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維
【摘? 要】根據新課程改革要求,培養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運算能力與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教師開展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本次對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研究,目的是根據核心素養要求調整課堂教學活動,以有趣、交互的課堂活動引領學生思考與探索,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學習意識與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本次研究根據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內容,先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核心素養下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基本要點,之后對核心素養之下開展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方法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逐漸深化,我國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不斷提升,如何在落實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數學課程內容,考慮班級學生的能力水平及差異,靈活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引入學生感興趣的元素,以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同時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傳遞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還需依托數學課程知識開展小組學習交流活動、問題驅動學習活動,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與學習能力,從而實現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要點
(一)以先進教學理念為基礎
根據當前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新穎的教學模式,突破自身思維局限,轉變教學觀念,從而掙脫傳統教學的桎梏,更有效地組織開展數學學習活動。教師以先進教學理念為基礎,從原本的“關注學生的成績與結果”轉變到“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兼顧學習過程與成效”層面,在課堂教學活動安排、教學指導中更多地考慮學生的需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成長。先進教學理論輔助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將先進理論融入教學實踐,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結果反思與驗證理論,遂加以改進。按照這樣的思路逐漸優化課堂教學活動,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讓學生在這樣有效的教學活動總能形成核心素養。以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的“方向與位置”教學為例,教師要想在本節課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就應當轉變以往直接告知學生方向知識的教學方法,秉承“以學生為主體”“能力本位”等先進教學理念,設計“去圖書館”的教學活動。教師為班級學生準備若干“真實的平面圖紙”,要求學生手執代表自己的棋子,在圖紙上“尋找圖書館”,并且劃出去圖書館的路線,以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說說:“若從學校、從家該如何去圖書館,圖書館的位置應當如何描述?”通過這樣的設計,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空間,相較于以往學生死記硬背方向知識,本節課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操作與探索逐漸歸納出方向知識,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獲取知識點,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方向思維、空間想象能力,也可以切實提升學生“辨別方向”的能力,有效實現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以關注學生差異為輔助
立足現代化教育視角,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公,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是學生之間必然存在差異,教師要想真正在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就應當認識到這種差異,在尊重學生差異的基礎上開展課堂教學,盡可能地滿足不同情況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有效學習數學知識,活化利用數學知識,發展核心素養。以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的“生活中的負數”課堂教學為例,對負數的教學,教師應當根據班級學生的數學運算學習情況及學生之間的差異,將學生細化范圍a-c三個小組,相同能力層次的學生安排在一個小組,設計出三個不同計算難度的課堂學習任務;之后考慮學生思維發展的差異,采用兩種不同的方式呈現任務,一種是以圖形輔助數據呈現數學任務,另一種是以文字輔助數字呈現任務。這兩種形式、三種難度的課堂學習任務,能夠充分滿足不同情況學生的課堂學習需求,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形成對本節課內“負數”“負數的基本特征”的知識的理解,逐漸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與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水平。
二、核心素養下開展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方法
(一)多種方法激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核心素養下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教師應當將素養導向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以有趣的方式呈現。比如,構建包含了素養導向的趣味情境、數學情境等,這樣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引領學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與學習,既可以讓學生學習課程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可以發展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意識,實現核心素養培養。
以上述課例“方向與位置”教學為例,本節課課堂教學中,教師將方向意識、抽象思維與空間現象能力等核心素養培育內容融入課程教學活動,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依據創設有趣的情境“尋找你的好朋友”。教師先以大屏幕給學生展示東方、南方、西方、北方、西北、東北、東南、西南等不同的方向位置與說法,讓學生形成對方向的直觀認知。之后,讓學生4人為一個單位,一名學生站立被尋找,一名學生蒙上眼睛,兩名學生負責攙扶被蒙眼睛的學生,形成趣味游戲情境。在這一情境中,站立的學生大聲表示自己的位置,兩名攙扶的學生則根據自己的方向告訴蒙眼睛的學生行走的方向,比如,東北方五步,南方三步。完成尋找之后,4人可以一起交流關于不同方向與位置的觀點,說說自己對不同方向的了解、對不同位置的認知與尋找方法等。
這樣的趣味游戲情境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對方向與位置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辨別方向、確定位置,并且在游戲活動與后續交流中主動表示自己對方向與位置的觀點,逐漸加深對方向、位置的理解。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不僅能夠形成對方向與位置的深刻認知,更可以在游戲時在腦海中構想方向路線、位置坐標,充分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學習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與空間想象能力,進一步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小組交流支持學習,深化發展學生數學思維
小學數學教師開展數學教學活動,要想兼顧學生的知識學習與核心素養發展,就要積極踐行先進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差異與個體情況,組織開展小組交流與學習活動,既為學生提供交流互動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中互通有無,研究數學現象、理解數學知識;也為學生提供相對開放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的研究方向,在研究與交流的過程中逐漸深入理解課程知識,深化數學思維。
以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小數的意義和加減法”課堂教學為例,本節課中,學生已經在之前的“元、角、分有”“小數”“分數的初步認識”中接觸到了小數的基本概念,此時學生對數的理解已經開始出現了不同的傾向,部分學生對數的新形態接受良好,一部分學生始終難以理解分數、數與小數之間的本質區別與運用特點,尤其是在實際計算過程中很容易混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分別設置了兩個難度的小組合作任務,將不同情況的學生放在一個小組。不同情況的學生小組分別領取任務為:(1)觀看“小明去超市”的視頻,說說去超市購買學習用品,如何利用計算的方法自己驗算一下花銷與剩余的零錢,保證自己不付錯款。(2)根據“小明去超市”,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為小明設計一個購買東西的方案,讓小明可以利用10元錢購買足夠的書本(3.2元)、鉛筆(0.5元),盡可能剩最少的錢。
在這樣兩個不同難度與復雜程度的任務的驅動之下,班級各小組學生紛紛領取本小組能夠完成的任務,集合小組的智慧,互相交流與研究,一起思考任務的解決方法。通過這樣的過程運用小數的知識解決實際需求,在解決需求的基礎上歸納獲取小數的有關知識,了解小數的意義,進一步感受小數與整數、分數之間的不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巧設問題驅動思考,輔助發展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是學生數學運用能力與數學思維的重要基礎。小學生要想學好數學,也需要具備足夠的邏輯思維能力。基于此,教師應當根據課程知識內容,考慮班級學生的思維發展需要,設計一些具有驅動性、探索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問題、研究問題,通過探索問題逐漸發展邏輯思維,實現核心素養的提升。
以“小數的意義和加減法”課堂教學為例,教師設計問題為:班級準備召開聯歡會,現有200元班費,需要用在購買水果、拉花、茶水、瓜子、表演物品上。小紅認為計劃使用50元購買水果與茶水、瓜子,剩余150元準備表演物品,現有物價表(屏幕展示),請大家研究一下,如何購買能夠完整地花完50元,購買最多的水果與茶水、瓜子(這些價格存在很多0.5的小數),如何購買能夠選擇盡可能多種類的表演物品。
教師設計的這一問題具有明顯的代數思維屬性,學生思考與研究數學問題,就意味著有代數思維、邏輯思維方面的思考,且這種問題的分析過程十分具有條理性與邏輯性,能讓學生在思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邏輯思維的升華,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進一步強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導向,也是教師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培養方向。根據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教師要想充分發揮數學教學的育人效用,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就應當緊緊把握數學課堂,以先進的教學理念、豐富的教學方法為支撐,關注學生的個體情況與差異化學習需求,根據課程內容靈活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與交流互動中逐漸理解數學知識,形成相應的數學思維、數學運用能力,最終實現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海霞.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數學實踐探究[J].學周刊,2022(32):75-77.
[2]謝海霞.核心素養背景下構建“可視化”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成才之路,2022(29):113-116.
[3]陳鯉華.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學苑教育,2022(28):22-23,26.
[4]張平.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代數思維培養探討[J].讀寫算,2022(27):147-149.
[5]趙其壽.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27):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