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玲
摘要: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是學生進行信息技術學習的學習科目,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中形成的對于自身長遠發展有益的基本素養。因此,教師要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且還需要認真研究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等實際情況,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在此過程中進行針對性地引導,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提高,提升信息技術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且健康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信息技術 教學研究
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信息意識、計算思維能力、數字化學習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感四個方面。現在我分別談一談有效培養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途徑。
一、培養小學生的信息意識
教師要培養小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意識的培養是整個信息技術學科學習的基礎。具備良好信息意識的學生能以信息技術的視角界定問題、分析問題、計算問題、解決問題,并能將這種思維延伸到其他問題的解決過程之中。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使其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讓學生正確分辨信息,做好信息的篩選,并讓學生對信息知識形成正確的初步認知,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將學到的技能運用到實踐中。
二、提升小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
信息技術的學習具有抽象的特點,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正處于以興趣引導為主的時期,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情況,結合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使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有效實現自身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與探究的積極性,為增強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提升計算思維能力奠定基礎。同時,教師也要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實踐機會,讓其通過實踐提高操作能力,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并為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發展提供保障。[1]教師還需要加強對自身的要求,在實踐教學中不斷進行思考、進步,長此以往,讓學生全面發展,成為社會所需的人才。
三、培養小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的學習以及在生活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小學生培養數字化學習能力。例如,在進行“訪問便捷網站”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在教學時積極滲透數字化資源,為學生提供方便的學習平臺,讓學生可以在預習時和課下有效利用學習平臺上豐富的視頻、課件等數字壓資源,從而培養小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不斷提高小學生數字化自主學習效果。[2]
四、提升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網絡是把雙刃劍,而小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各種各樣的信息對學生的發展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做好引導作用,努力提升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是小學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提升的重要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使學生對網絡道德有正確的認識,自覺抵制不良信息,樹立正確的信息觀念和意識,提升自身的社會責任感。[3]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核心素養對于個人成長的重要作用,在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不斷培養小學生的信息意識,確保小學生能夠對各項信息價值進行正確的判斷,同時提升小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善于分析問題,及時發現并努力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此外,教師還需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字化學習能力,提升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嚴格規范自身的行為,合理使用信息技術,實現自身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牛重九.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探究[J].教育界,2022(23):74-76.
[2]宋慧軍.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初探[J].甘肅教育研究,2022(07):58-60.
[3]蔡躍鵬.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改革[J].新教育,2022(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