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淑秀
摘要:想要在初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能夠熟練地運用任務群模式進行教學,需要教師熟練地掌握該模式的運用法則,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化學教學內容,整合知識,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
關鍵詞:任務群模式 初中 化學教學
任務群模式教學作為推動新課改的創新成果,在各個學習階段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們也逐漸將此模式的教學方位逐漸擴大。化學與其他科目不同的地方在于,知識點較多且零散,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整合能力,而任務群模式剛好彌補了這一不足,可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
一、以學生為主體,設計高質量教學方案
核心任務的確定,既要結合具體章節知識的特點,歸納聚焦點,設計聚合任務,也要尊重學生的學習規律和選擇權,讓學生各抒己見,集體建構,達成教學目的。[1]
例如,在學習《我們周圍的空氣》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工具,為學生分析“空氣中的成分及其用途”以及“氧氣的制法和性質”等內容。利用學生對于網絡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一個單元組織起來,以便于學生理解。
二、與實踐相結合,拓展學生知識面
任務群的建構體現了“體驗——探究——實踐”的分層設計理念,子任務之間按照一定邏輯關系向前推進。學生在探究教材單元任務的過程中生成思想焦點,縱深挖掘文本思想,鏈接生成新的任務磁場,在“磁力”的作用下集體建構起新的思想場——任務群。
例如,在學習《探秘水世界》的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可結合身邊的事物,比如利用紅墨水,與學生一起分析水分子的運動;利用湖水,探究天然水的人工凈化流程;并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水電解實驗,了解水的元素組成等。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思考實際生活中與水相關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三、學生相互交流,增強學生個人能力
教師可營造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學生用立體、辯證、發展的思維分析問題,因為在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學生需要吸納、適應不同的思想并“為我所用”。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創設多元交互體驗式語境,指導學生進行思考,增強學生的個人能力。
例如,在學習《燃燒與燃料》的這一單元的時候,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探究,鼓勵學生通過質疑的方式向教師提出問題,然后教師再為學生進行解答。比如,學生質疑煤燃燒后產生的不止是二氧化碳的問題,教師通過引導,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到燃燒和燃料的知識,實現教學的目的。
結語:
作為任務群的設計者,教師不僅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兩者相結合開展任務群教學,最終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剛.基于核心素養的化學課堂教學設計[J].中國教師,2020(05):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