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夢楠 黃宇倩

關鍵詞:職業教育;職業能力;藥學;課程建設
我國的職業教育源于春秋時代開設的六藝學堂,在鴉片戰爭后融合了西方現代教育,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體制迅速發展。近年來,由于國家對教育體制改革及發展的重視,職業教育備受關注。2019年,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職業教育發展舉措及制度體系。此后,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突出了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明確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屬于同等地位,并進一步擴大了職業本科教育的招生規模,建立了技能型社會[1]。
由于新冠感染的影響,全球投入大量的財力研發生產抗病毒藥物,而一個藥物從研發到生產需要經歷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以及新藥的申請及審批等冗長的過程。該過程涉及大量藥學相關學科知識的運用,包括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理學、藥代動力學、臨床藥學、藥物分析以及藥事管理學等,因此,人類對新藥技術領域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藥學作為一類實踐性極強的綜合性應用專業,其專業課程建設應立足職業教育大環境,培養符合社會需求、具備高素質和高技能的藥學專業一線應用創新人才,為國家新藥研發、合理用藥、安全用藥等方面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2]。
1 職業教育背景下藥學專業課程建設現狀分析
隨著職業教育的大力發展,我國很多高職高專陸續開展合并轉設工作,建立了職業本科院校。其中,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作為我國第一所職業本科院校,2022年產生了第一屆畢業生,其就業發展為其他職業本科院校乃至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經驗。藥學作為專業性極強的學科,在課程設計中應該注重藥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包括國內外新藥技術的研發現狀、藥物在體內的相互作用及應用、合理用藥及提高藥學服務水平的具體舉措等。我國開設藥學院的高校并不多,由于現階段國家對醫藥行業高度重視,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藥學人才刻不容緩。本研究以浙江藥科職業大學第一屆176位藥學專業本科生(男女比例為31∶69)為調查對象,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職業教育背景下學生的課程觀形成具象化的調查報告,為職業本科教育背景下藥學專業課程的建設提供新思路[3]。
1.1 藥學專業選修課、必修課建設
對藥學專業學生對浙江藥科職業大學在專業課程設置上的合理性和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包括必修課、選修課以及實驗實訓課等方面的課程結構安排。調查結果顯示,41.48%學生認為學校在專業課程建設中應以藥學及其相關專業知識為主,而48.00%學生認為專業基礎課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比較重要,兩者的重要程度幾乎一致。在專業課程建設原則性導向調查中,71.02%學生認為應以激活原有知識為主要原則,其次為聚焦解決問題和以應用型為導向,分別占比50.00%和47.16%,也有不少學生認為論證新知識和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在課程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如圖1所示。在選修課程建設中應增設課程類別的調查中,社會實踐類和學科拓展類占比最高,分別為97.00%和86.00%,學生的滿意度也較高。在選課過程中,68.18%學生根據自身興趣選擇相應課程學習,而23.00%學生在選課時會參考教師或學長、學姐的意見。該結果顯示,學生能較好地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自主性較強??傮w而言,在職業教育背景下,藥學專業課程建設以理論實踐為主導、以原有的知識教授為根基進行改革創新,重整教學內容,輔以相關學科交叉授課,緊隨專業發展方向,形成多元化教育結構體系,有助于學生的職業能力及其相關專業領域的能力提升[4]。
1.2 藥學專業授課模式及考核評價
對藥學專業授課教師的主要授課方式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8.00%學生認為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擔任知識傳授者和引導者的角色,而44.00%學生認為教師應作為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在藥學專業課程的授課方法調查中發現,當下課程教授仍以教師講授法為主導,集實驗實踐法、小組合作法、案例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等于一體,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由于“科教融合”教育理念的大力發展,利用網絡平臺豐富教學資源是當下課堂教學的主流手段。調查結果顯示,有80.00%以上的藥學專業教師在授課時會采用在線學習平臺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而學生的教學反饋統計顯示,60.00%學生每天使用在線學習平臺,而剩余學生每周至少使用2次。該結果證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拓展教學途徑,同時整合學生碎片化的學習時間,合理配置教學資源[5]。在線平臺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也使課程考核方式更加多元化。藥學專業傳統的課程考核模式常以閉卷考試為主,占70.45%,包括綜述寫作、文獻翻譯和調查報告等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F階段,利用網絡平臺進行隨堂測試、分組討論、任務點考核等更多過程性評價方式,強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1.3 藥學專業學生第二課堂情況
對藥學專業學生在課外的學習情況及途徑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當在專業學習中遇到問題時,82.39%學生選擇網絡檢索,而55.00%左右學生會選擇向教師請教、同學討論或查閱相關書籍。由此可見,在“科教融合”背景下應用現代化檢索引擎,極大程度地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途徑。但在網絡檢索途徑中,90.91%學生習慣運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檢索,而使用專業性學術網站和知網的學生分別占28.98%及31.82%,使用其他學習平臺的有52.27%。在調查中,22.73%學生參與過實踐性項目,包括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或其他知識競賽,只有4.00%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因此,學校對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待加強,同時,只有50.00%學生會關注相關專業領域的研究進展。調研第二課堂的類型時發現,38.07%學生傾向于選擇與本專業無關的社團活動等,因此,學校在課程建設中應以培養學生專業興趣為導向,使第二課堂活動中的專業項目多元化,增加學生的參與興趣。
1.4 課堂學習與職業相關性考量
在職業教育背景下,高校課程建設應以職業需求、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高素質的實踐應用型人才。調查顯示,89.20%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思考過與職業的相關性。對學生未來就業傾向進行摸底,結果顯示,61.91%學生傾向于進入醫院工作,占比最高,其次是醫藥公司,占比約57.95%,而22.73%學生表示會選擇其他行業??傮w而言,學校在構建藥學專業課程體系時,需要進一步考量學生職業選擇的相關性,有針對性地進行校企合作,開設“企業直通車”等相關課程,以職業為導向,開設有針對性的實踐實訓課程及培訓、講座。
2 藥學專業課程建設中的建議舉措
2.1 PBL與LBL、理論與實驗結合的雙軌教學法
問題驅動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學生為主體,而傳統講授式教學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以教師為主體。在藥學專業課程建設過程中,教師需將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例如,在Ⅱ型糖尿病的治療案例中:患者,女,66歲,身高165 cm,體重66 kg,空腹血糖7.8 mmol/L,餐后血糖11.2 mmol/L,糖化血紅蛋白8.70%,該患者的初始治療應采用何種治療方案。在授課之初,教師可以采用LBL教學法介紹Ⅰ、Ⅱ型糖尿病的區別以及Ⅱ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案,包括聯合治療方案等基礎理論知識,然后通過PBL讓學生分組討論,對該案例進行分析并設計有效的治療方案,再讓教師點評。采用PBL與LBL相結合的雙規教學法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分析并解決問題[6]。
藥學專業課程基本由理論+實驗兩部分組成,在課程調研中發現,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中雖然認為最難理解的是“藥物化學”課程,但最喜歡的實驗課程也是“藥物化學”。因此,藥學專業課程應注重理論與實驗的結合,讓實驗課程穿插在理論教學中,使實驗輔助并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驗證,而理論進一步推動實驗創新,提高實驗技能。
2.2 以“產教融合、證教融合”為導向的供給側改革
基于國家對創新創業型雙創人才的培養需求,高校更應加快推進以“產教融合、證教融合”為導向的供給側改革。“產教融合”要求學校在課程建設中加大校外兼職兼課教師的占比,培養校內創新實踐能力強的師資團隊進入企業參與生產研發,擔任藥企的技術指導,同時聘請企業的資深技術員開展學術講座和實踐經驗分享。通過雙聯動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將學校的教育教學、科學研究與企業的生產實踐、技術發展相結合,實現資源的合理化配置。邀請校內外具有創新創業經驗的教師、行業專家對學生進行創業指導,促進“雙導師制”培養模式的建立,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證教融合”教學理念推進了“雙證書”制度的建立,將職業崗位所需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融入了藥學專業的課程建設中[7]。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主流就業意向是醫院,因此,在藥學專業課程建設導向中可以將藥師、執業藥師的考試范圍和內容納入專業學習中,同時,學??梢匝埿袠I專家開展職業資格考試的政策解讀,培養藥學專業學生的基本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藥學服務者[8]。
2.3 加強第二課堂的構建
第二課堂在對學生相關專業領域的素質及能力培養中起到重要作用。學校在職業教育背景下更應該加強相關制度化建設,設置相應的學分及課時獎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藥學相關專業教育類培訓、藥學競賽、學術講座、科技創新項目等,提高學生對藥學專業的學習興趣及熱情,實現“合理用藥、按需用藥”理念的輻射性擴展。同時,學校應加強與其他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的合作,邀請相關專家進校開展講座培訓,幫助學生確定專業定位及發展方向,同時鼓勵學校教師牽頭組織各類學科競賽、科研項目的申報等,倡導學生積極入組開展創新性實驗實訓項目的課題申報、項目設計、答辯、技術路線的構建及研究,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實踐創新能力,促進“以學生為中心”的全面發展,推進學??蒲衅脚_的建設與發展[9]。
2.4 采用多元化聯動教學模式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中更傾向于交叉學科的融入,因此,在藥學專業課程建設中應采用多元化聯動教學模式,建立開放共享的專業課程群。在課程建設實施中組織各專業教師集體備課、共享教學資源、重整教學內容,使專業教育全面化,同時避免課程知識的重復性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在專業課程授課中要緊跟行業發展,擴寬國際視野,課程內容各有側重點和切入點,聯動促進。在課程評價環節,采用多元化考核評價模式,增加過程性考核占比,考核內容包括理論考試、綜述寫作、課堂表現、單元測評、在線學習、實踐技能、調查報告或科研論文等[10],引導課堂教育向以學生為主體轉變,從專業化視角打開課程學習的新思路。
3 結語
在職業教育背景下,藥學專業課程建設應以應用型為導向,多學科交叉融合,樹立新的教學理念,重整教學內容,推進多元化教學模式改革發展,融入“科教融合、產教融合、課證融合”的三融合聯動模式,發展第二課堂,并以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專業化人才為目標?;趪耶a業結構的轉型,高度重視醫藥行業創新發展,落實職業教育的政策理念,推進藥學專業課程改革,培養真正適應社會發展的“卓越藥師”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