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冬梅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以及人們觀念的逐步提升,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已然不再是教學途中的唯一重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yǎng)其優(yōu)良的品行也成為了教育中的又一發(fā)展方向。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優(yōu)良品行以及認知觀念的樹立極為重要的階段。小學音樂課程由于其獨特的魅力與教學優(yōu)勢,成為實施德育教育的極佳載體。本文將從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音樂中的具體實施措施這兩個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德育教育 小學音樂 融合 課堂教學
隨著教育的進步以及人們觀念的逐漸轉變,小學音樂也逐漸走入到人們的視野之中,其既是藝術,也是教育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與音樂美感以及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它也是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載體。
一、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基礎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學生會根據(jù)自身的所見所聞而逐漸形成自身的認知觀念與行為習慣,但與此同時,由于小學生幼小的年紀以及尚未發(fā)育完善的心智,使其無法清晰地辨別事物以及他人行為的正確與否,其所經歷的所有見聞都會對其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現(xiàn)如今互聯(lián)網發(fā)展迅速,網絡信息龐雜,對于學生的品行塑造有著一定的影響。而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學教育中能夠有效地實施德育教育。通過教師們不同形式的諄諄教導,能夠在最大限度地幫助小學生學習優(yōu)良品質,提升個人素養(yǎng),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思維模式。教師們通過多種方式與渠道向學生們傳遞團結、友愛、真誠以及樂于助人等良好的行為品質,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逐漸建立優(yōu)良品行以及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促進其健康、全面成長,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與音樂美感以及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這對之后的學習與生活有著極為有效的促進作用。[1]
二、在音樂課中的具體實施措施
(一)與信息技術相結合
現(xiàn)如今,互聯(lián)網以及自媒體的應用已經深深扎根于教育行業(yè)并為教育的發(fā)展以及授課形式的變革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方向。因此,德育教育視野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授課同樣要抓住這一巨大教育優(yōu)勢,利用互聯(lián)網以及自媒體豐富授課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加深學生對于音樂中精神內核的理解與感悟,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與質量。
例如:教師在教導《要作那泰山頂上一棵松》這一課時,便可以將《沙家浜》故事的整體脈絡向學生簡單講述一遍,讓其對于當時的歷史背景有些基礎的了解,然后通過互聯(lián)網查找相關演唱視頻,并于課堂上播放,學生在觀看視頻時不但能夠激發(fā)出其學習興趣,便于學習演唱,同時背景音樂的烘托、視頻場景的渲染以及演員們的深情演唱這諸多因素結合在一起,會使得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那個年代革命英雄們的英勇氣概以及為了保衛(wèi)祖國而勇于奉獻的決心。播放視頻進行輔助教學能開闊學生的眼界,也利于激發(fā)出學生的愛國熱情、民族凝聚力以及勇于擔當?shù)膬?yōu)良品質。[2]
(二)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
音樂除了優(yōu)美的旋律之外,更是有著強烈的情感表達,這些內在情感潛伏在樂曲的深處,既是其魅力所在,也是德育教育的精神內核。小學生由于心智尚未發(fā)育健全,導致很難深入體會到這一點。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所講述的曲目合理地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融入情境之中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在扮演的過程中會感覺到新奇與有趣,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激發(fā)出學生對歌曲的理解,體會到音樂中的精神內涵,促進其良好品行的建立。
例如:教師在講述《種太陽》這一課時,可以用紙片制作太陽模型,在教室中畫出南極、北冰洋等不同地區(qū),邀請學生上臺表演,讓學生在演唱過程中根據(jù)歌詞提示以及教師的合理引導將太陽模型放在相應的位置上,具體的動作設計讓學生自由發(fā)揮。這種形式不但極為有趣,能夠充分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也能讓學生通過表演感受到想要使世界變得更加溫暖、明亮的美好愿望與志向,能夠培養(yǎng)出學生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有利于學生優(yōu)良品性的形成。[3]
同時,教師也可采取集體大合唱的形式,利用集體的力量形成情感上的共鳴,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那其中的精神。例如:教師在教導《歌唱祖國》這首歌時,便可以組織學生集體合唱,當全班齊唱時,通過高昂的歌聲以及優(yōu)美而深刻的歌詞,能夠使學生迅速融入歌曲故事中,進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結語:德育教育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方面有著極為顯著的效果。音樂是一種奇妙的語言,德育教育與快樂是相輔相成的,音樂作為人類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傳遞載體,足以擔負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提升小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同時,還要促進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機融合,讓學生能充分體驗到那些蘊含在音樂藝術聲波形式中的美好。而身為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真正重視起德育教育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并積極探索實施德育教育的具體措施,通過多種方式實現(xiàn)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促進學生更加全面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梁小英.小學音樂教學與德育教育的有機融合研究.黃河之聲,2020:123.
[2]陳進福.德育視角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實踐分析.課程教育研究,2020:209.
[3]姚曉玲.基于德育視角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實踐分析.中國農村教育,201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