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桂華
摘? 要:數學是小學階段主要學習的科目,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邏輯思維能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只是一味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進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的課堂上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情境;教學質量
一、小學數學教學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背景
有學者指出:“教學情境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以及精神需要,便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以問題情境為驅動的情境教學所創設的鮮明形象、開拓廣遠的意境,能達到寓知識于境,寓理于情,情通理達的效果。
數學就是一門抽象化的學科,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學生學習和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弱,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為學生創設問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小學數學教學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
(一)利用故事創設問題情境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很多事物都有著好奇心,這個階段的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一性格特征,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利用故事創設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小學數學的教學情境中,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對數學知識的熱愛,這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例如,在講解“圓的周長”這一知識點時,為了讓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推導圓的周長公式,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給學生講解一個童話故事:“在一個森林里,動物們要開展跑步比賽,為了保證比賽的公平性,對小型的動物設計一個圓形的跑道,對體型比較大的動物,設計了一個長方形的跑道,那么怎樣設計圓形和正方形跑道的長度呢?”通過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學生就會自主地進行討論,最終得出相應的結論。在課堂上開展這樣的教學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從而使學生喜歡上數學課,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
數學本身就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也要回歸到生活中。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要將數學知識和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教學情境,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豐富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生活化的問題情景中。該方式能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處處可見數學知識、學習數學知識對生活的重要性,進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提高其學習主動性,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解“認識立體圖形”這節課時,為了讓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并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征,教師在課堂上,應結合教學的內容,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景。如教室的飲水機是圓柱形,黑板擦是長方形,通過這樣的例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師在課堂上拿出各種各樣的物體,詢問學生這個物體的形狀,以及在生活中是否有對應圖形的物體,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進而積極地參與到生活化的問題情境中。在課堂上開展這樣的教學活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三)創設有趣的游戲問題情境
愛玩游戲是學生的天性,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開展教學,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有趣的游戲問題情境,有效地將游戲和數學知識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游戲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在講解“表內乘法”這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上,可以為學生創設有趣的游戲問題情境。教師先告訴學生這個游戲是有獎勵的,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把問題寫在紙片上,如寫上5×4、6×8等計算題,讓學生進行搶答,答對的學生,教師直接頒發獎勵。如果第一個學生答錯了,就給第二個學生搶答的機會,答對了同樣給予獎勵。在課堂上開展這樣的教學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乘法的運算,提高學生運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利用多媒體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以及信息化技術的到來,傳統的教學模式已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要學會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為學生創設生動化的問題,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拓展學生視野,利用視頻和圖片給學生以視覺的沖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教學的活動中,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簡單化、生動化。
例如,教師在講解“找規律”這節課時,如果還是單純地講解理論知識,學生很難理解。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課堂中,要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有關于找規律的視頻和圖片,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給其以視覺的沖擊,同時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看視頻。在視頻結尾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問題,如在視頻的最后放兩張差不多的風景圖,讓學生通過這兩個圖片找規律。這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其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觀看視頻的同時學會簡單的圖形排列,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五)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創設趣味性的問題情境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學中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因此,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越來越受到學生和教師的青睞。但是在以往的教學課堂上,教師以自我為中心進行教學,學生被動地接受,這降低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進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基于此,教師要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趣味性的問題情境,以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讓學生意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自主地參與到小組合作的學習中去,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學習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學會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數學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該方式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例如,教師在講解“觀察物體”這節課時,為了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讓學生能從不同角度辨認觀察簡單物體的形狀,可以給每個小組發一個小恐龍的模型,讓學生進行觀察,發現不同方位的恐龍的特征。將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的學生再進行分配,A學生去觀察恐龍側面,B學生去觀察恐龍的正面,讓C學生去觀察恐龍的后面。然后接著讓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每個學生說出自己的觀察的結果,得出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狀也不同的結論。在課堂上開展這樣的教學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學生和數學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六)降低問題的理解難度
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也需要教師構建教學課堂生活化的情境,從根本上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便捷度。因為數學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和較強的邏輯性,所以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有很大的難度。因此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教材整體知識,有針對性地貼近生活,提煉出教科書里蘊含的思想方法和智慧價值,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提高其數學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是學習數學的最佳方法,同時,是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最佳途徑,可有效地活躍數學課堂的學習氛圍。
比如,在學習“幾何圖形的認識”這節數學課時,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運算,同時加深對圖形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空間思維以及數學想象能力。因此在實際的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對數學的圖形學習提出生活化的例子,以增加學生對數學圖形的了解,幫助學生構建生活化的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積極性。如在學習三角形和圓錐時,教師可以借助三棱鏡、文具盒和粉筆盒等生活化的工具進行講解,增加學生的數學圖形知識。
(七)創設層次性的問題情景,注意學生差異化的特點
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需要教師合理優化數學教學中的問題設置,即在提問時,要結合學生的特點,以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教學效果,助力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數學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按數學學習的難度展開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達到數學學習的目的。
比如,在學習“排列”這節課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問題進行情境化設置,即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的知識概念,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優化學生數學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也是建設高效數學課堂、營造課堂學習氛圍的重點。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增加數學學習的任務,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數學能力。即教師在數學教學課堂中,可以根據問題的設置,向學生提問:“學生在第幾排第幾列?”在這樣的問題互動中,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提高。
三、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教育體系不斷完善,教學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主要的學習科目,也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思維能力的關鍵,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也受到了廣泛關注。但數學本身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學生學習比較困難,再加上教師單一化的教學模式,易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基于此,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課堂上創設問題教學情境,豐富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快樂,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