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綺
摘要:加強托育專業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對職業院校輸出滿足托育市場需求的人才、促進托育行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針對當前托育專業教師專業匹配度不高、教學資源匱乏等問題,青島市托育服務產教聯盟加強“校企政醫”之間的密切合作,提高師資建設水平,促進托育資源統籌與共享,共建項目提高托育機構服務質量,促進托育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托育服務;產教聯盟;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3)09-0067-03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隨著國家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地實施,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產業勢在必行。202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一條提出“國家采取措施,加快培養托育、護理、康養、家政等方面技術技能人才”。青島Q學院為加強校企之間的有效對話和銜接,促進托育服務的快速發展,牽頭成立青島市托育服務產教聯盟,旨在推動托育資源統籌與共享、技術創新與服務、人才交流與培養、學生就業與創業、文化傳承與發展等方面的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托育服務專業人才,促進托育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
一、托育服務產教聯盟構建的必要性
(一)滿足人才輸出的需求
2021年5月,國家衛健委、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開展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創建活動的通知》,提出加強嬰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和嬰幼兒保育等學科建設,鼓勵深化醫育結合。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1個部門印發的《“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提出的“到2025年,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4.5個”目標測算,全國托育人才缺口將超過200萬人[1]。職業教育要為社會提供滿足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構建產教融合平臺能夠推動職業院校托育人才的培養與輸出。
(二)促進托育行業健康發展
與高速增長的托育機構數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低迷的入托率。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目前我國3歲以下嬰幼兒約3727萬,其中超過35%的嬰幼兒家庭有入托意愿,但實際入托率僅為7%左右[2]。客觀上,多數托育機構缺乏科學完備的托育課程體系,托育課程體系質量參差不齊;家長對托育機構的師資水平、嬰幼兒照護能力、健康管理和安全照護能力等心存疑慮,機構缺乏競爭力。職業院校要在了解托育行業發展現狀與需求的基礎上,加強與企業行業溝通對話,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努力培養更多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專業技能人才,為托育服務產業優質健康發展賦能。
二、職業院校托育專業教學現狀
托育專業是新興學科,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帶孩子”。2021年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目錄》新增嬰幼兒托育相關專業:嬰幼兒托育(中職)、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高職專科)、嬰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高職本科)。托育專業學生除了需要掌握本專業學習必備的語文、歷史、自然科學基礎等知識之外,具備“懂護理、會照護、能急救、有特長”的能力,還要具備家園共育的能力以及掌握人事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開展托育機構日常管理的能力。可見,托育專業人才是具備醫、護、養、教、管、藝綜合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因此,課程設置涉及醫學、護理學、營養學、運動學、心理學、教育學以及藝術類、管理類學科,培養規格高,需要多學科融合,實習實訓要求更加嚴格。
當前職業院校托育專業教學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教師專業匹配度不高。托育專業專任教師原則上要具有兒科學、婦幼保健學、護理學、學前教育、應用心理學、健康服務與管理等相關專業知識。據高等職業教育專科招生專業設置備案數據檢索,截至2022年12月,全國開設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高校共計566所,其中院校名含“衛生”“醫藥”“護理”“健康”關鍵詞的院校分別有13、4、6、11所,共計34所。可見,目前開設托育專業的職業院校以非醫學類為主,教師教育背景與托育專業的關聯不緊密,教師專業匹配度不高。第二,教學資源匱乏。當前托育專業的教學資源相對匱乏,圖書少,教材更少。托育專業實習實訓要求對接真實職業場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內外進行嬰幼兒生活照料、嬰幼兒游戲活動實施、嬰幼兒衛生保健、嬰幼兒急救、智慧托育服務與管理等實訓,在嬰幼兒托育、婦幼保健、幼兒園(開設托班)等機構進行崗位實習,但由于目前開設托育專業的主要為非醫藥衛生類院校,學校校內實訓資源有限,學生的實踐學習效果不佳。
三、托育服務產教聯盟建設實踐探索
青島市為提高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探索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機制。為實現“幼有所育”“幼有優育”,青島市進一步優化整合托育服務資源,提升托育服務質量,由Q學院牽頭成立職業院校、托育機構、托幼一體化機構、市(區)衛健局、市(區)婦幼保健單位等“校企政醫”四位一體的青島市托育服務產教聯盟,以托育服務為主線,以托育師培養、托育相關專業發展、托育服務管理和托育機構為主體,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專業建設和人才技術服務為紐帶,打造區域性、契約式聯合體與利益共同體。
(一)加強師資建設
利用托育服務產教聯盟平臺建設青島市托育服務專家庫,專家庫成員主要為行業優秀代表、政府資深專家,他們精通本行業專業知識,能夠代表本行業發展水平。一方面,由專家庫成員擔任職業院校兼職教師參與授課,承擔教學任務。職業院校吸納更多優秀托育相關行業專家,解決了交叉學科師資不足的難題。如兒保專業臨床醫護發揮專業特長,教授“嬰幼兒運動發展與指導”“嬰幼兒營養與喂哺”“嬰幼兒常見疾病預防與護理”等醫學相關課程,提升了托育專業學生嬰幼兒健康管理的能力以及健康照護的技能水平。托育機構的行業專家、優秀園長及一線教師也參與“嬰幼兒家園合作”“托育機構管理與運營”等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豐富的實踐案例教學,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和認知。另一方面,專家庫成員直接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編制,也極大帶動了專任教師精準把握行業特點,提升教學效果。在醫療機構和示范園所等教師企業研修基地,行業專家進行現場授課或觀摩教學,促進教師了解行業發展,加速技能提升,有效避免“雙師型”教師局限于“雙證型”教師的問題。
(二)整合各方資源
產教聯盟從政、企、醫的視角,分析行業對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訴求,加強校企無縫銜接。各級衛健委是托育工作的主要牽頭部門和監管部門,發揮信息資源優勢,一方面在教學中不斷補充最新托育相關政策,通過各種利好政策提升學生的職業認同感,深化課程思政;另一方面,統一調度人才輸出和市場需求,避免企業招不到人才和高校學生難以就業的雙重困境。托育機構是嬰幼兒照護的主要實施者,有豐富的一線教學案例,應充分發揮行業帶頭作用,積極參與人才培養,拓寬學生就業渠道。優秀的托育機構還可以參與學科研究、教材開發、實訓項目創建、技能競賽輔導等工作,促進專業快速發展。婦幼保健部門作為嬰幼兒照護技術技能的主要指導部門,要充分發揮專業發展支持作用,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三)校企共建項目
2021年6月,國家發改委、民政部、國家衛健委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十四五”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和托育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支持公辦托育服務機構建設,鼓勵采取公建民營、購買服務等方式運營。支持地市級及以上政府建設承擔指導功能的示范性、綜合性托育服務中心項目,提供托育從業人員培訓、托育機構管理咨詢、托育產品研發和創新設計、家庭養育指導及嬰幼兒早期發展等服務”[3]。青島市托育服務產教聯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開發校企共建項目——青島市示范性托育綜合服務中心,進一步發揮職業院校的育人職能、科研優勢,并積極與衛生部門、托育部門聯動,建構可復制的具有青島特色的托育服務體系。科學規范的課程體系建設,高質高效的機構運營管理,托育項目“培優”,校企政醫多方合作教材開發、“三教”改革等科研項目及實踐探索均逐步開展。利用職業院校的專業優勢,對接農村托育,以學生社會實踐、教師培訓、鄉村支教、崗位實習、教學支持、精準幫扶、教玩具捐助等形式,助力鄉村振興,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行業企業培養真正留得下、用得上和靠得住的實用性人才,實現校企雙贏。
參考文獻:
[1]許憲春,唐雅,胡亞茹.“十四五”規劃綱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研究[J].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21,25(4):92.
[2]石海娥.2400萬人規模托育市場待開發[J].光彩,2022(6):36.
[3]關于印發《“十四五”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和托育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1-06-17)[2022-12-07].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25/content_5620868.htm.
責任編輯:許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