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

【摘 要】 浙江省象山縣培智學校自2011年建校以來,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厚植育人根基:一是加強黨組織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為立德樹人提供政治保障;二是積極推進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全面落實“五育并舉”,為立德樹人提供關鍵載體;三是打造“四有”教師隊伍,深入開展培根鑄魂行動,為立德樹人提供人才支撐。
【關鍵詞】 育人為本;立德樹人;特殊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6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2021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教育部等七部門《“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和2022年11月教育部印發的《特殊教育辦學質量評價指南》都明確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將特殊學生培養成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浙江省象山縣培智學校自2011年建校以來,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秉持“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尊嚴地生活”的辦學理念,在黨支部書記、校長吳素芬的帶領下,不斷厚植育人根基,大力拓展育人渠道與育人空間,以“五育并舉”引領培智學校育人模式改革創新,奮力書寫培智學校新時代立德樹人答卷。
一、加強黨組織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為立德樹人提供政治保障
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一肩挑”,領導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學校十分重視黨團組織建設,促進黨建與教育教學同頻共振,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保證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學校得到貫徹落實,并以黨建帶團建,以團建促黨建,引導廣大教師聽黨話、跟黨走,充分發揮黨員、團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一切以學生發展和成才為中心,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學校在最初建設時,考慮到象山海岸線長,島嶼多,只有實行住宿制才能方便特殊學生上學。學校構建了以黨支部為核心,以黨團干部、班主任、德育教師、學科教師、宿管阿姨、家長、志愿者為主體的全員育人機制,深入推進校園、課堂、宿舍、家庭、社區等育人陣地建設,不斷完善共育體系。學校還與機關、企業、團體、社區開展黨建活動,邀請附近的黨員干部、團員志愿者到學校與師生一起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和育人功能,營造了優良育人環境,構建了“三全育人”嶄新格局。
二、積極推進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全面落實“五育并舉”,為立德樹人提供關鍵載體
學校立足育人目標,以生為本,根據學生身心特點,制訂核心素養導向的國家課程校本化開發方案,對培智學校課程設置進行了結構性調整和系統優化,在開齊開足國家課程的前提下,把國家課程校本化、生本化。學校緊緊圍繞“童心向黨,傳承紅色基因”這一主題,組織開展“我愛紅領巾”系列活動,培養特殊學生的使命感和榮譽感。學校立足“真生活、真情境、真實踐、真體驗”,倡導特殊學生在玩中學、做中學,積極讓象山當地的特色特產資源引進課程、課堂,先后開設了“象山民俗”“漁農勞作”等特色課程,學生在田園里欣賞油菜花,有關生命、顏色、數量等認知在大自然中邊體驗邊學習,同時激發了愛家鄉、愛生活、愛勞動的感情。每年清明節后,學校組織開展地方小吃“打麻糍”活動,弘揚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勞動中體驗收獲的快樂和喜悅。校園里的果園菜園都有學生的責任地,借此培養學生愛勞動的美德、責任心與擔當精神。體育場有專門的小舞臺,讓學生展示才藝,樹立自信。尤其是菜園,教師把田埂設計成感統訓練的“器材”。特殊學生在種植蔬菜的過程中,進行有趣的感統訓練,把健體與平衡感練習有機融合在勞動和活動中,深受學生的喜愛。學校課程與教學的改革創新,使學生的行為習慣、思想品質、精神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每個學生都是生機勃勃的友好“向尚少年”。
三、打造“四有”教師隊伍,深入開展培根鑄魂行動,為立德樹人提供人才支撐
浙江省象山縣培智學校以主題黨課活動、最美教師講座、師德師風培訓、組建志愿送教團隊等形式,狠抓師德師風建設,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的第一標準。吳素芬是浙江省第四屆“最美教師”,她是教師身邊的表率,影響、感召每一位教師,帶動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在學校營造了爭做“四有”好教師的良好氛圍。學校充分利用校本研修的專家資源,開展分層分類校本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培養出一支敬業愛生、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團隊。教師始終堅持教書育人,以生為本,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對特殊學生適時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如生活適應“超市購物”主題教學實踐活動,不僅讓學生學習了一項生活技能,還讓他們掌握了公共場所應遵守的文明禮儀和基本行為規則。教師對學生充滿愛心,努力讀懂他們。吳素芬和教師堅信“每個孩子就是一本書,都值得我們用心研讀,讀懂了你,成長了我”。學生出現問題和情緒行為,教師會用多種有效的替代活動,幫助學生情緒穩定后再了解并開導學生。師生關系非常和諧,校園充滿生氣和活力。
新時代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最終是實現高質量育人。浙江省象山縣培智學校為特殊教育高質量育人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實踐案例和樣本。
(作者單位:浙江工業大學,3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