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苾婷
摘要:隨著“雙減”政策的推進實施,如何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形式已經成為教師們關注的課題之一。同時,《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 年版)》中明確指出,教師要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融合,利用信息技術打破傳統數學教育的時空限制,豐富學習資源和教學場景,有效改進教育模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基于此,將圍繞“雙減”背景下如何運用多樣化的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形式展開論述。
關鍵詞:“雙減”;現代教育技術;小學數學;課堂創新
數學課堂一直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探索力的重要場所,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標志著學校和課堂將更多元化。教師可以利用信息資源收集制作更多圖文、視頻、動畫等資源,可以制作動圖進行直觀演示,讓學生對數學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好地理解、質疑、探索知識,獲得豐富的數學學習體驗,欣賞數學美,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質疑問難、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一、巧用微課,學科融合助力成長
在“雙減”政策的實施背景之下,小學數學課堂需要創新、需要突破,教師要運用更多元、更綜合的教學手段,選擇更靈活的教育模式,積極探索數學與生活、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因此,我大膽地將學科融合應用到教學實踐中, 深入挖掘與之相關的內容和方法,增強學習的趣味性、知識的立體感,對發展學生的素養、挖掘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潛力產生積極影響。
以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看日歷》的教學為例,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從生活中了解到許多關于“年、月、日”的常識,但至對于結果的來源、解題的過程關注得太少,以致于學習體驗不夠深刻。可以融合科學的知識,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將教學拓展內容以微課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眼前一亮,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點,學生認真觀察并進行深入思考。
運用動畫呈現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場景,讓學生感受到1 年正好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長度,時間長達365 日5 時48 分6 秒,通過分析計算發現,每四年就會多出一天,所以就有了“四年一閏”的說法。
二、善用動畫,引發學生自主想象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學生的學習應是一個主動的過程,認真聽講、獨立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活動應注重啟發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積極思考,鼓勵學生質疑問難。[1]因此,教師可以創設合理的信息化學習環境,通過教育資源直觀、清晰地展示教學內容的推進過程,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探究熱情,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資源充足的環境中自主地投入研究,建構知識體系。
以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長方體(一)”為例,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內容。為了使學生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是如何生成的,傳統教育模式下多數采用自主觀察等教學方法,形式單一,不利于學生的想象、推理與質疑。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采取多媒體信息技術平臺,從多角度為學生展示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重組與建構過程。運用動畫視頻呈現6種不同顏色填充的正方形拼接成相鄰的面不同顏色的正方體,通過操作演示發現,裁剪位置和方向不同, 平面圖形的形狀和顏色排列也不盡相同。學生通過觀察觀察、猜測、推理、驗證、直觀想象等,逐漸發現了正方體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與正方形的密切聯系,同時充分突破了“形”與“體”的關系與聯系這一重點。
三、活用多媒體技術,打通學生認知壁壘
統計與概率是小學數學學習的重要領域之一,內容主線為“數據分類”、“數據的收集、整理與表達”和“隨機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強調感悟數據收集、整理、表達與分析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數據意識。這一部分的教學,關鍵在于如何呈現和刻畫這些有價值的信息,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追求更直觀的“呈現”,更具體的“刻畫”,打通學生的認知壁壘,更好的發展學生的數據意識。
以“平均數”一課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將探索平均數意義的過程,直觀的展示出來,如“移多補少”環節,運用動圖演示,學生可以直觀探索平均數的特點表達出來。課堂上, 學生能夠自然地發現“平均數介于最大數與最小數之間”“平均數不一定與這組數據的某個數據相等,即使相等,它們所代表的信息也是不一樣的”等等。在此基礎上,繼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通過兩組數據的對比演示,知道用平均數可以刻畫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 體會其所具有的代表性。再進一步利用動圖, 實時呈現當再增加一個數據時,這一組數據的平均數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讓學生感悟每一個數據都會對平均數產生影響。至此, 筆者活用現代教育技術, 突破學生無法直觀感受平均數的意義這一困擾點,打通學生的認知壁壘,形成了初步的數據意識。
總之,優化課堂的教學形式是“雙減”政策實施之后的必然趨勢,教師應與時俱進,將現代教育技術與數學課堂進行有效結合, 激發學生興趣、拓展跨學科知識、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更加自信、自主,充滿樂趣,享受學習數學的成就感,逐步形成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22 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陸紅紅.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整合淺談[A].學科教育,2021(3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