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厚穎
[摘 要]當前,經濟形勢復雜,企業的管理方式存在精細化程度不足的問題,為了使企業在新的市場發展形勢下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立足管理工作,推進成本管理控制落實,提高成本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勢在必行。鑒于此,本文從貿易企業的成本管理內容入手進行分析,在明確成本管理落實對于貿易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前提下,根據當下的成本管理工作實踐要點和管理工作落實現狀,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優化建議。
[關鍵詞]貿易企業;成本管理;工作思考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志碼:A
現階段貿易難度逐漸加大,為了有效維持貿易企業穩定發展,解決貿易企業進步過程中的成本上升問題非常必要,只有增強貿易企業管理的有效性,才能有效促進貿易企業的經營發展。因此,應該結合當下的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強化貿易企業的內部控制,同時需要推動內部管理體系優化,促進成本管理質量提升,結合貿易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推動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升級,全面提升企業的資金資源利用率。總之,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優化成本管理效果,有助于推進企業內部資源良好配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1 貿易企業成本管理簡述
1.1 基本概念
貿易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從事商品流通活動,在實際進行成本控制時需要基于貿易企業的整體布局分散化特點合理開展工作,結合貿易企業的業務執行過程,對成本管理進行優化,結合當下的企業布局管理流程進行規劃[1]。在當前的管理發展背景下,各類新穎的管理理論層出不窮,推動現代化成本管理方法在貿易企業當中實現深度融合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在合理利用成本管理理論和具體管理手段的前提下,傳統的粗放式管理能夠被精細化管理所替代,從而使成本管理工作與貿易企業日常經營業務的契合度逐漸提升,企業單位能夠從微觀和宏觀等多維度對成本管理工作進行推進,有效推動管理結構優化轉變,使成本管理工作的潛在價值得到充分發揮,為促進貿易企業長效發展貢獻力量。
1.2 實踐特點
在貿易企業中落實精細化的成本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企業經營效益水平,可以推動企業做出正確的發展抉擇。具體來看,貿易企業內的成本管理具有比較明顯的可操作性和全員參與性以及創新性特點。可操作性是指成本管理實踐期間需要落實精細化的操作舉措,保障成本管理措施恰當可行,對貿易企業的各項成本要點進行科學管理,能避免企業經營期間出現成本工作漏洞。全員參與性是指開展成本管理工作時需要確保各個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都能參與管理,所有員工都是成本管理的參與者,增強成本管理落實的有效性。創新性是指在推動成本管理優化發展時,應該基于成本管理的核心內容進行工作創新改革,合理進行成本管理流程改進和調整,提高成本管理的精細化程度,促進成本控制等各項工作優化發展,使成本管理模式得到全面創新。
2 貿易企業成本管理的落實重要性
2.1 有利于促進企業管理發展
從宏觀角度來看,在市場發展過程中,利用成本管理工作促進貿易企業實現內部管理控制優化十分可行,隨著成本管理工作逐漸優化升級,貿易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能夠具備更加完善的管理體系,在成本管控工作高效落地的背景條件下,貿易企業的管理制度能夠朝著規范化方向發展,整體的管理工作落實也能逐步實現流程化轉變[2]。究其原因,在規范化管理和流程化作業的輔助作用下,成本控制有效性將會大幅提升,同時,流程化的成本管理舉措能夠增強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聯動緊密性,在各部門能夠協同合作、各司其職,共同為管理工作助力的基礎上,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自然會提升,在日常經營期間發生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也會有所縮減。
2.2 有益于保障企業財產安全
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工作能夠有效彌補企業經營期間的工作漏洞,有助于保障企業財產安全,在成本管理措施實踐期間,工作人員能夠對具體的成本管理責任進行明確劃分,并將其合理分布到不同的職能部門,在管理工作落實階段,有關部門也可以根據企業發展需求和成本管控流程進行合理規劃,為后續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強有力的制度標準支持,在企業經營期間出現額外的成本增加事項和其他舞弊行為時,各項責任能夠落實到位,由不同部門承擔。長此以往,企業內的各部門負責人員以及職員都能逐漸養成良好的成本節約和成本管理意識,貿易企業的利潤水平和經濟效益自然能夠大幅提升。
3 貿易企業成本管理的實踐要點
在貿易企業當中推進成本管理實踐時,需要從內部價值鏈戰略發展角度出發進行管理規劃設計,有效推進成本管理獨立性增強,促進相關活動合理落實,在實踐過程中維護業務活動的獨立性,從經營發展和流程規劃以及結構調整等方面對業務活動加以劃分,在管理過程中重視結構性和程序性業務[3]。從成本管理角度出發落實全過程成本跟蹤工作,從價值鏈角度對管理流程進行優化改善。管理人員在實踐過程中應該根據貿易企業的各項成本管理內容開展更加嚴格的審查工作,在明確當下成本管理落實現狀的基礎上挖掘工作問題,重視具體的問題漏洞并采取針對性措施,減少不必要的貿易支出,有效提高成本管理有效性,為貿易企業經濟效益優化打好基礎。
4 貿易企業成本管理的落實現狀
4.1 缺乏全局性觀念
部分貿易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不具備良好的全局觀,在成本控制期間缺乏足夠先進的管理意識,導致針對內部生產制造采取的成本管理控制措施存在單一性,無法對成本損耗進行把控,成本管理難以從長遠角度支持企業發展,不利于推進企業經營優化和技術推廣落實。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階段,貿易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更注重經濟效益,而從貿易企業的長遠發展角度來看,開展成本管理工作時應該立足預期效益設計控制活動,從全局角度對倉儲物流及其他成本進行把控。然而,由于全局觀的缺失,導致當前的成本管理落實缺乏效率,采購成本和銷售成本等各類成本控制工作未能受到足夠重視,致使成本高度積累。
4.2 成本控制不完善
現階段,貿易企業采取的成本控制方法完善程度仍有不足,由于很大一部分貿易企業當前在開展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時缺乏有力的系統支持,所以在成本管理期間選取的管理控制方法具有一定的傳統性和落后性特征,成本管理工作人員未能從宏觀角度進行綜合性考慮,設計目標成本時存在漏洞,導致成本管理控制工作難度有所提升[4]。除此之外,部分貿易企業仍然沿用與當下發展需求不符的傳統成本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延后了成本管理方法的更新,整體的成本管理方法策略因此產生發展滯后性,同樣也對企業進一步發展產生了制約作用,使企業總體管理效果受到影響,阻礙了管理體系創新升級。
4.3 人才資源匱乏
只有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基礎才能提升管理落實效率,在當前的貿易企業發展時期,全面加大信息化的支持力度,有效增強管理人才團隊建設效果,為管理工作提供豐富的專業人才非常必要。然而,從實際效果上來看,貿易企業的成本管理實踐期間,部分人員存在能力缺陷,歸根結底,一部分貿易企業未能充分認清當下的管理發展現狀,導致人員之間的工作配合不到位,對于管理技術的應用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存在滯后性,管理人員無法在成本控制期間有效進行工作溝通和協調。由此可見,推進成本管理優化時應加大人才建設力度。
4.4 供應商協作不暢
在貿易企業成本管理實踐環節,內部控制相關的管理系統完善性相對較差,導致業財一體化建設缺乏力度,管理工作在落實期間對于細節的成本事項未能做到有效設計和合理控制,導致在宏觀層面開展管理相關工作時暢通性受到影響。從當前的貿易企業發展前景來看,部分企業單位未能從宏觀層面對供應鏈上下游主體進行規劃,無法從供貨商角度對自身貿易體系進行優化建設,導致成本管理實踐期間盲目決策,實際經營期間,貿易企業和供應商的協作關系受到一定負面影響,部分管理人員追求成本縮減,使成本在短時間內得到壓縮,但是卻在潛在層面破壞了企業的長期發展和口碑,導致供貨鏈上的各項管理環節無法發揮作用。
4.5 售后服務效果不佳
貿易企業在當前運營中,應該積極優化配送環節工作,合理升級配送流程以改善售后服務效果。部分貿易企業在實際經營發展時期,相關人員對于后期服務的重視程度不足,在開展物流配送和售后管理工作時,管理措施力度相對較弱,無法充分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導致客戶的體驗感不佳,在售后服務完成度相對較低的前提下,貿易企業口碑容易出現問題。更有甚者,在售后服務存在嚴重缺陷的情況下,貿易企業的口碑將會受到負面影響,從而破壞企業的未來發展道路,使貿易企業受當下經濟形勢困擾產生庫存積壓和產品退回等問題。
5 貿易企業成本管理的優化發展對策
5.1 樹立正確的成本管理理念
在推進貿易企業成本管理優化時,應該確保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成本管理理念,為各項成本管理操作指明發展方向。因此,在推動成本管理控制優化時,需要從宏觀角度進行戰略發展目標規劃,明確當前可行的戰略管理思維基礎上落實成本管理工作,使其與發展戰略相符合。基于此,確保貿易企業具備良好的戰略思維和全局視野是非常必要的,有關部門應該在明確整體發展目標,具備良好的戰略管理思維的基礎上推進成本管理系統優化,結合貿易企業的實際經營特點,組織開展成本管理活動,增強管理落實秩序性。另外,也應該推進成本效益思維理念的完善,在成本管理實踐期間,結合企業的整體效益發展情況落實工作,保障成本管理實踐的合理性,促進企業節約成本支出,有效提高經濟效益水平。
5.2 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制度體系屬于比較關鍵的成本管理落實先決條件。在推動成本管理制度優化升級時,工作人員首先應該結合貿易企業的內部成本管理控制責任分配情況,建立相應的責任制度,對財務部門、業務部門等各部門的工作職能加以規劃,進而建立嚴謹的崗位問責制,確保成本管理過程中的各項任務能夠落實到人。除此之外,還應該在企業內部設計完善的預算管理和基礎性制度內容,推進成本預算和戰略目標實現有機結合,從全局角度出發,完善成本預算管理內容,根據教育企業現階段的工作情況建立基礎性制度條款,為管理決策等工作提供基礎支持。總體而言,在建立成本管理制度體系時應該完善具體的制度內容,明確責任制度,優化預算管理制度,提高基礎性制度建設效率,促進成本管理相關績效考核制度升級,真正為后續的成本管理工作落實提供有利條件。
5.3 加大儲備人才的培養力度
在成本管理落實階段,貿易企業應該從人力資源儲備角度出發提高人才培養力度,為成本管理的落實打下良好的基礎,確保成本管理崗位的工作人員能夠充分清晰地對當下企業發展情況有所了解,從而在成本管理工作期間,根據市場發展趨勢和企業自身發展需求進行管理實踐調控。在培養復合型成本管理人才時,相關部門應該注意構建更加強大的人才培訓機制,從加強精神建設的角度出發,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促進工作人員增強合作精神,使各崗位人員能夠在作業過程中形成合力,共同為推進成本管理的優化升級和貿易企業的長遠發展發光發熱。
5.4 優化供應商戰略結構關系
貿易企業在推進成本管理體系建設期間,應該重視供應商結構的建設,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可以從戰略層面對供應鏈管理加以分析,進而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使供應商能夠在企業運營期間發揮積極作用。追根溯源,貿易企業需要在成本管理階段分析與自身存在合作關系的供應商的綜合能力,進而從未來發展角度出發進行分析,篩選優質供應商搭建合作關系。值得注意的是,貿易企業在搭建和優化供應商結構時應該注意推進自身實現規模化發展,在最大程度上控制由供應商引起的產品質量問題和成本損失。
5.5 全面提升售后服務保障水平
為了有效推進貿易企業成本管理優化發展,從配送環節和售后服務角度出發進行管理工作梳理非常必要,貿易企業應該在實踐期間全面提升貿易、生產和成本控制環節的管理落實有效性,同時,應該加大產品售后服務管理力度,促進社會管理工作優化,為貿易企業增加價值,有效推動售后服務實現穩步提升,幫助貿易企業打下良好的口碑,使企業能夠在良好的售后服務作用下實現凈利潤增值,借助良好的售后服務模式解決產品問題、彌補服務工作缺陷,有效推動貿易企業可持續發展。
6 結語
當前,推動貿易企業實現進步發展,需要落實更加有力的成本管理措施,有效提高成本控制效率,使貿易企業的資金利用率全面提升,確保資源配置合理,借此增強企業的整體穩固性。從業人員在實踐過程中需要結合貿易企業的經營發展特性,在明確具體的成本管理內容前提下分析當前的貿易企業成本管理落實現狀,結合具體的管理實踐要點,推進成本管理理念創新,通過完善成本控制制度、提高人才培養力度、優化運營商結構關系、提升售后服務水平等方式增強成本管理落實有效性,真正發揮管理工作的優勢作用,增強企業成本控制效果,保證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邢凱華. 服務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成本管理策略及優化思路——評《國際服務貿易成本與服務業生產率研究》[J]. 國際貿易,2022(10):98.
[2]姜金濤. 國際貿易企業全面成本管理應用分析[J]. 財會學習,2022(2):93-95.
[3]姜欣淼,姜山峰,張桂珍. 信息化環境下的企業貿易成本管理分析[J]. 中國商論,2021(16):78-80.
[4]林勇. 淺議鋼鐵貿易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J]. 中國市場,2021(7):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