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梅


【摘? 要】通過沉淀溶解平衡內容的整合進行單元整體教學,從讓學生自主形成認識沉淀溶解平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完善平衡認知模型。以污水處理,聯合制堿法真實情境為素材來探析難溶和易溶物的溶解平衡,發展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單元整體教學;沉淀溶解;平衡觀
教育部2014年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核心素養”概念。新人教版高中化學選擇性必修1第三章第四節《沉淀溶解平衡》的學習有助于學生系統性地了解平衡的基本原理;有利于學生認識化學變化是有條件的,是可以調控的;有利于學生學會用化學原理來解決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問題。為了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從期望學生“學會什么”出發,基于學生立場將沉淀溶解平衡設計成3個課時的單元整體教學。
一、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說明
(一)新舊教材對比
《沉淀溶解平衡》是新人教版第三章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的第四節內容,在老教材中也是同樣的位置,繼化學平衡和電離平衡,水解平衡學習之后出現。新舊教材對比中,新教材設計了3個“思考與討論”和3個“實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加深原理知識的理解,同時安排了“科學·技術·社會”——氟化物預防齲齒的化學原理和“研究與實踐”——了解水處理過程中的化學原理等欄目突顯了本節原理知識的應用價值。
(二)單元教學目標
(1)認識難溶和易溶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能通過實驗證明難溶和易溶電解質溶解平衡的存在,發展微粒觀、平衡觀。(2)結合真實情境問題解決,定性和定量分析,深化理解沉淀生成、溶解、轉化的微觀本質是溶解平衡的移動,發展多視角觀察問題的能力。(3)通過污水治理,聯合制堿法的實際應用認識化學變化是可以調控的,體會運用化學反應原理解決實際問題并樹立社會責任感。
(三)單元教學設計思路
《沉淀溶解平衡》內容特點是理論知識抽象化,涉及到多相體系且應用面廣。本節內容分別探析了難溶物和易溶物溶解平衡的建立與應用:以真實情境含Cu2+的污水處理為素材引入,基于離子反應、化學除雜實驗等知識點設置問題,并進行實驗來求證,采用數字化實驗曲線表征外顯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幫助學生建立沉淀溶解平衡的模型和構建溶度積概念。接著依照國家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采用環環相扣的問題形式,采用質疑進一步求證的方式深化沉淀溶解平衡的應用,提升學生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識。通過微課方式呈現硫酸銅晶體在飽和溶液中的變化建立易溶物的溶解平衡,以聯合制堿法感受易溶物溶解平衡的工業應用,并體會到可以通過條件的調控實現化學變化。最后,引導學生結合污水處理,聯合制堿的工業真實情境認識溶解平衡的一般思路,深刻理解溶解和沉淀是對立并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