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濱
【摘要】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往的教學方式已適應不了新時代教育對學生發展的需求.在教育理念不斷更新的背景下,教師要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把握學科核心素養理念,把“教學練評”理念有機地滲透于日常教學中,不斷優化教學設計,形成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一次函數既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知識點之一,也是中考的主要考點,教師在數學教學實踐中,要針對性地結合教材內容及學生學習實際,深入地理解教材,優化設計過程與方法,合理地設置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目標,做到“教學練評”四合一,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潛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實現對初中數學的有效教學,促進學生探究能力及數學素養的穩步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一次函數;教學設計
所謂“四合一”,是指教師有效地集教學方案、學習方案、練習方案、評價方案于一體,設計目標明確、積極參與、感悟獲得、實踐操作、遷移反饋、合理評價的教學設計,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四合一”教學模式,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這種模式不僅能重視教師在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而且能從學生的心理表現出發,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的生成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出良好的師生互動性.其核心在于教師能根據教材特點、學生學習需求及教學條件等實際,在積極思想和情緒的影響下,切實使每一個學生快樂地參與學習,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1 制訂能測可評的目標,樹立學生探索知識的信心
教學目標直接關系到高效課堂的構建[1].教師在進行一次函數教學中,要結合教材及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圍繞知識與能力、數學思考及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科學合理地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對函數知識的有效學習.
例如 在知識與能力目標設計方面,既要引導學生加深對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等概念的理解,明確二者間的區別與聯系,清晰把握它們的性質、定理,并較好地掌握函數的解析式,而且要教會學生融會貫通的方法,將已學過的數學知識運用于一次函數圖象繪制中,并熟練、準確地辨別y=kx+b與y=kx的位置關系.在引導學生達成教學目標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意識與信心,培養學生養成思維嚴謹性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在深度學習中既能加深對數學基本知識及其內在聯系的理解與掌握,又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及邏輯推理等素養.
而在數學思考方面,教師要有機整合教材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分析并探究一次函數的圖象,并領悟其性質,通過數形結合等方法進行記憶、解答,以此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數學問題的求知欲,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正確的繪制函數圖象,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及教學效果.
又如,在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教師可采用類比方法,組織學生深入學習,實現教學模式的優化,學會多種解題方式[2],讓學生對一次函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樹立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自信心.同時,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積極思維及善于交流與合作等能力,促進學生較好地掌握數學的基本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 提供有效的學法指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
教師在進行一次函數教學設計時,應積極構建合理的教學體系,不斷優化學生喜聞樂見且趣味十足的教學方法,教會學生學好數學知識與技能的方法與本領,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科學地組織教學活動.例如:情境教學法.在上課伊始,教師可將“龜兔賽跑”的寓言故事引入到課堂中,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要想學好數學知識與技能,就要學習烏龜那種腳踏實地、自強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以此激勵學生堅持不懈、努力拼搏.教師則不失時機地展示圖象(如圖1),讓學生積極思維、主動交流,并相互探究:如何用S1、S2及t來表達函數圖象?
5 構建多元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情況評價.傳統的教學評價,更多的是重視學生成績、分數等單一的終結性評價,這種以“應試教育”為主的評價方式,不僅不利于不同個性學生的發展,也無助于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和潛能的激發,久而久之抑制了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四合一”教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評價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四合一”文稿中評價一般由: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組成.可以這么說,“四合一”的課堂教學是從評價開始(診斷性評價)到評價結束(總結性評價),其關鍵是評價的科學性、準確性和針對性,及評價結果處理的合理性.
教師在日常的數學教學實踐中,針對學生的探究結果,及時地對學生進行了富有針對性地評價,讓學生明確要學好函數,一定要做到數形結合,在數與形的結合中實現對知識的深化理解,從圖象觀察中得出所要的性質,以此不斷提高學生函數學習的有效性.這種設計過程,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合作探究時間,并促進了學生合作素養及探究能力的提升.
6 結語
總之,教師在一次函數教學設計時,要緊緊圍繞課程標準理念,充分發揮教學設計的功效,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能力等實際,在全面分析學情的基礎上不斷優化教學方案,科學地制定教學目標,優化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促使學生保持積極的狀態探析數學問題,較好地掌握解決復雜問題及重難點的方法與技能,使學生在今后的函數學習中實現對知識的整體認知,在提高學生數學實際應用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許文禮.初中數學一次函數教學的實踐與反思[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12):43-45.
[2]黃建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的思考與實踐[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8,40(04):112-114.
[3]趙鵬.初中數學探究教學案例研究——以反比例函數與一次函數課為例[J].現代教育,2018(06):56-58.
[4]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2.
[5]卜玉華.新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價值追求與實踐舉措[R].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