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摘要:“立德樹人”作為新時代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初中班主任落實德育管理的關鍵。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當兼顧學生的文化水平及德育質量。一方面,要提升學生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健全學生的人格,提升其品德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文首先闡述立德樹人的內涵,然后根據個人教學經驗闡述初中班主任的德育管理策略,為實現立德樹人目標奠定基礎,并為班級管理提供指導。
關鍵詞:立德樹人;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班主任承擔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責任,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引導者。因此,班主任開展德育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班主任應當增強德育意識,改善德育教育方法,豐富德育教育內容,以初中生的身心特征為重心設計德育管理任務,培養學生對社會、世界及個體的正確認知,提高其道德修養水平。所以,本文結合實踐,圍繞立德樹人闡述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
1? ?立德樹人概述
“立德樹人”是推動中學教育發展的關鍵措施,學校要將立德樹人滲透到中學班級管理和德育領域,將“樹人”當作目標,將“立德”作為根本。因此,以立德樹人為指導建設德育教育體系,要求學校以頂層設計為切入點,致力于建設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中學教育質量。
就現階段初中班主任教育實踐而言,仍然存在主體責任不明確、路徑舉措缺乏創新、目標任務模糊、考核評價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因此,需將立德樹人滲透進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優化人才培養模式,促進教學、管理、班級服務及實踐的融合,整合制度、評價和教育資源。從整體觀出發,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構建“立德樹人”體系。
2? ?立德樹人背景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2.1班主任要重視德育管理
班主任作為初中德育管理的組織者、實施者及引導者,要強化德育教育理念,以立德樹人為目標組織并實施德育教育。班主任應時刻牢記國家教育方針與指導思想。在工作中形成善于反省的態度,發現德育管理工作的缺陷,保證教育教學的創新性,在德育教育及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
除了要正確認識德育管理工作之外,班主任還要提升德育教育的專業能力,以初中生的個體特征為指導,創新德育教育策略。學校還需要定期組織德育知識競賽及培訓任務,以此提升班主任的綜合素養,為鞏固德育教學創設保障。改進德育教學模式,將德育滲透到教學任務中,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及世界觀。
2.2關注學生個體差異
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應以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為出發點,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德育管理問題,了解學生的真正需求,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想狀態,才能擬定適合學生的德育管理目標,保障德育教育的針對性及實效性。
第一,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實施德育教育中創設和諧、民主、團結、充滿朝氣的班級氛圍,以學生個體差異為指導,構建優質的學習環境。班主任要轉變傳統教育思想,應關注學生的興趣及特長,以優勢互補為指導。例如,將性格活潑開朗、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與沉默寡言、內向的學生搭配在一起,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為了處理好學生的學習差異化問題,班主任要組建興趣學習小組,讓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情況挑選學習小組。參與學習小組的活動能使形成學生互幫互助的意識,培養團結友愛的精神。
第三,對于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班主任可以從課下活動出發,促進學生交流,滲透德育思想,讓學生明白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班主任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第四,班主任需要和學生建立平等對話機制,仔細聆聽每位學生的心聲,分析學生在課堂中出現注意力分散狀況的原因。然后結合學生的心理變化規律制定方案,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
2.3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內容
為了將德育內容滲透進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積極關注有關德育的活動,并創新德育教育模式。
例如,班主任在班級的集體活動中可以融入道德教育內容,尊重學生的主動權,讓學生自覺參與組織班級活動。例如,以道德為主題的班會活動、文藝表演活動及演講比賽。由于初中生的學習壓力大,課業負擔重,班主任要合理安排時間。通常,可以一個月舉辦一次德育活動。
2.4提升班主任的德育管理素養
班主任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榜樣,也是德育教育的關鍵主體。班主任的價值觀及道德素養,將對學生的價值觀及思想認知帶來影響,還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要想提升德育教育效果,班主任要主動提升個人素養,為學生樹立榜樣,發揮言傳身教的教育功能。
一方面,班主任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在班級管理中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對話機制,關注每位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成長狀態,尊重學生的差異。對學生表現出的不道德行為,應保持耐心,循循善誘。如此,才能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并能主動改進不道德行為,將班主任當作榜樣。
另一方面,班主任對學生提出要求時,自己也要身體力行。尊重學生、以禮待人、兢兢業業、愛護學生,如當班主任看到教室或校園中有垃圾時,要親自帶頭撿起垃圾;吃飯時杜絕浪費食物;主動為弱小群體提供幫助。只有班主任努力提高個人的德育素養水平,才能發揮正向引導作用,讓學生的道德素養得到提升。
2.5適當增加道德教育的實踐考核內容
以立德樹人為指導優化德育管理模式,要避免紙上談兵,應以落實德育教育目標為根本,班主任要發揮德育資源的優勢,將德育管理滲透在班級管理中。
例如,在道德教育中增加實踐考核項目,發揮學校行政管理人員、科任教師及家長的作用,監督并指導學生參加德育活動,陶冶學生的情操,為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奠定基礎。
除了考核學生的課堂表現、校園行為規范、學習態度及家庭勞動行為外,還要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機會,如公益項目、志愿者活動、勤工助學、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圍繞學生道德、政治思想及心理狀況,建立健全評估機制,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
2.6推動家校合作,提升德育效果
為了提高德育管理質量,僅僅依賴班主任的管理并不能達成目標,還需要發揮家長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可以組建家長微信群,并在微信群里轉載育人故事,讓家長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使其意識到德育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轉變不當行為,為孩子作出表率。
另外,班主任組織家長會期間還要細化德育管理內容,讓家長意識到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并愿意主動配合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在相互監督及共同指導中端正學生的不良行為。
班主任還要多與家長溝通,反饋學生的德育行為,客觀評價學生的課堂情況。家長也應及時反饋,讓教師了解學生完成家庭作業的情況、家務勞動情況和興趣愛好。針對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家長要與班主任多交流,制定針對性強的解決措施。
為了促進家校合作,提升德育管理效果,應在教師、家長和學校之間建立平等對話關系,定期溝通在學生德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德育管理情況制訂聯合教育計劃,讓學生從生活小處著手,加強德育實踐,提升綜合素養。
綜上所述,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班主任應意識到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在教育活動中以立德樹人為指導,創新德育管理模式,為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創設條件。教師還要更新德育教育內容,豐富德育教育形式,和學生家長聯合監督學生,借助網絡平臺傳播正能量,精準實現立德樹人目標,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侯晶.思考新時期優化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的策略[N].科學導報,2022-07-26(B03).
[2]張麗倩.如何讓學生在角色互換中成長: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2(16):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