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艷



【摘要】隨著“雙減”政策的全面實施,概念課的教學與作業設計更需要立足于教材與中考,體現多樣性、個性化與開放性.“正切”一課以活動促生成、以問題促發展,注重概念的自然生長展開教學,分層設計作業,精準把控每一個知識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提升數學能力.
【關鍵詞】“雙減”;概念課;作業設計
數學概念是反映數學對象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其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就初中階段的概念教學來說,很多教師的概念教學都存在“頭輕腳重”的問題,也就是將概念教學的側重點放在習題練習上,對概念本身的理解卻不甚關注,這也導致學生對概念的認知只停留于表面.
在“雙減”背景下,教師不能一味地用題海戰術讓學生掌握知識,而應圍繞數學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設計恰當的課堂和作業,讓課堂變得高效、讓作業變得輕松,這是新時期每一位數學教師都應主動接受的挑戰和面臨的發展機遇.本文以“正切”這一節概念課為例,談談教學設計和作業設計.
1 內容分析
“雙減”背景下,打造高效課堂和優化作業設計已成為教育界的熱點話題,每一位一線教師都在課堂的創新和作業的分層模式上下功夫,努力實現“減負、提質、增效”的目標.
“正切”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思考等過程,深刻理解銳角正切的概念,體會從生活中的問題抽象出數學模型的建模思想,體驗角度和數值一一對應的函數思想,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本課的教學與作業設計以蘇科版教材九年級下冊的例題、習題為依據,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設計意圖
首先是分層設計題目:基礎題有1(1)和(2)、2、3、4(1)和4(2),中檔題有1(3),難題有4(3)和4(4),開放探究題目是5.
其次緊扣課本習題和課堂中學生自然生成的知識.第1題、第2題、第3題是對課本知識和例題的深度挖掘,改變題中可變因素,縮短學生審題時間,這樣既復習了課堂內容,又將知識要點加以延伸,讓作業變成課堂的延續.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雙減”背景下,數學教師在課堂設計與作業布置時,不僅要做好“減法”,即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更要做好“加法”,即提高課堂效率、提升作業質量,通過個性化、層次化的作業設計,來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蘇國東,伍曉焰.“雙減”背景下的復習課教學與作業設計.中學數學.2022(02).
[2]潘紅梅.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研究.中學數學.2020(10).
[3]卜以樓.生長數學:卜以樓初中數學教學主張.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6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