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成了重點內容.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不夠牢固,這導致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常感覺到力不從心,在課堂上會出現注意力轉移的情況.而培養他們在數學學科中的問題意識,能夠使其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中,使他們主動進行思考,提高他們的聽課效率.基于此,文章簡述了核心素養背景下培養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重要性,分析了造成中職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缺失的因素,并從多角度提出了核心素養背景下中職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方法,以期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核心素養;中職學生;數學問題意識
中職學校主要是為社會培養創新型以及綜合型人才,要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就需要促進他們的思維發展.思維獲得發展需要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思考,這就需要學生具備數學問題意識.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能夠使學生大膽思考、敢于質疑,使學生的思想保持活躍,這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核心素養背景下培養中職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傳統的數學學科教學中,由于數學知識的很多內容具有抽象性,為了保證教學的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中盡可能多地接受數學知識,教師通常是采用講解為主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實際達到的效果不盡如人意.由于部分中職學生的上課習慣不夠規范,一旦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聽課狀態的關注度不夠,不能夠及時發現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學習狀態,就不能夠達到期望的教學目標.而且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中,學生的思維不夠活躍,對數學問題的思考不夠深入,學習效果就不理想.通過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教師能夠將更多精力放在學生身上,更加關注學生的課堂狀態,同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通過各種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增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講課方式變得多元化,這樣能夠使教師的授課內容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此外,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能夠使學生在問題的驅使下,為了解決內心的疑惑,熱衷于數學學習,尋找到讓自己的數學能力更進一步的方法,制訂更加適合自身的個性化學習的計劃.學生學習的被動性降低,能夠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更加用心,達到教師教學和學生自學相結合的目的.
(二)有利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學生的數學認知形成的過程也是學生探究數學難題答案的過程,掌握數學問題中的知識,然后去發現新的數學問題,經過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學生的大腦不斷被數學知識充實,數學知識體系自然而然地構建起來.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運用已經具備的知識去思考問題,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新結論.一個數學問題的解決,通常需要學生調動頭腦中的不同知識,這樣不但能夠使學生對已經掌握的知識深入理解,還能夠使學生將已經具備的知識進行關聯,從而自然而然地形成知識體系.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的過程能夠鍛煉學生的歸納能力和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的能力,這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經常會遇到一些認知之外的數學難題,為了擴充自己的認知,學生就會進行知識學習和運用.在擴充認知的需求之下,學生會積極地思考,不斷進行設問.這能夠鍛煉學生的靈活性,并且學生通過數學問題學習到的知識印象會更加深刻,能夠對學生的思維獨立性以及創造性進行鍛煉.教師通過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也能夠間接地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學生營造在課堂上敢于提問的氛圍,使學生始終保持對數學學習的熱愛,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數學學科對學生人格全面塑造的目標,有利于全面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二、造成中職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缺失的因素
(一)以提高考試成績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阻礙
從教學方法來看,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為了讓學生對知識掌握得更加全面,教師會將知識進行拆分,一點點給學生講解.這就導致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講解占用了課堂大部分的時間,沒有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消化和思考.有限的互動環節也是教師向學生提一些問題,學生被迫回答,回答不上來時部分教師也不會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而是直接找其他學生進行回答.這不僅不利于提高學生參與提問環節的積極性,而且發揮不出互動環節的作用.更為嚴重的情況是會使學生產生排斥接觸數學新知識的心理,逃避對數學問題的思考,這對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非常不利.
從學習方法來看,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是被動接受,他們的目標只是聽懂教師講課的內容,并且進行機械記憶,不會再去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這就導致他們自認為掌握了數學知識,但是在實際解題的過程中又漏洞百出.一旦題目變換形式,學生就找不到良好的解題方法.這歸根結底是學生不具備相應的數學問題意識,對數學知識的思考不夠深入,對數學知識達不到靈活的運用.而且大部分中職學生在課下并不會進行對新知識的預習,在課上不能帶著問題去聽講.這就導致他們在上課時不能做到勞逸結合,精神上比較疲倦,不利于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學習.
(二)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影響
中職學生的數學常識常常有所缺失,這就導致他們在學習更難的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跟不上教師的思路.由于知識的儲備量不夠,對知識的遷移能力比較弱,所以學生在數學學習上感覺到力不從心.他們時常會出現偏科的情況,越是學習困難,就越不愿意面對,長期累積就會產生厭學的心理.這不利于他們在數學課堂上進行思考,其數學問題意識也就會更加缺乏.此外,學生還會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中職學生的自我意識發展比較迅速,對自身表現非常在意,不希望看到自己在課堂上“出丑”的情況.所以,他們在數學課堂上會比較矜持,不經常進行提問,更不會輕易質疑.長此以往,學生在數學學科上會越來越沒有自信,不愿意再去進行思考,這樣就不利于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形成.
(三)單一教學評價的干擾
在核心素養培育的要求下,教師進行教學評價應該包含學生各方面的表現.但是在傳統教學中,以考試分數評價學生的情況屢見不鮮,考試分數掩蓋了學生的其他方面,造成了教學評價比較單一的局面.教師和家長大多將注意力放在學生的成績上,對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比較忽視.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也只會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成績上,忽視其他方面的發展,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與核心素養的培育目標不符.在單一教學評價的干擾下,在教學中師生比較重視標準答案,學生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不利于進行知識遷移以及思維靈活性發展.此外,受到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的影響,學生為了成為家長眼中的好孩子,會以家長為權威,這就限制了他們質疑精神的發展,使學生只是一味服從,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
三、核心素養背景下中職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方法
(一)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為學生創設敢于發問的學習環境
好奇是學生的天性,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中,學生不提出問題,并不是說明學生沒有問題,很大可能是因為學生不敢提出問題.在過于嚴肅的數學課堂氛圍中,學生進行提問的意識會漸漸消失.所以,為了使學生具備數學問題意識,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敢于發問、大膽質疑.第一,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觀念,明確自己作為引導者的角色,將學生定位為課堂學習的中心.這就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中,盡可能地去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學情以及學生個體的個性,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去營造靈活、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同時要在課堂中為學生創設合作與交流的平臺,并且要在數學課堂上為學生營造合理健康的競爭氛圍,讓學生始終保持對數學學習的熱愛,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參與數學學習.第二,創設比較自由的課堂環境,教師需要利用好情感因素.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性的教學語言、合理的教學動作以及豐富的表情向學生傳遞一種尊重、鼓勵的感情方面的訊息,讓學生對教師更加信任.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夠放下戒備,進行自由的問題思考,并且大膽提出自己的疑問,學生在探索求知的過程中會更加勇敢.這對中職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十分有利.第三,教師要給學生一些心理暗示,鼓勵學生思考問題,在數學課堂上提出自己的問題.當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口頭鼓勵,并且采用微笑注視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心理暗示,讓學生明白他們可以在數學課堂上進行靈活的提問,教師不是權威和標準,而是他們學習的幫助者.同時教師要在課堂上倡導學生進行辯論,在進行課堂辯論的過程中,聽取別人的發言,也能夠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從多個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第四,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角色轉換,讓他們明白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促進他們自覺地提出問題.當學生沒有進入思考問題的狀態時,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比如讓學生站在教師的角度思考教師會提出什么樣的問題.這樣學生在猜測教師心理的驅使下,就會主動對問題進行思考.比如在教授“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一個直角三角形,并且給三條邊和三個角分別標好大小寫的英文字母,把銳角A標紅,讓學生猜測教師會提出什么問題.學生經過思考后提出:銳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義是什么?這樣學生就會對數學知識更加感興趣,也能夠更好地抓住教師講課的重點.
(二)創設不同的課堂情境,使學生能夠提出不同的問題
學生在進行新知識的學習時,會和原來已經學過的知識產生聯系和矛盾,教師可抓住這一特征,為學生創設不同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身臨其境的感受,發現問題已知條件中存在的突破點,培養學生關注細節的能力.第一,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有關知識體系構建的情境.數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是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才能夠進行的.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學生已經建立起的知識體系,在其學過的知識的基礎上創設問題情境,和新的知識進行關聯,從而實現對學生的啟發引導,讓學生能夠從記憶中提取出相關的知識經驗,經過知識的關聯形成新的數學認知.第二,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新舊認知沖突的問題情境.學生的主要任務是進行舊知識的鞏固和新知識的學習,在新的認識建立的過程中,有時會和記憶中已有的認知產生一些矛盾,此時是培養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最佳階段,學生會主動產生疑問.教師需要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主要矛盾,為學生設置認知沖突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自己產生疑惑,并且去探索產生沖突的根源和答案,從而獲得新的知識.比如在學習“充要條件”時,學生需要判斷命題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這就需要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判斷,找出命題中存在的矛盾,從而得出真假命題的結論.第三,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創設問題情境.中職階段部分數學知識不夠有趣,這就需要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同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來,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去發現問題,學習到新的知識.比如在教授“概率統計”時,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某學校高中部有三個年級,其中高三有學生900人,現在采取分層抽樣法抽取容量為150人的樣本,已知在高一年級抽取了60人,在高二年級抽取了40人,那么該校高中部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與學生身份和所處的環境比較相似,能夠引發學生自主思考,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
(三)改善對學生的評價,保護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
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評價,能夠挖掘學生多方面的優點,發現學生的可塑性,不以數學成績的好壞去評價學生,使學生更加自信,這就給了學生敢于提問的勇氣.教師要將學生的正義精神以及發現問題的能力、探究問題的能力等納入學生的評價范圍,使學生能夠注意到數學問題意識對自身發展的價值,從而使他們注重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
結 語
為了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全方位的培養,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促進中職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為學生創設自由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問,并且給學生創設不同情境,讓學生樂于發問,同時優化評價體系,讓學生注重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數學學科需要學生接觸多樣化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能夠讓學生的思維獲得發展,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李軍良.基于學生數學問題意識培養的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21(33):40-41.
[2]蘇棟吉.巧用問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下的初中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J].知識窗(教師版),2021(8):54.
[3]嚴昌發.數學核心素養下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J].教育界,2020(36):34-35.
[4]杜厚嫻.核心素養下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J].小學教學參考,2020(15):25-26.
[5]陳勤.關注問題意識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探究[J].成才之路,2020(11):90-91.
[6]陳朝財.核心素養下初中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研究[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8(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