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敏婭
[摘 要]制造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做出了巨大貢獻,對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具有較強的積極推動作用。但是新形勢下,經濟全球化逐步深入,供給側改革逐漸加快,使得制造企業面臨的發展問題愈發嚴重。對此,需要制造企業提升資金管理能力,提高發展效率。目前,大多數制造企業的資金管理都存在不少問題,不利于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和長遠發展。因此,文章結合制造企業資金管理的具體情況展開研究與分析,明確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健全財務風險防范體系、創新資金管理方式、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完善資金管理制度和健全財務監督評價體系等對策,希望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經營目標。
[關鍵詞]新形勢;制造企業;資金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3)13-0040-03
(一)有助于規范企業的經濟行為
企業資金管理的能力越強,就越能有效地規范企業的各種經濟行為,幫助企業減輕經營運轉的壓力,尤其是在市場競爭逐步加劇的當下,許多企業的資金管理效果較差,導致企業的經營效益有所降低。企業中部分工作人員的操作規范性較差,使得企業的資源浪費情況愈發明顯,很多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漏洞相對較多,導致資產受到損失。尤其是制造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容易產生存貨過多的問題,導致企業的資金運轉效率相對較低,資金有所不足,無法順利開展經濟活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制造企業的資金管理質量有待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亟待提升。企業通過資金管理的方式,可以約束工作人員,讓企業的經濟活動開展得更加順利、規范,進而加快企業的發展步伐,提高企業的經營利潤。
(二)有助于解決企業的資金問題
資金管理能夠有效幫助制造企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化解內部資金矛盾,緩減企業的資金緊張情況,處理企業其他的閑置資金,發揮資金的積極作用。
通過科學的資金管理方式,企業能夠對現有資金進行有效管控,明確資金的具體流向,使資金的使用更加科學合理,動態監管資金的使用情況,避免企業出現挪用資金與私自處置資金的問題以及徇私舞弊的行為,提高資金的應用效率[1]。
同時,加強資金管理可以幫助企業完善資金使用流程,保障資金的穩定性,提高資金的安全性與運轉效率,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增強企業的經營活力,保障企業的經營收益。
(三)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速度的逐步加快,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步加劇,與此同時,也為企業帶來較多的發展機會,特別是制造企業,如果能夠提升資金管理能力,完善資金管理體系,就可以有效增強發展活力,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通過資金管理的方式,企業能夠將資金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保障資金的安全與有序使用[2],從而使企業避免經營危機,也可以保障企業的資金充足,降低融資壓力,避免資金浪費。
此外,企業還可以通過資金管理的方式提高經濟發展能力和投資的科學性,并在此基礎上增強制造企業的價值創造能力,創造出更高的經濟價值,促使企業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在市場競爭中保持競爭優勢。
(一)缺乏完善的財務風險防范體系
目前,許多企業都通過加強資金管理的方式提高經濟效益,但是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大多數制造企業都對財務風險的防范與管控缺乏一定的重視。
在經濟市場迅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的數量逐漸增多,國家實施宏觀經濟調控,使得企業財務管理的成本有所提高。制造企業在長期經營過程中,面臨的經營風險因素較多,如果制造企業缺乏資金管理的能力,未能真正提升資金管理的有效性,將會導致企業的經營風險逐步增加[3]。
一部分制造企業由于規模相對較小,缺乏資金使用的科學理念,并未掌握可行的資金管理方法,以至于企業的生產經營風險防范意識較弱,對企業的管理人員造成一定的誤導,使得制造企業的資金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率降低。在這樣的情況下,會加大制造企業的財務風險,對企業的經營發展具有消極作用。
(二)資金管理方式過于單一
就當下來說,許多制造企業的資金管理方式都不夠完善,存在著管理方法過于單一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制造企業并未創新資金管理方法。
許多制造企業的資金運轉效率都較低,在采購原材料的過程中,并未選擇適當的貨款支付方式,導致企業的資金成本相對較高,無法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企業并未科學處理閑置資金,現有的閑置資金僅僅存入銀行,不但無法產生更高的價值,而且無法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另外,企業在資金相對豐裕時并未做好投資活動,資金的可利用性不高,運轉效率相對較低,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些制造企業不注重對存貨的管理,導致資金的使用效率不高。企業并未管控合同簽訂的實際情況,原材料容易出現積壓的問題。特別是制造企業原材料需求量較大,企業如果不能提升存貨管理的有效性,會導致各項工作開展的難度增加。
制造企業的應收賬款管理能力相對較弱,無法及時收回應收賬款。
(三)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
部分制造企業更加重視資金流量相對較大的業務,缺乏對資金流量相對較小但與企業資金鏈相關的業務項目的重視,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管控資金,資金的全過程管控效果較差。
另外,部分制造企業對資金管理的內容僅包括資金運營管理,缺乏對企業投資工作與籌資工作的管控,以至于企業常常出現盲目投資的問題。許多制造企業忽視投資過程中的資金成本,并未從整體上開展內部控制。這種情況會使得制造企業的利益受到嚴重影響,導致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難以實現,無法真正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四)資金監管效果相對較差
在經營生產的過程中,許多企業無法收集與整理企業的業務與財務基礎數據,導致資金管理平衡性相對較差。數據不夠完整,使得企業的數據分析能力相對較弱,缺乏數據支撐,導致企業決策不夠科學。
制造企業的管理人員缺乏法制觀念,并未及時主動地執行我國相關財務管理制度,以至于財務資金審計監督效果相對較差,資金管理的風險相對較高,無法有效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質量。資金監管機制并不完善,導致制造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較低,無法真正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五)財務管理監督評價體系缺乏
制造企業的監督評價體系不夠客觀,部門工作人員在監督評價過程中主觀性過強,導致監督評價的質量相對較差。
同時,制造企業缺乏健全的監督評價指標,在工作過程中并未提升指標的科學性與適應性,部分企業的監督評價指標與企業實際經營情況不相適應,導致監督評價工作的開展過于形式化,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益。
一些制造企業的財務管理監督評價并未深入到各個環節中,僅管控銷售環節,缺乏對采購等環節的財務管理監督評價,導致監督全面性不足,企業無法了解實際的運營狀況。
(一)健全財務風險防范體系
制造企業為增強發展活力,提高風險控制水平,需要加強資金管理層面的風險控制,注重風險意識的培養,提升企業的風險管控能力[4]。
制造企業需要加強財務風險管控意識的培養,更加注重識別日常經營過程中的風險,明確資金的使用方向與具體用途,加強對運營資金的管控,這樣可以有效提升企業的資金管理能力,增強企業的發展活力。
由此,可以利用先進的技術加強對風險的識別,建立風險預警識別系統,通過先進的預警技術提前發現存在的風險隱患,采取科學的措施規避風險,將風險控制在企業可以接受的范圍內。這樣可以有效保障企業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避免企業受到風險影響。
企業需要創新資金管理理念,提高資金管理的效率的質量,并在此基礎上確保企業管理人員掌握足夠的理論知識,更加重視財務風險控制,提升資金管理的有效性,降低企業的運營風險。
(二)創新資金管理方式
制造企業需要借助銀行產品提高資金運轉效率。制造企業通過購買銀行產品,降低采購成本,通過向供應商開具銀行承兌匯票的方式支付貨款,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
同時,企業可以與銀行簽訂存款協議,將閑置的資金依照固定的利率結算,也可以將企業所有資產用于搭建資產平臺,與銀行合作構成現金池與票據池[5]。
制造企業需要加強存貨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對此,需要更加注重對合同簽訂的管控。項目部門需要結合合同進行采購與生產,避免盲目采購。庫存需保持在適量的程度,避免出現原材料積壓過多的情況。由于制造企業的生產周期相對較長,企業需要精細化管理存貨,及時處理與變賣呆滯物資。
同時,制造企業需要做好應收賬款管理工作,成立應收賬款回收小組,及時回收相關賬款。
(三)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
制造企業需要結合生產周期,在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中發揮管理作用。同時,需要加強執行授權審批制度建設,在項目開始進前需要做好資信調查工作,加強市場調研,注重項目可行性分析,加強對項目規模與可以實現的利益的預估與判斷,避免出現盲目投資的情況。
除此之外,要立足整體利益的角度,將眼光放長遠,更加注重對財務風險的管控,在投資工作過程中需要執行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對控制制度執行過程的監管,保障企業的資金安全,提高內部控制質量。這樣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資金管理效率,使資金的使用更加高效。
(四)完善資金管理制度
制造企業需要加強資金管控機制的建設,立足于當下,提高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程度,建立起“互聯網+”的應用模式,構建全面、完整的企業財務信息管理體系,提高資金全方位管理監督效率。
制造企業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系統錄入相關財務業務基礎數據,加強對企業資金的全方位管控。在此基礎上,企業需要設立完善的審計監督部門。該部門對企業董事會負責,可審計與監督企業的各項財務數據與經濟活動的資金使用情況。
制造企業還可以聘請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實施外部審計,使其與內部審計相結合,增強資金管理的有效性,保障企業的正常運營,增強企業的發展活力。
(五)健全財務監督評價體系
健全監督評價機制,保障監督評價指標的科學性,使其更加客觀,對各個部門的評價與監督更加公平。對此,企業需要提升監督部門的獨立性,使其擁有一定的權力,以此保障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制定的評價指標要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相適應,工作人員能夠依據相關指標完成監督審計工作。這樣可以結合具體的應用現狀,得出企業實際的經營數據,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避免產生經營風險。
制造企業要注重財務管理監督評價的全面性,針對各個環節實施監督與評價,提高監督與評價的深入程度。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制造企業審計監督的科學性,保障企業的管理人員能夠做出科學決策。
制造企業需要不斷提高資金管理能力,提高經濟效益。在這一過程中,制造企業可采取健全財務風險防范體系、創新資金管理方式、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完善資金管理制度和健全財務監督評價體系等科學措施,增強資金管理的有效性,幫助企業實現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
[1]于曉華.制造企業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舉措[J].大眾投資指南,2022(08):68-70.
[2]黃明.制造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21):191-192.
[3]陳莉.淺析制造企業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財經界,2021(19):45-46.
[4]趙麗.探索當前制造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管理文摘,2021(08):62-63.
[5]麻飛敏.談新形勢下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大眾投資指南,2020(24):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