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先進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也被提上了日程。如何在現階段開展更加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分析自身的教學情況開展教學改革。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提倡改變教學方式,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發生了偏差,出現了種種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是不聞不問還是積極反思,是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面對的問題。只有主動地發現問題,妥善地加以解決,才能更好地推進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全面實現素質教育。文章就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作簡單的剖析,淺議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核心素養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教師的教學觀念在受到沖擊并轉變的同時,作用于課堂的教學行為方式也發生了轉變。大多數教師一直以來致力于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對小學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而言,進行教學模式的革新,顛覆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成效,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新課程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然而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工作的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教學方面的問題,嚴重降低了小學數學教學成效。基于此,創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已經是現代教育教學的必然趨勢,小學數學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開展最適合的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小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通常只能在考試中得以運用,而在生活中極少會運用到。缺乏實踐活動和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就會覺得無趣、枯燥,久而久之,就會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國實施新課程已經多年,由于廣大教師不斷地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教學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課堂教學也呈現出勃勃生機。但由于教師對新課程認識不到位,課堂教學還存在著種種問題。對成績大家應該給予肯定,對問題也無法回避,只有面對問題,加強反思,才能更好地實施新課程,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
二、創設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在容易被興趣吸引的年齡段,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通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學習興趣,達到更高效的課堂教學效率和最終的教學質量。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情景教學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通過在教學情境中設立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讓學生自主學習。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特性”這章內容時,教師先向學生展示一個三角形的模型,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了布置一個有趣的活動場景,還需要多個三角形,但老師現在手上只有一個三角形,同學們能幫老師畫一下嗎?如果要畫一個三角形,應該怎樣畫呢?問題一經提出,同學們都會積極地參與其中,思考和摸索應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部分同學還會展開相關的討論。通過設計巧妙的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創設出了有趣的教學情景,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轉變為自主性教學,不但符合現階段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要求,還讓學生學到了三角形特性的知識和內容。
三、創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幫助學生互相促進和提高
小學生年齡較小,接受教育的時間相對較短,還沒有形成較好的自控力,長期處于枯燥乏味的學習中,久而久之就會變得厭惡學習,甚至不愿意學習。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農村學校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機會較少,并且農村教師對多媒體的認識和利用也不足,仍習慣于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課堂上枯燥乏味。小學數學作為幫助小學生開發自身思維的一門科學類學科,同時也是學習后續科學類學科的基礎,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小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存在一個思維轉變的方式,不同的學生會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解答,學生之間如果能夠進行合作學習和交流,就能展現這種良好的學習能力。
新課程強調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有的教師為了達到教學模式的要求,過多地創設教學情景,結果因為情景太多,轉換太快,學生無法適應;有的教師擔心學生聽不懂,在課堂上重復講述知識點,占用了學生練習、鞏固的時間,造成了適得其反的結果;還有的教師為了樹立威嚴,對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大加訓斥,浪費了課堂時間,影響了學生情緒,直接降低了小學數學學習熱情。目前大部分農村小學還存在教師教學方法單調、生硬的現象,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發揮主動性,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無法形成自主探究、思考能力,使得農村小學生難以提高數學課堂學習興趣。
轉變教師的觀念,廣大教師才能充分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在課改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細節,包括小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學習技巧與技能的培訓、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策略、激勵機制等,還缺乏深入的實踐與研究,導致課堂上出現小組合作學習不深入、流于形式的現象,更難以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基于上述原因,提高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讓每一個小學生都能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技巧與技能,從容、自如、實實在在地參與和從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就顯得格外重要。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小學生數學學習方式發生轉變,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充分體現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和實踐操作學習,充分體現主體性,真正成為課堂上學習的主人。與此同時,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提升的研究”,指的是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參與、指導下,通過小組同學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以完成小組學習任務為標準,以小組總體學習成績為評價依據,在學習活動中,結合教學內容,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其中“小組”指的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且相對長時間穩定的有文化基礎的小組;其中“學習”指的是小組內全體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和實踐操作學習。“數學核心素養”指的是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學分析,在小學階段主要側重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統計觀念、應用意識、數學思維、數學理解、數學交流、解決問題和數學價值觀的發展,即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用數學的眼睛去觀察世界,用數學的方法去思考世界,用數學的方式去表達世界的意識和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中,也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實施合作學習小組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活動。例如在教學小學低年級的九九乘法表、乘法交換規律和一些基本時間量的換算等內容時,就可以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教學。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中,是存在一定的公式和定理的,小學生在學習諸如乘法表和乘法交換規律等內容時,往往對其中的含義不能真正地理解,但其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的運用又十分頻繁,這時采取合作學習小組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知識的記憶和學習中。教師通過引導和開展各個小組之間的競賽模式,可以讓小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能動性,并且在小組中達到互相促進的學習效果。
四、分層教學,提高小學生的個人數學素質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教學模式進行數學教學。分層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對學生徹底的分析和了解,將班級中所有的學生分成基礎不同的幾個層次,對不同層次的小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計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分層教學主要是小學教師將學生分成三個不同知識基礎的階層,對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要對其實施更加高深的數學教學,讓這類學生在數學思路領域中進化自己,從而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更快地掌握更新的知識內容;對中等數學基礎的學生,教師要注意培養他們的數學基礎,先穩固該類小學生自身的數學基礎知識體系,再對其進行數學解題方法的培養和教育,讓這類學生能夠從小學數學的學習方法中提高自己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成績;對數學基礎較差的小學生來說,教師對這類學生的分層教學主要是從打下一個良好的數學基礎做起,讓這類學生先能站在和其他學生一樣的起點上,從基礎的數學知識進行教學,讓這類學生不至于在傳統的一刀切教學中學不到真正能夠理解的數學內容。分層教學針對層次不同的學生進行教學,讓不同數學基礎層次的學生學習到了當前自己最需要的知識內容,有著良好的教學效果,更好地為小學生打下了堅實的數學基礎。
五、運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進行小學數學教學
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創新中,小學教師要學會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來完善和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創新作用。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較為抽象化的小學數學知識時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通過多媒體更加生動具象化地表達出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教學“圓柱形的表面積計算和體積計算”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圓柱形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的教學內容。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中,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信息課件上為學生展示不同的圓柱體,并且通過分解組合的方式讓學生對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有更加清晰的認識,掌握如何計算圓柱形表面積。而圓柱體體積的計算也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拆分,將圓柱體拆分成為其他形狀的物體進行計算,達到便于理解的教學效果,對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質量有顯著的效果。
六、結語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小學數學的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多種教學手段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小學數學教學任務。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的過程中,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思想,將學生作為教學真正的主體,因材施教地進行教學活動,分析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錯漏和不足并進行糾正。小學數學教師要注意在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小學生在更加輕松和自如的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教師還要對每個學生不同的數學學習素質進行分析,實施合作學習小組的教學模式或分層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和教學,真正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學會與時俱進,使用現代新興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小學數學的基礎知識,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成效,促進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全面提高,為今后數學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顧建斌.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核心素養探究[J]. 科技創新導報,2014(36):136+138.
[2]王春美. 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 文理導航(下旬),2015(08):41.
[3]王志宏. 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研究[D]. 蘇州:蘇州大學,2010(08):25-27.
[4]王炎. 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D]. 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1.
[5]劉晨旭. 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D]. 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3.
[6]姚永妃.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4.
[7]熊覓.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D]. 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
[8]李慶英. 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探究教學策略研究[D]. 徐州:江蘇師范大學,2013.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