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學保證體育活動時間,全面落實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然而,目前的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仍有待提升,一些教師對大課間體育活動項目的選擇仍存在問題。基于此,文章運用文獻研究法和經驗總結法等研究方法,就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現狀及項目選擇進行分析,探尋影響大課間體育活動項目選擇的因素,并據此提出優化大課間體育活動項目選擇的舉措,希望能為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的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大課間;體育活動;舉措
作者簡介:陳晨(1990—),男,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實驗小學。
在當下,加強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成為中小學教育工作者重點關注的內容。當然,目前許多學校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在逐漸提高,活動時間也得到了充分保障。但是在一些學校,大課間仍被廣播體操和跑步占據,這樣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單一,缺少趣味性,學生會因此對大課間體育活動沒有足夠的興趣。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觀察及實踐經驗,總結了影響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的因素,并據此提出優化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建議,希望能為學校及教師選擇大課間體育活動項目提供參考。
一、影響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的因素
(一)場地及器材的使用不合理
運動的場地、器材都是小學大課間活動的基本條件,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質量提升。然而,由于城鄉差異、經濟制約,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學校的人均運動場地和活動器材不足[1]。除此之外,一些學校對于場地和器材的利用存在問題,將太多的器材放置在操場上,其他空地卻閑置,導致大課間時學生的運動空間不足。還有一些學校只允許學生在體育課上使用運動器材,大課間時讓學生跑步或者做廣播體操,導致學生認為大課間體育活動單一、無趣,無法體會到大課間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長此以往,學生只會對大課間體育活動失去興趣,甚至會慢慢開始排斥大課間體育活動。
(二)學校及教師對大課間體育活動不夠重視
學校及教師是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質量有著顯著影響。然而一些學校及教師對大課間體育活動不夠重視,只是一味組織跑步、廣播體操等體育活動,導致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質量得不到提升。甚至有教師為了讓學生繼續學習,直接“霸占”小學生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他們沒有認識到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重要意義,以為學生參加不參加這樣的體育活動都不會有影響,這會導致一部分學生不再重視大課間體育活動,在跑步或者做廣播體操的時候敷衍了事,甚至有學生會直接不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運動氛圍會相對較差,大課間體育活動也會陷入惡性循環,既沒有辦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也無法讓學生對繼續參與體育活動感興趣。為解決這樣的問題,學校及教師需要設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學生愿意積極參與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方案。
(三)學校的時間安排不合理
有一些學校雖然組織了豐富、有趣的大課間體育活動,但因為最開始安排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沒有達到標準,很多體育運動項目的開展不順利。沒有充足的時間保障,教師及學生在進行鍛煉時只能草草了事,還沒盡興就“鳴金收兵”。長此以往,學生的運動興趣會受到影響,體育鍛煉的效果也得不到保障。當然,過短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會讓體育活動無法發揮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作用,但過長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也存在問題,會讓學生產生較多疲勞感,導致學生在后續課程中學習的效率降低。
此外,時間段也會影響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效率。隨著季節的變化,學校需要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時間進行調整,以優化大課間體育活動,提升學生的體育鍛煉質量。
(四)學校及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選擇項目
在一些學校里,還存在學校及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選擇合適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項目的問題。低年級學生和高年級學生之間存在顯著的生理差異,學校或者教師要求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參與相同的體育項目,達到相同的要求,顯然是不合適的。而且這一項或兩項運動跟隨所有學生六年,學生也可能覺得厭煩,并逐漸對參加大課間體育運動失去興趣。因此,教師應該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發展特點選擇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
二、優化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舉措
(一)優化場地建設
好的大課間項目是改變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力量。要優化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學校需要先優化場地建設,為學生及教師提供充足的活動空間,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筆者以為,活動空間不足的學校可以從以下四點著手優化場地建設。
1.學校可以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擴充運動場地。
2.學校可以在有安全保障的情況下使用走廊、校園內部道路等空間組織大課間活動。
3.學校可以利用有限場地分批次、分時段組織大課間活動,如按照學生的體育水平分時間組織大課間活動,或者選擇分樓層組織大課間活動。
4.學校應因地制宜,根據場地選擇大課間活動項目,如果場地不足,可組織有氧操運動等。
(二)豐富體育器材
許多大課間體育項目需要一定的體育器材保障,學校在優化場地建設之后,也應當準備豐富的體育器材,保障教師開展多種體育活動。
1.學校應當根據大課間活動項目配置足夠的體育器材。
2.學校應設置合適的體育器材放置場地,讓教師能夠將器材放入距離較近的安全地點或者班級里,以方便學生參與體育活動。
3.學校應準備一系列簡單的器材,如跳繩、毽子等,確保學生在多種情況下均可進行體育鍛煉。
4.學校應帶領學生自制一部分器材,如用于竹竿舞的竹竿,讓學生更充分地體會體育鍛煉的樂趣。
(三)積極創新,提升活動品質
為優化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學校及教師還需要積極創新,從多角度優化大課間體育活動[2]。
1.學校應根據學校情況大力發展特色項目,例如籃球特色學校應將與籃球相關的項目融入大課間體育活動。
2.學校應發揚本地區文化,將本地區特色項目(如抖空竹等)編排到校園大課間體育活動中,將傳統項目發揚光大。
3.學校及教師應將多種體育項目組合,使大課間的體育項目豐富起來。當然,教師在組織大課間體育活動時,應保證學生在參與不同項目的間隙有機會休息,保證學生不超負荷運動。
4.教師可以改善大課間體育活動方案,以引起學校領導的重視。
5.教師可以自行組成大課間活動組織小組,明確引導學生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時教師的分工。
6.教師可以編排賽事,引導學生在大課間參與體育賽事。
7.學校及教師可以制訂合理的考核方案,將學生的大課間出勤率和參與情況納入常規考核范疇,讓學生更加重視大課間體育活動。
(四)教師引領,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在組織大課間體育活動時,教師不僅可以成為活動的組織者,也可以切實參與體育鍛煉,與學生一同揮灑汗水,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增進師生情誼[3]。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課間體育活動就不再是純粹的學生鍛煉身體的活動,也是師生會面、增進感情的交流活動。為更好地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筆者以為,學校及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學校可以制訂大課間評比標準,將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列入評價體系,并將班主任的參與程度納入考核范疇。
2.教師可以主動擔任領操員,為學生做示范,引導學生模仿教師,一同鍛煉。
3.班主任可以加入學生的集體活動,如跳繩等,與學生共同鍛煉,以激發學生運動興趣。
4.學校及教師均可組織師生競賽活動,鼓勵學生在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時向教師發出挑戰,從而激發學生的練習熱情。
融洽的師生關系會讓教學效率顯著提升,也會讓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好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應該是將教師與學生聯系在一起的活動,學校及教師應基于此理念組織科學、合理的大課間體育活動。
(五)合理安排活動時間
活動時間的設計也是影響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合理的時間段會使學生有機會盡情地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充分地進行鍛煉。如果不合理安排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體育鍛煉就成了走過場,不但學生的鍛煉積極性會受到影響,整個學校的氛圍也會受到影響。為合理安排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時間,學校需要考慮大課間的時間長短和不同活動適合的時間段[4]。
一般來說,學校可以安排一節課左右的大課間體育活動,但也需要根據具體的體育活動項目適當地調整活動時長。此外,在冬季與夏季,同樣的時間段會有不同的氣溫、不同的濕度,所以學校還應根據季節特點選擇合適的時間段,讓學生順利完成體育鍛
煉[5]。因為夏季的中午氣溫炎熱,不適合進行劇烈運動,因此在夏季時,大課間的時間應安排得偏早。到了冬季,由于早上氣溫相對較低,吸入過多冷空氣會讓學生的呼吸道受到刺激,因此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時間應往后推遲一點。
(六)分析學生情況,區別對待
影響學生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學生的生理與心理變化是不可忽視的[6]。在選擇體育項目之后,教師還應分析學生的身體發育情況,制訂不同的考核標準,讓學生從完成體育鍛煉中獲得成就感,更有興趣參與體育鍛煉。
以跳繩項目為例,考慮到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體發育情況存在顯著差異,教師可以設置不同的標準,比如低年級學生跳八十次為達標,中年級學生跳一百次則達標,高年級學生跳一百二十次為達標。
三、問題總結與建議
(一)問題總結
小學生是活潑好動且喜歡運動的,他們尤其喜歡在陽光下運動,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讓他們在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得到鍛煉、收獲快樂。然而因存在城鄉差異、文化差異、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及教學資源差異,目前不同學校開展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存在顯著的差別,跑步與廣播體操等項目仍是一部分學校的主要大課間體育活動項目,這樣的教學安排很容易使學生失去鍛煉興趣,還有些學生會因此出現抵觸情緒。此外,有一些學校在場地建設、時間安排、制度設計等方面存在問題,還有一些教師在組織大課間體育活動時存在問題,這些情況同樣會使大課間體育活動無法發揮應有的效果。
(二)建議
為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學校應當更加注重加強學生的體質健康管理,重視體育活動。為此,學校及教師應科學、合理地組織大課間體育活動,通過種種方式,安排合理的體育項目,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大課間體育鍛煉。
【參考文獻】
[1]張彪.積極開展大課間活動讓學生動起來樂起來[J].教育導刊,2005(10):57-58.
[2]張立國,時明旺.對中小學開展大課間活動的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01):52-54.
[3]陳東紅.搞好大課間的幾點經驗[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07):153.
[4]吳冬杰.淺談如何開展好大課間體育活動[J].成才之路,2009(12):98.
[5]吳冬杰.如何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之我見[J].內蒙古教育,2011(02):39-40.
[6]傅志剛.如何讓“大課間”充滿陽光[J].新課程(中學),2010(1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