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梅
摘? 要:文章對小學整本書課外閱讀的有效性指導進行了研究,嘗試將“快樂讀書吧”與小學整本書課外閱讀教學結合起來,并分別從課前和課中進行探索,旨在充分發揮“快樂讀書吧”的教學價值,以使傳統課外閱讀邊緣化的問題得到解決。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整本書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閱讀語文教材中的文本,而且還要引導學生閱讀更多的課外讀物,以此讓學生喜歡閱讀、愛上閱讀,使其形成主動閱讀的意識和習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單篇閱讀與整本書閱讀之間的融合,將閱讀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并引導學生采用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將從課前和課中兩個方面對教師如何借助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設置的“快樂讀書吧”對學生整本書課外閱讀進行有效指導。
一、課前指導策略
1. 課前教學準備
教師在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有效指導前,首先自己要具備一定的閱讀經驗,這樣才能結合自身經驗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實踐,使得學生高效完成整本書閱讀。為此,教師要努力成為一位“成熟的閱讀者”,以一個資深讀者的身份向學生分享和傳達一些閱讀技巧和閱讀收獲,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然而,并不是每位教師都是資深的閱讀者,那就需要在指導學生閱讀之前作好充足準備。
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教師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第一,閱讀完相關的書目,在對書目有整體認識和一定理解的基礎上,再選擇一些精彩的章節進行閱讀,對其內容進行深度挖掘,標記好學生可能會出現的疑問,以便后期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第二,引導學生應用信息技術尋找一些與文本相關的資源,以便學生形成獨特的思考;第三,將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作為教學目標,家校合力對學生的閱讀意識和閱讀習慣進行培養,從而達成最終的教學目標。閱讀書目能夠讓教師了解到哪些書籍值得學生閱讀,適合學生閱讀,以便為學生提供選書指導;引導學生應用信息技術,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獲得文本資源的方法,有利于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家校合力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能使學生在閱讀氛圍的熏陶下成為一名真正的“閱讀者”,從而達到課外閱讀指導的最終目的。
2. 課前選書引導
在整本書課外閱讀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選“好書”,讀一本好書比讀大量的書更有效。雖然“快樂讀書吧”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便利,使選書變得更加輕松,但是要確保書籍是適合學生當下閱讀的書目,還需要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在學生進行整本書課外閱讀之前,選書指導是非常必要的。
(1)引導學生自主選書。
學生自選比教師推選更能夠激發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對其閱讀態度有極大的影響。為此,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使學生關注到某本書,使其對該本書產生閱讀興趣。例如,當教師要為學生推薦《三國演義》這本書時,教師可以將作者的簡介、畫像,以及該本書的封面、某個故事的場景等播放給學生,以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學生產生想要閱讀的主動性。
(2)教師向學生推薦書籍。
教師可以列出一個“推薦書單”列表,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當下知識水平和年齡階段閱讀的書籍。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閱讀到適合他們的書籍,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他們自主選擇的機會。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向學生推薦相關的書籍。例如,在教學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以下統稱“教材”)五年級上冊《牛郎織女》這篇課文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天仙配》《梁山伯與祝英臺》等與之相似的中國民間故事的整本書籍。這樣不僅在無形中為學生成功推薦了書籍,還便于學生將課堂所學的民間故事的閱讀方法應用到課外閱讀上,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3. 課前預讀指導
預讀是很多教師都容易忽略的一個環節,但這也是影響學生整本書閱讀效果的關鍵環節。預讀能夠讓學生了解書籍的大致內容,從而確定是否有閱讀的動力,這樣才能使得整本書課外閱讀順利進行下去。因此,教師要認識到預讀環節的重要性,并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使學生順利掌握文本的內容,從而決定是否閱讀。例如,在《紅樓夢》預讀環節,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看書籍的封面、目錄、插圖,或者通過網絡查詢相關書籍信息,先大致了解這本書講述的內容,便于決定是否要開始閱讀這本書。這樣能夠讓學生從目錄中了解紅樓夢故事的發展進程,對故事情節、輪廓有大致的把握。其次,當學生決定閱讀后,教師要提醒學生,既然決定閱讀,就要想方設法把它閱讀完,可以小組合作攻克難關,也可以向教師求助。最好的閱讀一本書的方法,就是對自己的閱讀決定負責,這樣既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閱讀愛好,明確自己有選擇書籍的權利,進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二、課中指導策略
1. 課中布置閱讀任務,促進學生自主閱讀
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不集中,需要教師的督促才能使其順利完成整本書閱讀。然而,傳統的監督、評價督促方式,很容易讓學生陷入被動狀態,這與課程改革的理念并不相符。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布置閱讀任務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使其在新鮮、有趣的任務下完成整本書閱讀。例如,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快樂讀書吧”推薦閱讀中國古典名著,教師可以設計一個“閱讀任務卡”,主要內容是閱讀日期、閱讀章節和具體的閱讀任務。在學生閱讀時,教師可以布置如下的閱讀任務:主要人物的形象特點是什么?哪些語言和神情能夠突出人物的性格?故事的情節如何?這些具體的閱讀任務更能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正確把握名著主線,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2. 課中開展閱讀活動,提高學生閱讀的深度
對于小學生,枯燥乏味的閱讀活動會影響他們閱讀的效率和興趣。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閱讀需求,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深度。例如,在閱讀《小王子》整本書時,教師可以組織誦讀性閱讀活動,讓學生誦讀文本,以表達自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把握。或者組織學生進行趣味對話體驗閱讀活動,讓學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以發揮學生潛在的表演欲望。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踐閱讀活動,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插畫做成卡片,并用自己的語言將插畫內容表述出來,以此幫助學生回顧故事情節;讓學生設計閱讀“路標”,將小王子走過的路徑繪制成地圖,以形成閱讀該書的路標;設置角色介紹卡,對故事中的人物角色進行介紹。這些閱讀活動能夠促進學生閱讀得更加深入,從而實現深度閱讀。
三、結束語
要想讓學生順利進行整本書課外閱讀,教師要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讓學生選對書籍,自主決定是否閱讀,并通過有效的閱讀方法讓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和深度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基金項目: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十四五”教育科研重點課題——基于“快樂讀書吧”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的實踐研究(XL1452022125)。
參考文獻:
[1]劉金蘭. 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的實踐探究[J].亞太教育,2019(12).
[2]沙小玲. 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指導的方法與技巧[J]. 華夏教師,2019(24).
[3]林永紅. 快樂讀書吧: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探微[J]. 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7,37(2).
[4]李美嬌. 大閱讀背景下指導小學生整本書閱讀的策略探究[J]. 學周刊,2022(26).
[5]吳桂芬.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研究[J].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2(7).
[6]劉銀德. 淺談小學語文高年級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J]. 基礎教育論壇(上旬刊),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