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永貴 田芳



摘 要:根據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發表重要講話精神,對鐵路行車規章課程思政教育建設路徑進行探索,文章從建立規范的課程標準和全面的課程思政實施策略,加強教師團隊在專業課程中的課程思政意識,深入挖掘和不斷拓展課程思政元素,搭建鐵路行車規章課程思政評價體系四個方面分析了鐵路行車規章課程思政建設路徑,并進行了融合。經過問卷調查,學生很愿意接受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與傳統教育相比更傾向于現代化手段的動畫、短視頻等形式的思政教育內容。
關鍵詞:鐵路行車規章 課程思政 建設路徑
1 引言
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發表重要講話,習書記指出高校思政教育是課程建設的“主戰場”;同時,高校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思政教育的“主力軍”。這要求高校專業課教師要融入思政教育隊伍,要依托專業課的教學內容滲透思政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分為兩個模塊:一是思政課程,二是課程思政。思政課程在高校教育體系中僅占20%左右,要利用好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陣地,就必須在專業課中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是提高思政育人效果的主要環節[1]。通過文獻閱讀,對于高校課程思政教育建設的情況分析,專業課思政建設還是比較滯后,特別是鐵道運營管理專業,課程思政教育融入專業核心課程,仍然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所面對的關鍵性問題[2]。
2 鐵路行車規章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
2.1 鐵路行車規章課程概況
《鐵路行車規章》課程是高等職業教育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一門專業核心課,主要講授《鐵路技術管理規程》等規章的相關內容。使學生掌握接發列車工作、調車工作、列車調度指揮等方面的有關規定,具備運用規章進行安全生產的能力。針對鐵路行車工作各崗位工種的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確定學生應具備的專業態度、技能與方法。使學生建立鐵路運輸組織的整體概念,樹立鐵路運輸高度集中,統一指揮的重要理念,了解鐵路各專業之間的關系和鐵路運輸機制,確定本專業在整個鐵路運輸業的地位和重要性。
2.2 鐵路行車規章開展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的學生,剛好處于思想建設的關鍵時期,且處于信息大爆發的多元化時代,作為“00”后的一代,熱衷于從網絡和短視頻上獲取國內外社會熱點問題,形成了自身獨立特行的特點[3]。部分學生因為不能辨別網絡信息的真假,以及一些負能量、不正當言論和外來文化的侵蝕,對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使得一些迷茫的學生選擇了“躺平”,這類錯誤的價值觀。所以,作為教師應多關注時代新問題,堅持“立德樹人”的本性,才能更好的守住思政建設的主陣地,為學生排憂解惑,培養正確的價值觀。目前,職業院校在課程思政教育方面存在錯誤導向,認為思政教育只能在思政課程中進行教學,由馬克思主義學院承擔,與專業課教學完全分離,導致課程思政得不到預期的目標[4]。鐵路行車規章作為一門保障鐵路安全生產的核心課程,與思政教育的銜接具有明顯的優勢,將二者融合既有利于學生對規章條文的理解,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同時還可以滿足學生價值觀培養過程中的文化需求。
3 鐵路行車規章課程思政建設路徑分析
3.1 建立規范的課程標準和全面的課程思政實施策略
鐵路行車規章課程的授課任務都是由具有豐富鐵路工作經驗的教師團隊承擔。然而,教師在講授專業課程的過程中缺乏規范的課程標準、全面的課程思政實施策略,導致教師在講授課程時,學生不能系統的、科學的學習專業知識;教師在備學生的過程不夠全面,導致在育人層面缺乏針對性和完整性。因此,對于鐵路行車規章課程亟需一套標準的、全面的、行之有效的課程思政融入策略,將挖掘思政元素、素材案例收集、思政融合的審核等進行統一規范,才能在專業課程教學全過程中體現思政元素,達到相輔相成的目的。
3.2 加強教師團隊在專業課程中的課程思政意識
當前,很多老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不足,對思政教育本身理解就存在一定盲點,且對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之間的融合認識不足,無法將思政內容融入到授課的全過程,甚至生搬硬套思政,致使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之間形成了“兩張皮”。必須認識到教師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性,是一堂好的思政課程的策劃者、組織者及實施者,對思政課堂的效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強化:第一,學校每學期組織教師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比賽;第二,提升授課教師信息化水平,將課程思政與多媒體、短視頻等新技術相結合;第三,通過學生對課堂的評教效果來促進教師思政意識。
3.3 深入挖掘和不斷拓展課程思政元素
思政元素的缺乏,將會影響到專業課程內容與思政內容的無縫銜接的過程,這樣會導致學生在學習和理解的過程出現偏差,因此,在思政課程的建設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全方位的、多渠道的去挖掘與專業內容可以無縫銜接的思政元素,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多引入鐵路作業中實際的案例,讓學生們參與點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思政教育“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3.4 搭建鐵路行車規章課程思政評價體系
科學的課程思政評價方法,是提高專業課教學質量的指揮棒[5]。針對專業課程融入課程思政的評價,目前沒有一種較精確、直觀的方法,由于課程思政教育本身具有延遲性和難以量化的特點,導致很多文章的評價方法都缺少精確度,評價結果也不完善,無法對課程思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糾偏。
對于鐵路行車規章課程以下兩個方面構建相應的課程思政評價體系:第一,鐵路行車規章課程內容覆蓋面廣,包含調車工作、接發列車、調度指揮等知識點,能力要求都需要學生掌握理解,對每一個主題做一項課程思政建設報告,然后在評價中加入愛崗敬業、團隊協作、安全生產、遵章守規、工匠精神、尊客愛車等方面的評價考核;第二,對每節課的內容進行問卷調查,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來檢驗課程思政的成果,同時,通過調查問卷的反饋,教師及時對課程設計進行優化。
4 鐵路行車規章課程思政融合實踐
4.1 鐵路行車規章課程思政融合的系統設計
根據鐵路行車規章課程的特點、鐵路企業的性質及課程思政建設路徑,分析擴展鐵路行車規章課程思政融合的系統設計,如圖1所示。
鐵路行車規章課程內容主要分兩部分,普速和高速鐵路行車規章的運用,在學習知識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有機的融合課程思政的內容,引導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更好的為鐵路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4.2 課程思政融合實踐
課程思政的融合分為準備階段、講授階段和鞏固階段。準備階段,將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重新修訂,在教學目標中加入思政教育的部分。由表1可以看出,轉變之前僅僅是對教學內容的講授,轉變之后可以很好的將知識講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及文化傳遞無縫銜接起來。講授階段,采用鐵路事故案例結合動畫和短視頻,將鐵路行車規章的條條框框可視化,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遵章守紀、安全生產的價值觀。鞏固階段,通過可視化內容的學習,啟發同學們去了解鐵路行車規章課程每一條內容對鐵路生產的重要性。
4.3 課程思政融合評價反饋
本文采用的評價方法為問卷調查法,對鐵路行車規章課程的“課程思政”的融合效果進行了相關評價,參與問卷調查的學生為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鐵道運營管理專業大二完成鐵路行車規章課程教學任務的學生。總計發放調查問卷302份,回收了286份,其中有效問卷為269份(男生234人,女生35人)。
由表2可知,課程思政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價值觀塑造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其中95%以上的學生認為在講授鐵路行車規章時,引入鐵路行車事故案例會在學習和實踐中對自身由不同程度的影響;44.12%的學生認為鐵路行車規章融入思政元素對自身價值觀影響非常大;當前短視頻興起的時代,與傳統理論講授、啟發式教育、課堂互動等方式相比,同學們更加喜歡通過事故案例與視頻、動畫相結合的形式來展現相關課程思政的內容。
通過學生對鐵路行車規章課程思政融合評價反饋可見:①課程思政會對學生自身產生一定影響,學生也很愿意接受此種形式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師可不斷提升自身業務能力,更好的將課程思政內容融入專業核心課,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來引導和塑造學生的價值觀;②鐵路行車事故案例的視頻、動畫內容較直觀且代入感很強,學生更加容易產生興趣,從而更愿意接受動畫、短視頻為載體的課程思政內容;因此,教師應多利用多媒體平臺制作相關事故案例的動畫和微視頻等,將課程思政引入到專業課中,激發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興趣,達到教書育人的成效。
5 結束語
本文以高職《鐵路行車規章》課程為載體,提出了鐵路行車規章課程的思政建設路徑,通過實踐研究表明,本課程的思政建設路徑分析與課程思政融合鐵路行車規章課程評價反饋的結果具有普遍性,為其他專業核心課的課程思政建設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課程思政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又重要的工作,筆者將繼續致力于挖掘更深層次,更易讓學生接受的課程思政融合模式,推進課程思政與鐵道運營管理專業的深度融合,從而實現“德技并育”。
基金項目:2022年度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課程思政示范課項目(項目編號:2022-KCSZ16)。
參考文獻:
[1]任彥華.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模式探索[J].科教文匯,2022(08):92-96.
[2]李丹,彭濤,陶艷,汪科.鐵道機車專業核心課程“課程思政”總體設計[J].南方農機,2021,52(13):138-139.
[3]宮維明.“課程思政”的內在意涵與建設路徑探析[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8(06):66-69,91.
[4]李靜.理工院校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才智,2019(03):29-30.
[5]肖香龍,朱珠.“大思政”格局下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10):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