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勇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中。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引入,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在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后學習鞏固等多個方面的教學成效都有著明顯的提升。然而,當前初中語文古詩詞傳統教學模式,仍然存在重視背誦而忽視理解、古詩詞教學方式單一、古詩詞教學情境不夠生動等問題。因此,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創新信息化時代下的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模式,包括通過信息技術挖掘古詩詞背景,拉近學生與古詩詞的距離感;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古詩詞朗誦指導,體驗古詩詞音韻;利用音樂、視頻等多媒體技術,烘托古詩詞意境;提高語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信息化;教學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7-0146-03
古詩詞不僅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獨特表現形式,更是提高初中生知識眼界和文化修養的重要載體。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的結合勢在必行。語文課程應植根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本文將從信息化的角度出發,探討初中語文古詩詞信息化教學的創新策略,旨在為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一些幫助和參考。
1.初中語文古詩詞信息化教學的基本步驟
初中語文古詩詞信息化教學是指將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以提升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提高的一種教學模式。信息化教學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手段,使教師更加方便快捷地進行古詩詞教學工作,學生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古詩詞知識和技能。信息化手段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應用,能夠發揮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和價值。一方面,信息技術為教師提供了廣泛、豐富的教學資源,如音視頻、圖文資料等,這些資源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生動、直觀地了解古詩詞的內容、背景、文化內涵等。另一方面,信息技術可以提升古詩詞教學的效果,如多媒體教學可以直觀地展示古詩詞的朗誦和鑒賞,通過各種形式的交互和互動,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詩詞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信息技術可以大大提高古詩詞教學的效率,如通過多媒體課件和在線學習平臺,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減少教師講解的時間,同時也能夠幫助教師更加精準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在具體的古詩詞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按照幾個步驟,進行初中語文古詩詞的信息化教學。
第一步:利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進行古詩詞課前預習。在課前,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了解古詩詞的字詞含義和基本背景知識,或者引導學生在網上查找相關詩詞的背景資料,尤其是查詢古詩詞中出現的一些生僻字,對這些生僻字進行大概了解。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通過觀看課件和搜索網上資料等多種方式,可以掌握詩詞的字句含義、韻律和意義等基本知識。預習之前,教師可以對學生較難理解的古漢語和文化背景進行簡單講解。
第二步: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古詩詞的課堂朗誦、講解和鑒賞,通過影視資料和音頻等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深入的語感培養和文化內涵理解。在課堂上講解古詩詞時,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采用多種講解方式,如講解、討論、演講、互動等方式,幫助學生鑒賞和理解古詩詞,通過討論和互動等方式,增加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和參與度。例如,在講解《觀滄海》這首詩時,教師可以一邊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曹操吟誦《觀滄海》的片段,一邊向學生講解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告訴學生這首詩是曹操平定河北四州、北征烏桓凱旋時登山而作,幫助學生了解曹操的創作心境。然后,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對這首詩進行討論,如“哪句詩最能展現詩人的宏偉氣魄和博大胸懷”。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換位思考,將自己想象成彼時剛剛平定中國北方的曹操,朗誦整首詩,學生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設備進行錄音錄像。通過演講朗誦,學生可以展示自己對古詩詞的理解和感悟,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演講技巧。
第三步:課堂教學結束后,學生需要進行進一步的鞏固和復習。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與課文古詩詞相關的拓展資料,或讓學生用現代漢語改寫《觀滄海》,將改寫后的版本朗誦并拍成視頻發給教師等。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和記憶。
2.初中語文古詩詞傳統教學模式問題分析
(1)重視背誦而忽視理解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部分教師往往注重學生對古詩詞的背誦,而忽視對古詩詞的理解。這種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對古詩詞的了解只停留在字面上,難以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和情感。例如,理解《詩經》《離騷》《出師表》這些古詩詞對初中生來說可能非常困難,因為這些古詩詞中包含大量的文化、歷史和哲學背景,需要較深入的學習才能真正理解其意義。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通常會將背誦和理解等同起來,只要學生能夠背誦,就認為學生已經理解了古詩詞,忽略了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學生即便能背誦,也并非真正理解了這首詩表達的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2)古詩詞教學方式單一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學方式通常比較單一,缺乏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教學方式缺乏靈活性和創新性,將難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也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具體來說,傳統的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通常采用一些單向傳授的教學方式,如教師講解、學生背誦、默寫等,這些教學方式只能傳遞知識,但難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力和創新精神。此外,傳統的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還存在對學科交叉的忽略和忽視。例如,在教學《十五從軍征》《次北固山下》等樂府詩時,教師可以將歷史、文學、地理、音樂等學科進行交叉,以使學生全面了解中國古代樂府詩的文化、歷史、社會和藝術背景,從而更好地理解古詩詞的含義和內涵。但是部分教師的學科交叉教學能力有待提升。
(3)古詩詞教學情境不夠生動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部分教師往往只注重對古詩詞字面上的理解和背誦,忽視古詩詞中的情景描寫和文化內涵,導致學生難以真正體驗和感受古詩詞中的情景美和意境美。以《使至塞上》為例,《使至塞上》是王維的一首名篇古詩詞,它描繪了一個詩人在邊塞大漠中的孤獨和惆悵,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個人境遇的思考。但是部分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只會對這首詩進行逐字逐句的講解,很難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宏偉、孤獨的意境,導致學生難以對這首詩產生更多的情感共鳴,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古詩詞課堂教學的成效。
3.信息化時代下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
(1)通過信息技術挖掘古詩詞背景,拉近學生與古詩詞的距離感
由于古詩詞的創作年代與今天相距甚遠,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與古詩詞往往存在一定的距離感。這種距離感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缺乏對我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知,難以理解和體會古詩詞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和時代背景,因此對古詩詞產生了陌生感和疏離感。另一方面是詩詞理解存在語言難度,古詩詞使用的是古代漢語,語言結構和表達方式與現代漢語存在差異,學生難以輕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師應該善于利用信息技術,拉近古詩詞與學生的距離感。比如,在教學《石壕吏》時,教師可以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技術,展現唐朝由盛轉衰時期的場景和社會大眾的凄慘生活,然后用音樂配合詩詞的朗誦,讓學生感受到官吏的殘暴、老婦人的悲痛以及詩人的無可奈何。同時可以重點介紹一下杜甫的官場經歷,這樣可以讓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杜甫那種無法改變現狀的無奈心態。再如,在教學《過零丁洋》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文天祥在廣東崖山關押時的孤獨和無助。比如,可以利用音樂表現孤獨和無助的情感,用圖片展示現在的崖山美景和文天祥當時的關押生活環境,用視頻介紹詞中的背景知識,如南宋末期的歷史背景、文天祥的生平事跡等,從而拉近學生與古詩詞的距離。
(2)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古詩詞朗誦指導,體驗古詩詞音韻
音韻之美是我國傳統古詩詞最獨特的藝術魅力之一,包括平仄、押韻、對仗等。詩句中通過特有的韻腳、詞句結構等方式,使詩詞產生音韻上的呼應和對比,讓古詩詞更加優美動聽。通過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感受提到古詩詞的音韻之美,也是提升學生古詩詞學習成效的重要方式。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選取與古詩詞相符的音樂、背景音效等素材,讓學生根據音樂節奏朗讀和背誦詩詞,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古詩詞的音韻之美。比如,在教學《水調歌頭》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媒介,展現這首詩的相關配樂,或者讓學生用自己熟悉的音樂旋律,配上《水調歌頭》的詞嘗試演唱出來,讓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感知詩詞的音韻美感。再如,在教學《春望》時,可以播放該詩的朗誦或演唱版本,讓學生跟著節奏和語調模仿朗誦或演唱,感受古詩詞的韻律美和藝術魅力。或者向學生講解一下,為什么《春望》里的“渾欲不勝簪”的“簪”讀起來并不押韻。讓學生知道“簪”在古漢語里也可以念作“zim”。通過講這些古詩詞押韻的小知識,也可以讓學生感知其中的韻律之美。
(3)利用音樂、視頻等多媒體技術,烘托古詩詞意境
在傳統的初中古詩詞教學模式中,學生往往難以真正體會到古詩詞蘊含的優美獨特意境,這是傳統教學模式的通病。而利用音樂、視頻等多媒體技術,則可以有效烘托展現古詩詞特有的意境。比如,《題破山寺后禪院》描繪了一個禪院的景象和詩人的感受,情感內涵深刻而豐富。在教學這首唐詩時,教師可以配上悠揚的古典音樂和佛教音樂,配上禪院的建筑和景觀等相關的圖片和視頻素材,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詩歌中忘卻世俗、寄情山水的意境和情感。此外,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扮演詩歌中的主人公,從而更好地感受詩歌中的情感和內涵。再如,《夜雨寄北》描繪了詩人在夜雨中思念遠方親友的深情。在教學這首詩時,教師可以配上輕柔的雨聲音樂,展示雨夜中的城市景象等相關的圖片和視頻素材,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詩中感情細膩、夜雨淅瀝的意境。此外,可以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和音樂表現自己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從而更好地理解和領悟詩歌中表達的情感和內涵。
(4)提高語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素養
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素養直接影響初中語文古詩詞信息化教學水平。首先,語文教師需要了解并掌握現代化教學技術和工具,如文本編輯器、電子表格、幻燈片制作軟件等。教師可以通過自主學習、課程培訓等途徑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以更好地應對古詩詞信息化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其次,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數字化工具提升教學效果,如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包括圖片、音頻、視頻等,以更生動、直觀的方式展示古詩詞的背景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此外,可以采用一些在線工具或平臺,如知識點的測試和自動評分系統,以及在線討論或交流平臺等,鼓勵學生互動和參與討論。再次,語文教師應積極與同行進行交流,分享古詩詞信息化教學的經驗和技巧。比如,在本校的會議上、各種教學交流會上以及線上語文教學論壇上,與同行積極開展古詩詞信息化教學討論或提問,了解其他教師的古詩詞信息化教學實踐和經驗,并從中汲取經驗。當然,信息技術的種類非常多,且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也在突飛猛進的進步中。所以,學校也要加強對語文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工作。通過加強對語文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使其能夠更好地應應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提高語文及古詩詞的教學質量。
4.結語
總之,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模式也要不斷與時俱進,推陳出新,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求。教師要通過信息技術與古詩詞教學模式的融合,滿足學生的古詩詞學習需求,大大提高其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古詩詞知識。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教師也要不斷探索和創新,借助新技術和新方法,豐富初中古詩詞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在信息化時代得到更加全面和有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森.信息化時代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探究[J].中國新通信,2022,24(24).
[2]賀進.基于信息技術的初中語文古詩詞趣味性教學策略[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3(03).
[3]孔令玉.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古詩詞的高效教學[J].文學教育,2021(10).
[4]楊太明.淺談“互聯網+”視角下初中語文教學的傳統文化滲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7).
[5]江媛華.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的意義及策略[J].發明與創新(教育信息化),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