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雅珺
摘 要:在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在各領域中的應用價值已經逐漸凸顯,教師也開始意識到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展開,正是學生奠定良好信息技術學習基礎的關鍵時期,學生能否掌握信息知識和信息技能,并對其進行實踐和應用,關系到學生信息技術的學習水平能否得到真正的提高。基于此,教師想要提升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就一定要重視教育的創新,在創新多種教學方式下,更好指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教學;創新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3-0043-03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在國際競爭中所占據的市場地位也在不斷提升。我國還需要加強對各領域發展的創新,那么勢必需要加大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創新教育的開展作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創新型人才必須掌握較高的信息素養,自然需要重視信息技術創新教育的開展,這樣才能培養更多高素質的信息素養人才,才能更好地將信息技術投入科研、生產等領域,為社會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那么面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重理論輕技能的教學現狀,在對信息技術開展創新教育時,一定要格外重視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的掌握,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讓學生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中提高創新能力,同時對信息技術技能進行有效的操作鍛煉,夯實學生信息基礎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生信息技術實踐操作能力。
1.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剖析
學生進入初中階段之后,需要學習的學科越來越多,但是由于學校和教師都比較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學生的升學率,在課程的安排上并不會給予信息技術學科太多的課時安排,即使如此,依然會有其他一些主科教師占據有限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時間,導致信息技術教學目標難以得到實現。而教師作為保障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人物,部分教師雖然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基礎,但是在信息技術操作技能水平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是照本宣科,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并不能掌握多少信息知識,信息操作技能更是非常缺乏,影響學生信息素養的有效培養。當然,當前信息技術教學的不足還不只如此,比如信息技術教學開展所應用的信息教學設備配置較低、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等都是阻礙學生提升信息技術學習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師只有解決好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所存在的以上不足,加大對信息技術的創新教育,才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2.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創新教育的實施策略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想要實施創新教育,首先教師就需要具備創新意識,自身敢于推崇創新,才有動力在教學中思考創新策略,積極實施創新教育,才能讓學生在創新教育下獲得創新意識的增強。學生創新意識的養成,對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至關重要。但學生的創新意識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其需要依靠后天的教育,這就需要教師充分承擔教育的責任,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那么教師在傳授信息技術知識的過程中,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非常多樣化的。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采用創設教學情境或者課前導入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意識到教學的方法不止一種,由此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但是需要教師注意的是,創新型教學方法的使用想要發揮其有效的價值,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教學情境的創設必須注重與學生興趣、學生認知以及教材內容的有效結合,這樣更容易引發學生的共鳴,吸引學生成功進入情境中,又利于學生在情境中快速掌握教學知識,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二是課前導入的使用,可以成功引入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要激發學生的新鮮感和好奇感,課前導入的方式可以選擇視頻導入、故事導入等多種導入方式,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培養。
(2)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從初中信息技術以往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來看,容易導致學生的思維固化,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非常困難。基于此,教師必須在教學方法上作出創新和改進,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止一種,因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采用教學方法時,一定要注重其應用的多樣性和靈活性,促進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展開積極自主的學習,引導學生由以往在教師的講解下學會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轉變為現在學生自主學會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后者所帶來的教學效果將遠大于前者。
第一,講授法。這里所指的講授法與教師枯燥的講解教材內容是不同的。教師在對信息技術知識進行講授時,可以借助比喻、對比等方法,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比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計算機的工作過程時,如果單純地告知學生計算機的工作過程中是由鍵盤、鼠標等進行輸入,主機對輸入的信息內容進行處理,然后由顯示器、打印機等完成信息的對外傳輸,學生對其內容的理解并不深刻,也不便于學生的記憶。但是如果教師將其比喻成人的大腦工作過程,即人的眼睛、耳朵對信息進行收入,大腦完成對信息的分析和處理,人的口和鼻子等完成對信息的輸出,這樣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形象地理解電腦工作過程中各個配件都發揮著什么樣的功能,是如何進行工作的。
第二,討論法。在以往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之間是很少進行討論的,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得非常認真,且講解的知識點非常多。這樣的教學方式,顯然并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比較低下。因此,在教學方法的創新下,教師可以在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采用討論法。當然,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討論法的使用不僅是學生與學生之間在課堂上進行面對面的討論,學生也可以通過留言板、發送郵件等多種形式進行討論,學生樂于發表自身的觀點和看法,往往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更為顯著。且學生在討論與思考中,也利于其創新思維的養成。
第三,任務驅動法。在以往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針對軟件使用的講解,教師經常就是對學生進行工具欄的介紹,然后向學生講解操作步驟,學生單純聽講不動手進行實踐操作,難免影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但是在采用任務驅動法之后,教師完全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設定一個相關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對其進行完成。學生在對學習任務完成的過程中,既可以對教材中的知識進行有效的驗證,又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信息技術實踐操作技巧,促進學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信息技術操作技巧解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完成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第四,合作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在現代多學科教學中是一種應用非常頻繁的教學方法。合作教學法的有效開展,需要教師先將班級中的學生進行分組,然后提出值得學生合作探究的問題,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下,共同解決學習問題,同時有效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以及培養學生的共同協作精神。比如,在學習“PPT模板的制作”時,PPT在學生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使用都是非常頻繁的,為了讓學生掌握PPT模板的制作方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共同完成PPT模板的制作,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的學習能力。
(3)運用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向學生傳授再多的信息知識,都不如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在探究學習中發現知識、獲取知識,掌握知識的牢固性更強,同時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培養。此外,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會得到明顯的提升,有利于學生知識框架的自主構建。
第一,設疑啟思,培養創新能力。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教師設疑可以引發學生的投入和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得到有效的鍛煉,更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基于此,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并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讓學生針對問題提出自身的觀點和見解。教師針對學生觀點合理的地方給予充分的肯定,更利于學生在課堂中勇于表達自身的想法,打破了以往傳統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灌輸模式。學生在學習中勇敢提出自身的質疑點,并思考完善解決策略的過程,就是學生創新能力養成的過程。比如,在學習“VB程序設計”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容易出錯的程序,讓學生自主找出程序中的出錯之處,并自主針對出錯之處進行修改,從而在這一思維發展的過程中,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第二,探究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傳統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式下,學生的創新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的培養。那么想要學生在課堂中自主掌握信息知識和信息技能,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引導學生展開探究學習,讓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掌握相關的信息知識和技能,同時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比如,教師在完成“Word”教學之后,可以讓學生用Word進行自我介紹,或者用Word完成課程表的制作。學生在利用Word對內容進行編輯和制作的過程中,學生會對文字編輯、文檔排版、表格制作等信息技能進行有效的掌握,同時,學生在思考如何編制的過程中,其創新能力也會得到有效的鍛煉。
第三,聯系實際,培養創新能力。初中信息技術創新教育的開展,不僅利于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還利于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為的就是讓學生具備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信息能力。那么,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指導學生利用辦公軟件練習文檔的編輯,或者利用Windows畫圖功能完成書簽和卡片的自主制作等。
(4)創新教學評價,鞏固學生創新成果
教學評價作為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環節,對教學評價進行創新,保證教學評價的科學性、合理性,既可以讓教師在教學評價中意識到自身在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進而針對不足之處進行針對性的改進,具有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又可以讓學生在教學評價中看到自身的優點以及在學習中獲得的進步、掌握知識的不足等,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幫助學生在學習中獲得針對性的提升。基于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教學評價的創新。在教學評價方式的創新上,要打破以往單一的教師對學生評價的方式,可以創新出學生自評或者生生互評的教學評價方式,這樣的教學評價結果將會更加公正、客觀。而在教學評價的內容上,教師也要摒棄以往單純以信息技術測試成績為標準的教學評價,要合理融入學生的課堂學習中的表現以及在參與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性等多項評價標準。通過對教學評價進行創新,會使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成果的反饋方式得到有效的創新。教師對創新的教學評價進行合理的應用,將會對促進初中信息技術教育創新的良好教學效果的獲得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學生具備對自身的正確認識以及擁有良好的學習體驗,對學生的綜合發展將會更加有益。
3.結語
總而言之,對初中信息技術開展創新教育,是改變當前信息技術教學不足,促進信息技術教學長遠發展的重要途徑。新課程改革對創新教育有很高的要求,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始終秉持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來開展教學活動,以吸引學生全程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保證創新教育策略在信息技術實踐教學中可以發揮其有效的作用,教師在開展創新教育時,一定要注重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興趣的激發以及學生自主獲取信息、分析信息以及應用信息能力的養成。此外,教師也應該重視教學方法的創新,在多種教學方法下,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養成。
參考文獻
[1]陳鋒.學科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創新思考[J].學周刊,2023(06).
[2]藍孝騫.創客教育理念下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創新路徑[J].學周刊,2021(30).
[3]張文婷.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J].科幻畫報,2022(08).
[4]桑崇德.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創新措施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
[5]陳祖云.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初中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探索[J].成才之路,2022(36).
[6]黃崇文.創新教育理念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9(01).
[7]褚飛飛.初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創新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8).
[8]王艷彬.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怎樣實施創新教育[J].情感讀本,2016(11).
[9]周鵬.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的創新教育[J].成才之路,2015(10).
[10]張培培.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創新策略[J].天津教育,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