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普及化背景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理性審視與實踐路徑

2023-10-28 14:58:10徐淼淼申珊珊
職業時空 2023年3期
關鍵詞:產教融合

徐淼淼 申珊珊

摘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發展趨勢中,高職教育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在普及化背景下具有專業性、人文性、多樣性和開放性等新的時代內涵。在邁向普及化進程中,高職教育存在育人目標迷失、人文素養培養缺乏、人才培養規格單一、校企合作融合度不足等問題。故提出以下策略:理性審視人才培養目標,突出高職院校技能特色;緊跟市場和用人單位需求,精心設計多維能力素質內容;分層分類,構建多樣化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深化產教融合,建立社會企業互動機制。其目的是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增強技能供給,進而推動技能型社會的建設。

關鍵詞:高等教育普及化;高職教育人才培養;高職特色教育;產教融合

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1.6%,首次超出50%。根據馬丁·特羅高等教育發展階段論,我國已經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2022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9.6%,較上年提高1.8%[1],可見普及化發展趨勢迅猛。普及化是在精英化和大眾化發展基礎上形成的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它不僅是數量的變化,更是質量的提高。馬丁·特羅說:“這種雙重的贊成——既贊成不斷增長又贊成高質量的教育——形成了兩難問題?!保?]可見,在普及化發展趨勢中,教育質量的提升更應該成為學者們的關注重點。人才培養質量是教育質量的重要尺度,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保證。高職院校的百萬擴招極大地推動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進程。普及化背景下,高職教育需重新把握人才培養的時代內涵,理性審視人才培養的現實問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增強高職教育社會適應力,進而增強高職教育技能供給,推動技能型社會建設。

一、普及化背景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時代內涵

(一)專業性:凸顯技能特色教育

伴隨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知識在社會中逐漸“下移”[3]。曾經,知識是“崇高的、深奧的、錯綜復雜的和費神的”[4],知識受到人們的崇敬。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之前,知識尤其是高深知識一直是精英階層的特權,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知識生產與信息更新周期越來越短,知識變得唾手可得,呈現“下移”特征。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則意味著高等教育與社會、市場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知識不再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主要特征,反映社會市場需求的就業能力成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新的理念和價值取向。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理念和價值取向由知識話語向能力話語轉變。[5]

高職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本身就是要為區域經濟發展輸送高技能高技術人才,具有明顯的職業傾向性。2022年,新頒布的《職業教育法》明確規定: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堵殬I教育法》首次明確指出職業教育是為人力資源開發而服務的教育類型,這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行動指南。高職教育要為地方區域經濟輸送大量高技能高技術型人才,專業性、技能性是其本質屬性。因此,高職教育需在人才培養定位上繼續凸顯技能特色,突出專業性,并緊隨市場變化和需求,整合升級專業類別和數量,充分開發人力資源價值,為地方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增強技能供給能力。

(二)人文性:增加人文素養引導

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的深入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化,職業種類越來越多,職業對于知識和技術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在精英化和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人才資源相對短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較為重視學生的職業競爭力,即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對于寬廣的胸懷、健康的體魄、豐富的創造力等人文素質重視度不夠。[6]在普及化進程中,學歷不斷膨脹,知識和文憑不斷貶值,很多畢業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問題。當前,人們過于關注教育的人力資本投資,過度關注教育的工具性價值,以致教育越來越呈現功利性特征。杜威曾說過,教育目的在教育過程本身,教育之外沒有目的。也就是說,教育的價值更應該關注學習者本身的成長,不僅是就業能力的提升,也是良好人格的養成、健康體魄的增強、寬廣胸懷的習得等。因此,在普及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的內容上不能僅僅關注學生的職業能力,更需要增加人文素養的引導與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而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

高職教育是基于工作體系的特殊教育類型,其課程內容邏輯以能力為本位,注重工作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到了普及化階段,高職教育不僅要幫助學生適應各類職業,更重要的是適應各層次職業。故而,人才培養的內容不僅要關注與工作能力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更需注重愛崗敬業、職業平等、職業責任感等人文素養內容的引導。將專業教育與人才教育相結合,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得學生有業且樂業。

(三)多樣性:突出個性化人才培養

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非傳統生源成為高等教育增長點”[7]。入學不再受年齡、職業等條件的限制,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非傳統生源涌向高等院校,各年齡段和各類職業、學歷背景的非傳統生源都將和傳統生源一起接受高等教育,無形中加劇了學生群體的異質屬性[8],因此,學習價值觀、學習需求呈現多樣性特征。2019年,國家首次提出百萬擴招任務,2020年又提出今明兩年繼續擴招百萬。可以說, 高職院校的百萬擴招恰如臨門一腳,大大加快了高等教育邁向普及化的進程,由此帶來的是生源結構的多樣性以及學情的復雜變化。隨著普及化進程的深入推進,生源結構異質且多樣成為高職教育的主要學情特征。與此同時,隨著國家教育程度的提高,多數傳統生源為提高就業競爭力,將會選擇升入職業本科系統繼續深造,高職教育需為學生就業奠定知識基礎?!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普及化時代的中國高等教育要走高質量發展路線,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睍r代新人的培育需以學生為本,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學習需求。面對生源結構的多樣化,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方式上要突出個性化,制訂面向不同生源的人才培養方案,開展多元的教育活動,制定靈活多樣的評價標準,以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

(四)開放性:增強校企融合互動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大學、知識和社會之間的關系發生變化。過去,知識是少數人的特權,其傳播規模小,傳播方式單一。隨著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的深化發展,知識與技術更迭周期越來越短,尤其是互聯網的出現,使信息增長迅猛發展。知識的電子化和網絡化讓學習變得非常便利,知識的泛化讓大學與社會的關系變得愈來愈密切。大學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職能,以滿足社會的現實需要。誠如巴尼特(Ronald Barnett)所說,高等教育不再是社會中的高等教育,而是社會的高等教育。[9]普及化時代,高等教育與社會之間的聯系將進一步增強。

高職教育具有特殊性,它是一種跨界教育,這就決定了高職教育辦學不能僅在學校里談教育。普及化時代,高職教育要增加開放性,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引進來”并“走出去”?!耙M來”即高職教育加強與地方區域經濟的聯系。高職教育的良性發展依賴于區域產業的人力、物力以及資源,為增強服務地方社會的能力,高職院校需深化產教研融合,密切校企合作,引進行業企業資源為人才培養服務?!白叱鋈ァ奔醇訌娕c國外企業的聯系。迎著全球化的浪潮,人才、技術、商品等突破了各種限制,不斷融合融進,在普及化進程中,國際化人才將成為普遍性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并提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耙粠б宦贰笔菢嫿ㄈ祟惷\共同體的實踐平臺,也是高職教育發展的重要機遇。邁向普及化進程中,高職教育需進一步打開大門,深化產教研融合,增強校企互動機制,不僅提升為地方社會服務的能力,也要增強為世界經濟服務的能力。

二、普及化背景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現實問題

(一)學術漂移:育人目標的迷失

學術漂移最早由英國學者泰瑞·伯吉斯(Tyrrell Burgels)提出并界定其內涵:“非大學(non-university)的高等教育機構更接近于大學(university)‘面目’的方式來確定其活動實踐的一種趨勢。”從其內涵來看,學術漂移即相應高校脫離原有的本質定位,不斷模仿高層次的組織模式以尋求向上發展的一種活動。鑒于政府的政策導向導致資源分配不均、“學而優則仕”的社會文化期待、高校組織的目標模糊不清、教師群體的職業化和專業化發展等因素的影響[10],原本定位于職業發展方向的職業高校向“學術性”接近和靠攏。[11]尤其伴隨著職教本科政策的落地實施,許多高職院校費盡心思摘掉“職業”或“職業技術”的帽子,實現從高等??茖W校向本科院校的更迭。高職院校向上發展本無可厚非,但現實中,一些高職院校忽視了一個事實,即高職教育既姓“職”又姓“高”,不應偏離“職”的目標。[12]除此之外,高職院校在教師考核評價中偏向科研能力與科研成果,忽視教師的教學能力、實踐能力和社會服務等能力,致使多數老師為了職稱評審與晉升放松對教學的鉆研,而花費大量時間搞科學研究,從而導致教育教學質量無法得到保證??梢?,在學術漂移的導向下,高職院校容易失去育人的本質目標,逐漸趨同化,最終不利于自身的健康良性發展。進入普及化時代,教育類型更加多元,教育選擇更加多樣,高職教育需堅守技能特色,推進類型教育的繼續優化,以不斷提高其社會適應性,增強吸引力。

(二)能力本位:人文素養的缺乏

2018年11月,教育部副部長吳巖在第11屆中國大學教學論壇上指出:“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單元,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闭n程是教育領域與職業領域的橋梁,是人才培養的載體。不同于普通教育,高職教育以培養大量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具有明顯的職業傾向。因此,其課程邏輯是以職業領域為起點,基于工作過程,按照崗位能力體系來開發課程內容,能力本位是國內職業教育課程內容開發普遍遵循的價值標準。在此價值取向的導向下,教學內容是被拆解、拆碎的具體工作任務,為了提升專業技能,教師教學更加注重專業技能的反復訓練,直至學生熟練掌握設置的技能目標,而忽視了對學生自我價值認可、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等人文素養的引導,忽視學生作為“整體的人”的能力培養。因此,學生在技能訓練的過程中操作“機器人”,他們就認為自己的工作價值低廉,看不清工作背后的意義,看不到自己的未來,最后認為自己越來越“普通”。除此之外,相應的課程評價也變成了一場不容許失敗的殘酷淘汰賽[13],學生受制于課程外在的成績、排名、身份認知等影響,想要突破重圍卻陷入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惡性循環。普及化時代,人才標準不只局限于職業能力,而是更偏重于職業生涯管理能力,強調對職業的適應與管理能力,強調對社會的適應性。這就需要不斷加強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引導與教育,增加學生對于自身價值的認同,對職業的認同,以積極的身份適應社會生活。

(三)左支右絀:人才培養規格單一化

不同于普通高校,高職教育辦學的邏輯起點是為地方區域經濟服務,通過主動對接地方社會經濟和產業發展來設置專業和建設課程。然而,一直以來,高職院校除了學制上的差別外,在專業標準、課程結構和內容、執行模式等方面與普通本科院校高度趨同。[14]高職教育在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規格上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多樣化人才培養質量不高。根據國務院招生改革方案,2014 年高職教育分類考試招生人數達151萬人,占高職招生總人數的45%[15],大量“三校生”進入高職院校;2019年,國家提出高職擴招百萬,自此,高職院校又招收了大量退役軍人等非傳統生源。多樣化的學生在知識基礎、技能基礎、學習需求等方面存在差異。為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多樣化學習需求,高職院校需建立個性化、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培養方案。然而,多數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未進行明確的分類分層次的教育方式,退役軍人、普通高中畢業生、中專畢業生等混在一個班級,按照統一的專業培養方案進行人才培養,無法滿足不同類別學生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專業建設與社會市場需求不匹配,出現技能供給低配或錯配現象。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開始轉向高質量發展模式,在產業優化升級的過程中,社會對技能供給提出更加多元化和高質量的要求。然而,職業教育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技能支撐功能備受質疑,職業教育技能供給的低質和錯配現象并存。[16]另外,由于社會傳統文化的影響,職業教育畢業證書社會認可度低下,且在畢業生獲得社會地位、實現社會流動的功能價值上乏力,出現大量學生以高職教育為“跳板”,紛紛選擇專升本,慢就業現象較為普遍,為區域經濟輸送多樣化人才的功能不足。普及化時代,招生對象將進一步擴大,面向更多人的學習需求,高校需提升個性化人才培養的能力,備好多樣化人才培養方案,以推動學習型社會、技能型社會建設。

(四)喜憂參半:校企互動機制融合度不足

校企合作是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校企合作可以幫助高職院校及時了解勞動力市場信息以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市場需求,從而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最終實現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用人需求的有效對接,不斷增強高職教育技能供給能力,提升高職教育適應性和吸引力。近些年,多數學校積極尋求企業合作,構建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可以看到,許多高職院校在校企深入合作中深感乏力,表現出合作對象選擇的隨意性和零散化、合作協議的弱約束力和低效益狀態。[17]雖然建立起合作關系,但合作僅僅停留在實習層面,實習流于形式,往往存在崗位固定、輪崗較少,培養的學生技術能力單一的現象[18],校企深度融合的互動交流機制不足。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指出“推動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即通過法律形式規范了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社會責任。事實上,高職院校與企業主動融合的自覺度和投合度與國家的要求相比,差距還比較大。邁向普及化的進程中,高等教育與社會經濟的聯系將進一步增強,校企合作作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需進一步增強主動性和融合度,以發揮育人的最大合力。

三、普及化背景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實踐路徑

(一)理性審視人才培養目標,突出高職院校技能特色

普及化時代,高等教育將實現更大規模的發展。一方面,未來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習群體不斷擴增,生源多樣化成為高等教育的一大趨勢。隨著學歷膨脹、文憑貶值,以學術為標準的勞動力市場日趨飽和,以技能為需求的勞動力市場前景廣闊。另一方面,由于知識經濟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知識的生產方式和傳播載體更加多元化,隨之帶來的是教育機構更加具有自身特色,更加豐富多樣??梢?,多元化將是未來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特征。因此,高職教育需明確自身目標定位,增強教育吸引力,從而更好地服務社會經濟發展。與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職教育具有特殊性。2019年1月,國務院頒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22年4月新的《職業教育法》也明確指出: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同年,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地位。高職教育是與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類型教育,在普及化進程中,需明確職業教育與地區經濟、產業發展的千絲萬縷的聯系,理性審視人才培養目標,不斷強化辦學技能特色理念,規避“學術漂移”帶來的院校趨同化和人才單一化風險,堅守高職教育特色,為區域經濟輸送高技術高技能人才,充分發揮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的能力,進而增強高職教育適應性,提升高職教育吸引力。

(二)緊跟市場和用人單位需求,精心設計多維能力素質內容

在精英化和大眾化階段,社會職業種類相對較少,高等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聯系并不緊密。到了普及化階段,社會工業化程度和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行業分工越來越精細,高等教育與社會市場的融合度愈來愈高,加強與社會市場的聯系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與社會市場聯系密切的高職教育,需進一步深化產教研融合,緊跟市場和用人單位需求,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分析崗位所需的能力,以滿足崗位特征和技能需求為目標精心設計課程內容,基于任務開發相關課程體系。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高等教育普及化使得高等教育由傳統知識邏輯向能力話語體系轉變,在課程內容選擇中要突出技能培養,但是,職業能力的培養不再是單一能力體系,而是由單維向多維能力體系轉變,能力的培養不僅要專注認知水平和操作技藝,更重要的是關注非認知層面的能力素質[19]。因此,在課程內容開發設計過程中要注意不僅培養學生勝任工作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在職場中管理工作的能力,以不斷適應職場,獲得職場發展。

(三)分層分類,構建多樣化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代文明程度的提高,職業要求的標準也隨之提高。普及化背景下將會有更多社會成員參與高等教育,非傳統生源與傳統生源共同成為高等教育的學習群體,生源結構多樣化是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的顯著特征。與此同時,多數傳統生源為進一步增強就業競爭力,選擇“專升本”進入更高層次進行學習,未來專升本的學生比重將會大大增加,多樣化學情也為普及化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事實上,多元化生源已成為高職院校的重要學情特征。然而,在“標準不降、模式多元、學制靈活”的基本原則下,高職院校在教學模式改革和創新、師資配比和實訓設備等方面面臨較大挑戰,很少有高職院校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制訂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方案,也未能健全質量評價體系并改革學生學業考核評價方式方法。邁向普及化時代,高職教育首先需分層分類,以學生需求為本,以職業生涯規劃為準則,進一步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首先,考慮不同生源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需求和職業規劃分類進行人才培養;其次,加強生涯引導教育,比如在大一開設職業生涯引導課程,對學生進行生涯分類分層,進而幫助學生找到學習方向和職業目標,以實現高職教育的針對性;再次,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通過線上線下的課程組織方式,靈活開展教學活動,增加受教育對象覆蓋面,讓更多學生以高效的方式接受教育活動;最后,構建柔性教學管理方式,充分分析社會等非傳統生源的學習需求、學習基礎和能力、認知發展特點等因素,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自主權,可以做好生活、工作和學習之間的平衡,以靈活多變的學制形式解決學生的后顧之憂。

(四)深化產教融合,建設社會企業互動機制

普及化背景下,職業更加分工精細,這就要求高等教育進一步增進與社會市場之間的聯系,以滿足社會對多樣化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高職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其良好發展依賴于區域經濟的人力、物力等資源,區域經濟的發展與高職教育專業調整以及人才培養休戚與共。高職教育在普及化發展階段需激發行業企業辦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構建社會企業互動機制。第一,尋求利益共同點,增強合作黏性。當前校企合作已經走過松散聯合的初級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校企合作要走向深度融合,須明確校企雙方的利益關系、成本分擔和產生利益沖突時的方案,構建平等和諧的利益共同體。[21]第二,明確責任,穩固合作保障。新的《職業教育法》規定了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社會責任,在政策規則的約束下,校企雙方需明晰責任,高職教育要根據企業需求和產業結構調整專業和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企業輸送技術技能型人才。同時,企業要積極配合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改革工作,積極參與職業教育,尋求適合的育人模式。最后,打造校企雙師互動的師資隊伍,實現高校企業人才的自由流動機制。師資隊伍是校企深入合作的基礎。當前校企合作不夠順利大部分源于企業和學校的知識差異,進一步增強互動交流,需要積極打造校企雙師互動的師資隊伍,開展文化交流,實現校企文化在人才培養中的互融互鑒,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促進學校與企業的雙融互動。

結 語

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發展趨勢為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邁向普及化進程中,高職教育需重新把握人才培養的時代內涵,理性審視當前人才培養的問題,有效規避“漂移”,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高職教育技能供給能力,加強高職教育與社會之間的聯系,增強社會適應性和教育吸引力,進而推進高職教育普及化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EB/OL].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3/55167/sfcl/202303/t20230323_1052203.html,2023-03-23/2023-03-28.

[2] 馬丁·特羅.從精英向大眾高等教育轉變中的問題[Z].王香麗,譯.外國高等教育資料,1999(01):1-22.

[3] [5][19]宋齊明.普及化階段大學人才培養的價值邏輯:能力話語的盛行及其省思[J].江蘇高教,2022,251(01):66-72+82.

[4] [英]彼得·伯克.知識社會史——從古登堡到狄德羅(上卷)[M].陳志宏,毛婉旎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28.

[6] 登云,齊恬雨.論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的人才培養[J].中國高教研究,2016,272(04):15-22.

[7] 董立平.多樣化: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的基本特征[J].中國高等教育,2016(17):10.

[8] 郝廣龍.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的學情及其應對[J].當代教育論壇,2023,313(01):17-24.

[9] Barnett R. The Limits of Competetence:Knowledge, Higher Education and Society[M]. Buckingham: SRHE&Open University Press,1994:21-23.

[10] 司俊峰,唐玉光.高等教育“學術漂移”現象的動因探析——基于社會學制度主義的視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09):38-44.

[11] 韓映雄,李華萍.普及化階段的高等教育系統特征[J].教師教育研究,2007(02):19-23.

[12] [14]朱芝洲,蔡文蘭,李靜.類型教育視角下高職院校的“學術漂移”及治理——基于組織同形理論視角[J].職教論壇,2019,707(07):6-11.

[13] 幸泰杞,苑津山.困境與突圍:普通大學生在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中的身份定位與意義探拾[J].江蘇高教,2022,60(10):67-73.

[15] 王博.以專業建設為抓手,提升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6 (05) : 5-9.

[16] 王星.大職業教育主義與中國技能型社會建設理路[J].職教通訊,2022,552(05):5-14.

[17] [21]呂建強.組織關系視角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問題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23,44(04):47-52.

[18] 劉婷婷,陳慧芳.產教融合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現狀與對策[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36(01):19-20+26.

[20] 劉佳雯.“百萬擴招”背景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教學管理工作的思考[J].就業與保障,2023,303(01):145-147.

猜你喜歡
產教融合
基于“產教融合”的“四合一”實訓模式研究
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路徑的認知與啟示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00:09:03
“產教融合”視角下我國養老產業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對接研究
“產教融合,三進三出”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
教學做一體化改革與產教融合
科教導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5:47:38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產教融合之路
中國市場(2016年40期)2016-11-28 04:42:01
淺談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高專金融專業人才的培養
“346”產教深度融合中地方政府與行業企業的作用與做法
淺議物流管理專業的產教融合
東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47:23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雙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科教導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06: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国产自视频|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天堂av综合网| 她的性爱视频|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44|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国产一级α片|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91视频首页|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日韩第八页|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 成人在线综合| 伊人网址在线|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狼人色|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不卡视频国产|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无线观看| 亚洲看片网|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亚洲无码A视频在线|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伊人色在线视频| 丁香六月综合网| 成人看片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 8090成人午夜精品|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2021国产精品自拍| 久久无码av三级| 亚洲色图欧美| 色婷婷成人|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少妇精品在线|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国产小视频| 午夜福利网址|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国产免费网址|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夜夜视频|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国产午夜小视频|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亚洲国产无码有码| 综合色亚洲|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