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財
【摘要】在2022年新課程教育改革持續推進的背景下,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成為各個學科重點關注和探討的內容.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責任,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是廣大物理教師在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中須重點思考的問題.本文從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態度與責任的重要性入手,重點探究培養學生科學態度與責任的有效策略,期望能夠為廣大物理教師提供有效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科學態度與責任是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維度之一,同時也是教師提升學生核心素養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但是由于新課程教育改革剛剛推行,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方式還沒有完全改變,學生在物理課堂之中仍然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教師還不能夠運用有效的策略引導學生來積極主動地參與物理教學過程,致使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效率和知識的接受程度較低,更加不利于學生形成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所以,筆者結在此合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對應該如何高效地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責任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態度與責任的重要性
在2022年的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中進一步強調了要加強對高中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在高中物理課堂中需要重視對學生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的培養,使學生在物理課堂中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并激發學生探索物理知識的科學精神,讓學生能夠了解到物理知識對當今時代發展的重要意義.根據實踐教學過程中的觀察與研究,筆者發現,擁有科學態度的學生會更主動地參與教師的教學,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會進行更加積極的探究直到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這類學生往往有著較高的綜合素質并且能夠全面發展.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實踐中加強對學生科學態度與責任的培養,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和認知策略的形成,更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與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同時,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加強對學生責任感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中深刻認識到科學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并明確物理這門自然科學對社會發展的巨大貢獻,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以促進社會綠色發展的理念,在物理知識的學習中增強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2?落實科學態度與責任培養的有效策略
2.1?重視物理實踐,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實踐是培養學生嚴謹科學態度的最好途徑,所以教師應該在物理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實踐訓練,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探索物理知識、了解物理現象中所包含的原理.重視物理實踐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更可以促使學生在實踐中形成嚴謹科學的態度和精神.所以,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斷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物理課堂中能夠不斷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引領學生深入社會實踐以豐富學生的物理社會實踐經驗,從而不斷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學研究精神,使學生擁有嚴謹治學的物理學習態度.
例如?在對“自由落體運動”這一部分內容教學時,若教師僅僅從理論上講述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學生將會很難從根本上理解這一理論內容.所以教師在講授自由落體運動時必須要結合實踐,可以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觀察物體下落這一現象,或者教師可以直接設計一個物體下落的小實驗,引導學生實際感悟在同一高處下落的小紙片和小鐵片哪個下落得更快,這樣學生能夠可以親身體驗自由落體運動這一原理.同時通過這個實驗引導學生主動領會伽利略的科學探究精神,在具體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嚴謹的科學態度,學習伽利略敢于質疑、勇于求證的科學精神.
2.2?注重實驗探究,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觀念
物理實驗探究是學生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加強學生對實驗的探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念并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對學生進行實驗教學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驗操作過程、記錄數據的方式等進行嚴格的要求,從而使得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逐漸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教師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引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探究,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在實驗中保持嚴謹科學態度的重要性,實驗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觀念并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夯實基礎.
例如?在開展“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小車在重物牽引下的運動實驗,讓學生對小車隨著速度改變的規律進行實驗探究.學生可以按照教師展示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際操作,在操作過程中觀察物體在不同時刻所處的位置,并且用刻度尺測量每兩個計數點的間距并記錄到如表1中.如讓學生記錄物體在0.1s時相鄰兩計數點間的距離以及計數點的速度,學生通過實驗探究的方式了解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并通過記錄與總結逐漸掌握求取物體運動加速度的方法,促進學生在實際觀察和動手操作中對所學物理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此次實驗中學生可以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嚴謹的科學態度,將理論中復雜難理解的勻變速直線運動通過實驗探究和實際記錄的方式來進行深層次的理解.
2.3?聯系實際生活,助力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
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教師可以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確的價值觀.教師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案例或者現實中發生的時事新聞,使學生了解物理對生活的真正價值.而且最好是聯系學生親身經歷的物理問題幫助學生真正深入到生活中,運用學習過的物理知識與原理去解決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問題,與此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樹立在生活中探取物理真正科學價值的學習理念,促使學生將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作為學習物理的導向,在生活中真正感受到物理的巨大價值.
例如?在對“電容器的電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聯系學生在生活中的電容器使用,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電容器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通過聯系生活來更好地理解電容器的概念及電容的定義,并且能夠運用物理學中的定義來判斷某個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變化,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生活中電容器的電容都受哪些因素影響”,使學生在實驗操作中提高實驗技能和科學探究的實踐能力.在學生通過實驗了解了電容器的基本原理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利用生活中的用品自行制作電容器,讓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體會物理與社會生活是緊密相連的,使學生理解其實電容器的結構是非常簡單的且易操作的.同時,教師可以將節約用電的理念潛移默化地灌輸到學生學習探究電容器的基本原理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學習物理原理的過程中也能夠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物理課堂中穿插一些當今社會發展的大事,比如美國對如今中國芯片的限制,從源頭控制中國科技的發展,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發展中國科技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學習物理知識、掌握頂尖技術的重要性并認識到物理對中國科技發展的重要價值.
2.4?融合物理學史,助力學生形成科學精神
由于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應成為教師的重要教育教學目標.但是在目前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還存在不足,尤其是對學生科學探索精神的培養存在一定的缺失.教師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知識的教學,重點讓學生能夠掌握知識化理論化的內容以為將來的高考而服務,這種教學方式已然不適用于對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更加不利于學生形成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形成科學精神.當然,教師在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過程中可以融合物理學史,讓學生了解以往杰出的物理學家探索物理知識的艱辛與其堅持不懈的毅力,學生能夠在學習物理學家杰出事跡的過程中對物理學家更加崇拜,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物理學家們堅持不懈以及對物理未知世界持之以恒探索的科學精神.
例如?在學習牛頓三大定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介紹或者讓學生直接講述牛頓發現運動三大定律的過程以及牛頓是怎樣孜孜不倦地探索的,使學生在講述的過程中樹立起對杰出物理學家的敬仰之情,并能夠在物理課堂之中學習物理學家對科學的熱愛以及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以更加科學認真的態度學習牛頓三大定律并能夠靈活運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如此一來,學生能夠以物理學家為學習榜樣,在學習物理中能夠進行主動積極的思考與探索,逐漸形成科學的精神與對物理堅定的求知信仰.
2.5?教師樹立榜樣,培養學生深刻的愛國情感
在對學生核心素養與科學探究精神的培養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在課堂上照本宣科、只講授單純理論知識而不教學生如何進行實踐探索的教學方式.教師要想在課堂上調動起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物理知識的激情,必須要給予學生實踐探索的機會,教師可以以自身為榜樣,在課堂上給學生動手展示,然后再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操作步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在實踐中讓學生更好地吸收物理知識.
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滲透一些與物理教學相關的名人名事,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中學習中國優秀物理學家的愛國情感和對物理知識堅持不懈的追求.譬如,在進行電磁波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講解我國著名的微波之父林為干對我國電磁學的貢獻,他是怎樣打破微波學界中一直存在的難題的,讓學生了解到是因為他的杰出貢獻使我國的電磁理論、微波技術走在了世界學科研究的前沿.同時,教師也可以用物理學家在研究過程中的一個個小故事激起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的好奇心,讓學生在對科學家研究物理難題的過程中感受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對物理的熱愛.更重要的是教師也要在教學過程中養成嚴謹治學的科學態度,為學生進行更加嚴謹地學習樹立良好的榜樣,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深刻愛國情感,為祖國培養出更加熱愛祖國的優秀人才.
3?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責任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變得愈加重要,落實對學生科學態度與責任的培養需要教師在實踐過程中展開持續的探索.首先,教師應重視物理實踐,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其次要注重學生的實驗探究,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觀念;更要在課堂之中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助力學生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同時教師亦可以在物理實際教學中融合物理學史,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精神;最后,教師也要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在教學之中滲透愛國情懷,以培養學生的深刻的愛國情感.通過以上種種有效措施,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之中可以逐漸形成嚴謹科學的態度與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胡越男.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科學態度與責任素養的培養[J].中學教學參考,2021(20):43-45.
[2]雒蓉.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科學態度與責任的培養策略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21.
[3]許敏萱.核心素養下將物理學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學的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0.
[4]郝憲武.分析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科素養的培養[J].文理導航(中旬),2018(09):41.
[5]劉濤.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科學態度與責任的培養分析[J].試題與研究,2018(09):112.
[6]吳興寶.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科學態度與責任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2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