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水珠
【摘 ?要】培養學生的數感是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在具體的知識講解過程中要充分用一切機會帶動學生數感培養,抓住小學生數感培養的關鍵期,在趣味的情境創設和激趣中,在有效的探究引導和聯系生活實際的實踐教育中,培養起學生良好的數感。最終以學生數感的培養作為解決問題的能力支持,讓小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與樂趣。而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又反過來帶動其數感能力的培養,積淀其數學文化素養。本文主要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數感培養問題進行探討,在明確數感培養概念的基礎上,嘗試從情境創設、興趣激發、探究引導、實踐拓展等方面闡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數感培養的具體策略。以期讓學生主動將課堂所學與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關聯起來,學以致用,這也恰恰是小學數學素質教育實施的關鍵支持。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感;培養策略
新頒布的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數學教學中要突出學生數感、空間感、符號感、推理、統計感等的培養,而數感居于首位。數感的培養有助于學生理解、解釋現實問題,提出問題看法并嘗試解決問題,有助于學生理解或表述具體情境中的數量關系,有利于小學生質疑反思,形成良好的數學解題思維。如何帶動小學生數感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亟待解決并重點思考的問題。
一、數感含義及培養的意義
(一)數感的含義
數感是指關于數與數量、數量關系、運算結果、估計等方面的感悟。這是新課程標準中重點強調的概念之一,更是義務教育階段特別是小學高年級階段需要在課堂上滲透,面向學生重點引導并培養的學科素養。數感的發展關鍵期是小學階段,這一時期學生對數量知識、數學運算等的認識逐步深入,很容易形成數與數關系的感悟。小學階段學生數感的培養從數數入手,是逐漸深化的過程。小學生數感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經歷具體的過程,有著明確的階段劃分。需要先從觀察具體的事物入手,在感知具體事物的基礎上逐漸感知理解數學問題,再逐漸理解物體數量多少,從而發展為量的多少的感知。在數學知識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逐漸理解數的意義,明確其表征特點,逐漸于腦海中形成相應的數量關系,最終發展為基本的數理能力。學生數感能力的培養是長期培養、緩慢進行的過程,需要先觀察實物,從實物中受到啟發,從而確定物體數量的概念,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再完成量的積累學習。由此實現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頓悟,最終形成良好的數感。以數感的培養加強為學生解決復雜的數學問題,理清復雜的數量關系奠定能力基礎。
(二)學生數感培養的意義
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加快小學生數感能力培養的部署,讓小學生數感的培養體現在課堂內外,真正體現數學的人文教育價值。對于小學生來說,只有真正明確了數字學習的意義,感受到數學探索學習的樂趣,才能產生持久的學習動力。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數感的培養面臨現實的挑戰。這就要求教師應確定學生數感能力培養的激趣舉措,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能感知、探究學習的樂趣,在處理實際的數學問題時引導小學生立足于實際,從其自身主觀意識出發,加強情感體驗,在特定的學習情境中產生數學探索學習的熱情,理解數學概念,學會數學運算。小學生數感能力的培養對其個人今后的發展也具有重要作用。當小學生產生良好的數感,可以更深層次地感知數學,加深對數字的理解與感悟。在學習數學課程時如果能靈活掌握數字,便能逐步提高數感運用能力,突破傳統數學學習的思維局限,獲得更生動深刻的數學學習體驗。由此以數感培養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樂趣,帶動小學生的全面均衡發展。
二、小學生數感培養的有效舉措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課堂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數感的培養并非易事。如何在數學課堂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數感培養理念,讓小學生認可、接受并參與到數感培養中,要關注學生興趣培養,從學生興趣激發入手,不再沿襲傳統的知識講解或者理論灌輸教學模式,而是讓學生參與到數學情境的創設與探究思考過程中,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主動感知數學學習的魅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借助媒體技術創設生動豐富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樂在其中。在沒有學習負擔的情形下,學生主動感悟數字,才能養成良好的數感意識。
例如在教學“乘法口訣”這部分內容時,為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理解,可創設問題情境:一個班的小學生去游園,發現湖面上有很多小船,恰到好處地呈現小船圖片,并做簡化引導,七個三角形表示一只小船,讓學生進入游玩數船的情境中。隨即拋出問題:“兩只小船由多少個三角形構成?”繼而提問三只小船、四只小船對應的三角形數,相繼呈現兩只小船的圖片、三只小船、四只小船的圖片,引導學生向乘法學習靠攏,得出七的乘法口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用生活中的素材,讓小學生建構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問題解決的關系,主動感知并關注身邊的事物。引導小學生以生活為導向逐漸形成良好的數感。例如,在組織學生認識數字“5”時,可以先展示數字“5”的圖片,呈現鮮艷的圖片符號,吸引學生注意力。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數小棒進行實物的觀察,從抽象到具體再到抽象,完成數感的培養。
(二)大膽猜想,動手感知
數學探索學習的奧秘就在于讓學生大膽猜想,驗證結論,而這也恰恰是學生數感培養的有效舉措。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原有數字認知的基礎上,大膽猜想,合理想象,科學估算,有效地發展數感。學生想象力豐富,給出的答案五花八門,甚至不著邊際。面對這樣的情形,教師可組織學生集體探討哪些答案可以否定,哪些答案值得肯定。由此,引導學生接近真實的數感,讓學生在不斷的猜測、探討、質疑、反思中提升判斷能力、表達能力,對應的數感能力發展也更為成熟。要想真正驗證結論,可以讓學生動手實操。因此大膽想象與實操驗證密不可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讓小學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去感知、去嘗試、去模擬、去練習,才能加深其記憶,加快其數感能力的培養。
例如,組織小學生學習《認識100以內的數》時教師可以利用數感增強學生對上述數的認知,即: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先用紙寫出數字:1、10、40、50、70、75、100……小組配合用小紅花(或小棒)在寫出數字的紙上擺出1朵、10朵、40朵……在上述過程中學生的眼睛會從抽象的數字轉到物質,再轉回數字,形成直觀的、具體的感覺,再到達大腦,演變為新的圖式。初步數感的培養往往要借助多元圖像、生活物質、現實案例等實現,要從學生個性化需求出發,或畫面精美、或事物普遍、或事例熟知,讓學生能夠在直觀觀察過程中形成有效記憶,順利過渡到大腦新的圖式。再如教學《角的大小》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同學們各自畫一個角,用量角器量出它的度數,然后讓他們將角的兩邊延長,再量它的度數;最后,再讓學生將角的兩邊擦掉一部分,讓它變短,量出它的度數。上述過程中學生可以直接在動手操作中發現——角的大小不變。由此,學生正確認識到角的邊是兩條射線、角的大小與角兩條邊的長短無關,這對學生解決類似幾何問題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三)融于生活,主動實踐
小學生數感能力的培養除了借助課堂上的動手實操,也應引導學生融于生活實踐,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聯系起來,在實踐過程中感知數學學習的樂趣,培養數感。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聯系生活,在生活的實踐中自主感受數據的含義,形成初步的數感。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增設“拓展實踐”教學板塊,讓學生走出課堂,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在一系列的社會實踐中提高數字感知能力。教師更要為學生設計趣味性強的實踐主題活動,讓學生樂在其中,主動積極地發展數學思維。數學是抽象的,教學中應將抽象的數與量形象化、明確化,包括對物體的各種各樣的形式和性狀的知覺等,全面增強學生數感。雖然數學本身是比較枯燥的,但數學所反映的內容又是非常現實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把枯燥無味的數學和現實生活情境聯系起來,借助生活事例提升數感培養效果,使學生在學習中終生受益。為達到上述目的,教師可以設置多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行動中接受、體驗數學,使它形象化、明確化,將其變得真實。
例如《估算》教學中加減法估算、乘除法估算或兩位數、三位數的估算等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該部分內容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從估算小技巧出發,讓學生先初步感知估算,形成基礎圖式框架;然后,運用生活事例,讓學生動手解決生活問題,在思考、感覺的過程中不斷調整和優化估算過程,激發學生估算數感;最后,小組討論,交流自己估算過程中的經驗,全面感知什么叫估,如何估得好。與生活聯系,讓學生們在不斷的分析中、收集數據中獲取數學的感覺,讓學習與生活顯得生動靈活,更加具有實用性和適用性。上述數感是在解決生活問題中激發出來的,有助于引導、培養學生合理地開展估算,尤其可以讓學生直接判斷是往大估還是往小估。再如在教學《扇形統計》這部分內容時,為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讓學生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將扇形統計圖知識講解融于扇形統計圖的實踐互動中,讓學生利用支付寶賬單收集數據,再利用Excel軟件制作成家庭支出扇形統計圖。教師在實踐活動開展前先簡單介紹流程,借助父親或母親的支付寶支出賬單,獲取原始數據信息,利用Excel軟件制作扇形統計圖。六年級的孩子已經具備該實操能力,且這種新穎的實踐活動方式也激發學生數學活動參與的興趣,教師可以先展示自己制作的家庭支出扇形統計圖,并加以簡單分析,讓學生動手嘗試,學生們紛紛動手嘗試,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及時答疑解惑,最后進行家庭支出扇形統計圖優秀作品的展示,也鼓勵學生積極探討數據背后的秘密。學生通過參與制作家庭支出扇形統計圖,明確家庭的主要開銷來源。
三、結束語
數感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不停發展的過程。教師應在長期的課堂教學中,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實踐活動、應用與解決復雜問題等手段,去滲透和貫徹數感的培養。要幫助學生從一個復雜的、現實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建立數學模塊,擴大學生知識面,不斷完善其對數學的理解,發展更強的數感。這也啟示廣大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具有數感培養思維,抓住教學的每一個關鍵點,讓數感的培養真正落實到每一個教學關鍵點上,以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帶動學生數感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微.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感的培養策略[J].吉林教育,2022(15):67-69.
[2]王善璽.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感培養策略[A].2022教育教學現代化精準管理高峰論壇論文集(小學教育篇)(一)[C],2022:506-511.
[3]胡陳.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感的培養策略淺談[J].讀寫算,2022(7):91-93.
[4]管媚婷.新形勢下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數感培養策略[J].智力,2021(28):73-75.
[5]劉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感的培養策略[J].學周刊,2021(25):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