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靜怡
[摘 要]社會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積極改革創新教學模式,為社會輸出更多的優質人才。現代學徒制是指高校和企業相融合,通過師傅手把手進行授課教學的模式來培養人才,其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是高職院校教育創新的必然選擇。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高職院校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斷進行優化和改革。本文主要對現代學徒制導向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促進我國高職院校教育水平的提升,為社會的發展建設培養更多的優質人才。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志碼:A
學徒制是我國從古至今一直采用的教學手段,但是在當今時代,傳統的學徒制已經無法滿足人才培養需求,現代學徒制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現代教育的重要方式。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內部的人才管理模式也隨之發展變革,對于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企業改革后的人才需求,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成為現階段高職院校的重要手段。現代學徒制要求高職院校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將人才市場的需求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以此培養出更能滿足企業用人需求的人才。
1 現代學徒制概述
學徒制是我國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優秀文化,擁有著極其濃厚的文化底蘊,是古代社會的一種重要的文化符號。隨著時代的發展,學徒制也進行了發展和改革,形成了如今更加符合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現代學徒制。現代學徒制區別于傳統師徒制的主要內容是現在的學生需要在接受國家系統教學的基礎上,跟隨教學和技術職工學習專業技能,在與教師的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成為綜合性
人才。
現代學徒制是高職院校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由企業的技術師傅與學校教師共同進行教學,以培養學生崗位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工學結合是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與傳統的學徒制不同,現代學徒制需要接受系統的學校教育,在學生接受學校文化教育的前提下,大力開展技能教學,培養具有綜合素養的優質人才。現代學徒制是現代校企一體化育人的重要表現形式,旨在促進學生的職業技能與個人素養的共同提升。現階段各地區和政府都高度重視對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的支持,加強了高職院校現代學徒體系的建設,以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
2 現代學徒制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的必要性
1.1 加深產教融合
產教融合是現代高職院校發展的主要模式,能夠實現學校和企業的雙贏。現代學徒制采用企業員工與學校教師共同進行人才培養的方式,提高學生技能學習的針對性。一方面,學生能夠將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1]。另一方面,企業以崗位需求為基礎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能夠強化學生的崗位專業能力,解決學生將來的就業問題。校企雙方深度合作,整合教學資源,有利于在強化高職院校教育水平的前提下,為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人才,促進雙方互利共贏。
1.2 加強人才培養
現代學徒制改變了以往高職院校的教育方式,解決了以往課堂教育與社會需求相脫節的問題,幫助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未來的就業發展中獲得優勢。現代學徒制將原本的理論教學與崗位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現代學徒制改變了以往的教學體系,在實際教學中,通過與企業合作構建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崗位實踐等方式,對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更新。校企雙方根據人才市場的崗位需求共同制訂教學計劃,為學生制定更加科學的教學內容,提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水平,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2.3 順應時代發展
現代學徒制是現在社會發展趨勢下的必然選擇,是政府、企業、學校等多方共同制定的教學模式。為了充分發揮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優勢,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加大了對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教學體系建設的資金與政策支持力度。學生在實際的學習當中,能夠實現職業技能與文化素質的共同提升,成為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綜合性人才,促進企業產業結構的升級與改革,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3 現代學徒制導向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3.1 教學理念落后
我國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在推行和實施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部分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導致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基本流于形式,沒有構建完善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體系并將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落到實處。教學方案與教學內容沒有與人才市場的需求形成有效對接,導致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內容與社會需求相脫節,對于校企雙方和學生來說都有著不利的影響。企業的教學資源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太過有限,學生的實踐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鍛煉。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優勢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離開學校后,其專業技能難以滿足市場的崗位需求,不利于其未來的就業。
3.2 缺乏管理機制
我國雖然在全國范圍內的高職院校與企業中推行了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制度,但是沒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來對高職院校與企業進行約束和限制,導致部分企業在校企合作中都沒有發揮自身的責任,往往參與度不高。另外,缺乏相關的激勵機制,很多企業都沒有參與校企合作。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新時代,我國部分企業在發展中往往過于注重自身的經濟效益,對社會責任意識較為淡薄,沒有完善的激勵機制,企業很難主動參與校企合作,導致高職院校的現代師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難以開展[2]。我國政府對校企合作的補貼不足,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校企合作帶來的經濟問題,導致校企合作模式流于表面。
3.3 公眾認知落后
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我國的教育在較長的時間里過于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育,忽略對學生實踐的鍛煉,這種教學理念嚴重影響了公眾的認知,導致一些人缺乏對教育的正確認識,比如,對實踐教育認可度不高,不了解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甚至對高職教育產生誤解或存在偏見。
3.4 企業參與乏力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現代學徒制最大的阻力,就是企業的參與度不足。部分企業對于高職院校的重視程度不夠,致使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因為沒有校企合作的支持,難以發揮其作用。對于部分企業來說,讓高職院校的學生參與企業的經營,派遣專門的職工對其進行崗位培訓,在無形之中增加了企業的運行成本,經濟效益較低。政府、企業、學校三者在利益分配上又始終難以達到一個平衡,無法將各方的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
4 現代學徒制導向的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優化策略
4.1 推進校企合作
高職院校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構建全新的教育情境,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對學生的文化課與實踐進行科學的安排。利用知行合一的管理模式,實現人才培養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突破,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在教育的形式上,高職院校要加強與社會、政府和企業之間的聯系,結合市場的實際情況共同制定教學內容,共同抵御市場風險,形成互利共存的經營模式,創建全新的教育情境,打造現代學徒制教學體系,充分發揮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作用,提高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水平。
在以往的高職院校教育中,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形式,并沒有在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方式中發揮實質性作用。在多元主體的現代師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企業必須承擔起自身在人才培養中的責任,為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提供資源,促進人才綜合素養的提升。學生、學校、企業要簽訂三方協議,利用其中的合同條款約束各方的行為,使協議三方都能承擔起自己在人才培養中的責任[3]。三方協議還能夠對學生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避免企業付出大量資源培養的學生最終全部選擇其他企業,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
高職院校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將實踐與理論相互融合,進行一體化教學,提升課堂質量。在教學內容上,校企合作共同開發,對接人才市場的崗位需求,為學生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整合各方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讓學生在掌握職業技能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學生在現代師徒制的學習中不斷提煉崗位內容,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能夠在將來的就業競爭中獲得優勢,實現學生、學校與企業的三方共贏。
4.2 政府提供支持
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就業能力。政府應當加大對現代學徒制的支持力度,嚴格監督校企合作,督促企業承擔起自身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的責任。政府還需要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保障現代學徒制的有效運行。用法律約束學校和企業的行為,促使雙方積極為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提供資源,改變以往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的現象。另外,政府需要加大對現代學徒制度人才培養模式的資金投入,建立學生實訓基地,節省企業的投資,給予企業一定的資金補貼,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企業對校企合作的參與意愿,促進現代師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運行。政府要增加對企業的補貼,為高職院校提供更多更先進的教學設備,提供資金保障,加深校企融合,加強各個院校與企業對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投入和重視,逐漸建立健全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教育體系。
4.3 做好社會宣傳
在文化傳承方面,要做好現代學徒制的宣傳工作,提高社會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認同感。
在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和政府可以利用自媒體平臺對現代學徒制進行宣傳,擴大其社會影響力,讓社會各界能夠認可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價值,為高職院校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政府要建立激勵機制,將校企合作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成果作為考核標準,對于取得良好效果的校企合作組織給予獎勵,調動全社會各個領域企業參與的積極性[4]。另外,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國際交流的方式,使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煥發全新的活力,喚起全社會的關注,從而促進現代學徒制的可持續發展,獲得社會各界的認可,提高高職院校人才的就業競爭力。
4.4 企業加強認識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發展離不開企業的大力支持,政府需要通過提高對企業的補貼、建立激勵機制等各種手段使企業積極參與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設[5]。企業要認識到現代學徒制的優勢,看到其對于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校企合作。企業要著眼于自身的長遠發展,與高職院校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為高職院校的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所需要的資源[6],通過高職院校的教育力量,為自身的發展培養更多的技術型人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業應注重以相應的工作崗位為學生提供實習的空間,在此過程中,企業不僅收獲了勞動效益,還節省了在崗位培訓上的費用[7],并且讓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高職院校學生,不僅具有極強的專業技能,還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力量[8]。企業應與學校緊密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共同招生,共同制訂教學計劃,讓學生在現代學徒制的要求下盡快熟悉企業的崗位需求,從而加快企業的升級和轉型,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9]。
5 結語
現階段我國的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還處在探索階段,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高職院校需要采取積極的改革措施,尋求政府的扶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交流,逐漸形成完善的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體系,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黃玉霞,黃武,姚彤佳.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院校“雙創”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17):78-80.
[2]王媛,王旗紅,金龍布. 現代學徒制視角下高職院校金融科技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科技視界,2022(7):166-168.
[3]翟俞豪,孫志潔,崔保偉. 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以電子商務專業為例[J].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4):61-63.
[4]張煜. 現代學徒制導向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策略[J]. 現代職業教育,2019(2):66-67.
[5]葛永芳,侯兵. 現代學徒制的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老字號品牌營銷,2021(12):158-160.
[6]嚴若樺. 現代學徒制導向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學劇刊,2023(17):9-11.
[7]林新. 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研究[J]. 輕工科技,2023,(2):149-151.
[8]任萍麗,施穎,陳松. 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實踐研究[J].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1):12-14.
[9]馮光. 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J]. 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15(3):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