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 陳紅
摘要:農村小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有待提高,所以培養農村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名鄉村教師,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對農村小學低段行為管理策略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低年級? 常規管理? “五自”少年
一、班級現狀調查
實際教學中,發現本班部分家長不注重培養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在班級管理上我遵從由“教”到“扶”最后到“放”這樣一個過程。同時,低段班級管理,尤其是農村小學,一定要把工作做細致,從細處入手,關注學生成長的每一個細節。
二、細化課堂常規,爭做“行為自律”的好少年
(一)明確要求,細化常規
剛剛進入一年級的學生不清楚什么是課堂規律。所以開學的第一課,我就會重點引導學生守規矩,聽口令,給學生播放關于我是小學生的視頻,讓他們在開學第一天就認識到自己的身份已經轉變了,也讓他們意識到作為一名小學生要遵規守矩。
接下來,我會明確、細致地告訴學生課堂上的常規要求。比如:鈴聲響,進教室,安安靜靜等老師;聽課時,要坐直,雙手疊放在桌上;要發言先舉手;讀書時,左手壓書,右手指字;身體——坐直;兩手——放平等等。同時我還要求學生要注意保持桌面整潔。抽屜里,所有的書都整齊堆放在左邊,筆袋、衛生紙等放在右邊。諸如此類的常規要求我都會明確地告訴學生,并落到實處,做好監督工作。
(二)反復訓練,爛熟于心
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那就要進行有效地訓練。于是在接下來的幾周時間里,我就對學生們進行規范性的訓練。
課堂上,我給學生們規定了簡單的小口令,我說前半句,他們接后半句,寫字時:寫字要做到——“三個一”;請學生們讀書時:左手壓書——右手指字……這樣的訓練不僅增加了我和學生們的默契,也規范了他們的言行。
三、規范課間要求,爭做“安全自護”的好少年
一年級的學生非常調皮,課間休息時,部分學生會大聲喧嘩。針對這一情況,我會在班上播放一些小故事的視頻,請學生在課間來講一講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一年級的學生表現欲非常強,對觀看故事后講故事非常感興趣,這樣學生們講故事的勁頭來了,課間追逐打鬧的現象也少了。
開學一段時間后,我便在班上開辟了“圖書角”,讓學生們把家中的課外書挑選一兩本帶到學校來,這樣學生們可以交換閱讀。為了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將課間愛看書的學生評為“讀書之星”,并且給予相應的獎勵,這樣大部分學生都能靜下來看課外書,追逐打鬧的現象也少了很多。
針對班上最調皮的孩子,會讓他當“安全監督員”,讓他來監督班上的其他學生,這樣課間不文明休息的現象也越來越少。
四、明確職位分工,爭做“責任自擔”的好少年
為了讓班上的學生都有責任意識,我根據班級的具體事務,進行了明確分工,為每一個學生設定崗位,讓每個學生在班上都有存在感。這些崗位將班級大大小小的事務都包含其中,小到電燈開關管理員、粉筆管理員、電腦管理員、桌椅擺放監督員等等,每個崗位都肩負著重要的職責。
五、建立評比制度,爭做“學習自能”的好少年
結合低段小學生的心理,我準備了小紅花和兌換券獎勵給表現好的學生,兌換券包括小組加分券、臨時班長兌換券、禮物自選兌換券、電話表揚券、換座位兌換券、點歌兌換券、免作業兌換券、心愿卡兌換券等等。如:課堂專注、作業工整、課間文明、能上好自習課不講笑話、能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今天表現有進步等,就獎勵一張小紅花。當小紅花積累到一定的數量就可以進行兌換。
一個月有四周,我給每周都定一個訓練主題,分為學習自能周、安全自護周、行為自律周、責任自擔周。獲得小紅花最多的前8名學生可評為當周的小明星。比如這周是行為自律周,那這周獲得小紅花最多的學生可評為“行為自律小明星”。
到了三年級,根據學生的基本特點,我又建立了新的評比制度,關注每一個學生,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全班商量,設立了一個“爭當五自好少年”加分評比欄,讀書能手:準時到校,并能在座位上認真且大聲地早讀,加1分;作業能手:每次作業得了3顆星,加1分;表達能手: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一次加1分;勞動能手:積極主動承擔教室、公區衛生,并且完成良好,加1分;課外學習能手:自覺主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之外的作業。如:寫日記、課外閱讀摘錄筆記等,一篇加1分,評比制度的建立,我能明顯感受到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被大大激發了,學習主動性也提高了不少,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提升了。
六、開展特色活動,爭做“生活自理”的好少年
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培養集體榮譽感,增加班級凝聚力的紐帶,也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途徑。除了學校特色活動外,我會在每天的午間、不做操時的大課間以及班會課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一)學校特色活動
為了提高學生們生活自理能力,學校開展了系列家務能力課程:“溫馨小屋,我的家”“一道拿手的家常菜”;系列勞動教育課程:“愛國衛生活動”“親子美食節”等;系列志愿服務課程:“讓愛傳遞,志愿者服務”。這些課程以學生的實踐為基礎,不僅磨煉了他們的意志,也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二)班級特色活動
針對低段學生的特點,我也在班上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1.愛運動,我健康,我們都是小小運動員。結合“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這一主題,學生們堅持每天參與各項體育鍛煉。根據學生們的興趣,不定期在班上開展跳繩比賽、跑步比賽等活動。
2.書海泛舟,我們都是小書蟲。充分利用班級圖書角、學校圖書室,鼓勵學生們多多閱讀暢游書海,做一個愛閱讀的人。每學期我都會設定一個“快樂閱讀月”,在班上舉行班級讀書分享會,開展讀書小報制作和評比等活動。
3. 讀經典,誦詩詞,我們都是百靈鳥。圍繞“我是百靈鳥”開展國學經典誦讀、詩詞朗誦、歌詠比賽等活動。
4. 承擔家務,幫助父母,我們都是小助手。要求學生每周至少做一項家務活(掃地、洗碗、擦桌子、洗襪子等),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監督。
5.收拾書包,我最行,我們都是小能手。每周自己收拾整理一次自己的書包,將試卷、書本歸類放進書包,保持書包干凈整潔。
班級活動的設計靈感,也來自于我和家長的有效溝通。學生近期出現一些問題,那我就針對問題設計出相應的班級活動。比如部分學生不做家務,那我們就開展“承擔家務,幫助父母,我們都是小助手”活動等。班級活動的開展我盡量做到豐富多彩,這樣不僅增強班級的凝聚力,也解決了學生們存在的問題,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能力。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培養學生具有各種良好的品質?!弊鳛橐幻嘀魅?,要真心地愛每一個學生,用心地去發現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細心地去關注每個學生的一舉一動,努力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細致,這樣才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