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摘? 要: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的心理變化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通過實際觀察與心理健康問卷調查,發現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體現在生活和學習等方面,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這就要求班主任要提高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基于此,文章重點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和現狀進行分析,并針對初中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成長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班主任的工作任務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維持班級管理秩序,更重要的是要重視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如果學生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就可能會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因此,班主任應該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初中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在當前的學校教育中,許多班主任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以為然,在其思想意識中通常認為只有心理有問題的學生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很少甚至沒有在學校教育中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實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基于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開展的教育活動,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學生能夠自如應對現實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壓力,積極適應自身和社會的發展變化,從而有效調節情緒,更好、更快地獲得心理健康發展。因此,預防和干預心理問題的出現、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是初中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主要目標。
二、初中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1. 缺少足夠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大部分班主任兼任其他學科的教學任務。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因為工作任務繁多,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和研究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也難以發揮出班主任積極的引導作用。而且部分學校的班主任工作主要由年輕教師擔任,他們在處理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時,會因為缺少充足的心理健康知識和實踐經驗,不能完全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因而不能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2. 缺少有效的溝通方法與技巧
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仍然存在著一定的障礙。由于初中生的身心發展還不成熟,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也相對片面。加之部分班主任并沒有真正認識到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與學生進行心理溝通的過程中,也沒有結合其心理問題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自己的溝通技巧。這樣不僅難以直接指明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甚至還會出現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情況,達不到溝通的目的。
3. 混淆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習教育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主要扮演引導者的角色,既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又要合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但是,部分班主任往往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習教育混淆。他們沒有及時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去引導學生,而是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習文化知識聯系在一起。他們認為只要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就可以心無旁騖地開始學習,學習狀態好了,其心理也就健康了,學習效果自然也會得到改善。這種單一的想法,使學校和班主任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度不夠。
三、初中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 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素養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班主任需要正確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積極、主動地學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專業知識,擴充自身的知識儲備,利用學習到的知識去引導、教育學生。其次,班主任需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創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通過以身作則的方式,為學生樹立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行為規范,確保學生找到正確的心理發展方向,切實為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學校需要采取多種方式提高班主任的心理素質:可以通過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的方式,引領班主任學習更多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也可以組織各年級班主任參與經驗分享交流會,針對不同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分別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2. 運用合理的溝通方法與技巧引導學生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情緒復雜多變,并且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在情緒上產生明顯變化。首先,當學生的情緒狀態發生變化時,班主任要及時捕捉這些細微的變化,并加以針對性地溝通、引導。如果僅進行語言上的溝通交流,難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對此,班主任可以借助班級微信群、班級釘釘群與學生進行互動溝通,使師生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密切。這樣學生不僅愿意與班主任溝通,還能有效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真正實現相互尊重。其次,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給予學生表達自身想法的機會,而不是單純地讓學生按照要求去做,將規范和標準強加給學生,這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往往會事倍功半、適得其反。再次,在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健康問題時,班主任還要樹立正確的觀念,以全面、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支持與鼓勵,以此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最后,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學生,實行家校共育。有效的溝通方法與技巧的運用,需要建立在全面了解的基礎上。每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同學生之間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诖耍嘀魅涡枰鲃优c家長進行密切溝通,通過家校共育的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和生活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適宜的心理輔導,以此確保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目標得到進一步落實。
3. 厘清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習教育
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重要環節,也是班主任的一項基本工作。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正確區分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習教育,并足夠關注與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班主任對當前的班級管理模式進行優化與調整,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這樣既有助于提高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效率,還能助力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盡可能避免或消除因為成績懸殊問題給學生帶來負擔而造成心理壓力。其次,班主任不能只憑學生的學習成績認定學生是否有心理問題,而要及時、準確地掌握班級中每名學生的心理動態,合理運用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有效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最后,班主任應該注重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的學習教育過程中,正視自身在學生全面成長道路上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始終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來開展教學工作,避免因為自身的區別對待、處理問題不當等行為而給學生帶來心理困擾。
四、結束語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班主任應該意識到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班主任要關注每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注重提升自身修養和心理素質,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另外,教師還要積極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多觀察、多留意,準確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及時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真正達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增強教育效果,從而為學生營造積極、健康、快樂的班級氛圍,使他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俊. 淺論初中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J]. 讀寫算,2022(2).
[2]歐陽茜. 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 教育界,2021(36).
[3]郭紅麗. 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分析[J]. 當代家庭教育,2021(16).
[4]楊兆寶. 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J]. 中學課程輔導,2022(8).
[5]韓行. 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策略探析[J]. 新智慧,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