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杰 李琴
摘 要:綠色食品產業是淮安市主導產業之一,在淮安市綠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產業人才一直是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本文基于調研結果對淮安市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現狀、產業人才需求及人才培養規格要求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從對接企業崗位需求、優化專業課程體系、依托地方產業優勢和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淮安市綠色食品產業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策略,以期對職業教育本科層次食品類專業人才培養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綠色食品 人才需求 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培養策略
課 題:本文系2021年江蘇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資助項目(項目編號:蘇教師函[2021]11 號)、淮安市社科研究重點資助項目“淮安市綠色食品產業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需求與培養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1SPA02)和2023年度“江蘇科技智庫青年人才計劃”(項目編號:JSKJZK2023067)的研究成果。
食品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保障民生的基礎性產業。近年來,我國食品產業規模和產品結構不斷優化,食品安全和營養水平得到顯著提高。2020年,中國食品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35 347家,實現工業總產值9.4萬億元。綠色食品產業是淮安市主導產業之一,目前淮安市已形成以煙草制造、酒類釀造、糧食及油脂加工、屠宰及肉類加工、預制菜加工、調味品加工等為主的食品產業體系。江蘇省政府明確以淮安市為核心,培育發展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并出臺《江蘇省綠色食品集群培育實施方案》;淮安市制定了《淮安市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5年)》,從政策層面對淮安市綠色食品產業發展進行了整體規劃。近年來,隨著食品產業的轉型升級,用人單位對技術技能人才提出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和豐富理論知識,能夠從事食品智能制造、檢驗檢測、生產管理、技術研發等工作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作為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培養的一類專業人才,其與應用型本科培養的復合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及研究型本科培養的研究性學術型人才有著較大的區別。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國家“雙高計劃”立項建設單位,依托食品類專業優勢,2016年以來與江蘇海洋大學聯合開展了食品科學與工程(4+0)本科人才培養項目,對高層次食品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進行了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并取得一系列成效。本文以淮安市為例,對綠色食品產業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路徑進行分析與探索,以期對職業教育本科層次食品類專業人才培養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2021年以來,依托淮安市社科研究重點項目“淮安市綠色食品產業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需求與培養路徑研究”,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與淮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對淮安市60家規模以上食品企業的基本情況、人才隊伍情況、科研平臺及研發能力情況和人才需求情況等開展深入調研,充分掌握了淮安市食品產業現狀及產業人才情況。2021年,淮安市共有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198戶,銷售收入在1億元以上的74家,10億元以上的8家,具備年產300萬噸大米、260萬噸飼料、90萬噸面粉、75萬噸食鹽、30萬噸油脂、25萬噸肉、20萬噸糖、5.5萬噸白酒的生產能力。擁有今世緣酒業、蘇鹽井神、雙匯食品、蘇食肉品和百斯特鮮食等眾多知名食品企業,綠色食品產業產值位居江蘇省前列。企業員工學歷層次調研結果顯示,擁有博士、碩士和本科生的企業占比分別為10%、28.3%和75%。企業員工規模在10~50人的比例為40%,規模在51~200人的比例為35%。大部分企業技術與研發人員數量為5人以下,技術與研發人員數量為5人以上的企業所占比例為38.3%。調研結果表明,淮安市食品企業主要以中小規模為主,技術與研發力量相對薄弱,綠色食品產業人才還存在較大缺口。
對未來5年人才需求情況的調研結果顯示,大部分食品企業對博士和碩士的需求量較小,68.3%和78.3%的食品企業對本科生和專科生有不同數量的要求,所有調研企業均需要一定數量的一線產業工人。企業崗位需求情況調研結果顯示,43.3%的企業需要食品銷售人員,40%的企業需要食品生產管理人員,35%的企業需要食品一線操作和品質控制人員,超過30%的企業需要食品研發方面的人員。對企業食品類專業人才知識、能力和素養方面要求的調研結果顯示,50%以上的企業需要食品類專業人才掌握典型食品加工工藝及產品質量標準、掌握食品生產加工設備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與維護基本知識、了解食品相關的產業政策和法律法規、系統地掌握食品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調研結果表明,淮安市食品企業對食品類專業人才的規格要求與掌握扎實的食品工程、相關法律法規等知識,并能夠從事食品和相關領域的智能制造、檢驗檢測和產品研制等工作的高層次食品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相一致。
近年來,淮安市綠色食品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但在產業人才儲備和培養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特別是對于本科層次技術技能人才有較大的需求。本文基于產業調研及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本科層次食品專業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情況,提出如下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策略。
(一)對接企業崗位需求,提高人才培養匹配度
食品具有產品類型眾多、生產工藝多樣、功能營養不同等特點,涉及的相關產業鏈和工作崗位較多,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難以面面俱到,因此要對接區域食品企業的崗位需求,以更好地滿足和服務當地需要,提高食品類專業人才培養的精準度。基于調研結果表明,淮安市綠色食品產業急需的食品崗位主要有食品銷售、食品生產管理、食品一線操作、食品品質控制、食品研發和食品機械操作與維護等。因此,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應先明確崗位方向,制定符合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目標,并基于此明確學生畢業時應該達到的知識、能力和素養要求,從而使培養的學生滿足地方食品企業的實際需求。
(二)優化專業課程體系,滿足產業對人才的新要求
課程體系設計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核心環節,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企業的實際需求。調研結果表明,大部分食品企業需要食品類專業人才掌握典型食品工藝及產品質量標準,了解食品生產加工設備的工作原理、操作維護基本知識,因此,在課程體系設計時可設置一些滿足企業需要的典型食品加工類課程,并基于企業實際需求共同開發課程。同時,隨著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大量食品企業需要對原來的傳統生產線進行智能化改造,可以通過增設食品智能化裝備與技術及相關實訓課程,加大對食品生產設備操作維護等方面能力的培養。通過開設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食品標準與法規等課程,使學生對產業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有清楚的認識,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深度對接與融合。
(三) 依托地方產業優勢,校政企聯合培養人才
近年來,淮安市正在加快構建“333”現代產業體系,重點打造綠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術、新型裝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積極發展酒和飲料、鹽和調味品、肉和飼料、淮味食品、現代食品、食品包裝六大產業鏈條。淮安是“中國淮揚菜之鄉”和“世界美食之都”,淮味食品是淮安綠色食品產業的特色名片,預制淮揚菜正逐步成為淮安綠色食品產業中的一個重要品類。同時,淮安市出臺《淮安市“333產業人才”聚集行動方案》,對綠色食品產業及人才集聚進行了頂層設計。基于此,政府主管部門、地方食品類院校、食品龍頭企業可聯合成立預制菜產業聯盟、食品產業學院和食品技術研發平臺,依托產業學院和相關科研平臺,以地方產業需求為導向,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在人才培養、教學資源建設、生產實訓基地建設、產品創新與研發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通過成立政府定制班、企業訂單班、現代學徒制班等方式,為地方綠色食品產業精準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四)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可以為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提供堅實保障。通過邀請地方龍頭食品企業高技能人才和高科技人才,與校內專業教師聯合組成教學團隊,開展校內專任教師與企業兼職教師分工協作的模塊化教學,共同開展實訓實習、技能競賽和畢業設計(論文)等指導工作,形成優勢互補的教學協作共同體。加強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評價培訓,定期組織校內專任教師與企業兼職教師進行教育理念、教學設計、課程開發和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培訓,全面提升教師的教學與評價能力。
綠色食品產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急需大批食品產業人才。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作為職業教育本科層次培養的一類專業人才,在食品企業新技術應用、新產品研發、新裝備使用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僅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還具備一定的食品技術技能創新能力。通過政校企三方協同、精準對接、高度融合的方式來培養食品企業急需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將有力促進地方綠色食品產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寶國,王靜.中國食品產業現狀與發展戰略[J].中國食品學報,2018(8).
[2]栗俊廣,史苗苗,張艷艷,等.面向產業需求的食品類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農產品加工,2022(6).
[3]鄭子蘋,朱紅善,徐云亭.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探索[J].河北職業教育,2020(5).
[4]方澤強.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及現實問題[J].職業技術教育,2019(34).
[5]吳學敏.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變”與“不變”的辯證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25).
(作者單位: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