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園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化,發展學生的學科素養、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已經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目標的基礎。深度教學作為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的有效途徑,教師應當對其進行全面的探究和深入的挖掘,讓深度學習成為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推動力量。基于此,文章從分析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的特征出發,從“科學定位教學目標”“深挖教材知識內容”“精心創設教學情境”“組織深度教學活動”以及“實施有效教學評價”五個方面進行闡述,希望對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工作有所助益。
關鍵詞:小學數學;深度教學;核心素養;方法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21-0095-04
隨著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各階段教育、各學科教師均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自身展開教育教學活動的最終目標。作為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數學學科知識教學亟須得到全面改革,教師更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改變“淺層”教學現狀,在深入把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深度教學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層次理解,獲得知識的發展性價值,讓學科素養培養工作真正地落地生根。
一、 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特征
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基礎性、復雜性和層次性,其地位在諸多學科中也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展開深度教學。小學數學深度教學與淺層教學有著本質區別,大大超越了淺層教學所呈現的教學效果,是一種讓學生通過對知識的深度學習,從中發現、理解數學知識本質,感知數學知識內在價值,實現對學生高階思維培養,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教學手段,并具備以下特征:
(一)關注數學知識的理解性
小學數學的深度教學,是一種以“理解”為主的教學,而不是對知識的盲目灌輸。深度教學注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度理解,并能自主構建出完整而系統的數學學習結構,這與淺層教學中被動地接受知識完全不同??v觀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內容,每一部分的知識內容之間,知識與技能之間都具有一定的結構化,“橫向聯系”注重知識界域的拓寬,“縱向聯系”則更為注重對知識的理解深度。總之,深度教學是一種通過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中符號、邏輯、思想的理解,實現對知識本質把握的過程,也是讓學生將這些外在內容轉化為內在知識的必然措施,如此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的本意,實現良好發展。
(二)強調學生思考的深入性
從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不難看出,仍有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呈現“功利性價值”取向,以讓學生取得更好的考試成績為最終教育目標,在教學時花費過多的時間講授知識,讓學生做大量的練習題,占據學生的思考時間,導致學生成為知識的“收容所”,這也讓學生極易產生消極的學習心態。思考是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也是深化學生思考深度的有效方法,小學階段作為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基礎階段,教師在運用深度教學展開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更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性思考活動,讓學生集中精力探究知識,求解問題。
(三)數學活動引領思維發展
數學活動與數學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同,它是一種創造性、趣味性、運用性的實踐方式,通過數學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同時還能有效豐富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小學數學的深度教學有賴于數學活動的展開,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會經歷數學知識的“再學習”,從而實現溫故知新的活動效果,讓學生在深刻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對自己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實現更加深入的內化和重建,促進數學思維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深度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單純地讓學生“動手”,而是要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實現“動腦”,讓“數學活動”成為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有效助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反思回顧實現縱深發展
深度教學的反思性特征,也是此種教學方式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反思性既是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的重要形式,也是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實現低層次向高層次上升的有效途徑。學生是教師深度教學中進行“反思”的實踐主體,需要學生在反思過程中對自己的各種行為自覺地進行“反省”,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層次的思考,并逐步學會更加科學、全面、合理的思考。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反思應當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讓其成為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最終使淺層學習向縱深發展。
二、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深度教學實現路徑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展開深度教學,并不是教師講得越細,講得越深,學生就會學得越好,知識掌握得更牢固。而是教師要以小學生的基本認知水平、學習能力等為基礎,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本質的有效把握和對教學內容的深度挖掘,并以上述內容為基礎組織既具有深意又能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的教學過程,在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同時,讓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培養與提升。
(一)科學定位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定,是教師科學展開教學活動的基礎性工作,也是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堅持的核心內容,小學數學教師若想要有效地展開深度教學,首先要做的就是科學地定位教學目標。而在小學數學深度教學中所定位的教學目標,也是基于數學學科素養的核心內容所創設的,其中包括學生的數學能力、思維以及情感等多個方面,促使學生在深度教學的驅動下實現深度學習,最終實現學生自身觀察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的發展。
在實施深度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在全面了解實際學情以及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制定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清晰、具體、可操作的目標指引下完成學習任務,提升綜合素養。例如,在進行“認識更大的數”這部分知識教學時,筆者就本著“科學定位教學目標”的深度教學理念展開了教學活動。首先,筆者在備課的過程中,通過分析具體學情可知,四年級的學生已經認識了萬以內的數字,學生的抽象性思維也較之前有了明顯的提升,因此,筆者就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教學目標的設計:第一,認識比十萬更大的數,如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等數,體會這些大數與我們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第二,能夠認識比十萬更大的計數單位,掌握數位順序,知道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內在聯系;第三,理解每一個數位的意義,了解“個級數”“萬級數”和“億級數”的共同特征,了解數學的文化價值,產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情感。通過根據實際學情和認知特點制定教學目標,展開深度教學,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大數”知識的掌握,還能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深挖教材知識內容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也是教師展開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教材進行深度挖掘,既是科學推動深度教學的必然要求,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深度和發展進程。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通過各種方式挖掘教材知識內容,并能根據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能力、思維活動等方面展開深度教學。
教師在進行深度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閱讀”教材,還要具備從教材中挖掘知識內在聯系的能力,從而將知識的內在聯系巧妙地融入到教學環節中,促使學生對知識產生深刻理解,實現素養發展。例如,在進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部分知識教學時,筆者就本著“深挖教材知識內容”的深度教學理念展開了教學活動?!捌叫兴倪呅蚊娣e”知識的學習,是學生學好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的基礎,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中,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以及“梯形的面積”設計為“探究活動”。因此,在進行此部分知識的教學時,筆者就依據教學內容以及小學生的興趣特點,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進行了知識的探究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材內容的自主學習,并運用裁剪、拼接等方式,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自己熟悉的圖形,再通過合作學習研究轉化之后的圖形與原圖形之間的關系,在經歷多種途徑的探究、合作中,總結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更為直觀地體會出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也能讓學生在活動的同時深刻體會數學知識所蘊含的內在深意,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實現素養提升。
(三)精心創設教學情境
情境是學生與知識之間的連接通道,也是培養學生學科素養,實現能力發展的重要手段。小學數學教師在展開深度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創設出能夠促使學生理解知識表象下的數學邏輯的有效情境,從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深度學習創造機會。
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深度教學中必不可少,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基本特征和知識特點,讓學生主動、積極、自愿地參與到學習中去。例如,在進行“小數的意義”這部分知識教學時,筆者就本著“精心創設教學情境”的深度教學理念展開了以下教學活動:首先,在教學的開始筆者對學生說:“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組和小數有關的圖片,請大家看大屏幕。”此時筆者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出示了“鴕鳥蛋重1.65千克,鴨蛋重0.06千克,鵝蛋重0.2千克,烏龜蛋重0.005千克”的圖片,并讓學生嘗試著閱讀圖片下對應的數字。接著筆者將難度升級,讓學生在自己的記錄本上,將筆者說出的內容寫出來,如小明身高一點三五米、一棵松樹高三十六點二七米、大象的體重三點五噸。從而引出此次課程的教學主題。然后,筆者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就拿出了一張正方形的紙,并對學生說:“我們把這張紙看做‘1,你能在這張紙上表示出1/10嗎?下面就請大家試著畫一畫、折一折,深入分析一下如何表示這張紙的1/10?!贝藭r有的學生說:“我將這張紙通過折疊平均分成10份,其中每個部分就是這張紙的1/10?!庇械膶W生說:“我可以在這張紙上畫出10個相等的圖形,其中每個圖形就都是這張紙的1/10?!惫P者對學生的想法給予了肯定,并讓學生進行了實踐操作來驗證自己的觀點。在此基礎上,筆者隨機選擇學生上臺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讓學生分享了自己的探究過程。用“分數”的知識引出“小數”的知識,進而對小數知識進行了充分教學。在這個過程中,筆者通過對話情境、直觀情境、問題情境、實踐情境等多種情境進行了課堂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對小數知識的探究欲望,凸顯了知識的價值,同時還讓數學知識與生物知識、物理知識、美術知識等進行了有效結合,在實現學科融合的同時,更促進了學生素養的提升。
(四)組織深度教學活動
深度教學課堂并不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知識教授,而是一種引導學生進行知識主動構建的過程。在深度教學中,教師應當設計出一系列有目的、有計劃、有規律、有組織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感知知識的發展過程,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素養的提升。
小學數學教師在深度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聯系小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通過由淺入深的順序啟發學生,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和對知識的深入思考。例如,在進行“三角形三邊關系”這部分知識教學時,在教學的開始,筆者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了一張情境圖,圖片是一個三角形,每個角分別為“小麗家、郵局和學?!?,小麗家與學校之間的連線用“a”表示;小麗家與郵局之間的連線用“b”表示;郵局與學校之間用“c”表示。筆者引導學生思考“從小麗家到學校走哪一條路最近”,并讓學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從而引出新課內容。然后,筆者讓學生拿出了課前讓學生準備的棉棒,并讓學生根據教材中的例題,用擺一擺的方式探究例題問題,并將自己的探究結果填入相應位置。在學生操作完畢并得出結論之后,筆者再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對比,從而主動發現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得出相應結論。通過這種方式,不僅促進了每一名學生更為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同時也讓學生在教師科學的引導下展開了深度思考,最終實現了自身綜合數學能力的提升。
(五)實施有效教學評價
評價是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促進學生查漏補缺的有效形式,也是幫助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優化教學設計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學評價的優化工作十分重要。深度教學評價是提升教學評價效果的重要驅動力量,小學數學教師在深度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對學生的課前預習、課中表現以及課后鞏固均進行評價,并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分層評價設計,從而有效提升小學數學的深度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深度教學評價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關注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的表現。例如,在進行“生活中的比”這部分知識教學時,這部分知識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并更正確地進行讀寫,體會比和除法之間的關系,從而能夠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感受數學知識的學習價值。在正式教學此部分知識前,筆者就給學生布置了一項預習任務,讓學生尋找生活中能夠見到的“比”,并進行總結概括。在正式教學時,筆者讓學生對自己的搜集結果進行分享,如有的學生說:“金龍魚花生油的廣告詞是1比1比1?!庇械膶W生說:“國旗的比例是3比2?!边€有的學生說:“黃金分割比是1比0.618?!惫P者在對學生搜集的資料給予了肯定和積極評價之后,繼續對學生說:“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工農業的生產中,常常需要對一些物質進行配比,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學習過兩種比較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新的比較方法,它就是‘比?!痹诮虒W過程中,筆者對學生的反應、回答問題等情況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并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對學生進行了針對性評價,如平時課堂表現并不積極的學生回答了筆者的問題,筆者就會在其回答完畢之后,用鼓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接著,筆者為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就給學生出具了幾道練習題,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了知識競賽。最終,筆者讓學生對自己的課堂表現進行了自我評價,也讓每一小組的學生對競爭小組進行了相互點評,筆者再進行總結性評價。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深化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讓學生在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總評中實現了能力提升。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化,深度教學已經成為當前各階段教學、各學科教師重點關注的課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也起到了良好而積極的教學效果。小學數學是學生打好學習基礎的關鍵科目,教師在進行深度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實際學情,在充分分析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特征的基礎上,通過“科學定位教學目標”“深挖教材知識內容”“精心創設教學情境”“組織深度教學活動”以及“實施有效教學評價”五個方面展開實踐探索,引導學生展開深度學習,觸發學生的內源動力,使學生真正地參與到知識的學習中,實現個人綜合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素養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石冬梅.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C]∥教育教學國際學術論壇論文集(一),2022:283-285.
[2]范春萍.深度挖掘 有效提升——論小學數學的深度教學策略[J].新智慧,2022(22):69-71.
[3]裴元峰.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2(20):44-46.
[4]岳璐.深度學習模式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策略[J].天津教育,2022(17):27-29.
[5]靳曉亞.深度教學視域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現狀的調查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22.
[6]徐麗華.建模課堂話“建?!薄W數學知識建模深度教學的設計與實施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2(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