人單位需求以及學前教育專業特點。學前融合教育人才培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博愛塑魂”辦學理念,課程設置的過程中注重“以育人為本、全程實踐、終身學習”的主題思想。在辦學歷程中,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逐漸確立了“1238”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全程實踐“學前融合”的專業特色。該人才培養模式貫穿于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促進卓越學前融合教育人才的培養(見圖1)。
“一個中心”即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對學生專業知識與師德的要求并貫穿于整個培養過程,厚植師德理念。
“兩個平臺”即依托實訓中心和實踐基地兩個平臺,加強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增強發展韌勁。學前教育專業實訓中心為專業課程開設校內實踐提供平臺。實訓中心建設有模擬活動室、科學探究實驗室、幼兒游戲情景模擬室、奧爾夫音樂教育實訓室、蒙臺梭教育實訓室、特殊兒童早期干預實驗室等,可以滿足健康、語言、科學、社會、藝術五個領域七個教學法方面的課程及特殊兒童教育干預實踐需要。在校外實踐基地建設過程中,注重融合教育實踐基地和普通優質幼兒園實踐基地的同步發展。目前依托北京大學附屬幼兒園、江蘇省兒童康復研究中心等機構建設了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實踐基地,依托南京鼓樓幼兒園、南京中華路幼兒園等優質幼兒園建設了三十多個實踐基地,以滿足學生見習、實習等實踐活動需要。
“三融合育人”即通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通識教育三個教學體系設置融合教育相關課程,夯實學生學前融合教育相關學科專業基礎。
“八個學會”即課程設置注重保教提升,從“寫、彈、唱、跳、畫、講、做、教、思”八個方面開展保教技能訓練,提升實踐育人能力。
(二)卓越學前融合教育人才培養的實施路徑
1.通過融合教育課程設置,夯實專業知識
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共設置159個學分。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方案的通識教育、專業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中都涉及學前融合相關課程,強化學生從理論到實踐的知識掌握和運用。通識教育共51學分,學習必須選修博愛教育、特殊教育、康復教育類相關課程至少6個學分。通識教育課程設置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英語、體育等學生基本素質相關課程。專業課程共93學分,其中包括特殊兒童學習與發展、學前融合教育、整合藝術治療等融合教育相關課程10門,學生需要修滿至少9個學分。整體上,融合教育相關課程的學分占總學分9.5%。除此之外,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還會根據教學內容有意識地滲透融合教學相關知識,比如在學前兒童衛生與保育課程教學過程中會安排特殊需要幼兒一日生活保育專題知識。在見習、研習實習過程中,教師會引導學生根據幼兒園班級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學前特殊需要兒童觀察、評估等活動。
2.通過全過程實踐,提升專業素養
從事學前教育專業工作要有扎實的專業能力,學院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結合學生特點逐漸構建了完整的實踐育人體系。一方面,引導學生掌握彈、唱、說、跳、畫等基本專業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專業基礎課、專業選修課等課程實踐、教育見習、研習、實習及各類比賽活動提升學生綜合育人的實踐能力。實踐內容包括鋼筆字、毛筆字、粉筆字相關的書寫技能,普通話演說技能,信息技術基礎,現代教育技術等師范生基本技能實踐;音樂、鋼琴、形體舞蹈、兒歌彈唱、美術、手工相關的專業技能實踐;幼兒園教學法課程、學前兒童行為觀察與評價、學前兒童游戲、幼兒班級管理等理論實踐一體課程實踐;教育見習、實習(校內和校外)、研習相關教育實踐;師范技能大賽、學生基本功考核等專業技能考核評比類實踐,構建了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五位一體實踐教學體系。通過教育見習、實習、課程實踐等不同途徑引導學生有意識觀察發現班級中有特殊需要的幼兒,并嘗試進行一些干預,幫助幼兒更好發展。比如,學生研習活動中會有針對特殊需要幼兒的觀察指導,在畢業設計選題方面有關于特殊需要學前兒童教育支持相關的選題。
3.通過多途徑助力教師成長,提升人才培養能力
教師素質是教學質量的保障。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一方面要關注課程本身,另一方面要關注教師成長,比如學院開展了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融合素養的提升計劃活動。專業課程教師需要具備融合教育相關的知識和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夠自然地將學前融合教育思想、理論和實踐傳遞給學生,進而達成學前融合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專業教師定期實踐和掛職是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一項基本要求。年輕教師深入幼兒園實踐鍛煉,骨干教師掛職到康復中心、特殊教育機構等了解特殊機構,助力教師成長。卓越學前融合教師的培養需要注重跨學科知識、個性化教育、多樣化教育策略、包容性教育和持續的專業發展。這些要素共同確保培養出能夠提供高質量學前融合教育的卓越學前融合教育人才,促進學前融合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教育部等部門“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的通知[EB/OL].(2022-01-26)[2023-08-2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1/25/content_5670341.htm.
[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2-10-25)[2023-08-2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22378.htm.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EB/OL].(2023-08-16)[2023-08-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2308/t20230830_1076888.html.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的意見[EB/OL].(2018-09-30)[2023-08-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810/t20181010_350998.html.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EB/OL].(2019-10-08)[2023-08-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11_402759.html
[6]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教育部等部門“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的通知[EB/OL].(2022-01-25)[2023-08-20].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1/25/content_5670341.htm
[7]楊興萍.陶行知師范教育思想與地方師范院校發展的思考[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8]陶行知.陶行知講國民教育[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19:54-58.
[9]饒麗,顧佳.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的形成、內涵及啟示[J].生活教育,2023(10):31-34.
[10]張旭萍.教學做一體化培養學前教育師范生教學實踐能力的探索[J].生活教育,2023(1):67-49.
[11]張麗莉,劉新學.學前融合教育教師專業素養調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8):3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Preschool Fusion Talents:Tak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JIN Ling1? WANG Rui2? ZHANG Lili1
(1.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210038;
2.Department of Education, Bozhou University? Bozhou Anhui? 236800)
Abstract:Tao Xingzhis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emphasizes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advocating fo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o be closely aligned with real-life practic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This philosophy holds significant practical value in the field of preschool fusion talents cultivation.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for the cultivation methods and practices of excellent preschool fusion talents. The practical path for cultivating excellent preschool talents with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primarily involves three key aspects:establishing comprehensive and immersive educational courses to solidify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enhanc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hrough practices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and supporting teachers growth through various means to improve their talent cultivation capabilities.
Key words: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preschool fusion talents; cultivation(特約編校? 王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