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也蘊含著一些數學知識。小學生正處于心智發展的啟蒙階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等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珠心算可以幫助人們快速地完成運算,從而提高運算效率。因此,珠心算教學的開展是十分有必要的。珠心算教學的開展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小學數學教學與珠心算的有機融合,真正做到傳承發展,實踐創新。
【關鍵詞】小學數學;珠心算教學;融合教學
作者簡介:錢熠天(1995—),女,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橫林實驗小學。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要關注數學學科發展前沿與數學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數學文化作為數學思想、語言、方法的綜合體,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等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弘揚數學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珠心算是以算盤為工具,以數學理論為基礎,運用手指撥珠來進行運算的計算技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重要的發明創造之一。千百年來,這一技術不斷擴散,傳播到世界各國,推動著人類文明的發展。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聯系起著兩方面的作用:手使腦得到發展,使之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之變成創造聰明的工具,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而珠心算能夠使我們的手和腦相互配合、協調發展。在數學教學中融入珠心算,能夠不斷豐富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基于此,文章以《珠心算》第六冊“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第一課時的教學為例,談談如何在數學課堂中融入珠心算教學,在推動教學發展的同時傳承傳統文化,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
一、“縱向”融合舊知,夯實基本功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運算能力的內涵是“能夠明晰運算的對象和意義,理解算法與算理之間的關系”。算法指的是計算的方法,算理指的是計算的道理,兩者相輔相成,相互聯系。理解算理能更容易掌握算法,掌握算法有利于理解算理。只有將算理和算法融合起來,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對小學生來說,單純的計算教學可能會讓其對數學知識產生畏難情緒,從而影響學習效果。而珠心算學習生動活潑、趣味性強,與數學學習活動交替進行,能讓學生的神經興奮和抑制相互協調,避免單一教學模式導致學生思維疲勞,豐富數學課堂教學的形式,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在珠心算教學中,心算是目標,而心算能力形成的前提是珠像的建立。因此,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從溫故和知新兩個角度來夯實學生的基礎。教師首先開展基本功訓練,讓學生訓練看珠說數和看數撥珠,從而建立珠像,然后復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撥珠方法,并將這種撥珠方法遷移至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中,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教學片段1】回顧舊知,立足基礎
1.基本功訓練。
看珠說數:338、179;330、486;429、567。
看數撥珠:385、374;690、825;913、407;892、630。
空撥比比:28÷2=;90÷5=;26÷2=;68÷5=。
師:你是怎樣撥68÷5的呢?
生:撥入被除數68,先算6除以5,估商為1,夠除隔位商,左手立商1,一五得五,右手減去5,余數為1;再算18除以5,估商為3,不夠除挨位商,左手立商3,三五十五,右手減去15,余數為3。商是13余3。
2.小結除法撥珠方法。
師:你的珠心算一定學得很棒。我們在撥除法的時候,要先定位,即確定商是幾位數,然后左起第三檔撥入被除數,接著估商,注意余數要比除數小,然后立商,夠除隔位商,不夠除挨位商,再減去商與除數的乘積,最后得到結果。
設計意圖:要想形成心算的技能,學生要在腦中形成珠像,做到“珠動數出”。珠心算的基本功訓練是學生建立珠像的基礎。為了知前思后,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從看珠說數、看數撥珠、空撥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三個方面訓練其基本功,讓學生利用視覺、聽覺、觸覺完成訓練,從操作到想象,從具體到抽象,逐級提高訓練的技能。這樣能使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整理出清晰的關系分支。珠心算技能的形成離不開科學、適量的練習,讓學生學得輕松、練得愉悅、算得靈活是珠心算教學的最高境界。
二、“橫向”融合新知,打造創新課堂
(一)珠心算與數學課程的融合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計算是數學學習的重要任務之一。珠心算學習內容與數學課程高度重合,而且兩者的教學過程都需要落實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等目標。珠心算與數學課程教育的融合,就是把珠心算與數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內容、策略等整合起來,在教學數學知識時滲透珠心算教育,在珠心算教學中研究數學,使兩者互相滲透,互相促進,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珠心算以珠算為基礎,撥珠認數、數數的過程中蘊含著數的順序、組成、分解、計數單位等知識,在認識較大的數目時,算盤“檔位清楚,示數直觀”的特點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位、數級等重要概念。在教學計算內容時,將珠算方法作為算法中的一種,比較、分析不同算法,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計算體驗,加深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同時,珠心算的融入可以有效避免單純的計算練習的枯燥,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計算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片段2】自主嘗試,探究算理
師:看,學校正組織三年級的學生去看《海底總動員》呢,三年級學生可真不少,有368人。他們打算分成4批觀看電影,平均每批有多少人呢?你打算怎樣列式?
生:要求每批的人數就要用總人數除以批數,就是368÷4。
師:要求368÷4,你會怎樣做?
師出示活動要求:
1.想一想:用你學過的知識解決這個問題。
2.記一記:把你的想法記錄在學習單上。
3.說一說:在小組內交流你的想法。
師:同學們都能用豎式計算以及口算的方法算出368÷4=92。其實用算盤也可以計算368÷4,你們想學嗎?
教師教學用算盤如何計算368÷4,先定位,確定商
是兩位數,撥入被除數368,然后算36除以4,四九三
十六,估商為9,不夠除挨位商,左手立商9,右手挨位撥
去9×4的積36,余數是0。再算8除以4,二四得八,估商為2,夠除隔位商,左手立商2,右手撥去2×4的積8,余數是0。商是92。
設計意圖:在開展計算教學時,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引出與生活有密切聯系的實際問題,賦予計算一定的實際意義,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展開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將珠心算作為多種算法中的一種,用算盤作為學習工具,發揮其獨特的半形象半抽象的優勢,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提升學習活動的效果。教師讓學生運用筆算、口算、珠算等方式進行計算,能大大增加練習量,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計算準確率。珠心算學習具有趣味性、操作性強的特點,將數學學習與珠心算的操作、游戲、比賽等活動結合起來,既符合學生好動的年齡特點,又能滿足學生的好勝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珠心算與筆算、口算的融合
融合多種算法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開放性、深刻性、靈活性和創造性,提高他們的運算能力。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應選擇具有探索和交流價值的算法,引導學生在理解算法的基礎上,辨析各種算法之間的異同,進行分類和篩選。在多種計算方法的教學中,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區別分類,又要引導學生融合統一,結合算理,尋找算法之間的共性[1]。
【教學片段3】提煉方法,學習新知
師:你們想試著用算盤撥撥看嗎?
生:想!
師:那我們就一起拿出算盤,嘗試撥一撥368÷4吧!
生嘗試用算盤計算368÷4。
師:我們通過口算、豎式計算以及珠心算都計算出了368÷4=92,回顧計算過程,說說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
生:這幾種方法都是先將36個十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9個十,再將8個一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個一,最后把他們加起來就是92。
設計意圖:珠心算與口算、筆算之間并不矛盾沖突。教師在呈現多種算法后,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各種算法的異同,揭示它們的內在聯系,能讓學生體會到,珠心算、口算、筆算的計算原理是一樣的。教學時,將多種計算方法有效融合,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增強學生的數感,還能拓寬他們的思維,使他們學會選擇最優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從而提升數學思維品質。同時,將珠心算、口算、筆算交替變換,可以使學生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通過眼看、耳聽、口說、手撥、筆寫等多種活動形式,促進動作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的協調發展。
三、“珠”“數”相融,“撥”出別樣精彩
新課程標準的課程理念指出,要使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師要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意識,重視計算,加強估算教學力度。珠心算有著任何小學數學計算方法都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算盤。通過算盤,學生可以直觀地理解數與數之間的聯系,理解數的意義。將珠心算與口算、筆算融合,能構建完整的計算課程知識體系。
珠心算教育和數學課程的融合不是“1+1=2”的生硬相加,而是在目標、內容、策略等諸多方面相互結合,互相滲透,形成一個密不可分、和諧統一的課堂系統。除法的珠心算方法與筆算方法是一致的,都是用“商除法”,從高位起逐位減積。在進行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練習時,教師不必拘泥于讓學生運用豎式計算,而要將多種計算方法有效融合。
【教學片段4】鞏固訓練,鍛煉思維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老師想出題考考大家,看看大家是否都掌握了知識,請看題。
生讀題:擺1個正方形需要用4根小棒,388根小棒可以擺多少個正方形?
師:聽清楚題目了嗎?現在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快速計算出結果吧!
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教師巡視。
師:誰來說說你算出的結果是多少呢?
生1:我用豎式計算算出了結果。
生2:我用算盤算出388÷4=97。
師:誰能說說用豎式計算是怎么計算的?用珠心算又是怎么計算的呢?
生1:豎式計算的方法為,先算38除以4,商為9,余數是2,再算28除以4,商為7,余數為0。商是97。
生2:珠心算的方法為,先定位,3大于4,所以商為兩位數,撥入被除數388,先算38除以4,估商為9,不夠除挨位商,左手立商9,右手減去36,余數為2。再算28÷4,估商為7,不夠除挨位商,左手立商7,右手減去28,余數為0。商是97。
教師出示題組訓練:76÷2和176÷2,92÷4和292÷4。
師: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先算一算,再比一比這四題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
生:不同之處為,其中兩題是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另外兩題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相同之處為,豎式計算需要從最高位開始一位一位往下除,珠心算的撥珠方法是相通的。
設計意圖:將珠心算教育與數學課程融合,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改革數學課堂結構和模式,增強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創新性。珠心算與數學學科的適配度較高,二者的融合可以讓學生在鞏固數學知識的同時學習運算。
結語
總之,學生學習數的運算的過程也是發展邏輯思維的過程。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推動珠心算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引導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同時練習珠心算,促使學生通過對比與思考,提高思維水平,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運算能力。
【參考文獻】
[1]吳文琴.智慧引領 助力運算意識發展:由教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夠除的筆算”引發的思考[J].小學教學研究,2022(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