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強
摘要:分層教學使得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變得更為精彩紛呈。按照學生學習層次和最近發展區的不同,將學生分為A、B、C 三個不同的學習層次, 實現教學目標的分層、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的分層。教師要依托初中信息技術教材進行分層教學,并可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學生汲取知識的營養,獲得信息技術操作技能。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分層教學;運用
分層教學的優勢在于在同一堂信息技術課當中,不同層次的學生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各不相同。這就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在同一層信息技術課中都會有一定的收獲,也更樂于參與到信息技術課程實訓當中。教師在信息技術授課過程中,要巧妙運用分層教學, 將班內同學動態分為A、B、C 三個不同的學習層次,對每一個層次學生學習的深度和廣度結合教材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重新設定,促使學生信息技術學習力的提升。
一、以教材為基礎,結合信息技術教學大綱確定不同層次學生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初中信息技術教材的編排貼近學生學習實際,根據信息技術教材進行系統性的技能培訓,學生能較好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具備信息技術操作技能。但因學生學習能力各不相同,同樣的一堂信息技術課程當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訓練目標,力求學生能夠達到教學大綱對學生信息技術技能的要求。如,在《我的多媒體研學報告》單元第2節《合成初稿圖文并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將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潛在傾向了然于胸,并根據班內學生實際學習底蘊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所能完成的學習層次。教師要求A層學生所合成的圖文并茂的初稿, 文質要優美,圖文結合要精美,學有余力的學生還可以以多種形式的圖文并茂形式展示自己合成的多種初稿, 精中選優;B層學生要求能夠完成精美的圖文并茂初稿即可;C 類學生則要求能夠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達到最基礎的教學目標即可。這樣依托教材達到不同的分層學習目標,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自己能力的基礎之上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動態完成學習目標,并盡量使自己不斷突破自我,不斷提升。
二、教師調控學生動態分層,并將不同層次學生劃歸同一合作學習小組,讓不同層次學生相互補充,共同成長
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各不相同,而學生的學習層次也因為學習進程的推進而出現動態轉變的情況。因此學生的分層學習要依據學生實時的學習能力實現動態分層的轉化,教師要強化調控,努力讓學生向高一層次學習目標邁進。為了幫助每一個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同一堂信息技術課堂掌握教學重點難點,教師可將分層教學理念和合作小組學習理念融合在一起,組建分層合作學習小組。同一合作小組中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要具有一定的占比,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合作要求。小組合作讓班級動態分層變得更為具體化,在合作小組中的分層學習也更方便監督和調控,更容易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研討交流當中。如在《設計創意掛件》一節教學中,教師首先向學生講授設計創意掛件的流程以及方法,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設計創意掛件完成目標。在此基礎上將不同層次學生以同組異質的原則組成4~6 人合作小組, 合作小組中不同層次學生占比均等。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合作小組中針對設計創意掛件進行討論交流, 既可實現資源互補又可實現能力互補。這極大地方便C類學生向B類,B類學生向A類學生轉化。小組成員互幫互助,形成良性互動,再結合教師的分層授課, 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訓練就更能落到實處,促使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螺旋式發展。
三、信息傳媒技術的輔助導入,更加能夠促使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互動,提升學生學習技能
信息技術課堂有著自己獨特的學科性質。但這并不代表信息技術課堂就可以完全摒棄多媒體的使用,一方面教師可向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課堂的分層教學重難點,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展臺和實時投屏的形式向全班同學展示個體學生的實時操作。不同層次不同梯度的學生在同一課堂上,通過實時互動的形式將實時學習操作展示到班級大屏幕中, 與其他同學進行有效分享,可以更好地實現中等學生中速推進教學進程,為優秀學生提升難度和深度后進學生當堂達標創造條件。如在《數據與數據分析》一節教學中,教師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本課教學的重難點以及分層學習目標,并通過教師機向學生展示數據與數據分析的方法。當學生采用分層分組的形式進行實踐操作的時候,教師便可以采用實時投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其他小組同學完成進程和完成結果進行討論交流, 不僅可以及時發現完成過程當中的問題,而且可以讓不同層次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尋找到自身充分發展的空間。學生接收到及時而有效的反饋處理,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調整自己的課堂訓練。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小組中深入探究,不斷開拓視野,技能也在不斷生成當中。而學生根據教師的課堂實時投屏,了解到其他同學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并結合教師所展示的課堂評價能夠客觀地評價自身的操作技能程度,對自身的學習能力會有更為清醒的認知。
總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當中的分層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對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目標擁有了更有針對性地思考。教師要依托初中信息技術教材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本班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制定不同課堂的學習要求,讓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夠做到一課一得或一課多得。分層學習不僅僅要局限在信息技術課堂授課當中,也要逐步延伸到課外信息技術技能訓練當中,逐步讓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參考文獻】
[1]王亞寧。初中信息技術課分層教學設計模式[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21(07)。
[2]伍艷。分層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