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濱 時長勝 王辰辰 趙蓉
摘要 文章從學習動機與學習成績的關系角度出發,研究學習動機與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的相關性。研究選取上海城建職業學院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社會工作專業大一、大二、大三學生為研究對象,以Vansteenkiste2009版《學業的自我調整量表》為研究工具,對學習動機與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進行相關研究。
關鍵詞 網絡教學;學習動機;高職學生;學習效果
中圖分類號:G715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4.046
當今時代,互聯網學習已逐漸被人們接受,成為大家喜愛的一種學習方式,并變成現代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之一。根據耿潔等人(2017&2018)的研究發現,互聯網學習這種方式雖然適用于職業院校學生,但是,學生在互聯網學習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半數以上的職業院校學生雖喜歡互聯網學習,但其網上學習的意愿卻不強,上網的目的是娛樂,在網上學習的僅占很小的比例,很小比例的學生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這說明大部分職業院校的學生網絡學習效率及質量都比較低。如何提升職業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是當今高職院校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
目前,已有許多專家和學者對影響網絡學習效果的因素進行了研究。綜觀當前研究,有關學習動機對網絡學習影響的研究比較少,因此,本研究以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學習動機對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的影響。
從以往的研究結果來看,自我決定理論對動機的分類能揭示動機對多種學習效果的重要影響。依據自我決定理論,自我決定的動機分類有3個維度6種動機水平。通過Va nsteenkiste和Zhou(2005)的研究可知,自主性動機(認同調節和內部動機)能夠引發積極主動的學習行為,而控制性動機(內攝調節、外部調節)卻會引起被動抗拒的學習行為;王思等人(2015)研究發現,外控動機越高,學業倦怠越嚴重。據此,本研究設想這幾類學習動機是否也會影響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學習效果,所以,本研究擬根據自我決定理論的動機分類及其相關研究,確定研究的動機變量,探討學習動機對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的影響,并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
1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上海城建職業學院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社會工作專業大一、大二、大三的538名學生為研究對象,收到460份有效問卷。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為《學業的自我調整量表》(改編),通過小樣本測試,對Vansteenkiste等人于2009年修訂的《學業的自我調整量表》的部分項目調整改編而成。
2研究程序
測試開始前,對所選538名學生進行了統一的問卷說明,強調本測試結果僅用于學術研究,不泄露個人信息,力求學生如實填寫問卷,力求獲得真實的反饋數據信息。測試以班為單位統一進行,由學生各自依自己的真實情況獨立完成。
所有問卷收集完成后,剔除部分無效問卷,對有效問卷進行整理,數據錄入電腦,用SPSS29.0進行管理,統計,分析實驗前高職學生網絡學習成績情況總體分析。
研究預期:內部調節和認同調節與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呈顯著正相關;外部調節和內攝調節與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呈顯著負相關。
3研究結果
3.1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成績與學習動機類型對應性分析
為了考查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成績與學習動機類型的對應性,首先對所選取的上海城建職業學院三個專業不同網絡學習成績學生的學習動機類型作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外部調節、內攝調節、認同調節和內部調節四種學習動機類型的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學習成績均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
由表1的數據可以看出,高職院校學生在網絡學習成績與學習動機上的得分依學習動機類型不同而有所區別,得分從高到低依次為內部調節、認同調節、外部調節、內攝調節。各組之間存在顯著差別。具有內部調節和認同調節類型學習動機的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學習成績的平均分高;具有外部調節和內攝調節類型學習動機的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學習成績的平均分低。
3.2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動機與網絡學習成績的相關分析
本課題在研究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績的是否相關時,選取上海城建職業學院三個專業學生的網絡學習平均成績與學生的學習動機對應性做單因素方差分析。學生網絡學習的平均成績依高低不同劃分成四個檔次,分成四組,標記為A組,B組,C組,D組。以探討高職學生的網絡學習成績與學習動機之間的關系以及學習動機對網絡學習成績的影響。
表2的統計分析數據表明,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動機與網絡學習平均成績之間存在極其顯著的相關(p<0.001)。
為了進一步探討四種不同類型的學習動機與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平均成績的相關,運用Pearson相關系數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可知,內部調節與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的相關系數為0.158,呈顯著正相關,認同調節與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關系數為0.149,呈顯著正相關。外部調節與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的相關系數為-0.150,呈顯著負相關,內攝調節與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的相關系數為-0.155,呈顯著負相關。具體見表3:
從以上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內部調節和認同調節類型的學習動機與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呈顯著正相關,外部調節和內攝調節類型的學習動機與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學習效果呈顯著負相關。
3.3四種學習動機與網絡課學習成績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表4數據表明,內部調節F(2,91)=27.721,p<0.001;認同調節F(2,124)=37.890,p<0.001;外部調節F(2,134)=31.265,p<0.001;外攝調節F(2,107)=38.484,p<0.001,這說明四種學習動機對高職學生網絡學習成績的影響都達到了極其顯著的水平,這說明學習動機對學業成績的影響都達到了極其顯著的水平。
3.4四種學習動機與網絡課學習成績的多重比較
此外,本研究還運用LSD方法,進一步考查差異的來源,對四種學習動機與網絡課學習成績進行了多重比較,結果見表5。
從表5的數據可以看出,四種學習動機網絡學習成績均存在差異,內部調節與認同調節,外部調節與內攝調節網絡學習成績差異不明顯,內部調節與外部調節,內部調節與內攝調節,認同調節與外部調節,認同調節與內攝調節網絡學習成績存在顯著差異。
4討論
4.1關于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成績與學習動機類型的對應性分析
從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成績與學習動機類型對應性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高職院校學生在網絡學習成績與不同類型學習動機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別,具有內部調節和認同調節類型學習動機的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學習成績平均分高,而具有外部調節和內攝調節類型學習動機的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學習成績平均分低(詳見表1)。這一研究結果說明,獲得高分網絡學習成績的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動機類型為內部調節和認同調節,而網絡學習成績低的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動機的類型為外部調節和內攝調節。這說明,要想使高職院校學生獲得良好的網絡學習效果,就要想辦法使高職學生具有內部調節和認同調節學習動機。
從以上研究結果可知,我們要想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的效果,應該采取相關策略激發高職院校學生的內部調節和認同調節學習動機,從而進一步提升其網絡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其網絡學習效果。
4.2關于高職學生學習動機與網絡學習成績的相關分析
根據四種學習動機與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平均成績情況t檢驗的結果分析可以看出,高職學生學習動機與網絡學習平均成績之間存在極其顯著的相關,內部調節和認同調節與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呈顯著正相關,外部調節和內攝調節與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呈顯著負相關(詳見表2)。
以上研究結果表明,要想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學習成績,就要從激發高職院校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入手,只有成功激發出其內在的學習動機,才能真正引發其網絡學習的興趣,增強其網絡學習的主動性,從而進一步改善其網絡學習的效果。而外在學習動機并不能真正引發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學習興趣,可能會導致高職院校學生在網絡學習過程中采取消極應對策略,應付老師布置的網上學習任務,從而導致網絡學習效果變差。
4.3關于四種學習動機與網絡課學習成績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實驗結果表明,內部調節、認同調節、外部調節、內攝調節四種類型的學習動機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學習成績的影響都達到了極其顯著的水平,學習動機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學業成績具有極其顯著的影響(詳見表3)。
根據本部分的研究結果,再結合前面研究結果的分析和討論,我們會發現,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學習效果,激發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動機是關鍵,尤其是激發其內在的學習動機,內部調節和認同調節學習動機。
4.4關于四種學習動機與網絡課學習成績的多重比較
為了進一步考查差異的來源,本研究又對四種學習動機類型與高職院校學生網絡課學習成績進行了多重比較。實驗結果表明,具有四種不同學習動機類型的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學習成績均存在差異,具有兩種內在學習動機類型的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成績之間的差異不明顯,具有兩種外在學習動機類型的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成績之間的差異不明顯。但是,具有兩種內在學習動機類型的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成績與具有兩種外在學習動機類型的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成績相互之間的差異顯著(詳見表4。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結合前面研究結果的分析和討論可知,只要是內部學習動機,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內部學習動機,都會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學習效果產生正向影響,而外部學習動機,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外部學習動機,都會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學習效果產生負面影響。
綜上所述,我們會發現學習動機與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學習效果具有極其顯著的相關關系。根據研究結果的分析和討論,我們尤其要關注兩種類型的內在學習動機,內部調節和認同對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的正向影響,兩種類型的外在學習動機,外部調節和內攝調節對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的負向影響。因此,我們今后在網絡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激發高職院校學生這兩種類型的內在學習動機。同時,我們還要進一步思考和探討,如何采取恰當的學習動機調整策略,激發這兩種類型的內在學習動機,從而引發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的自主學習興趣,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學習效果。
5結論
本研究的結論如下:①具有內部調節和認同調節類型學習動機的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成績高,具有外部調節和內攝調節類型學習動機的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成績低;②內部調節和認同調節類型的學習動機與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呈顯著正相關,外部調節和內攝調節類型的學習動機與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呈顯著負相關;③內部調節與認同調節,外部調節與內攝調節網絡學習成績差異不明顯,內部調節與外部調節,內部調節與外攝調節,認同調節與外部調節,認同調節與內攝調節網絡學習成績存在顯著差異。
*通訊作者:劉濱
基金項目:202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研市級課題(C20037)。
參考文獻
[1]Vansteenkiste,M.,Zhou,M.,Len,W.& Soenens,B.(2005).Experiences of Autonomy and Control Among Chinese Learners:Vitalizing or Immobilizing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7 (3): 468-483.
[2]Herath,T.C.(2015).Student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n Information Systems Courses:The Role of Academic Motivation,Decision Sciences Journal of Innovative Education,13(4):583-601.
[3]田芊.自我決定動機對考試焦慮的影響:拖延行為的不同中介作用[J].心理科學,2012,35(5):1096-1101.
[4]王思等.高中生的自我決定動機與學業拖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10):1487-1489.
[5]趙燕梅,張正堂,劉寧,等.自我決定理論的新發展述評[J].管理學報,2016,13(7):109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