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正鐸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育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滲透德育教育內容,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新時期,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個體化發展的教育,深入地反思初中數學課程與德育教育的通用性,將兩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以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進而提高他們的德育素養.本文主要探討初中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德育教育;教學策略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將教學內容與德育教育相融合,讓數學課程更好地體現其多樣化的教育意義,使學生在充分學習和掌握初中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其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滲透時,應尋找恰當的途徑和突破口,不能在課堂上一味地對學生進行講授,要用生動、形象、直觀的實踐活動來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把德育教育滲透進課堂教學,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課堂中.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加深對所學的內容的認識和掌握,并將德育教育內容牢牢地記在心中,以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成效.
1 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關鍵要點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當前,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以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良好的品德修養和價值觀能讓學生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變得更加成熟、理性.因此,德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為了讓德育教育更好地滲透到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留意學生的個性特征,即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日常活動,觀察學生是否把自己所學的德育內容運用到生活中去,是否以高尚的品德修養要求自己和約束自己.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新的教學計劃,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德育教育水平的目的.此外,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個體化的教育,要根據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制定個體化的德育教育計劃,以保證每個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都有良好的品德修養.
2 初中數學教學滲透德育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愛國主義是幾千年來積淀下來的一種對國家的深厚情感,要把愛國情懷融入教育之中[1].初中數學作為一門基礎課程,除了教授學生初中數學知識和培養學生初中數學應用的技能,還肩負著德育教育的重任,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結合學科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滲透,以提高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從而使學生在未來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社會接班人.
2.2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責任感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在教材中挖掘與德育教育相關的知識,使教學可以更好地實現德育教育的作用,幫助學生形成集體責任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團隊協作與探索,讓學生認識到,在學習過程中可以互相競爭,也可以互相幫助.個體的目標與集體的目標是互相依存的,只有集體中的所有人員竭盡全力,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成績.
2.3 社會主義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
伴隨著市場經濟逐步發展,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改變,不僅要求具備必備的專業技能,而且更加注重品德修養,優秀的道德素質甚至超過了專業技能,變成市場擇優選拔人才的首要素質[2].隨著時代的發展,市場越來越迫切地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因此,在社會主義新時期,必須重視人才的道德品質,強化人才的德育素質,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2.4 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滲透德育對于學生掌握初中數學技能以及了解初中數學內涵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初中數學課程的設置中應包含有德育教育的內容.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環境下,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用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掌握知識的有力手段,并努力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將德育教育滲透進初中數學教學中,使學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內容中,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增強課堂的有效性,讓學生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不知不覺地接受德育熏陶[3].
3 初中數學教學滲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3.1 創設初中數學德育情境,營造濃厚的德育學習氛圍
要使德育教育順利地滲入進初中數學教育中,教師應注重創造一個具有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讓學生在濃厚的氛圍中接受德育知識的熏陶[3].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初中數學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內容來創設教學情境.
例如 在教授“圓的有關性質”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鞏固知識,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校外開展實踐活動,尋找到一棵已被砍伐的樹木,讓學生觀察,并測量樹樁的直徑和半徑,通過實際測量,明白了圓有無數條直徑和半徑,了解了圓的軸對稱性質.接著教師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愛護花草樹木等方面的德育教育,讓學生明白愛護環境的重要性,以加強道德教育的滲透作用.
又如,開展節約用水的活動,安排學生留意自家的用水量以及水費,并且記錄下來.這樣學生就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記錄自家的用水量以及每月的水費,學會比較每個月的用水量大小,并學習相關的環保知識.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討論記錄的結果,學生各自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表示自家的用水量比較大,有的學生則表示自家平時用水比較節省.最后,教師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講解,并總結出節約用水的方法.通過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既能夠學習初中數學知識,也能夠學習德育內容,以此保證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
3.2 結合課堂教學過程,把握好德育“滲透點”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與傳統的思想品德教學不同,教師只有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把握德育教育的“滲透點”,才能正確地進行德育教育.在課堂教學中,不但要完成初中數學課程的重點和難點,還要把握好每個教學環節、每個教學的知識點,把握好每個德育教育要素,從而進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4].
例如 在“銷售中的盈虧問題”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銷售中的盈虧關系,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假設某文具店的水彩筆成本進貨價為10元一盒,原銷售價是30元一盒,現打八折出售,請問折后多少錢一盒?商家賺了還是虧了?接著教師可以開展角色扮演環節,指定一名學生扮演售貨員,另一名學生扮演顧客,讓“小小售貨員”與“小小顧客”交流,用人民幣購買文具.通過計算,“小小顧客”花了24元買了水彩筆,最后也明白了即便是打折,商家還是賺了的.通過這次活動,學生了解了銷售中的盈虧關系,也認識了人民幣的作用,體會到了售貨員的艱辛,從而形成了愛惜人民幣、不亂花錢的意識.
3.3 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德育滲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由于數學學科自身就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實現德育教育,必須將德育教育與課堂相結合,還要將初中數學教育與德育實踐活動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實現認知和行為相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小型的社會活動,讓學生自己動手,體會初中數學知識的應用,把呆板的書本知識轉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從而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 在“統計調查”教學中,要求學生共同調查每個人使用一支鉛筆的時間,以此來計算整個班級的學生一年使用的鉛筆數量.接著讓學生思考,我國現在有一億多的學生,光是學生一年要消耗多少鉛筆,需要砍掉多少樹木.學生進行反復類推,發現得出的結果是非常龐大的.學生從來沒有想過一支普通的鉛筆,竟然能給森林帶來如此巨大的影響,如果人人都能愛惜鉛筆,愛護資源,每年都能節約大量的支出,減少環境的污染.通過這次課程,學生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很多學生都改掉了用鉛筆胡亂涂畫的壞毛病,在不知不覺中樹立了對植物的保護意識.此外,學生在統計調查問題的時候,還能夠獨立地進行思考,開闊了眼界,從宏觀的視角去觀察生活,體會生活.
3.4 結合生活經歷進行德育滲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因為學生能夠接觸的社會面較為狹窄,閱歷較淺.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引導學生突破年齡的限制,讓學生通過對初中數學體系的宏觀把握,將知識融為一體.教師要將基礎的教學內容進行強化,拓寬知識面,讓初中數學變得有趣,激發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興趣,積極地探索初中數學真理,拓展學生的視野,從而自然地實現德育教育的目的[5].
例如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人生比作是平面直角坐標系,時間是橫軸,目標是縱軸.讓學生給明年相同月日的自己設定一個目標,然后把它放入信封中,等明年再打開,看看自己能不能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教師開展此次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心態,以積極的面貌去面對未來的學習與生活.這也是德育教育的內涵.在課堂中,學生對這種形式的活動充滿了好奇,他們很用心地記錄下自己的想法,打破時空的局限,和明年的自己進行溝通,從而形成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等到明年此時,學生會發現自己的進步,會用更加樂觀的態度去對待初中數學學習,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地講述自己在什么時間、有哪些值得回憶的事情.有的學生想起了自己某年某月某日的生日,想到有許多同學來給自己慶祝的情景,感到非常開心.有的學生想起了某年某月某日和家人一起出游,感受著大自然的美麗.通過這些形式,使學生更加憧憬未來的生活,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3.5 注重延伸知識,滲透德育內容,編寫相關的初中數學題目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注重延伸知識,滲透德育內容,特別是解答相關的初中數學問題時,更應該運用不同的初中數學題目來豐富知識,讓學生在課堂上提升知識儲備量,拓展自身的視野[4].知識儲備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生掌握的知識量越多,解答初中數學題目的角度就越新穎,就越容易接受新的教材內容.教師可以將德育內容滲透進題目中進行編寫,促使學生在解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德育知識,提高德育教學水平.
例如 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某印刷廠承包印刷200噸紙,甲乙兩個班組同時進行印刷,甲小組一天印刷的紙量是乙小組的2倍,經過5天后,兩組印刷完200噸紙,請問甲、乙一天可以印刷多少噸紙?在這個的題型中涉及了紙張,在進行解題時,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紙張發展史視頻,研究紙的制作過程.然后教師提問:“大家知道生產一噸紙需要砍伐多少棵樹嗎?”學生都不明白.接著教師解答說:“需要17棵樹.”學生聽到這個結果都很驚訝.在這種情形下,學生都陷入沉思,逐漸明白了節約用紙、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既可以進行習題訓練,又可以了解德育知識,增強了環保意識,以此提升了學生的德育內涵.
4 結語
數學是一門訓練學生推理、計算和思維邏輯的重要學科.在新課改背景下,人們對于學生的素質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也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教師要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將德育內容融合進初中數學教學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選擇適合的方法,根據不同學生年齡的特點,制定適宜的教學方案,把握好德育“滲透點”,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繼而保證德育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參考文獻:
[1]趙越.果行育德——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4):127-128.
[2]任學軍,王彩霞.讓德育之花在課堂綻放——探析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學周刊,2020(33):143-144.
[3]張守亮.新課程下初中數學德育滲透的策略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157.
[4]王迎春.論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才智,2020(15):90.
[5]孫曉琳.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7(0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