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青(1988~),女,漢族,貴州畢節人,貴州省畢節市黔西市第二中學,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
摘 要:寫作是學生進行語言知識輸出、表達個人想法的一種方式。高中生已具備一定的詞匯及語法知識基礎,寫作時不太容易出現嚴重的語法錯誤,能夠比較準確地表達個人的想法與觀點。在實際寫作過程中,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問題為語篇銜接的連貫性弱、句與句之間的關聯性不強、作文結構松散、整體表達缺乏邏輯性。為解決上述問題,英語教師應在寫作教學中引入銜接的連貫理論,培養學生對作文結構的敏感性,切實提高其寫作能力。因此,文章圍繞著銜接連貫理論的內涵、高中英語寫作中存在的銜接連貫問題、銜接連貫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及實際案例等方面展開分析研究,旨在提高英語寫作教學質量。
關鍵詞:銜接連貫理論;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12-0089-05
一、 引言
英語是國際交流的重要媒介,全球化背景下,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日益受到關注。寫作是英語學習的主要模塊之一,能夠集中反映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情況,同時,寫作也是一類與人交流的工具,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可以通過寫作表達個人情感與思想,也可以借助寫作與他人分享信息,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在高中階段,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既能提高學生的整體語言能力,又能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提高其社會適應性。
高中英語新課標強調了語篇學習的重要性,指出學習語篇知識有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同時,新課標也要求學生靈活運用習得的語篇知識進行寫作,銜接連貫句子與段落,形成高質量的篇章??梢?,引導學生深刻掌握語篇知識、指導學生創作出連貫性強的作文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寫作過程中,作文的銜接連貫是十分必要的,但實際上,許多教師都沒有系統講解如何提高語篇銜接的連貫性,往往只要求學生準確使用語法、高級詞匯及句型。還有部分教師直接給出范文,要求學生自行模仿、背誦,對銜接連貫方面的知識講解不足,只要求學生記憶一些常用的連接詞。上述做法都會導致學生的銜接連貫意識不佳,寫出的文章結構松散、邏輯混亂。鑒于此,教師應從問題出發,以銜接連貫理論為指導優化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案,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 銜接連貫理論的內涵
研讀高中英語新課標可知,語篇是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載體。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句子與句子的構成是研究者研究的重點內容,語篇銜接及句子連接問題并未得到過多關注。但隨著語言學的發展,語篇的交際功能逐漸顯現,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參與到語篇統一性的研究中。韓禮德和哈桑在《英語的銜接》中提出了以銜接手段提高語篇連貫性的想法,這標志著語篇銜接理論的建立。根據韓禮德與哈桑的研究,銜接是語義層面的概念,指的是語篇內部的意義關系,如果語篇中的部分要素能幫助我們理解另一部分要素,那么該語篇就存在銜接關系。也就是說,銜接體現了語義層面上語篇中不同部分之間的關系。語篇的銜接手段主要有詞匯銜接、語法銜接、邏輯銜接這三類,詞匯銜接手段有詞匯復現、詞匯同現等;語法銜接手段有照應、連接、替代、省略等;邏輯銜接手段有遞進、轉折、增補、因果等。此外,銜接還可分為結構銜接與非結構銜接。
三、 高中英語寫作中存在的銜接連貫問題
(一)語法銜接錯誤
在英語寫作過程中,合理運用語法銜接手段能夠達到連句成篇的效果。但實際上,學生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語法銜接錯誤,比如照應錯誤、替代錯誤、省略錯誤等。照應指的是相互解釋或參照對應對象,實現句子銜接。在寫作時,學生可能會混淆單復數的應用,或者錯誤使用定冠詞the,這些都屬于照應錯誤。替代指的是為確保上下文的連貫性并避免過多重復,適當替代語篇中的詞匯。高中階段,替代主要包含了動詞性替代、名詞性替代、從句性替代三類。在寫作時,學生常會出現替代模糊、替代誤用的情況。此外,省略錯誤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一方面,部分學生因擔心出現錯誤而很少使用省略,導致文章存在較多重復的內容,顯得拖沓煩瑣,不夠流暢;另一方面,學生在使用省略時誤將重要的成分省略掉了,導致文章敘述模糊混亂,讀者很難看懂文章的觀點及內涵。
(二)詞匯銜接錯誤
韓禮德與哈桑將詞匯銜接劃分為詞匯復現及詞匯同現兩類。在具體寫作過程中,學生常會出現的詞匯銜接錯誤主要有兩種:一為很少使用銜接詞匯,用詞缺乏變化,導致文章內容枯燥,缺乏亮點;二為誤用銜接詞匯,混淆上義詞與下義詞、同義詞與反義詞、概括詞與具體詞,導致文章邏輯混亂,語義不明。
(三)邏輯聯系語的錯誤
邏輯聯系語的合理應用不僅能夠反映句子之間的關系,也能夠展現語篇語義聯系。由于英語中的邏輯聯系語較多,要準確辨別并運用這些邏輯聯系語的難度較大,學生常會出現誤用邏輯聯系語的情況。比如,有的學生不善于寫作復合句,難以準確運用連接詞體現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或是用連詞體現語際關系;也有的學生會遺漏連接詞,導致文章表述模糊。
四、 銜接連貫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語篇銜接連貫意識
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對語篇的深刻認識,若學生不去認識學習篇章結構,沒有關注語篇的連貫性,就很難寫出高質量的文章。因此,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滲透銜接連貫理念,增強學生的銜接連貫意識。例如,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可結合具體的篇章向學生傳授語篇銜接連貫知識,如詞匯銜接、語法銜接及邏輯銜接,引導學生找出語篇中的銜接機制,進而感受到句與句、段與段之間流暢銜接的魅力,將銜接方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同時,教師也要對語篇進行深入解讀,讓學生根據語篇中的關鍵信息推斷出語篇的語義邏輯關系。比如,教師可帶領學生辨別語篇類型,分析語篇的謀篇布局。面對一篇文章,我們可以從標題推測文章的語境及話題,閱讀文章時,我們可以找出其中的主旨句、主題句或標志性詞語,得出語篇類型。在高中階段,主要會接觸到問題-解決型語篇、現象-原因型語篇、一般-特殊型語篇以及主張-反主張型語篇。比如,當語篇中出現了result、problem、obstacle、solution、consequence等詞匯,該語篇大概率為問題-解決型語篇。掌握了語篇類型后,教師可帶領學生深挖語篇細節,推斷語篇的語義邏輯關系。除了要在閱讀教學中滲透語篇銜接連貫理論,在寫作前后,教師也應該進行相關的指導與教學。比如,在寫作前,教師應提醒學生作文的各部分應銜接自然。在批改環節,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語法及詞匯的使用情況,也要指出學生作文存在的銜接問題,并指導學生進行改正。
(二)形成銜接連貫的讀寫教學模式
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中編排的文章大多內容充實,結構嚴謹清晰,具有較強的連貫性。教師應利用好這些優質的寫作資源,積極開展讀寫結合教學,在閱讀環節引導學生探索文章的銜接機制,再指導學生應用到后續的寫作中。首先,在精讀課上,教師可與學生共同分析文章結構與語句之間的銜接連貫方法,這樣不僅能增進學生對銜接連貫理論的認知,也能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語言鑒賞能力。一般情況下,文章中的每個段落都圍繞著同一主題展開,在各個段落中都會出現與主題相關的詞匯,這些詞匯相互呼應、相互銜接,使文章具備整體性與連貫性。當學生充分理解認識了篇章結構,教師可要求學生模仿教材文本的銜接機制進行寫作,逐步提高學生寫作的總體水平。
(三)加強銜接連貫方面的寫作訓練
在閱讀課上引導學生分析教材文本的銜接連貫機制,讓學生了解記憶一些常用的連接詞,這些都是比較基礎的學習活動。要讓學生真正掌握、內化語篇銜接連貫知識,并能在新情境下靈活運用知識,教師應適當加強銜接連貫方面的寫作訓練,讓銜接連貫知識在學生的知識系統中存檔,成為學生的長期記憶,以此推動學生寫作能力的持續提升。在銜接連貫寫作訓練中,教師可先給出作文主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作文內容及基本觀點,教師則負責匯總各小組的觀點。接著,教師指導各小組圍繞著寫作觀點拓展句子,利用各類銜接手段讓作文具有連貫性,并通過小組的反復討論、修改完善作文。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從文章結構設置、文章連貫性等角度審視作文,找出其中的不足之處,再一次完善作文。
(四)突出作文觀點,做好整體布局
寫作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及難點部分。當前,高中生的英語作文中普遍存在著結構松散、思維跳躍、寫作隨意、偏離主題、沒有準確表達個人見解等諸多問題。在英語寫作測試中,若學生不能連貫、清楚地表達事情或觀點,顯然是難以獲得高分的。比如,部分學生為了節省寫作時間,審完題便動筆寫作,想到什么寫什么,導致文章觀點不明,結構松散,缺乏看點。要寫出一篇高質量的作文,學生需要在寫前做好謀篇布局工作,確定好作文的主題與觀點,據此展開寫作,實現觀點一致及結構一致。換言之,作文內容應圍繞著主題展開,每個段落應有分主題,全文的觀點要一致,文章結構應有邏輯且銜接流暢,語言使用則應符合英語表達習慣。在日常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列提綱、立足整體視角構思作文的習慣,在寫前明確自己要寫什么、該怎么寫,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有條理。此外,實際寫作中,很多學生都會不自覺地運用漢語思維方式選擇時態、詞匯及句式,作文表達不符合英語使用習慣,讀者讀來不夠連貫自然。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引入優秀范文,分析他人的作品,提醒學生在寫作中運用英語思維,提高作文的連貫性。
(五)注重作文邏輯,做到結構連貫
結構連貫性是評價英語作文是否銜接連貫的重要維度之一,結構一致指的是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邏輯關系,這種結構可以是直線型的,也可以是點狀發散型的。在一篇文章中,段落與段落的相互聯系,有助于讀者讀懂文義。每個段落中,句子與句子圍繞著主題展開,順序安排合理,表達自然流暢,有助于讀者把握作文主題與觀點。高中生思維活躍,常會有新奇的想法產生,在寫作時,有的學生會“靈光一現”,進而在作文中加入自認為吸引人的內容。但實際上,這些內容大多都不貼合作文主題,反而會顯得作文層次混亂,跳躍性大,出現文不對題的問題。鑒于此,教師應定期進行作文材料選擇方面的教學,同時加強學生對過渡段、過渡句的掌握,確保學生能寫出內容精煉切題、語言流暢連貫的作文。
為幫助學生判定作文結構,教師可給出一篇高質量的例文,讓學生嘗試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再詳細解析例文的結構層次,指出結構與思維方式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先模仿、后獨立創作,摸索出高效的作文結構設置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寫作是表達個人想法與見解的工具,有著靈活多變的特點,英語寫作有一定的模式可供參考,但學生不應局限于模式或模板,而要充分活躍自身思維,圍繞著主題進行多元表達。當前,部分教師的寫作教學理念較為功利,為確保學生寫出流暢連貫的文章,常要求學生按照模板進行寫作,雖然做到了結構流暢,但缺乏思想性與生動性,難以體現文章的邏輯之美。
(六)表述清楚明白,力求語義連貫
用詞準確、語義連貫是寫作連貫的基本條件,可通過使用關聯性詞語實現。語義連貫指的是文章提出的觀點與表達的思想具有一致性,當前,許多學生寫出的作文看起來層次分明、結構完整,但讀完一遍很難理解學生想要表達什么,這就說明該作文的語義不連貫,寫作意圖的表述不清。鑒于此,教師在寫作教學時,不僅要強調正確使用語法與句法,精心設計作文結構,也要要求學生寫明寫作意圖,做到語義連貫,實現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流暢溝通。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準確使用詞匯,選擇貼合主題的寫作素材,并按照一定的寫作順序進行表達。當前,不少學生認為作文的字數越多越好,在寫作時常為增加字數而加入一些與主題關聯性不強的內容,導致作文觀點模糊,語義不連貫。對這一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寫作字數問題,通過范文對比讓學生意識到機械堆砌詞語、重復啰唆對作文表達的消極影響。在實際寫作教學中,有的作文雖然以簡單句構成,但其結構明確完整,思路清晰明了,關聯性詞匯使用恰當,這樣的作文也是一篇好作文。關聯性詞語的使用能夠讓句子內部、句子與句子之間緊密銜接,表述清晰且指向明確,整體文章邏輯嚴謹。在英語寫作中,連接性詞語可用于文章的開篇、中間或結尾,也可使用在其他需要起、承、轉、合的地方。
(七)發揮評價的促進作用
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寫作前的輸入與寫作時的體會,也要重視寫作后的評價總結環節,以科學客觀的評價鞏固學生對銜接連貫的認識,提高其寫作水平。比如,教師可在批改環節選出幾篇連貫性強的作文作為例文讓學生進行點評,識別出文章運用了哪些銜接手段,嘗試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此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互批作文,指出他人作文中的亮點及不足之處,著重查找其中是否存在銜接問題,以此強化學生的語篇學習意識。在范文點評及學生互評之后,教師應開展學生自評活動,讓學生從多角度評價自己的作文,并展開修正與潤色,形成一篇高質量的作文。
五、 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應用銜接連貫理論的實際案例
高中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照應、替代、省略、連接及詞匯銜接五種銜接手段,其對銜接手段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了英語寫作的質量。因此,文章結合2021年新高考英語全國卷讀后續寫真題(母親節的驚喜),探討了五類銜接連貫手段的實際運用,具體介紹如下。
(一)照應
照應是高中生需要掌握的一項基本語篇銜接手段,具體指的是語篇中指代成分與它在同一語篇中所指對象之間語義上的相互解釋關系,主要包含指示照應、比較照應以及人稱照應三類。其中,人稱照應及指示照應能夠很好地體現英語、漢語在照應方面的差異。比如,在同一主題語境中,漢語表達常會出現零指稱現象,英語則不能缺少人稱照應,否則會出現指代不明的問題。在英語寫作時,為了避免過多重復,提高作文的連貫性,常會使用this、that等指示代詞照應前文提到的事物。例如,有的學生在作文中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She was so surprised that her mouth hung open. Seeing this, the kids helped her with a piece of sandwich.這里的this就照應了上一句中的her mouth hung open,指代清楚,前后銜接十分流暢。
(二)替代
替代指的是語篇中的某一成分在下文中再次出現時用另一種形式來表達,起著簡練語言、避免累贅、豐富語言表達的作用。替代可分為名詞性替代、動詞性替代、小句替代三類,名詞性替代的代表詞匯有one、ones、the same等,動詞性替代的代表詞匯有do、does、did等,小句替代有so、not等。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都會將替代詞作為語法知識講解,沒有從寫作角度進行解析,導致學生難以靈活運用替代詞。例如,在讀后續寫中,學生可以這樣續寫:Her kids helped her with a piece of sandwich. She hugged her beloved ones while tasting it, with tears rolling down her cheeks.這一段中的ones就替代了her kids,既簡潔明了,又有效銜接了前后句子,讓文章更為流暢自然。
(三)省略
省略是一類較為常用的銜接連貫手段,指的是省去句子中的部分成分,有著避免累贅、連貫句意的作用。與中文的簡潔表達不同,英語寫作中的省略通常是省去重復內容,讀者仍然能從形式上得出相關信息,補全自身認知。在續寫時,學生可以這樣運用省略銜接手段:He told them to clean up the messy kitchen while helping them with the breakfast. The twins jumped high with joy and did as told.不難發現,這里的as told是由as the twins was told省略而來的,盡管省略的部分較多,但讀者聯系前一句便能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且省略后句子的結構更加精巧,讀來絲毫不感累贅。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簡潔寫作意識,讓學生寫出的文章更加自然流暢,符合英文表達習慣。
(四)連接
連接是體現語篇內部邏輯關系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借助介詞短語、副詞、連詞等連接成分實現。在英語寫作時,若句子與句子之間缺乏關聯,即使這些句子并未出現語法錯誤,這樣的文章也算不上是好文章。我們常說漢語重意英語重形,在漢語表達中,連接詞的使用較少,詞語與句子之間本就包含著邏輯關系,連接詞的使用與否對語篇連貫性的影響較小;而英語表達中,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需要由連接詞體現,誤用連接詞可能會影響整體表達,這是學生在寫作時需要注意的。例如,在“They pretended to be calm, trying to hide the messy scene as if nothing had happened. However, one look and he knew what they were up to”這一段中,連接詞however、and的使用使句子內容、句子之間的銜接更為流暢了,有渾然一體的感覺,且很好地刻畫了孩子的慌亂與父親的睿智。
(五)詞匯銜接
詞匯銜接手段包括詞匯復現與詞匯同現兩類,詞匯復現指詞匯以不同形式重復出現,同現則指圍繞同一話題的一系列詞匯在語篇中同時出現。例如,Having known the truth, he smiled, touched the twins head gently and said with a smile, “My sweet hearts. Its so nice of you to plan such a surprise for your mother in this special day.”在這段中,the twins、hearts指的都是雙胞胎兄弟,屬于同義詞復現,這樣寫既能讓文段前后呼應,連貫性強,又能增強文段的趣味性,讀來不顯枯燥。
六、 結語
綜上所述,銜接連貫理論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教師應深入學習研究銜接連貫理論,以科學的理論指導寫作教學實踐。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應有機結合閱讀與寫作教學,自然滲透銜接連貫意識,同時,教師也要系統講解銜接連貫知識,加強銜接連貫方面的寫作訓練,以實踐錘煉學生的寫作技能,指導學生寫作語言自然流暢、結構清晰完整、內在邏輯嚴密的優質文章。
參考文獻:
[1]徐使超.基于核心素養的學生英語寫作語言量化評價語料庫應用方法[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22(10):56-60.
[2]洪明.語篇語言學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6):11-16.
[3]楊云.語篇連貫視角下的高中英語讀后續寫訓練的實證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2.
[4]高慧月.語篇銜接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22.
[5]賴文玲,李瓊.基于銜接理論的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實踐[J].英語教師,2022,22(5):159-162.
[6]王依.語篇銜接與連貫理論下對英語教材中寫作教學活動的設計分析[J].海外英語,2022(4):148-151.
[7]王天悅.語篇連貫理論在中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21(19):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