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忠
摘要:“讓核心素養落地”是課程改革的重點。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也面臨著新的挑戰。閱讀與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要想充分發揮語文教學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作用,就要深入挖掘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推進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基于此,本文將立足核心素養,探究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措施,以期為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高效開展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讀寫結合
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是義務教育質量的重要評價標準,課程改革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擺在了重要的位置。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能夠使其具備終身發展必備的品格與關鍵能力,幫助學生適應知識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小學階段正是學生重要的“拔節孕穗期”,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刻認識到自身承擔的重要任務,將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落實到語文教學中,充分挖掘閱讀與寫作蘊含的核心素養發展資源,切實推進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讓學生能夠在多樣化的閱讀與寫作實踐中培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
1? ?幫助學生明確讀寫關系
要想推進讀寫結合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應有先進的教學理念作指導。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樹立讀寫結合的觀念,幫助學生明確讀與寫的關系,讓學生認識到讀寫結合對于培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使學生能夠以較高的積極性和飽滿的熱情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并切實掌握讀寫結合的有效途徑。教師要明確新課標指出的“加強課程內容整合”的內在涵義,明確聽、說、讀寫整合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圍繞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教學理念的革新。在幫助學生明確讀寫結合關系的過程中,教師要借助趣味且多樣的形式對讀寫關系進行分析與講述,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讀寫之間的內在聯系。教師要闡明讀與寫是“學”與“用”的關系,也是“向內吸收”與“向外轉化”的過程。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將課程教材內容與課外閱讀內容進行內化吸收,是習得的過程;而寫作則需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對習得知識的挖掘分析,使學生能夠通過寫作將內在知識進行外化,并借助寫作進行情感、觀念的表達。同時,寫作也考驗學生的感知能力、語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
2? ?立足讀寫結合設計語文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目標是組織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方向指引。教師要想提升讀寫結合教學實效,就要著眼于讀寫結合教學需求,圍繞核心素養培育進行三維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為語文讀寫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提供保障。讀寫結合能夠為學生獲取信息、理解知識并應用提供有效途徑,教師在設計語文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注重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中達成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例如,教師在圍繞《美麗的小興安嶺》開展讀寫教學的過程中,首先就要挖掘《美麗的小興安嶺》蘊含的風景寫作資源,結合三年級學生的生活實際,根據文章內容制定三維教學目標?!睹利惖男∨d安嶺》是一篇優秀的寫景文章,作者按照四季的順序描繪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與豐富物產,其中蘊含著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因此,在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上,教師就可以設置“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與豐富物產,掌握本課基本字詞,明確總分總寫作方式的應用方法,掌握抓住景物特點寫作的方法,初步學會應用生動語言描繪景色”這一目標;在過程與方法方面,教師就可以設置“通過自主閱讀、合作探究把握寫景文章學習的方式”這一教學目標,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方面,教師可以設置“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審美意識與正確的審美觀念,培育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這一目標。
3? ?立足學生實際制定分層讀寫規劃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認知能力的發展水平大抵相同,但是由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學生的能力、性格與觀念并不相同,所以在語文學習中也呈現出了不同的特征。教師在開展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能力、性格與觀念的差異,開展分層教學,制定個性化讀寫結合學習規劃,使不同層級的學生都能夠在讀寫結合的過程中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借助不同途徑掌握閱讀與寫作的基本方法,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例如,教師在圍繞《落花生》開展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平日表現、測驗成績和其他學科教師反饋等綜合分析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并根據語文學習積極性的差異將學生分為基礎層級、發展層級與先進層級三個層級,根據學生學習層級的不同制定差異化讀寫規劃,保障語文讀寫教學的有效開展。基礎層級的學生語文學習能力較弱,學習積極性普遍較低,教師在針對基礎層級的學生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重點感悟《落花生》這篇課文中蘊含的做人的道理,讓學生能夠通過寫作訓練掌握借助事物表達思想的基本方法;發展層級的學生語文學習水平還有較大的進步空間,因此教師要注重啟發性、引導性寫作練習的設計,推動學生進行自我突破,如教師可以讓發展層級的學生通過仿寫練習掌握寫作詳略得當的基本方法,并掌握通過詳略合理搭配突出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先進層級的學生語文學習能力較強,且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教師在組織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注重強化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讓學生能夠挖掘生活中某件事物蘊含的精神品質,通過寫作進行表達。讓學生在寫作中提升知識應用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4? ?挖掘課本資源,提升學生基本能力
語文教材是基于學生階段特征與教育教學規律設計的,在圍繞語文教材資源開展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獲取該學段必備的知識、能力、技能以及情感等,其契合了核心素養發展與課程改革深入的實際需求,有利于提升讀寫結合教學實效。教師在組織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把握語文教材中蘊含的讀寫結合訓練點,并借助情境構建激發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在多樣的趣味寫作實踐中提升理解感知能力、語言應用能力以及審美能力。
例如,選自著名作家梁曉聲的小說《母親》的《慈母情深》主要講述了母親即使在艱難的條件下,依舊省吃儉用供“我”讀書,表現了母親對孩子的深情?!洞饶盖樯睢芬晃闹刑N含著豐富的情態描寫、動作描述等,在圍繞《慈母情深》開展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教師可以進行生活化閱讀情境的創建,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帶著“如何描述人”這一問題開展自主閱讀與小組閱讀活動,探究《慈母情深》一課蘊含的情感與技巧,在閱讀過程中完成知識的內化與構建;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圍繞《慈母情深》中的經典語句開展仿寫活動,讓學生在仿寫中掌握描繪人物、表達情感的基本方法,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進行知識的轉化與應用,有效促進學生寫作能力與情感表達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文中“我鼻子一酸”這一場景,聯系自身實際去寫自己“鼻子一酸”的經歷,并參考《慈母情深》一文中“瘦弱的脊背”“皺皺的鈔票”“龜裂的手”等細節描寫手法,使學生通過細節描寫提升自身寫作的感染力,有效促進學生知識內化構建和轉化應用的能力,讓學生在讀寫結合學習過程中能夠通過聯想、想象掌握感知與表達生活的基本方式,促進學生語言表現力與創造力的發展,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
5? ?應用技術賦能革新讀寫結合手段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融合也逐漸加深,新課標也將“把握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趨勢”作為語文教學的建議。教師要想保障讀寫結合教學的有效實施,就要應用技術賦能推動語文教與學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與功能,既要應用信息技術推動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也要應用信息技術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時間與空間,切實提升語文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圍繞《海底世界》一課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革新讀寫結合教學手段,提升讀寫結合教學實效?!逗5资澜纭肥且黄越榻B海底知識為主的科普類文章,其語言生動有趣,在寫作教學的開展中具有顯著的價值。在讀寫結合教學中,一方面,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實現教學資源的拓展,也可以借助現代教學設備將海底景色進行生動的呈現,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讓學生感悟海底世界的奇異,組織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開展仿寫訓練,提升仿寫訓練效果;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拓展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時間與空間,借助網絡資源平臺與信息技術工具使學生能夠在課下、課外自主開展仿寫訓練活動,并能根據自身實際完成《海底世界》閱讀知識的遷移應用,切實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6? ?借助課外閱讀豐富學生語句積累
新課標指出,要推動學習任務群的構建。整本書閱讀作為學習任務群構建的重要形式,推動了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統一,使語文教學能夠突破課程教材內容限制,實現語文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創新。教師在推進讀寫結合教學進程的過程中,要注重圍繞課外讀物開展整本書閱讀,讓學生在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中積累語句,促進良好語感的形成,有效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和讀寫結合教學的開展。
例如,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海底兩萬里》講述了鸚鵡螺號潛艇的故事,其中蘊含著人類對海底的幻想,體現了人類堅忍的意志與勇敢的品質?!逗5變扇f里》語言生動有趣、惟妙惟肖,既充滿藝術性也充滿科學性,是有利于學生語句知識積累的優秀作品。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整本書,深入探究《海里兩萬里》一書中蘊含的豐富的語言知識,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精神與品質,并根據自身的閱讀進程進行摘抄與記錄。教師還可以不定時地組織趣味寫作比賽、讀后感寫作等,讓學生能夠圍繞自身知識積累開展寫作活動,使學生能夠真正將知識應用到實際寫作中,提升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有效促進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以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7? ?圍繞核心素養構建讀寫評價機制
教學評價是語文教學的關鍵環節,在核心素養培育背景下,廣大語文教師應改進教學評價,推進“教、學、評”一體化。教師要想保障教學評價的有效性,就要立足核心素養,構建讀寫結合教學評價機制,實現雙向評價,合理配置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促進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從而準確反映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水平。應用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使學生具備終身學習與全面發展必備的觀念、品格與能力。
例如,教師在圍繞《海上日出》開展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圍繞核心素養培育需求進行評價標準的制定,使評價標準能夠覆蓋學生在閱讀與寫作活動中表現出的能力、態度、方法以及情感等。還要關注學生的閱讀積累與文章寫作成果,提升評價標準的全面性,以便根據科學有效的評價推進教學評價活動的高效開展?!逗I先粘觥芬晃膹娜粘銮啊⑷粘鰰r和日出后描寫了不同天氣狀況下的不同景象,文章中的語言優美易懂,是重要的讀寫結合教學資源。在圍繞本課開展教學評價時,一方面,教師可以圍繞既定評價標準推進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的有效融合,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交流探討中分享彼此在文章閱讀中的收獲和遇到的困難,并根據習作成果開展評價活動,讓學生在相互評價中對自身讀寫能力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拓展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有效渠道,讓學生通過匿名評價指出教師在讀寫結合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推動語文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切實推動學生與教師的共同發展。
總而言之,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語文教師也面臨著教育教學質量升級的挑戰,語文教師要想充分發揮學生成長路上引路人的作用,就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推進語文教學的高效開展,切實促進閱讀與寫作的有效融合,通過讀寫結合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審美創造能力,立足學生實際深入研討讀寫結合教學的教學目標與教學策略,推動分層教學、個性化教學的實現,讓學生在多樣化、趣味化、生活化的讀寫情境中得到多元發展,讓學生能夠利用自身在語文教材資源、課外閱讀資源中積累的語句知識高效開展寫作活動,并借助綜合評價促進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鞏固和提升,強化學生認知、合作、創新等關鍵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根.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2(18):38-40.
[2]王鳳.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究[J].學周刊,2022(14):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