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娉婷
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和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雙減”教育政策、素質教學理念在義務教育的各個階段得到了有效滲透。文章以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主題,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面臨的困境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意義,從知識點的合理安排與重組、教學重點的把握與反復檢驗、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等方面,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的策略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素質教育
小學階段的學生,自我管理意識薄弱,學習動力主要源于興趣,要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結合時代特征、學生特點和教材內容,明確現階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面臨的主要困境,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面臨的困境
(一)學生主體地位被弱化
一方面,小學階段是培養一個人學習興趣、學習習慣、思維習慣及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小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薄弱,對周圍事物認知不清晰,自控力較弱,其學習動力主要源于興趣。
另一方面,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缺乏創新思維,沒有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通常采用單向灌輸的教學方式,沒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交流和互動,使學生長時間處在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習效率不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也不明顯。
導致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被弱化。素質教育理念要求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學科教育中,融入德智體美勞教育思想,教師要將教學重心放在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上。如果教師對學生主體地位認知不清晰,其教學活動的開展必然會與素質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馳,長此以往,將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語文學科素養。
(二)教師教學手段單一
一方面,部分語文教師長期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沒有結合時代特征和現代化教育的新要求及時創新教學手段,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仍以自身經驗為主,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這無法滿足小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雖然素質教育理念的號角早已吹響,但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受到學生、教師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學校綜合實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全面落實仍需加強。
(三)教師未能結合生活實際開展語文教學
語文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與生活實際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只有將已學知識應用于生活,才能進行思考、具有創造性思維,在學習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產生思考。但在實際教學中,一方面,部分語文教師將重點放在提升學生的書面成績,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鍛煉和培養重視程度不足;另一方面,語文教學活動與學生實際生活嚴重脫鉤。由于語文習題沒有統一、標準的答案,僵化及缺乏思考的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導致了學生思維固化。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意義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涉及學生的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是指學生能在一定時間內通過語文學習形成價值觀、正確的思維方式構建及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教學不僅僅是教學生讀書識字,教師還要具備長遠的目光,在日常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應強化學生的學科素養,實現教書與育人的有效結合,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其一,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關鍵,也是學生要具備的重要學習能力。隨著網絡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現代化的教學和學習,不能僅局限于課堂和紙質書本,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充分利用各類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和主動學習思想理念,同時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質量。
其二,從語文學科的角度來看,只有增強學生的生字、詞語儲備量,才能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教育教學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任務,教師要明確不同教學任務之間的遞進關系,從低年級開始強化提升學生詞匯儲備量和靈活應用語文知識能力的鍛煉,讓學生結合已學知識處理生活中的問題,當學生的閱讀量上升之后再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為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供保障。
(二)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
一方面,語文的學習是長期性的,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通過系統化、高效化的學習,提高其表達能力和表達技巧;另一方面,小學生的社會接觸面比較狹窄,受到生活經驗、年齡等方面的限制,對很多事物的認知不夠全面。雖然有些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所提升,但是表達能力卻停滯不前。
因此,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制訂具有針對性、有效性的教學方案和教學目標,深入挖掘學生的興趣點,采用創設教學情境、課堂提問等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實現輸入與輸出、閱讀與表達的有效結合,為學生后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有助于樹立學生正確的道德觀
一方面,小學生處于身心快速成長的階段,受到年齡、生活經驗等方面的限制,他們對事物的認知不夠系統、全面,其情感態度和思維方式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和干擾;另一方面,語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德育元素,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一是根據德育要求和教材內容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讓學生在具體學習中體會教材傳達的核心思想;二是通過鼓勵、指導的方式幫助學生形成優良的思想品德。
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知識點的合理安排與重組
語文教材,本質上是一個個例子,學生應通過語文教材一個個案例實現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在閱讀、寫作中掌握語文技能。教師要明確小學語文教材的特點以及小學生的思維習慣和思考模式,深度研讀教材,將不同教材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及有效整合,對知識要素進行科學搭配,組合成系列化的教學結構,通過層層遞進、深入淺出的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以知識點“歸納性敘事文章的主要內容”的教學為例,教師一是可以根據不同單元中包含的敘事性文章,制訂可行性的單元教學目標;二是編排單元學習材料,通過設計單元學習活動實現教學資源的深入挖掘,指導學生從借助提示進行歸納到嘗試獨立歸納,以提高學生整體把握敘事性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最終,讓語文知識變得更加規范化、系統化,教師的教學內容結構也更加完善。
(二)教學重點的把握與反復檢驗
其一,受學生學習方式、性格特點、思維習慣、成長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小學階段的學生會展現出不同的語文感知力,且不同學生之間存在個體性差異,因此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時,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結構,對差異性進行分析。
其二,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掌握的情況凝練教學重點,制訂科學、合理、全面的教學目標,通過分層教育法逐步實現教學目標,以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
以三年級第八單元《方帽子店》一文的教學為例。在備課階段,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詳細復述的教學方式設計教學流程。首先,教師應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文章大致了解故事內容,在不同的故事情節中展開思考,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去感受方帽子店存在的問題。其次,教師應讓學生對照課后提示和文字提示,通過自己的話術講述故事情節,復述給學生、家長,或者通過寫作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考。通過復述,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這種以教材內容為核心、層層遞進的教學方式,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關鍵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一是在學生復述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表述,可以及時糾正學生表達不清晰、邏輯不合理的地方,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二是在學生復述完成之后,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堂反饋、課后練習,讓學生鞏固已學知識點,熟練掌握復述的技巧和方法。
(三)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興趣
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寓言故事,不同角色有著鮮明的特征和豐富的情境結構,教師結合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創設教學情境,有助于提高語文教學課堂的趣味性。部分教師缺乏創新思維和靈活應用多元化教學手段的能力,加之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對學生主體性認知缺乏,導致小學課堂教學長期采用單向灌輸的方式。小學生的學習動力主要源于興趣,缺乏趣味性的課堂,必然無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創設趣味性的課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
以《海底世界》一文的教學為例,首先,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思維方式、認知能力,以教材內容為核心,進行拓展教育,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豐富度。文章描述了大量海底動物和海底植物,不同的動植物有著鮮明的色彩特征。其次,《海底世界》屬于科普性文章,在講解文章內容的同時,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學會課本中的12個生字,掌握生僻成語的正確讀音,了解海底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的特點。教師再次創設教學情境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海底世界真實的面貌,讓學生從視覺、聽覺的角度去感知海底動植物鮮明的特征。最后,在大致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將教室想象為海底世界,由不同學生扮演海底動物植物,同時描述自己所扮演的動物、植物的特征,分析不同動植物之間存在的明顯差異,讓學生從第一視角去感知海底世界,可以顯著提高語文課堂的趣味性以及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能力,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四)合理應用多媒體設備,豐富課堂學習內容
隨著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教學技術和教學模式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而興趣是小學生的主要學習動力。
其一,多媒體教學設備可以拓展教學資料,豐富學生的視野。因此,在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要以教材內容為核心,對教學資料和資源進行拓展。教材中展現的內容有限,學生的知識面和眼界也會受到限制。針對此類問題,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例如,在《海底世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備課階段搜索相關的視頻資料和圖畫資料,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想象海底世界和陸地生活世界的不同之處。
其二,當學生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后,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展示的方式,給學生呈現出色彩繽紛、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讓學生從視覺、聽覺等角度去感知文章描述的景象。由此可見,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不僅可以豐富教學資源,提高語文課堂的豐富度,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原本枯燥的文本知識內容以動態、視頻的形式呈現出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能力。
四、結語
學生主體性弱化、教學手段單一、語文教學與生活實際脫離是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針對這些情況,教師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德育,提高學生語言的構建和應用能力,同時通過知識點的合理安排與重組,把握教學重點,以及靈活應用多媒體教室設備創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