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芳
摘要:數學思想方法屬于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做好相應的滲透工作,可以有效訓練學生的思維認知,使他們能夠明確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并嘗試在現實生活中利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達到理想的自主探索目標。本文首先闡述數學思想方法的概念與常見類型,隨后分析其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可行的課堂滲透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數學思想;小學數學;課堂滲透
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需要進行有效的改革,以確保實際教學效果能夠符合新課標要求,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使他們的核心素養得到科學培育。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滲透有效的數學思想方法,能夠強化學生的綜合認知,使其嘗試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激發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因此,教師需要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應用,并嘗試與課堂活動相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的指導作用,為培養學生的問題思維與探究心理打下堅實基礎。
1? ?數學思想方法的概念與類型簡析
1.1概念
數學思想方法屬于現實數量關系反映到認知中的客觀體現,其與思維結構、思維狀態存在密切關聯。由于數學學科本身屬于理科,因此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具有較高的要求。通過傳授數學思想方法,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使他們能夠逐漸適應數學學習,減少對課程的抵觸情緒,為提升整體教學效果打下堅實基礎。數學思想方法在教學中滲透需要結合特定類型以及教學內容進行,以確保學生能夠快速理解相關概念,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1.2類型
1.2.1數形結合
數形結合屬于小學數學中最為常見的思想類型之一,其本質上反映了數學由數字、圖形構成的基礎概念,能夠為客觀描繪抽象內容或繪制數據的圖表信息提供重要支持。相對于其他思想而言,數形結合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解決數學問題,并引導其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因此,數形結合屬于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
1.2.2分類轉化
分類與轉化屬于數學教學過程中常見的思想類型,其能夠對特定知識點進行分類處理,如數字、圖形、角等,同時還可以通過轉化方式將知識點內容解析成更為簡單的信息。通過教學分類轉化思想,可以將復雜問題簡化為可處理的簡單問題,這樣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有利于提高思維的敏捷性與系統性,具有正面的應用價值。
1.2.3類比
類比思想又被稱為推理思想,主要基于資料內容或特定的數據信息,通過探尋方式找到其內在規律。結合此類規律,對其他現象或任務進行分析,找到兩者之間存在的聯系,實現處理其他任務目標的效果。類比思想屬于數學學習過程中較為關鍵的思想內容,其對于學生建立系統化的數學認知具有正面意義,值得進行教學應用。
2? ?小學數學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作用探究
2.1有利于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得到顯著提升,完善的數學思維認知可以幫助學生正面應對問題挑戰,有利于轉變過往學習的知識經驗,提升理解陌生問題的能力。通過利用數學思想,學生可以將尚未深入接觸的內容轉化為可以直接理解的信息,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為形成發散思維等高級思維創設理想條件。
2.2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分析與探索興趣
將數學思想方法滲透至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使他們能夠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具體問題中,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與教學質量。合理應用數學思想方法,可以讓學生快速解決原本無法處理的數學難題,能夠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收獲正反饋,進而發揮主觀能動性,減少畏難心理。同時,數學思維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幫助他們理解之前無法理解的知識內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3有利于提升學生思維素養
小學數學課程重視學生基礎素養的培養與提升,在這種內在需求的驅使下,通過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可以有效滿足相關教學的要求,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使他們可以快速應用學習的知識內容,同時具有積極應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與挑戰的精神。同時,數學思想滲透還可以提升學生個體的數學能力,使他們的思維素質得到有效提高。因此,需要重視數學思想的滲透需求,積極采取科學有效的應用策略,為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打下堅實基礎。
3? ?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策略研究
3.1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培養學生對數形結合思想的認知,使他們能夠掌握相關的思維模式,快速構建融合數學知識體系,為提升形象與抽象思維能力打下堅實基礎。例如,在教學分數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數形結合的方式強化分數的直觀性,避免由于知識過于抽象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與應用。大部分學生在剛接觸分數概念時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畏難心理,認為分數屬于難以掌握的數學概念。教師應當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數形結合思想,使他們能夠借此了解分數概念,最終實現理想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將分蛋糕作為典型案例,引導學生利用數形結合思想理解分數概念。在講解過程中,學生能夠逐漸了解到將蛋糕分為兩份時每份即為1/2;分為三份時,一份便是1/3。通過此類方法,學生能夠將形象的蛋糕分割與數理上的分數概念相關聯,繼而掌握分數的實際含義,有效減少畏難心理,實現深入理解分數的學習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喜歡的對稱圖形進行分割,并選取其中的一部分,用分數表示。通過此種途徑,學生能夠有效掌握數形結合思想,可以利用此種思想理解其他抽象概念,有利于數學教學的進一步展開。
3.2培養化歸思想
化歸思想屬于數學思想方法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其能夠通過結合特殊形式,將知識點內容歸結為全新的系統結構,可以有效提高數學知識的學習效果與應用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變形處理,直到完成新知識轉化的流程后,即可幫助其快速整理變形后的問題內容,最終達到學習目標。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相關知識時,大部分學生對面積的計算方法均處于相對模糊的狀態,無法有效地應用其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數據。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傳授化歸思想,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構建完整的知識架構,使舊知識得到有效應用,提高整體學習質量與效率。在開始階段,教師先引導學生復習之前接觸過的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同時依次溫習正方形、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逐漸回想起以前學習過的面積計算的知識,并發現各個圖形面積計算中隱含的內在聯系,為后續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做好準備。隨后,教師將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傳授給學生,讓他們結合之前學習的知識內容自行推導面積計算方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形成化歸思維模式,有利于舊知識與新知識的整合、過渡,具有突破傳統教學思維局限的重要意義。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應用化歸思想,整理已經學習到的知識點信息,確保新的知識內容能夠得到分解、重組,為快速掌握數學知識的應用方法創設優良條件。
3.3訓練方程數學思想
方程思想屬于數學抽象化理論應用的一種,其可以引導學生分清已知量與未知量,使他們能夠客觀地思考兩者之間的聯系,最終完成推導解答過程,完成數學學習目標。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建立方程,并采用方程解答相關問題,充分利用自身的認知能力分析數學知識點,提升學習效果與知識點應用的質量。
3.4傳授符號思想方法
符號思想對于數學學習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數學知識體系中較為關鍵的組成部分,符號可以在任何一個知識點中得到應用,能夠為解決數學問題、學習數學概念提供有力支持。教師應當在課堂中積極滲透符號思想,讓學生能夠掌握符號的基礎應用方式,并從符號作用的層面出發,探索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收獲高質量學習成果。例如,在教學“100以內加減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加法著手,快速掌握符號的主要應用方式以及其在算式中發揮的作用。
教師可以將兩位數相加作為示范案例,讓學生能夠了解加法中的進位概念,并通過多次練習提高計算準確率。隨后,教師即可將加法交換律作為基礎,拓展學生對符號的認知概念,使他們可以將符號作為主要記憶點,強化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深度。通過利用符號思維,學生能夠準確完成計算流程,同時也可以在腦海中建立對運算的認知,能夠充分利用符號的抽象化特征完成數學知識的探索與應用。因此,教師需要重視符號思想的滲透,確保學生能夠養成相應思維,結合特定知識點進行實踐應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質量與效率,為后續的知識點學習做好準備。
3.5融入代換思想
代換思想屬于基礎數學思維的一種,其同樣也是小學階段較為常用的思想類型之一。在代換思想下,學生能夠將接觸較少或未接觸的數學問題轉化為已知的數學條件,并通過間接替換方式完成數學問題的分析與解答。通過此種方式幫助學生快速理解陌生問題,并迅速掌握其內在規律,最終提升解題能力與思維能力。同時,代換思想也可以幫助學生建立靈活的認知視角,使他們的畏難心理得到有效減少。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數學應用題目,培養學生的代換思維,使他們可以輕松掌握代換的基本概念,并以此為基礎展開深入學習。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一個虛擬的情境,以此展開代換思維訓練。某學校準備購入新桌椅,4張桌子與9把椅子的總價格為500元,同時1張桌子與4把椅子的價格相同。在這種情況下,椅子和桌子的單價分別是多少?
在初次接觸此類題目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產生畏難心理,無法有效梳理桌椅單價計算的邏輯。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利用代換思維,將桌子與椅子進行代換。通過替換方式分析可得,1張桌子的價格與4把椅子相同,因此買4張桌子與9把椅子則相當于買了25把椅子,總價格為500元。在這種情況下,椅子的單價可以被輕松計算出來,繼而桌子的單價也唾手可得。通過此類練習,學生能夠有效掌握相關知識信息,快速通過代換思想完成題目的解答,有利于養成代換認知思維,為增強學生的思維邏輯性與解題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3.6教學猜測思想方法
猜測思想同樣屬于小學數學中較為常用的思想方法之一,其又被稱為數學猜想,需要建立在已掌握的知識點與數學經驗基礎上,通過推理與想象的方式,解決相對困難的數學問題。通過滲透猜測思想,可以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激發,能夠提高課堂活躍程度,讓學生的數學思想得到充分發展。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特定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猜測狀態,使他們能夠逐步養成猜測思維,為后續學習其他知識內容做好準備。例如,在教學約數與倍數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單一題目,強化學生的猜測思想。
在自主歸納與總結的支持下,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探究數學知識的深層內涵,同時能夠使他們掌握其他知識內容,通過猜測方式逐漸了解拓展知識點信息,進一步提升實際教學效果。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利用猜測思想,鼓勵學生分析并總結實際教學內容。通過這種方式,預設獨特的猜想認知,并在后續訓練過程中通過自主演練與分析,檢驗這些猜想是否正確。通過合理培養學生的猜測思想,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思維活躍性,這有利于數學課程的進一步開展,對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高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與意義。因此,教師需要重視相關工作,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積極傳授猜測思維,引導學生按照預定路線進行分析,最終達到掌握猜測本質的效果,為迎接未來的學習挑戰做好準備。
綜上所述,數學思想方法對小學數學課堂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應當從實際情況出發,采取有效的滲透措施,使學生能夠接觸數學思想、掌握數學思想,并將其內化為自身的解題方法,為實現理想的學習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成營.小學數學思想方法指導功能與適用情境的差異性分析[J].教學與管理,2021(26):33-36.
[2]許建立.小學數學思想方法與學生數學素養培育:評《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J].中國教育學刊,2021(7):144.
[3]王永春.小學數學教材與數學思想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5,35(9):44-48.
[4]施華玲.論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之滲透[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15(6):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