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燕
【摘? 要】在當前教育領域中,隨著新課程改革以及“雙減”政策的推出,促使小學語文教學逐漸完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并通過核心素養的指導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因此,本文根據核心素養與小學語文融合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融合;策略
語文作為小學基礎教學中重要課程之一,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有著關鍵意義。據此,語文教師必須針對當前學生實際學習狀況進行剖析,同時采取相應策略強化學生核心素養,以便于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一、核心素養與小學語文融合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對其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核心素養包括品德、健康、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加以重視,并通過采取科學的方式促進核心素養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銜接。教師通過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展開小學語文教學,促使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從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有效保障。核心素養要求下,教師要深入分析教材內容,完善自身教學模式,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同時,不斷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核心素養與小學語文融合的有效措施
(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確定教學方向
引導學生提高各方面能力,全面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是學校課堂上的主要教學內容。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往往僅在講臺上單純地講授基礎知識,而忽視對學生習得基礎知識的方法指導和思維能力的培養,這就使學生對學習不能全面掌握,甚至一知半解,能力也沒有得到提升。由于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基本就是掌握基礎知識技能和提高關鍵能力,教師在教學時應以學生為中心,幫助學生充分掌握基本知識,從而培育學生核心素質基礎。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將學生所掌握的知識融會貫通,并讓學生利用語言實踐解決問題,學生懂得觀察與思考,是處理語文問題的重要基礎。例如,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帶著問題開始閱讀,并引導學生找出問題的正確答案,然后加以反思,進而通過討論的方式解決難題,以此不僅拓寬了教師視野,而且開闊了學生視野。在小學語文傳統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教材知識內容,而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等都視而不見,將會極大程度地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語文作為核心知識為背景的課程,教師在對學生展開教學時,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自行探索,提高學生對小學語文知識的好奇心與積極性,以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閱讀能力,同時,讓學生了解一定的語言寫作知識技能。
例如,在對《卜算子 詠梅》一課進行教學時,教師為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在課堂上借助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開展自主思考。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毛主席在《卜算子 詠梅》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本文與革命有怎樣的關系?”“毛主席的詠梅與陸游所寫有什么不同?借助梅花體現革命先烈怎樣的精神?”利用這樣的方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思考問題,對學生的學習目標予以明確,利用自己的能力領悟到工農革命軍無畏無懼的紅色精神,使學生切實體會革命先輩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奮勇抗爭的品質和精神。顯而易見,以這樣的方式實施教學,可以促進學生自身情感與教師教育過程的融合,達到文化傳輸的效果。
(二)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它主要涉及語言與文字的知識,也具體涉及對漢字、語言、修辭手法等方面的認知與應用水平。由于語文知識內容具有傳統而豐富,且主要以文字為媒介的特點,因此要想培養學生優秀的語文能力,不僅需要教師的科學引導,還離不開學生個人的堅持與勤奮。在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教育價值,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驗、收獲,進而在寫作中應用、發展,做到以讀促寫、讀寫并進,為語文建構能力和應用水平的形成奠定基石。審美鑒賞能力不僅是小學生需要培養的語文核心素養,而且是小學生需要塑造的思想品質。小學生增強審美鑒賞能力,不僅能夠提升文化的修養,發展文化的內涵,增強文化的素質,還能夠拓展精神的世界,培養優良的精神文明。小學生年齡較小,對審美鑒賞能力認知不足,影響了語文學習的進程,限制了學習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法,培養小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例如,在《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金華雙龍洞結構”的視頻,學生在觀看視頻中的“金華雙龍洞”時,能直觀地感受教材中描寫的景色,從而在腦海中不斷想象,以此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以及對“金華雙龍洞”視頻的觀看,既能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又能有效培養學生對文章的審美與鑒賞能力,在其中探索新的學習方式。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對含有景色課文的審美鑒賞能力,促使學生學習能力不斷提高。
(三)構建教學情境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核心素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成的,是需要學生從實際的學習中慢慢培養積累的。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需要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文化的積累,教師可以將實際情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相互結合起來,讓學生養成一個利用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教師在創建教學情境時,需要聯系生活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讓學生有效思考。學生通過在生活情境中全面投入,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識的意義和價值。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設置場景,讓學生融入進去,根據場景內容和教師的引導進行思考。教師利用情境教學的方法讓學生掌握語言知識,激發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和興趣,訓練學生自主思維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然而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與其整體教學流程密不可分。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為學生今后學習與發展創設好的前提。經過情境的創設,學生真正融于其中,從而在情境的輔助下進行思想的提高與發展。例如,在《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恐龍,通過親身感受、表演,并將自己的理解、想象融入其中。在課堂上,教師將舞臺交給學生,讓學生展示成果,演繹和恐龍相關的話劇,以此構建教學情境,促使學生能夠投入情境中。在觀看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對文本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使自身的知識儲備更豐富,將思維融入情境中,在課堂上更加專注、認真。因為情境的創設,學生的思維不受限制,而是積極主動,這對其思維發展與提升大有裨益。
(四)通過傳統文化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開展小學語文文化活動可以加強學生核心素養。作為一種體驗式新型教學手段,有助于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提高對傳統文化的審美鑒賞能力。教師采取合理的方式組織活動,提高學生對語文傳統文化的興趣和專業知識,促使學生能在活動中積極展示自己,從而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良好的學習氛圍也能提升課堂的互動性,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與核心素養的培育有積極意義。
例如,在開展傳統文化活動前,教師可以提前幾周告訴學生,將在課堂上舉辦一場關于傳統文化的文藝匯演,然后將班級學生分為幾組,每個小組負責文藝匯演中的一項活動。例如,一個小組可以唱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歌曲,一個小組可以進行古詩朗誦表演,另一個小組改編經典的傳統故事情節,然后不同的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最終呈現給大家。教師還將根據每個人的最終實際表現給予不同獎勵,如減少語文作業的數量,以提升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當天,教師應提前布置教室環境,并張貼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海報。第一個演唱團隊表演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句“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立刻點燃班級的氣氛。唱歌的學生讓教師有點驚訝,這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她在課堂上幾乎不說話。出乎意料的是,她可以第一個在今天的活動中進行展示。一首歌結束時,教室里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唱歌的學生沒想到會有如此熱烈的反響,教師也表揚和鼓勵了她。表演小品的學生上演一場《贈汪倫》,一個學生扮演李白,一個學生扮演汪倫,甚至選擇一個學生扮演劃船的船夫,兩個人把平臺比作河,相互之間你一言我一句,兩個男孩最終夸張的表演讓文化盛宴完美結束。在多元化的活動表演中,經典故事出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美。
(五)運用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把閱讀任務加以確定,以便建立一種系統化的讀書結構,讓學生在讀書的同時有目的、有方向,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形成讀書能力和觀念。在進行閱讀教學中,教師利用一段文字對學生予以引導,或選取精讀文章,建立一種已確定的話題,然后再以此為基點,把有關閱讀內容加以延伸,促使學生閱讀范圍得到拓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的語感得以培養,同時,教師也能夠將更多的知識教授給學生。因此相對來說,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效果較好,有助于學生未來成長。
例如,在《少年閏土》教學時,教師通過對這篇文章進行精讀,使學生對魯迅先生所希望傳達的內容有了深入理解。通過對主人公閏土的性格特點予以分析,如“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根據對閏土形容刺猹時的動作以及心理細細感受,對此段落寫作手法展開詳細理解,在精讀中掌握文章寫作運用的技巧,并指導學生對文章中寫得好的段落加以標記,寫出自己的感受。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形成較強的閱讀語感,并且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基于足夠的重視,通過運用科學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拓展學生思維能力。結合教材內容及學生年齡認知特點,科學合理地設置教學模式,以核心素養為基礎,不斷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知識,培養學生語文習慣,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進一步推動學生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汪輝芳.淺議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學周刊,2022(23):96-98.
[2]王晨.基于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究[J].新作文,2022(21):16-17.
[3]楊彥成.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養與教學創新研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2(7):78-80.
[4]蘇艷霞.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2(7):75-77.
[5]秦虎珍.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當代家庭教育,2022(21):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