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互聯網教學平臺為依托,積極探索互聯網教學模式,創新與優化現有教學模式。通過利用在線學習資源,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自主學習與探索知識。而基于成果導向的教學理念,則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際能力與成果。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采用問題啟發和任務驅動式的方法。通過引入問題和任務,激發學生思考與研究的興趣,促進他們主動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OBE理念;《設計表現技法2》課程;“互聯網+教學”模式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的信息化水平持續提升,設計類專業作為一門交叉類的學科,需要不斷的優化和開發其新的教學方式。然而,在現如今,部分學校的設計類專業課程仍然沿用傳統教學模式,過于側重理論知識的講解,這導致學生的能力培養較差,理解力也相對較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應用成果導向理念成為改革的關鍵。它著眼于學生,以優化和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標,并與過去傳統的教學觀念形成了根本性的差別。基于成果導向理念,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獲得實際的學習成果。因此,需要對課程體系進行優化和構建,并持續改進教學策略,以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針對《設計表現技法2》課程,任課教師應秉承OBE理念,探索互聯網教學模式,進一步優化和改進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技法優化能力。
一、課程教學現狀
課程內部的內容主要包括對表現技法、透視原理和輔助作圖的知識講解,還有色彩的訓練,以及如何提升居家設計和公共空間設計的空間效果展現。課程設置了相應的任務,要求學生設計符合任務要求的設計圖,并附上設計說明。在設計類專業中,涉及多個技術門類,各章節之間既存在交叉又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感到內容枯燥、知識點混亂、概念難懂等問題,這主要是由于課程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在理論教學中,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師更傾向于傳授知識給學生,但忽視了學生個體的需求和實際情況。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也更偏向滿足畢業要求,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其次,在課程設置中,內容相對抽象,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而設計類的內容樣式多變,核心問題復雜,使得學生容易喪失學習興趣。此外,教師主要以教材例題講解為主,較少涉及實際的應用研究,導致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能力不足,沒有考慮到具體的教學現實情況。另外,在探索最新的理論知識和內容時,很少能將其應用到實際中,導致學生很難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后,考核方式相對單一,通常采用試卷或設計作品的考核形式,很難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收獲。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互聯網教學方式。在該方式下,將充分利用線上教育平臺對資源進行整合和優化,旨在提高實踐教學的效果。此外,還將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豐富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學習活動和教學內容,采用團隊式的探索和積極自主的學習方式,以優化實踐教學。同時,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優化考評方法,強化對學習效果的檢驗。
二、基于OBE理念的畢業要求指標體系
在本門課學習過程中,基于OBE理念的指標體系概念需要明確。這指的是要明確學生在設計手繪作品繪制過程中應具備的透視比例、上色技巧、材質機理和明暗色調等方面的要求。對于室內空間設計,需要提升學生的上色手法整體藝術性和實用性。在景觀效果設計中,需要明確學生在處理遠景、近景和中景時的技巧,積極把握透視關系,強化線稿的表現力。對于快速設計,需要優化學生的排版水平,提升作品設計的創造性。在圖紙繪制過程中,要強化學生對形體比例的把握,選擇合適的色彩,明確物體間的空間層次和結構,并優化材質機理的表現。對于理論部分的考核,需要結合學生平時的課后練習和期末理論測試的內容,以進行綜合性的評價。通過明確這些指標和要求,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提高他們在設計手繪和理論部分的能力和
水平。
三、教學模式探索
基于現如今《設計表現技法2》課程當中所存在的問題,本文主要基于OBE教學理念,對其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具體的考核方式進行了完善和優化。
(一)課程體系優化
借助OBE的先進理念,學校可以拓寬對人才的招生范圍,并通過反向培養的方式,根據學生的需求和教學目標,吸納適合的人才。特別是對于《設計表現技法2》這門課程來說,由于其理論性較強且內容繁多,涵蓋了專業性知識和抽象概念的部分。因此,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結合場景設計和理論教學,以幫助學生在有限時間內掌握更多的關鍵知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首先應當強化對于學生思想的銜接,通過引導學生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情境相結合,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應減少理論知識的講解,著重采取多個示例演示的方式。最后對于課程內容的設計可以考慮采用模塊化和階段性的方式。
例如在學習居家空間效果表現的過程當中,可以通過隨堂練習和頭腦風暴的方式,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其學習熱情;也可以通過分組設置任務的方式,積極展開學生的團隊合作,在任務完成之后再進行相應的發表和展現。同時,對已經出現的知識點可以進行主題討論,讓學生能夠互相分享和互相學習。當遇到教學問題時,學生也可以及時提出問題并進行反饋和思考,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還可以鼓勵學生批判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另外,可以結合具體的設計例子,構建一個包括透視、繪制水平、效果圖、繪制、排版水平等方面完整且一致的知識體系。
依據當前的專業特性以及學生的知識儲備,將課堂中需要講解的問題進行拆分,并結合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的方式進行教學,是非常合理和有效的做法。以繪制景觀效果圖為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理解透視繪制的原理,并掌握實際的繪制方法和技巧。通過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講解,不僅提升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效果,還豐富了他們的實踐經驗。教師要根據課程要求的具體教學目標,認真評估教育部提出的課程建設內容,并提出細化的教學方式。此外,積極引入新型的教學元素,以能力培養、知識傳授和價值觀塑造為課程教學的根本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實現立德樹人的任務,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人才。努力完善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具備全面發展的德智體美勞的人才。
(二)“互聯網+”教學模式構建
《設計表現技法2》課程需要顛覆傳統的教學流程,從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教師要將實踐與理論合理有效地結合起來,實現理論與實踐、知識與行動的一體化。通過這種方式,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專業水平、創新意識、團隊合作能力和人際交流技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將課程內容劃分成課前、課中以及課后三個階段,并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方式進行知識內容的講解。
在課程開始前,教師可以積極整合各種教學資料,通過視頻、文檔鏈接和圖片等方式將需要用到的知識上傳到班級內部的資源庫。學生可以提前預習與教材相關的內容,并通過點擊課上的鏈接進行在線預習測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方法,通過虛擬演示和視頻講解來解答預習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同時,學生也需要將自己預習的成果進行細致地匯報。課堂結束后,教師應引導學生使用相應的設計軟件,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新內容的設計和研究,撰寫并上傳相應的設計內容和設計報告。針對課堂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需要通過理論結合實踐的方式進行細致地反思,以對本堂教學內容進行綜合應用和綜合優化。在整個過程中,可以采用團隊合作的方式完成作業。在課程評估過程中,學生需要明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主要評估項目方案,并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整體內容的優化,并最終進行匯報和交流。此外,根據設計類專業的具體情況,還需明確OBE課程評價體系,以更好地推動課程的持續優化和改進,實現學生的學習目標,并培養更多人才。
(三)全方位多層次的考評方法
在設置課程目標時,需要對過程內容進行考核。期末成績應綜合包含整個教學過程的內容和平時成績,不同成績內容的占比也不同。考核方案需要與學校進行合理的討論。課堂表現的評價可以通過互聯網數據展現。評價方法應以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評價標準,以問題為導向,確保學生實現學習目標。學生應以實際學習成果為依據,積極建立課堂教育體系的反饋和改進機制,以提升教學效果,并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優化人才培養質量。在課程教學內容結束后,課程制作組應依據OBE的教學理念,對學生整體目標的達成和課程實踐目標進行分析和討論。這有助于后續課程改進和體系優化,如找出課程設計中的不足之處,并通過培養學生其他能力和采用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改革各個階段的課程內容和目標。
此外,可以根據學生具體的達成情況,采用分層教學和精準教學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幫助,以滿足畢業和就業要求。通過改進和反饋,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和設計能力。
四、基于OBE理念下的《設計表現技法2》課程教學效果探析
本文主要針對設計類專業中的《設計表現技法2》課程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具體的課程內容、考核方式和教學方法進行了系統的改革和優化,以培養專業能力為基礎,優化實際教學內容。以下是改進和優化的具體措施:
①微課程設置。學校合理地安排了64個課時的微課程,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根據自己的時間進行獨立學習。對于知識水平較差且希望獲得更好學習體驗的學生,可能存在時間緊迫的問題,因此需要大量的課后練習。
②網絡課程的研發和應用。網絡課程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非常有幫助。團隊成員可以在課前上傳教學視頻和參考資料等,學生也可以通過軟件進行繼續學習。不定期地優化知識點內容和擴充,讓學生不斷鞏固手繪技能,提升專業技巧。
③視頻觀看和考核。將重點知識點設置為基礎的考核內容,學生需要通過觀看相應的視頻才能獲得畢業分數。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生不得最小化或拖拽,這有助于學生進行高效的知識學習和內化,提升知識學習的連續性。
④教學內容改革。優化后續的課程內容,合理地將考研真題和學科競賽內容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以提升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鼓勵學生參與各種學科競賽,并在課程結束后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手繪競賽,以提升手繪技能。
⑤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文化發展特色。通過調查和分析當地創新和文化產業發展現狀,了解行業發展趨勢以及對創業人才的需求情況,積極開發出符合本地特色以及學校特色的設計內容,將城市文化和地方文化合理融入課堂,不斷優化人才培養的方向和目標。
⑥明確分析專業及課程的特點。合理引入實際設計的相關項目,將課堂轉換為現場授課的方式,讓課堂能夠積極地進入到現場,通過大量的寫生和研究,不斷地提升學生色彩造型以及材質的表現能力。
通過持續的設計方法練習,可以滿足復合型和應用型培養目標的實現和要求。這種練習的方式可以積極優化人才培養方式,同時合理引入比賽項目和考研內容。在課堂中,通過大量反復地練習,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和能力。此外,積極開發互聯網教學課程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通過互聯網課程,不僅能夠彌補部分課時不足的問題,還可以提供隨時隨地進行復習的便利。在設計課程內容時,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開發具有專業特性的授課內容。在授課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適合他們特點的內容,以提升學生的興趣,同時優化教學的有效性和效率。為了不斷改進課程,可以探索實際的評價方式和內容,例如采用互評、自評等方式,以確保評價具有公平、公正和公開的特點。同時,還要積極進行課程改革,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環境。通過這些努力,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專業能力,為他們的綜合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結束語
經過實踐,這種教學方式已經證明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培養,并提升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借助現代化的工具進行圖形繪制也成為可能。鑒于當前設計類課程存在教學方式單一、課堂內容抽象以及學生能力培養不足的問題,制定以設計類專業畢業要求為核心的培養目標。通過這些目標,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設計問題的能力,從而滿足現實社會對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作者單位:楊靜 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
參? 考? 文? 獻
[1]張鎖榮,劉凱磊,康紹鵬,等.基于OBE理念的機械類專業課程改革與實踐——以“機械裝備設計”課程為例[J].南方農機,2022,53(23):189-192.
[2]齊俊峰,齊子姝,蔣迪,等.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建筑熱源熱網課程設計改革探索[J].重慶建筑,2022,21(11):32-34+42.
[3]吳子珺,周玲元.OBE理念下的項目驅動教學模式研究——以“電子商務系統分析與設計”課程為例[J].科技風,2022(32):127-129.
[4]毋立芳,武一,蔣宗禮,等.基于OBE理念的雙語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22,44(05):46-50.
[5]余福源,李榮青,王宜結.基于OBE理念的“嵌入式系統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工業控制計算機,2022,35(09):155-156.
[6]高琛.“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教學中OBE理念的實踐研究——以“創意服裝設計”課程為例[J].山東紡織經濟,2022,39(08):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