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甘肅絲路文化的對外傳播及外譯研究

2023-06-29 23:49:04李曉梅
絲綢之路 2023年1期
關鍵詞:外譯

李曉梅

[摘要]甘肅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石窟遺跡眾多,形成了一條著名的石窟藝術長廊,被稱為“石窟之鄉”。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研究甘肅絲路文化的歷史價值和傳播優秀的絲路文化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本文以甘肅石窟文化為例,分析和探討了甘肅絲路文化的學術研究現狀和外譯價值,提出了甘肅絲路文化對外傳播與外譯一體化平臺建設的構想和實施建議,以期助力甘肅絲路文化的國際傳播和語言服務工作。

[關鍵詞]絲路文化;石窟文化;對外傳播;外譯

[中圖分類號] G1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5-3115(2023)01-0042-07

一、引言

1000多年前,絲綢之路將中原和邊疆、中國和外國連接起來,多樣文化在此交流、沖撞、融合,形成了強大的文化傳播力[1]。地處絲綢之路黃金段的甘肅,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更留下了三千里絲綢之路的歷史遺跡。古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商貿交往的大通道,也是經濟、政治、文化等交流的大動脈,更是促進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大熔爐[2]。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作為世界文明精髓和中華優秀文化代表的絲路文化蓬勃發展。傳承絲路文明、傳播絲路文化對于增強文化自信和促進絲綢之路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發揮著重要作用。甘肅享有“絲綢之路三千里,華夏文明八千年”的美譽。絲綢之路甘肅段上的文化遺址歷史悠久、分布廣泛、類型多樣,承載著千百年來的文化積淀[3]。甘肅絲路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留存了眾多的歷史文化遺產,如敦煌文化、河西文化、涼州文化、石窟文化、長城文化、黃河文化等。以石窟文化為例,在從東到西綿延1600多公里狹長的隴原大地上,從祁連雪山到大漠戈壁,從黃河峽谷到黃土溝壑,穿過草原和荒漠,敦煌莫高窟與麥積山石窟遙相對望,中國四大石窟獨占其二,而大大小小200余處石窟群散布其中,橫跨魏晉南北朝直至隋唐南北宋,完整再現了近千年無斷層歷史長河中中國佛教藝術西進東漸的發展演變歷程。因此,作為絲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甘肅石窟文化是絲路文明重要的歷史見證,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研究和國際傳播價值。

二、國內外研究綜述

石窟文化是甘肅絲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絲綢之路甘肅段的石窟遺跡不僅數量多、時代早,而且各個時代的洞窟都有不同程度的保存,構成了一部相對完整的佛教石窟藝術史,在中國佛教史和藝術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此,甘肅也被稱為“石窟之鄉”[4]。甘肅省是石窟文物大省,據2021年最新統計,全省擁有石窟寺205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2處。其分布按地理位置來看大體可分為河西、隴中、隴南和隴東四個區域。在古代河隴文化的發展中,上述區域之間既相互關聯,又有著自身的特點,共同構成了甘肅石窟文化內涵豐富、異彩紛呈的局面。甘肅境內石窟遺跡眾多,以敦煌為起點,經張掖、武威、永靖,再到天水、慶陽,形成一條著名的石窟藝術長廊。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酒泉文殊山石窟、張掖馬蹄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慶陽北石窟等石窟,共同構筑成了完整的甘肅石窟藝術體系。如此豐富的石窟藝術真實地展現了古代絲路文明的輝煌,具有極高的學術研究、外譯和國際傳播價值。無論是敦煌莫高窟,還是天水麥積山石窟,亦或是永靖炳靈寺石窟等,都是我國石窟藝術的瑰寶和珍貴的遺產,反映了不同時期和不同朝代政治、經濟、文化和藝術發展的景象。更重要的是,中國石窟甘肅段的石窟文化及其歷史對于了解石窟藝術在古代中國的傳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從敦煌莫高窟到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和山西云岡石窟,可以看出中國古代人民接收外來文化思想的過程和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歷史變遷。因此,做好甘肅石窟文化的對外傳播和外譯工作對于推動甘肅文化“走出去”和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具有更加深遠的意義。

為進一步了解國內外學者對甘肅石窟文化傳播和外譯研究的狀況,筆者以“石窟文化對外傳播與翻譯”“敦煌文化對外傳播與翻譯”等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對相關研究進行檢索、篩選和整理,共獲得近10年(2011-2021)的相關文獻共計32篇,其中與敦煌文化傳播與翻譯直接相關的論文數量相對最多,共17篇,主要涉及敦煌文化傳播路徑、翻譯策略、語料庫和術語庫構建等,9篇涉及傳統文化的傳承和跨文化傳播等,但是與甘肅石窟文化直接相關的論文僅有6篇,主要涉及甘肅石窟文化綜述、石窟文化翻譯策略及其問題以及石窟建筑術語翻譯的準確性等,成果相對比較匱乏。國內關于石窟文化的外譯作品僅有《云岡石窟》《雕刻在石頭上的王朝:北魏王朝與云崗石窟》等,國外出版物主要有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畫冊《觀象敦煌:石窟的觀看、研究與保護》(Visualizing? Dun? huang: Seeing , Studying , and? Conserving? the? Caves)。關于甘肅石窟文化的外譯和外宣作品較少,主要有甘肅文化翻譯中心翻譯的“絲綢之路石窟藝術叢書”之《炳靈寺石窟》,包括西秦、北朝至隋、唐(上)、唐(下)、晚唐至明清共計5冊。總體來看,近年來關于甘肅絲路文化,特別是石窟文化的外譯作品非常匱乏,其傳播方式也比較單一,主要以外譯圖書為主,且數量較少。2020年,由《中國石窟走廊》攝制組拍攝的四集紀錄片在官方媒體播出,同名圖書也由讀者出版集團和甘肅教育出版社共同出版發行。該作品一經播出,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和強烈的社會反響,是近年來關于甘肅石窟文化宣傳的優秀作品。該作品分《石窟鼻祖》《敦煌丹青》《東方微笑》《國家寶藏》四部分,主要介紹絲綢之路沿線重要石窟群,特別是甘肅三千里石窟走廊各石窟遺跡的藝術造像,如涼州石窟群、敦煌石窟群、天水石窟群和隴東石窟群,彰顯了甘肅作為中國石窟鼻祖的重要歷史地位。然而,這部作品還未有外文版,紀錄片也未見外文字幕。綜上所述,甘肅石窟文化研究成果在外譯方面的相對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它的國際傳播,因此,深入開展甘肅石窟文化的歷史發展和時代價值研究、積極開展石窟文化的語言服務工作、構建多模態甘肅石窟文化對外傳播路徑勢在必行。關于文化該如何傳播,徐兆壽認為,這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媒介疑問,更是一種歷史文化的命題,同時也是涉及文學、地理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等多個學科的共同命題。現代社會不僅是一個網絡信息化的媒介時代,也是一個新媒體迅速傳播的時代,傳統傳播方式和數字傳播兩者的融合將為絲路文化的對外傳播提供更加直觀、便捷和廣泛的傳播效果[5]。當然,這更需要從事絲路文化研究、傳播和外譯的機構或部門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努力,逐步形成絲路文化研究、成果產出、作品外譯和推廣傳播的創新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在中國文化對外傳播過程中,翻譯和語言服務工作不可或缺。翻譯不僅是一種跨語言交際行為,也是一種跨文化的傳播方式。近年來,翻譯在中國文化對外傳播過程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中國文化的外譯成為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6]。但是,由于外譯的跨文化性決定了翻譯活動的跨學科性,尤其是絲路文化和石窟文化涉及多學科,如傳播學、歷史學、經濟學、文學、建筑學、藝術學等,譯者所需要具備的跨學科知識和翻譯能力顯得格外重要。近年來,專家學者和譯者對文化翻譯的策略研究成為文化翻譯研究中的熱點。姜秋霞對敦煌文化翻譯的策略和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和總結概括,為中國文化對外傳播與交流中的翻譯實踐提供了重要的策略指導,提出對敦煌文化名稱采用異化策略為主、融合化策略為輔的方法,如音譯、直譯、意譯、音譯+、直譯+、回譯、雜合譯等;對術語的翻譯采用異化、融合化、趨同化、歸化策略相結合的方法,如采用象譯、概譯、類譯、似譯和體悟式翻譯等;對標題的翻譯以歸化策略為主,如補譯[7]。這一研究成果對開展絲路文化和石窟文化外譯工作有很大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在文化翻譯中,術語翻譯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翻譯作品的質量,因此,術語庫的建設及其應用對文化翻譯工作的持續推進、翻譯人才的培養和文化外宣以及學術交流等均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翻譯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內外對翻譯術語庫和記憶庫建設的研究也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然而,石窟術語翻譯的質量取決于多個因素,如譯者的翻譯能力,包括相關領域文化背景知識、信息檢索能力、術語意識、經驗及靈活應用翻譯方法的能力[8]。當前,從事石窟文化翻譯的譯者大多為外語專業人士,翻譯過程中文化背景知識的缺乏、術語翻譯不統一、術語資源匱乏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的較大問題。在此情況下,術語庫和記憶庫的建設顯得格外重要。目前,由甘肅文化翻譯中心建成的“敦煌文化漢英術語庫”是較為完善的一個術語庫,依托敦煌文化術語編纂平臺進行管理[9]。該術語庫收集了3100多條敦煌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概念術語,主要包括敦煌音樂、舞蹈、壁畫、繪畫、雕塑、文學、宗教等方面的詞條,約占全部術語的79%,其他相關術語包括政治、歷史、地理、醫藥、科技、教育、文物、遺址等方面的術語,約占全部術語的21%。該術語庫的收集與提取、整理、描述、翻譯和維護更新等比較完善,是譯者開展敦煌文化翻譯工作的有效工具。此外,《敦煌文化關鍵詞》也是近年來術語庫建設的優秀成果,該著作以中英文對照形式,選取敦煌文化中代表性的核心概念進行闡釋,所選詞條分為石窟建筑、壁畫雕塑、音樂舞蹈、圖案裝飾、文學文獻、宗教文化六大部類,共258個詞條,反映了敦煌文化中典型的文化概念,濃縮了敦煌文化的內涵與核心精神,是中外讀者理解敦煌文化及絲綢之路精神的有效“鑰匙”[10]。以上術語庫建設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敦煌文化翻譯過程中存在的術語混亂、翻譯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形成了敦煌文化翻譯的規范和標準,但國內還沒有建成完整的絲路文化和石窟文化雙語平行術語庫和記憶庫,這給相關的外譯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從事語言服務的工作者應利用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加強文化翻譯中的語料庫建設,以此提高翻譯的效率和質量。

三、甘肅石窟文化國際傳播路徑和外譯研究框架

甘肅石窟文化的外譯和國際傳播研究只有建立在跨學科合作的基礎上才能產出更高質量的翻譯作品和更加廣泛的傳播效果。語言學、歷史學、文學以及新聞與傳播學等學科的研究者應該加強合作并發揮各自的學科優勢,努力建成甘肅石窟文化“研究+外譯+國際傳播”的一體化科研平臺,共同致力于甘肅石窟文化的外譯和國際傳播。從研究對象來看,不僅要涵蓋甘肅石窟文化的歷史發展和價值研究以及對外傳播路徑研究,還應包括文化翻譯策略和翻譯技術方面的研究以及科研平臺的建設。具體思路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多模態石窟文化對外傳播研究。主要打造形式多樣的文化傳播路徑,如紙質版和電子版中英文圖書推介、短視頻制作及其融媒體平臺播放宣傳,舉辦絲路文化國際研討會,依托敦煌文博會進行有效宣傳等,通過更多方式加強對甘肅石窟文化的宣傳,提升其國際傳播力,讓甘肅石窟文化的歷史和價值在國內外得到更加廣泛、有效的傳播,增強其國際影響力。

其二,甘肅石窟文化翻譯的翻譯策略和方法研究。重點進行石窟文化翻譯中術語、名稱和標題的翻譯策略研究,使其更具有中國文化的底蘊,助力甘肅石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其三,甘肅石窟文化研究及對外傳播平臺建設。主要構建石窟文化語料庫和資源庫,如雙語術語庫和記憶庫,為提高譯文質量、開展翻譯實踐與教研、持續進行甘肅石窟文化以及絲路文化研究、提升其國際傳播力提供平臺支撐。

四、對策及建議

(一)促進跨學科交流合作,搭建甘肅石窟文化研究與語言服務平臺

甘肅石窟文化歷史悠久,是中國石窟走廊的璀璨明珠,也是古代絲路文明傳播交融的歷史印記,內涵豐富、知識性強,涉及文學、藝術、歷史、政治、經濟、宗教、民族、民俗、文化、軍事、哲學等諸多領域。石窟文化外譯及其對外傳播研究包括新聞與傳播學、文學、語言學、翻譯學等諸多學科。為更好地推動甘肅石窟文化“走出去”,講好石窟文化故事,必須搭建甘肅石窟文化研究與語言服務的一體化、跨學科交流合作平臺。一方面,甘肅絲路文化相關研究機構和研究中心,如絲路文化研究院、敦煌學研究所、涼州文化研究院等,要大力開展甘肅石窟文化的研究并產出相關成果;另一方面,語言服務單位,如高校外語學院或翻譯中心等要加強翻譯人才隊伍建設,培養能夠從事石窟文化外譯工作的高質量語言服務人才,同時要和研究機構加強合作交流,共同促進石窟文化研究成果的產出和及時外譯工作。通過學科交叉融合搭建甘肅石窟文化研究與語言服務一體化平臺,不僅能使石窟文化研究的成果更加豐富,而且能促使研究成果更高效地轉化為外譯作品,為加快石窟文化的國際傳播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構建多模態甘肅石窟文化的對外傳播路徑

文化是內涵與靈魂,傳播是形式與載體。現代社會不僅是一個網絡信息化的媒介時代,而且是一個新媒體迅速傳播的時代,傳統傳播方式和數字傳播兩者的融合將為石窟文化的對外傳播提供更加直觀、便捷和廣泛的傳播效果。當然,這更需要從事石窟文化研究、傳播和外譯的機構或部門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努力,逐步形成石窟文化研究、成果產出、作品外譯和推廣傳播的創新模式。目前,甘肅省內從事石窟文化的研究和傳播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高校和宣傳部門,近年來產出了一系列相關研究成果,而這些優秀的研究成果亟需在互聯網場域下進行文字、圖像、聲音、圖文等多模態傳播。

首先,要加強甘肅石窟文化研究機構與高校語言服務單位的通力合作,產出更多以石窟文化元素為核心的高質量中文版、英文版和雙語版圖書出版物、文藝作品、畫冊、宣傳片、文創產品、影視紀錄片、融媒體短視頻等。之后與宣傳部門及新聞媒體加強合作,加快這些作品的發行和播放,向國內外讀者和觀眾推介優秀的甘肅石窟文化,讓觀眾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甘肅石窟文化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價值,擴大甘肅石窟文化傳播的深度和廣度。互聯網的興盛和新媒體的發展,給文化傳播注入了無限生機和活力,使絲路文化的傳播模式也更加靈活。出版機構和宣傳部門應大力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和語言服務單位開展各類絲路文化作品的研究和外譯工作,產出更加豐富的圖書、紀錄片、畫冊、學術講座視頻等成果,同時利用各類新媒體傳播平臺積極向國內外受眾,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數字媒體傳播,宣傳甘肅燦爛的石窟文化、絲路文化以及甘肅本土文化,讓世界更加了解甘肅文化、了解中國文化、了解璀璨的中華文明。

其次,要充分利用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和石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等中外文化交流與傳播平臺,對石窟文化的研究成果和外譯作品進行積極的國際推介,助力甘肅石窟文化的國際傳播,同時為絲綢之路沿線各國開展文化合作交流提供重要平臺,提升甘肅絲路文化的國際傳播力度和效果。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簡稱敦煌文博會[Silk? Road (Dunhuang) Inter?? national? Cultural? Expo],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載體,是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合作的戰略平臺,它以“推動文化交流、共謀合作發展”為宗旨,以絲綢之路精神為紐帶,以文明互鑒與文化交流合作為主題,以實現民心相通為目標,著力打造國際化、高端化、專業化的國家級文化博覽會,成為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開展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支撐。自2016年第一屆敦煌文博會舉辦以來,每一屆均設有高峰會議、各類論壇活動、展覽展會、文藝演出及各分項活動,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展示絲路文化交流成果搭建了重要的平臺。甘肅石窟文化和絲路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外譯作品都可以利用敦煌文博會以及其他平臺進行展示和推介,國內外專家學者也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進行更好的交流研討,共同致力于甘肅絲路文化的研究和國際傳播。

(三)加強文化翻譯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外譯作品質量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中國文化通過翻譯這一媒介,也就是譯介進行跨文化翻譯。在文化傳播過程中,翻譯不僅是一種跨語言交際行為,也是一種跨文化的傳播方式。近年來,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國家和地方對文化翻譯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強文化翻譯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高水平的文化翻譯人才是提升甘肅石窟文化、絲路文化國際傳播力的重要保障。首先,要發揮高校外語學科優勢,加強文化翻譯人才隊伍建設,通過翻譯理論學習與實踐,提高譯者的文化知識儲備和翻譯能力;其次,要加強文化翻譯團隊的建設,組建相對穩定的團隊持續開展甘肅石窟文化和絲路文化的外譯工作;再次,翻譯團隊要緊跟翻譯技術的不斷發展,借助翻譯技術提高翻譯的效率和質量。新時代翻譯工作者不僅要高質量地完成翻譯工作,還承擔著“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要歷史使命。絲路文化對外傳播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構建以中國文化模式促進東西文明融合的新框架。因此,絲路文化對外傳播的任務就不能僅僅以譯語讀者為中心實現信息傳遞,它還擔負著對外傳播中國文化價值觀的責任[11]。因此,譯者在絲路文化翻譯的過程中,不但要考慮目的語國家受眾的語言、文化和交際適應性,更要維持文化對外傳播中的中國話語權,展示中華文化和語言獨有的魅力和特色,增強絲路文化的國際傳播力。

(四)推動翻譯技術在絲路文化術語庫和記憶庫建設中的應用,助力翻譯實踐與教學研究

隨著翻譯技術的飛速發展,深入開展基于人工智能的石窟文化雙語術語庫和記憶庫建設非常重要,這不僅能夠推動翻譯學科研究和翻譯技術的有效融合及其成果轉化應用,為開展石窟翻譯和教學實踐活動提供充分的資源和工具支持,而且還能有效補充石窟文化術語庫平臺資源,助力絲路文化對外傳播語言數字平臺建設。術語翻譯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絲路文化翻譯作品的質量和效率,術語庫的建設及其應用對文化翻譯工作者持續開展翻譯實踐、翻譯人才的培養、絲路文化海外推介以及學術交流等均有重要意義。隨著甘肅絲路文化和石窟文化的深入研究,中英文雙向平行術語庫和記憶庫的建設非常重要。翻譯團隊在開始文本翻譯之前,首先應對文本中的中文術語進行整理、分類和歸納,其次借助各類詞典、書籍、維基百科、 China Daily、翻譯工具等資源和平臺進行術語概念的查找、理解和翻譯,最后經過反復校對及專家確認后通過 LingoSail TermBox 和 Tmxmall 等翻譯工具,建成雙語平行術語庫。無論是人工翻譯還是機器輔助翻譯,譯者均可在翻譯過程中從術語庫中直接檢索和提取需要的術語進行使用,這樣可以確保術語的統一性和準確性。一個文本的翻譯工作完成并出版后,還可利用翻譯技術工具導入雙語文本,進行語料對齊,建成平行文本庫。隨著翻譯文本數量的增加,術語庫和記憶庫的數據將不斷得到補充、數量不斷增加、分類更加體系化、管理和應用更加規范標準,對提高譯本質量、持續開展絲路文化和石窟文化的翻譯實踐、翻譯研究、翻譯教學以及語言服務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資源和技術支撐。

五、結語

“交響絲路·如意甘肅”是近年來甘肅文化對外傳播的口號,非常形象貼切地展示了甘肅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絲路文明,為宣傳甘肅,推動甘肅文化“走出去”增添了無限的魅力。甘肅曾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發展演變使得甘肅成為中西方經濟貿易往來和文化傳播的重要通道,千百年來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跡和璀璨的石窟藝術瑰寶。甘肅石窟群是中國佛教造像藝術最珍貴的歷史遺存,星羅棋布的石窟如散落的珍珠為世人展示著各時代、各民族不同信仰和文化,千年時光的風云際會,歲月長河,在這里沉積下無數藝術的結晶,閃耀著燦爛的絲路文明之光。因此,無論是從事甘肅絲路文化的研究者,還是承擔文化翻譯的語言服務工作者,亦或是進行文化傳播的媒體工作者,應該加強合作交流,形成絲路文化研究、文化翻譯和國際傳播三位一體的合作模式,共同致力于講好甘肅故事,推動甘肅文化的世界表達,助力甘肅石窟文化和絲路文化“走出去”,從而提升新時代絲路文化歷史價值的國際傳播力。

[參考文獻]

[1]段京肅,段雪雯.絲綢之路文化傳播力的傳承與發展[J].當代傳播,2016,(01):39-48.

[2]陳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構建與“精神絲綢之路”[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4):104-109.

[3]強進前.變遷與傳承: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文化遺址的價值特征[J].河西學院學報,2015,31(06):57-61.

[4]王宗光.甘肅石窟文化綜述[J].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4):33-36.

[5]徐兆壽,張哲瑋.重啟文化強國之路——當代絲綢之路的影視表達[J].四川戲劇,2020,(10):16-21.

[6]王群灃,張焱.論中國文化外譯的問題及策略[J].未來與發展,2017,41(09):93-96.

[7]姜秋霞.敦煌文化翻譯:策略與方法[J].中國翻譯,2018,39(04):103-109.

[8]曾麗馨.如何提高敦煌文化術語翻譯的準確性——以敦煌石窟建筑術語翻譯為例[J].中國科技術語,2019,21(01):63-68.

[9]柳菁.敦煌文化漢英術語庫建設及術語管理研究[J].術語學研究,2019,21(02):17-21.

[10]姜秋霞.敦煌文化關鍵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9:5-7.

[11]陳柯.三維轉換原則下絲路文化的對外傳播[J].青年記者,2016,29(07):12-13.

猜你喜歡
外譯
學術著作外譯傳播的優化策略研究
出版參考(2025年6期)2025-07-15 00:00:00
文化翻譯視閾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譯制討論及其對影視外譯的啟示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40
走向世界的漢語詞匯
中醫文化外譯過程中文化空缺現象問題例析
文教資料(2019年22期)2019-10-15 09:55:35
中華優秀文化典籍外譯何以“走出去”
人民論壇(2019年9期)2019-04-20 09:30:54
莫言諾獎作品《蛙》的鄉土特色與世界氣派
關于漢語典籍外譯翻譯生態環境的分析
非遺背景下德宏州少數民族史詩典籍外譯現狀調查研究
科教導刊(2017年23期)2017-10-10 20:58:37
柔性侵入:文化外譯接受策略研究
語言與翻譯(2015年1期)2015-07-18 11:10:08
如何講述中國故事: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學的外譯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国产91透明丝袜美腿在线| 午夜三级在线| 国产97色在线|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网久久综合| 久久夜色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四区| 中文字幕第4页| 99视频只有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曰批视频免费播放免费|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亚洲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语对白| 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www.亚洲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免费又爽又刺激高潮网址 |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日韩黄色精品|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无码视频网站| 久久夜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 日韩午夜片| 国产91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久大黄蕉| 红杏AV在线无码| 色婷婷色丁香|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日韩性网站| 欧美一级黄色影院|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国产区在线看| 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国产毛片一区| 91色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网址| 成人综合网址|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四虎精品国产AV二区| 午夜爽爽视频|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国产三级毛片|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国产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在线色国产| 亚洲免费黄色网|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成人在线天堂|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国产成人1024精品下载|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国产最爽的乱婬视频国语对白|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啪啪一区|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