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偉
摘 要:學生在解答數學問題時,需要明確數學習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無論是利用已知條件去求未知條件,還是利用逆向思維去尋找習題中的另外條件,都需要學生具備數學思維能力。初中生已經掌握一定基礎的數學知識,且認知水平明顯提升,那么在這一階段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將對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具有重要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教學;數學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4-0143-03
學生在學習的積累下形成了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在面對數學問題時邏輯思維會更強,即使是存在一定難度的數學問題,學生也會迎刃而解。基于初中數學教學現狀,自然需要及時對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并積極創新多種教學方法,對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的應用,推動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結合,在有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基礎上實現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避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只會直接套用數學公式。
1.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1)促進學生的個人素養得到全面發展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不僅僅只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包括對學生理性思維能力以及逆向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所謂理性思維能力更偏向于引導學生對事物的對錯進行正確的判斷;邏輯思維能力更偏向于學生通過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判斷、推理,從而有條不紊地表達出自身思維過程的能力,不僅會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還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更具有條理性;而逆向思維能力,則要引導學生站在對立面的方向去思考問題,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是多樣的,學生固定的思維模式顯然并有利于學生多角度的思考問題,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在解決一些難度比較大的數學問題時更加簡便。特別是在一些應用題中需要學生從逆向思維分析入手,求解數學習題的正確答案。而以上三種思維能力正是發展學生個人素養所需,有利于學生在個人素養上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具備數學思維能力的學生,會主動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進而更加高效地解決數學問題。
(2)推動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無論是學校還是學生家長都非常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且數學科目作為主科之一,在總分數中占比比較大,在應試教育思想影響比較深遠的前提下,學生的考試成績成為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而教育工作者通過教學實踐發現,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想要達到提高學生考試分數的教學目的,就必須重視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并且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教師也會更加注重自身數學專業水平的提高,還會將精力更好地投入教學方法的創新中,有助于推動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而之所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學生的數學考試成績會得到明顯的提升,與學生在思考和分析數學問題時思考角度更加廣泛,且具備創新精神具有直接的關系。此外,學生養成數學思維能力不僅單純地對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具有幫助,對學生學好其他學科也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可以幫助學生多學科的考試成績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初中數學的教學現狀
(1)課堂教學模式單一陳舊
在課程改革下,雖然新的教學理念在很久之前已經提出,且教師也普遍學習和接受了新教學理念,但是從其教學踐行上來看,教學理念的知與行確實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依然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且對學生的評價依然以考試成績作為主要參考指標,教師忽視學生多項能力的培養與發展。也正因如此,導致教師在教學模式上只顧教材知識點的傳授,然后就開始讓學生沉浸在大量的題海中,讓學生在題海戰術下見識和掌握更多的數學題型,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數學考試成績的教學目的。但是這樣枯燥機械的教學模式往往很容易引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反感,特別是數學科目本身對中學生而言存在一定難度,這樣單一陳舊的教學模式并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反而會適得其反。此外,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初中數學教學理念顯然與教育改革下的新教學理念是不匹配的,自然在教學效果上也會存在很大的差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目標難以得到高效實現。
(2)學生缺乏數學學習興趣
一切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如果可以在建立在學生具備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進行,自然所獲得的教學效果會更加顯著。但是從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來看,學生在學習興趣上是明顯缺乏的。而中學生之所以缺乏數學學習興趣,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單一、落后具有直接的關系。數學概念性知識以及數學公式是學生正確解答數學習題的重要基礎,但由于數學概念性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和記憶時存在一定難度,再加上數學公式眾多,單純地死記硬背很容易導致學生對數學公式記憶不牢固或者出現記憶混淆的情況,不利于學生獲得正確的數學習題答案,自然學生的數學成績并不理想,學生在連續多次數學成績不理想的情況下,自然會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慢慢地開始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甚至部分學生還會對數學產生厭煩心理,認為數學學習是非常困難的,心理上壓力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時積極性較低。此外,教師片面認為,只要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解清楚數學知識點,再搭配上學生的課后習題練習,學生就可以掌握數學知識點,在數學考試成績上獲得相應的提升。但殊不知學生學習興趣的缺失直接影響了學生數學學習效果,想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更是難上加難。
(3)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
中小學階段是學生積累數學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數學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新數學知識與舊數學知識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無論是哪一階段的數學學習都是數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由于個別年輕教師缺乏教學經驗,面對缺乏連接性的教材,依然按照教材的先后順序開展數學教學,很容易影響學生接受系統化的相關數學知識學習,導致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并不牢固。同時,中學生正處于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需要家長的監督以及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在未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時很少有主動去反思自身在數學知識掌握方面的不足,這也會影響學生堅實數學學習基礎的建立,阻礙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此外,在學生進入初中階段之后,由于數學教材中包含的數學知識更加廣泛,教師未跟上教學進度,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節奏比較快,這對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想要跟上教師的課堂教學進度存在一定難度,長期積累下,學生很容易在課堂中出現聽不懂教學內容的情況,進而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和數學考試成績的提升。
3.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
(1)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很多比較抽象的知識點,在以往的教學中這些抽象知識點學生只能在教師的講解下對其進行憑空的想象,學生缺乏直觀的體驗,自然影響學生理解知識點的程度與深度。但信息技術開始在教育領域進行廣泛的應用之后,讓數學課堂教學內容開始變得更加直觀、形象,特別是初中數學教材中有很多知識點需要學生具備空間想象能力,如果借助信息技術中的動態視頻,學生則可以對相關知識點具備更加全方位了解。比如,在開展“軸對稱旋轉”教學時,就需要學生具備空間想象能力,且教學過程中如果單純依靠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則對教師教學水平會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在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活動中時,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將抽對稱圖形旋轉的整個過程更加直觀清晰地呈現出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對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以及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注重創造優良的學習氛圍,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除了在課堂中要注重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思考,還要注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此基礎上,更好地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學生逐步養成數學思維能力。比如,在開展“軸對稱圖形”教學時,為了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開端通過設置小游戲的形式,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軸對稱圖形,生活中又有哪些常見的軸對稱事物。教師對“軸對稱圖形”的概念進行講解之后,學生在腦海中已經清晰地明白什么樣的圖形才算是軸對稱圖形,軸對稱圖形具備什么樣的特點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接龍游戲,第一排從左邊數第一個學生課堂上說:軸對稱的圖形有很多,我知道的漢字有“呂”,然后學生從左至右依次按順序說出軸對稱圖形的常見漢字或圖形,這時學生們會說有“全、金、天、品、由、中、甲”等漢字。通過游戲的形式,教師不僅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更發散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同時保證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性,學生對軸對稱的圖形的相關知識掌握會更加牢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養成數學思維能力,對落實素質教育以及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應用型人才具有重要幫助。
(3)利用微課教學,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如今,初中生對微課教學并不陌生,其作為應用信息技術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將其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以便于幫助學生掌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特別是對初中生而言,雖然其明白學習對自身日后的發展非常重要,但是由于自律性較差,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新鮮事物所分散,從而將學習拋擲腦后,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微課開展教學,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在課堂中注意力被分散的情況,且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有效的導入,并引導學生對未掌握的教學內容進行及時的鞏固學習,盡量做到當天的教學內容當天消化、掌握。比如,在課堂教學正式開始之前,教師為了讓學生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同時積極與教師進行互動,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提前導入,以供學生在課前對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的預習。但需要教師注意的是,教師在導入教學內容時,一定要注重教學內容的趣味性,這樣學生才有耐心觀看完微課視頻教學內容,并在興趣激發下,想要在課堂中繼續聽取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深入詳細地講解,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而在課后,為了讓學生及時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消化和鞏固,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將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學生通過再次學習可以更加詳細地掌握教學知識點,學生還可以對其進行重復觀看、學習。這樣先進的教學模式,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具有重要幫助。
(4)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本就是非常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且短時間內很難看到培養的成效,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肯定離不開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基于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來回答教師所提出的數學問題,既保證了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性,又讓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下學會了高效掌握以及運用數學知識,學生的思維也在教師的引導下變得更加敏捷、發散。此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要多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學生質疑說明學生是在認真思考教學問題,這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方式。比如,在開展“平行四邊形”教學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為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情境,使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習都可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數學學習能力獲得相應的提升。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平行四邊形有哪些特點?長方形屬于平行四邊形嗎?”等各種相關數學問題。學生在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的過程中,會探索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在多角度思考數學問題的鍛煉下,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形成。
綜上所述,在學生積累數學基礎知識的中學階段,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以及促進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對學生更好開展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終身學習意識的形成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教師而言是一種挑戰,需要其注重自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并在教學中重視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積極探索多種有效措施實現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劉翠花.探討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學周刊,2022(24).
[2]李曉丹,徐文竹.探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2(01).
[3]黃建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教師博覽,20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