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俊美
摘要深化改革,培養卓越幼兒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是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建設的出發點和目標追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實現優秀幼兒教師培養的重要途徑。文章以學前教育專業核心課程“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為例,嘗試利用“職教云”平臺開展混合式教學,以期為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卓越幼兒教師;學前教育;混合式教學模式;課程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3.017
1問題提出
2014年8月,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旨在造就一批熱愛幼教事業、綜合素質全面、教學能力突出的優秀幼兒園教師,構建基礎扎實、能力較強、融合貫通的卓越幼兒教師培養體系[1]。2018年9月,教育部頒布《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的意見》,提出要著力培養以兒童為中心,擅于思考、教學和學習的優秀幼兒教師,探索幼兒園教師培訓一體化模式[2]。當前,我國卓越幼兒教師的培養計劃已被提上日程并逐步有序開展。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肩負著培養未來幼兒教師的神圣職責和使命,人才培養離不開教學,因此,創新教學模式是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關鍵。文章基于借助信息技術開展專業課教學的實際需求,探索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多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地拓寬學生視野,可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
2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含義及其優勢
混合式教學是一種面授教學和在線學習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在線上,教師指導學生使用在線課程自學掌握簡單的基礎知識。在線下,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一系列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參與度,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積累。這種教學模式較好地體現了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過程。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信息時代的更新變革,傳統的課堂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運用手機、pad、電腦等在線學習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線上線下混合學習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在線課程資源,還可以充分利用傳統面授教學的優點,兩者深度融合發揮各自優勢,從而倒逼并提升教學質量。
3學前教育專業活動設計類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是學前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該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學會設計幼兒園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領域的教學方案,會組織、實施以及評價幼兒園的教學活動。
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的活動設計類課程主要通過校內學習和校外見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校內主要是開展理論學習與模擬試教,授課教師會根據理論課總的學習知識點布置相應的任務,學生通過課前準備和課上模擬試教實現。校外見習,學生通過觀摩優秀幼兒教師組織的示范課、參觀真實的工作環境或在幼兒園開展實踐活動來拓展教學能力。但筆者在教學和見習的過程中發現,學生撰寫活動方案的能力較差,組織教學活動的效果不好。這說明學生沒有掌握幼兒園活動設計的要點,課程的教學目標沒有實現,實踐教學也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文章以“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為例,利用“職教云”平臺+課堂教學,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探索,以提升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4“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4.1目標定位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課程目標包括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素質目標三個方面。一是認知目標: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生掌握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及健康領域的教學內容;二是技能目標:掌握學前健康教育常用的教學方法,設計、組織和評價學前健康教育活動,進行學前健康教育的教學和實施;三是素質目標:喜歡設計和組織學前健康教育活動,具有“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對教育和兒童有科學的認識,愿意積極探索和思考與學前健康教育實踐有關的問題。
4.2教學內容
4.2.1以“基礎理論”作為實現知識目標的內容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開展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根據此二文件中關于健康領域的目標、內容、要求、指導要點和教育建議,結合《學前兒童健康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等教材,將健康領域的基礎理論部分劃分為三部分,即幼兒身體保健、幼兒體育和心理健康。通過線上的自主學習和線下的內容講解,實現“掌握幼兒健康教育基本知識和學前健康教育內容”等認知目標。
4.2.2以“基本技能”作為實現能力目標的內容
通過學習活動設計類課程的學習,學生最終具備五種能力,分別是“寫、說、講、聽、評”[3]?!皩憽奔磿懡】殿I域的教案和說課稿。“說”即會說課,掌握說課的基本環節,進行說課技巧的訓練?!爸v”即可以在組內或者班級內開展模擬試教、無生試教或者在幼兒園獨立開展和組織教育教學活動;“聽”即觀摩小組內、班內同學的試教活動以及幼兒園一線教師的示范課,會整理并反思教學活動?!霸u”即掌握評課方法和技巧,能在班級或幼兒園教學中開展評課活動。通過五種基本技能的訓練,實現“掌握幼兒園健康領域常用的教學方法,并會設計、組織、開展和評價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等能力目標。
4.2.3以“校園協同育人”作為實現素質目標的內容
校園協同育人即學校和優質幼兒園合作育人的教學模式,學前教育教法類課程不僅需要在校進行理論學習和項目實訓活動,還需要借助幼兒園真實的崗位實踐進行拓展和鞏固,學生可借助見習和實習等實踐機會,在幼兒園多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通過公開課、匯報課等教研活動和與幼兒的朝夕相處中提升活動設計和組織能力,實現“喜歡設計和組織學前健康教育活動,具有“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對教育和兒童有科學的認識,愿意積極探索和思考與學前健康教育實踐有關的問題”等素質目標。
4.3教學活動設計
根據學前教育專業活動設計類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教學目標定位及教學內容的分析,嘗試構建該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如圖1(p54)。
課前:教師在平臺發布任務、投放資料,學生線上開展自主學習。上課前,教師利用“職教云”平臺將本節課程資源,如微課視頻、教學文檔、學習材料、PPT課件等上傳,發布預習任務,學生下載“智慧職教”APP,并根據任務開展線上自主學習,線上小組討論并上傳預習作業,教師找出學生在預習階段遇到的問題,并優化教學目標和內容。
課中:開展線下課堂教學,面授答疑解惑。教師解釋學生在先前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并確保他們理解在線自學單元的內容。教師結合本節授課重要內容呈現教學案例,學生線下組間討論,分組分析匯報,師生之間圍繞案例問題進行有效互動,教師最后做總結評論。
課后:線上拓展學習,拓寬視野,提升能力。在課后回顧中,教師可以對課程進行反思,優化教學設計以便在課堂上實施。教師上傳拓展資料,發布拓展作業、評閱學生作業,學生則根據所學制作本節重點思維導圖,完成拓展任務。3.4教學評價(見表2)
5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踐案例
5.1課前:線上自主學習
教師將幼兒安全事故的視頻、《幼兒安全教育》的教案及課件推送至學習平臺,并提問:為什么學前兒童容易出現安全問題?學前兒童安全問題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如何對學前兒童進行安全教育?學生自主學習觀看教學課件,了解本節課的基本內容,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反思,小組線上討論并將討論結果上傳至職教云。
5.2課中:線下課堂教學
教師針對課前學生遇到的疑難問題進行講解,并講述幼兒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通過呈現大班安全活動《不許摸》案例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并思考:該教師采用了哪些教學方法?除此以外安全教育活動中還有哪些教學方法?在課中,師生之間圍繞安全活動案例進行有效互動,學生通過線下教師面授和線上反饋對安全教育內容理解得更加深入。
5.3課后:學生拓展學習
教師上傳小班安全活動《認識紅綠燈》、中班安全活動《著火了怎么辦》和大班安全活動《不跟陌生人走》三個安全教育活動及視頻拓展資料,學生任選其一分析并觀摩教學活動,撰寫聽課記錄。學生完成在線測試,教師通過評閱后給予反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后學生在線制作幼兒安全教育的思維導圖,完成上述拓展任務,鞏固課堂所學。
6結語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價值追求是培養卓越幼兒教師,而課程和教學則是培養人才的重要載體。在選擇學前教育核心課程時,通過對“學期兒童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的梳理,從課程的目標定位、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及評價方法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并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和組織活動,以此為基礎可以將教學模式拓展到學前教育的其他課程之中,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專業建設水平。
基金項目:廣東省高等職業院校教育與體育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2022年度課題“地方高職院校卓越幼兒教師職前培養機制研究(2022G023)”;廣東江門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21年度課題“‘校園融合協同育人模式下卓越幼兒教師培養的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研究”(2021G01)。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EB/OL].(2014-08-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h/ 201408/t20140819_174307.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的意見[EB/OL].(2018-09-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 s7011/201810/t20181010_350998.html.
[3]謝曉穎,鄧惠明.能力導向的高師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法課程教學改革——以《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為例[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