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崗
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初中體育教學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學生身體素質培養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初中體育教學已然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重點考察內容。良好的體育教學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讓學生以更加積極陽光的心態面對未來生活,提高生活的幸福感與品質感。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何讓學生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并自覺自愿地進行體育鍛煉與學習,已然成了體育教師日常研究的重難點課題。在此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應在新課程理念引導下,開展科學性、系統性、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完成體育練習的意志力,有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體魄,助力學生健康成長。為此,本文將對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學的發展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希望本文為廣大初中體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體育教學;身心健康;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2-0036-03
當前,為了進一步提高國人身體素質,為國家儲備更多優質人才,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進行了大量的改革與調整,在初中階段學生不僅需要對文化課進行學習,同時還需要加強自身鍛煉,提高身體素養,實現身心的綜合培養。針對這一現狀,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切實提高初中育人水平,有效鍛煉學生身心,提高體育教學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結合新課程理念,在對學生身體情感進行關注的同時,對學生心理問題也應予以充分的引導,通過新課程理念的指引,幫助學生更勇于嘗試體育項目,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融入體育教學活動中,實現自身體育發展能力的增強,幫助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下開展體育運動與學習,進而實現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形成常態化體育鍛煉習慣,這對于初中生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1.運用新課程理念,創設輕松的體育教學情景
一直以來,我國初中生每日不僅需要學習校園內教學內容,部分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在課外也安排了大量的輔導班等學習內容,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很少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甚至有的家長認為體育鍛煉并不重要,出現了“只要每天保證孩子的飲食健康就可以”的錯誤思想,要求學校減少體育課程,讓體育教學讓位其他學科的情況,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更沒有培養出某一項體育特長,在日常體育課教學中極容易出現不自信的情況,影響學生身心健康,也不利于體育成績的進步與提高。如何通過新課程理念的運用,讓教育工作重回本質,幫助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中開展體育學習,有效降低學生對于體育教學活動的抵觸情緒,更好地幫助學生放飛自我,達到身心鍛煉的目標,將是當前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難點問題。為此,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必須深入研究新課程理念的相關內容,轉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創設輕松的體育教學情景,讓體育教學工作更加生動、具體,幫助學生減輕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壓力,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各項體育技能,在體育鍛煉中進行壓力的釋放,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降低體育學科的學習難度,讓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中成長。同時,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活動時,教師還需要轉變家長們的傳統理念,通過公開課、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讓家長真正地認識到體育鍛煉對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意義,讓學生可以從繁重的學習中抽身,有固定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例如,在“男子1000米和女生800米”這一環節的訓練學習中,學生需要學會相關的跑步技巧,掌握跑步過程中所需要的體育知識,但如何做到最優化換氣,如何掌握好步伐與頻率,以及如何有效降低跑步難度,卻是學生在實際鍛煉中的難點內容,往往出現了理論知識記得住,但跑起來什么都忘了的情況,甚至部分學生出現了在規定時間內無法完成跑步要求的情況,在實際鍛煉中存在著一定的畏難情緒,覺得自己無法完成規定內容,進而喪失了體育學習信心,不想參與其中的情況也偶有發生。為此,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運用新課程理念,創設輕松的體育教學情景,讓每一位學生與家長對于“男子1000米和女生800米”這一環節有更加清晰的認知,教師可以開展趣味跑等活動,讓學生開展200米、400米、600米、800米、1000米的階段性鍛煉,不斷提升學生耐力的同時,也讓學生對跑步過程中需要掌握的體育知識有了深刻理解,同時也可以對自己的潛能有更加積極的認識,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投身于跑步鍛煉中,實現自身身心健康發展。另外,初中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還應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發揮空間,為學生營造更加輕松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讓整個課堂教學更加活躍,解決學生在跑步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為學生未來體育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進行新課程理念引導
當前,部分學校在體育教學時僅限于理論教學,很少讓學生實際參與到體育鍛煉之中,為了最大限度確保學生課堂安全,在進行諸如籃球、排球等對抗性體育活動時,所安排的教學內容均存在運動量不足的情況,課堂教學理念較為古板、陳舊,學生在進行體育素養培養學習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狀態,不愿意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更無法有效地感受體育學習的樂趣所在,體育運動的價值與魅力并沒有得到有效彰顯。為此,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應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更加尊重學生的實際需求,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真正地認識到體育課程對于學生培養所產生的基礎性作用,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大膽地改革與創新,根據班級內學生的實際體能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課程內容,通過分層教學、分組教學等形式,真正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體育培養需求,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到體育學習中,自主地找尋與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相關的知識內容,幫助學生養成自覺鉆研、自覺鍛煉的習慣,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最終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模式,提升初中體育教學效果。
例如,在“排球連續墊球”這一環節的學習中,教師應該認識到本節課的教學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為此,在進行備課階段就應該對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步驟進行改革與調整,確保本節課內容可以更好地適應學生學習需要,在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同時,更好地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與安全性,促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不斷進步,提高自身身體素質,掌握打排球的相關技能,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為未來的學習與生活奠定基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引導學生在課前開展預習工作,讓學生對排球運動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可以讓學生利用互聯網等查詢手段,找尋自己喜歡的排球運動員,或是在班級內分享一下自己最喜歡的某一場排球比賽,并說出喜歡的原因,讓學生對于“排球連續墊球”這一環節有更加積極的態度,鼓勵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排球學習之中,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教師也必須意識到,在實際的排球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由于姿勢掌握不對,以及墊球力度控制不好等原因,出現無法連續墊球或者在墊球時覺得手腕特別痛的情況,消磨了學生學習熱情與意志,為學生排球學習帶來不利影響這一問題,如何進行專業化的教學引導,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重難點內容。為此,教師應該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根據新課程理念要求,對學生開展鼓勵式教學,認真觀察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接受能力,對于自身對排球這門課程有抵觸情緒的學生,予以思想上的鼓勵,通過榜樣帶頭作用、宣傳女排精神等諸多方法,讓學生認識到排球學習的樂趣所在;針對因技術水平低或是無法完成連續墊球而產生的退卻心理,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與觀察,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開展適當的分層教學活動,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可以充滿信心,找到排球學習的樂趣所在,對當前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及時的調整,拉近師生間、學生間的距離感,通過團隊協作等新課程理念,讓初中體育課堂更具吸引力與創造力,更好地綻放初中生更加美麗的青春,實現學生身體素養的全面提升。學生在對本環節內容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積極地對以前學習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平衡能力、反應能力以及靈敏度,讓學生更加全面的掌握相關技巧內容。
3.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加強新課程理念運用能力
現階段,部分初中體育教師尤其是部分老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工作時,沒有真正地認識到新課程理念的重要意義,以及當前國家、家長以及學生自身對身心健康培養的迫切需求,在開展日常教學活動時,仍然采取較為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進行簡單的教學工作,通過不斷地重復教學動作,內容枯燥乏味,教學形式更是十分單一,雖然讓學生掌握了體育教學的有關內容,但卻忽略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以及拓展性,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常常出現“我不行”“我不敢”等思想,教師專業水平的不足直接影響了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工作的正常發展,對于學生個性的培育工作也存在一定的欠缺,學生在體育教學中自然容易出現無法發揮最佳狀態的情況,初中體育教學工作也沒有將新課程理念融入其中。為此,必須提升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能力,真正地認識到新課程理念對初中體育教學發展的重要意義,將體育思維運動、身體運動以及心理運動的內容融入教師教學理念之中,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體育綜合性活動,讓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教學指導,形成終身制學習的良好發展態勢。
例如,教師團隊在前期備課階段,就應將初中體育教學工作中如何有效融入新課程理念等內容作為體育教研團隊內部的重要研究內容,在團隊內開展定期討論工作,明確不同階段學生對于體育教學的熱衷點與興趣點,深入挖掘學生的真實需求,真正地從學生發展出發,在體育教學中不僅要教授體育知識,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鼓勵與支持,以激勵的話語引導學生參與到體育教學中,更好地發揮體育教學工作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實際效用,助力初中生未來發展。同時,初中體育教師還應對課內課外體育教學進行有機融合,通過趣味運動會、運動項目大比拼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斗志,在班級內部形成榜樣力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讓學生在面對困難時可以勇往直前,取得更大的進步,培養學生形成終身的體育意識與體育能力,有效鍛煉和提高學生,開創體育教育工作新的發展局面。
4.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學發展工作進行了一系列探究。在新課程理念要求下,更加關注教師的教學形式是否受到學生的歡迎,以及學生是否能夠適應并融入日常的體育教學活動中,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體育教學設置中真正地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引導學生開展興趣體育學習,實現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想要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真正地感受到快樂,在身體上以及心理上都得到正向引導,不僅需要持續鍛煉,同時要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自信心,讓學生勇敢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養成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為此,在日常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新課程理念的相關內容進行充分研讀,將新課程理念融入于日常教學工作中,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對學生思維靈動、身體運動以及心理活動進行綜合研究,找到符合學生需要的體育教學策略,幫助學生養成長期性的體育愛好,并將體育愛好帶入日常生活之中,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養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建立起交友圈,養成互幫互助的良好品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強.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學發展研究[J].教書育人,2022(04).
[2]晉榮.基于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體育教學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2(20).
[3]王朋飛.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探究[J].軟件(電子版),2019(02).
[4]牛岵.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學周刊,2020(24).
[5]達古拉.淺議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效率[J].中國高新區,2019(15).
[6]李方玉.略談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學改革[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
[7]張玉萍.新課程理念下的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J].學周刊,2021(19).
[8]張永福,姚金元.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學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2019(03).
[9]李擎昊.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體育教育創新模式的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9(14).
[10]吳任女.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