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濱 王辰辰 時長勝 趙蓉
[摘 要] 在特殊時期高職高專以線上為主的教學形式下,如何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的網絡學習效果,是高職高專教師普遍關心的問題。通過重點討論學習動機調整策略對高職高專學生網絡學習效果的影響程度,以期為高職高專學生網絡學習效果的提高提供依據。以上海城建職業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社會工作專業,特別是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分別從各專業中選取一個自然班作為實驗班,另一個自然班作為對比教學的對照班進行實驗研究。
[關鍵詞] 網絡教學;學習動機;高職學生;網絡學習成績
[基金項目] 2020年度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育科研市級課題“學習動機對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的影響及其調整策略的實證研究”(C20037)
[作者簡介] 劉濱(1970—),女,福建閩侯人,碩士,上海城建職業學院食品與旅游學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從事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王辰辰(1988—),女,江蘇南通人,碩士,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健康與社會關懷學院講師,主要從事青少年社會工作、社會工作政策法規研究;時長勝(1971—),男,江蘇高郵人,碩士,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講師,主要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3)29-0181-04 [收稿日期] 2023-03-27
引言
隨著《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1]的實施,互聯網學習這種新的學習方式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耿潔[2]的一項研究數據表明,54.26%的學生認為互聯網學習從形式到內容都適用于職業院校學生。然而,在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針對職業院校的學生。例如,耿潔等[3]研究發現,58.99%的職業院校學生喜歡互聯網學習,但職業院校學生網上學習的意愿不強,上網主要進行視聽娛樂,有網上學習意愿的比例僅為2.77%,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的學生比例為16.29%。這一研究數據表明,大部分職業院校的學生雖然喜歡互聯網學習,但學習效率和質量相對較低,學習效果不佳。因此,對于職業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效果如何提升,是當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已有多位專家學者對影響網絡學習效果的因素做了研究。綜觀目前的研究,其中關于學習動機對網絡學習影響的研究較少,對于如何通過動機調整策略來提高網絡學習效果的研究較少,而將高職高專學生作為研究實證研究的研究更是一片空白。因此,本研究以高職高專學生為研究對象,從學習動機調整策略的角度出發,研究其對高職高專學生網絡學習效果的具體影響,以期在此基礎上為高職高專學生找到提高網絡學習效果的途徑。
本研究以行動控制理論和動機策略研究成果為基礎,進一步探討學習動機調整策略對高職高專學生網絡學習效果的影響。張媛[4]在研究中發現,學生的動機調整策略包含9種主要策略,其中情緒調整策略及負面刺激策略是,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以及面對學習困難和環境影響時最常采用的提高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的方法,但這一結論是否適用于高職學生的網絡學習,還有待進一步探討。本研究探討了情緒調整策略及負面刺激策略這兩種學習動機調整策略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網絡學習效果的具體影響,為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網絡學習效果提供了參考依據。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上海城建職業學院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人力資源管理、社會工作專業部分自然班的學生。
(二)研究程序
分別選擇上海城建職業學院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社會工作三個專業的某一個自然班作為實驗班,另選一個自然班作為對照班。在前測時,實驗班和對照班的網絡教學過程都沒有施加任何學習動機調整策略。在進行后側時,實驗班的網絡教學過程融入了情緒調整策略及負面刺激策略這兩種類型的學習動機調整策略,而對照班的網絡教學過程沒有施加任何學習動機調整策略。通過前測與后測對比測試及相關統計分析,評價實驗前后高職高專學生動機調整策略的變化及其對網絡學習效果的影響。
(三)實驗設計
采用準實驗設計,具體是在不相等的前后進行準實驗設計。為保證正常教學的進行,選擇高職高專中的一個自然教學班參加實驗。為確保其網絡學習原始水平相近,對擬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學班先進行測試,以檢驗起始水平選出水平相近的整班學生參與課題研究。
二、研究結果
(一)各專業學生實驗前網絡學習成績的同質性分析
選擇城建職業學院基本情況相近水平相近的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人力資源管理,社會工作專業的自然班學生分別進行測試,其中社會工作專業的某2個自然班每班40人作為測試對象,其中每個專業的一個自然班為實驗班,另一個自然班為對照班。為了解各專業學生的網絡課成績是否存在顯著差異,采用方差分析法進行差異性測試,故在各專業的班級實驗前對其最近一次測試結果進行方差分析,分析數據是否同質,方差齊性檢查結果詳見表1。
由表1可知,p=0.102>0.05,三個專業6個班級網絡課成績都沒有違反方差同質性假定,說明方差是齊的,數據同質,可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結果見表2與表3。
由表3可知,整體檢驗的f=1.911,p=0.109>0.05,可知6個班級在網絡學習成績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6個班級的水平一致。
(二)各專業學生學習動機策略調整后學習動機變化的分析
通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習動機類型的前測和后測結果分析,網絡教學過程沒有采用動機調整策略的對照班前測和后測的不同學習動機類型學生數幾乎沒有變化,而網絡教學過程沒有采用動機調整策略的實驗班前測,與網絡教學過程采用情緒調整策略及負面刺激策略這兩種學習動機調整策略的實驗班后測,不同學習動機類型學生數變化明顯,內部調節學習動機人數從68人上升到115人,比例提高69%。這說明采用情緒調整策略與負面刺激策略這兩種學習動機調整策略,對學生學習動機轉變有一定作用,效果顯而易見。詳見表4。
(三)各專業學生學習動機策略調整后網絡學習成績的分析
學習動機調整策略實驗結束后,通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前測和后測網絡學習成績進行統計分析,從平均值來看,前測結果中,網絡教學過程沒有采用任何學習動機調整策略的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網絡學習成績相差不大,但在后測中,網絡教學過程采用情緒調整策略及負面刺激策略這兩種學習動機調整策略的實驗班的網絡學習成績卻有9.57分的提升,提升了12%。具體結果分析如表5。
通過進一步的t檢驗發現,前測時,網絡教學過程沒有采用學習動機調整策略的實驗及對照班的網絡學習成績并無顯著差異,t=1.887,p>0.05,后測時,網絡教學過程采用情緒調整策略及負面刺激策略這兩種學習動機調整策略實驗與對照班網絡學習成績差異顯著,t=2.701,p<0.01。這說明,網絡教學過程采用情緒調整策略及負面刺激策略這兩種學習動機調整策略對提高學生的網絡學習成績效果顯著。具體結果見表6。
根據班級實驗的大樣本數據,我們知道網絡教學過程采用情緒調整策略及負面刺激策略這兩種學習動機調整策略的實驗班網絡學習效果比對照班要好,也就是學習動機和策略的調整對網絡學習效果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四)動機調整策略與各專業學生網絡學習成績回歸分析
對學習動機策略的調整與各專業學生網絡學習成績做回歸分析。學習動機策略調整為自變量,各專業學生的網絡學習成績為因變量。具體分析結果見表7。
表7的結果表明,當以學習動機策略的調整與否,即實驗班網絡教學過程采用情緒調整策略及負面刺激策略這兩種學習動機調整策略,對照班的網絡教學過程不采用學習動機調整策略為預測因子,因變量為各專業學生的網絡學習成績,存在線性關系。可進行回歸分析。
通過回歸分析發現,當以實驗班網絡教學過程采用情緒調整策略及負面刺激策略這兩種學習動機調整策略為預測因子,因變量為各專業學生的網絡學習成績時,p<0.01;而當以對照班網絡教學過程不采用學習動機的調整策略為預測因子,因變量為各專業學生的網絡學習成績時,p>0.05,這說明采用學習動機的調整策略(實驗班),回歸效果極為顯著,而不采用學習動機的調整策略(對照班)回歸效果不明顯。詳細結果見表8。
三、討論
(一)關于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動機策略調整后學習動機變化狀況的討論
對比實驗發現,在網絡教學過程中實施情緒調整策略及負面刺激策略這兩種學習動機調整策略,對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動機的改變效果顯著。
因此,我們可以在網絡教學過程中創設一些情境,諸如,創設一些能夠引導和調節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情緒,激發學生網絡學習興趣及信心的教學場景,并在適時表揚學生所取得的網絡學習成績的同時,給予適當的強化。與此同時,還要使高職院校的學生保持適當的焦慮水平,以激發其內在的學習動機。只有把這些學習動機調節策略融入到網絡教學設計體系中,才能有效激發調控高職高專學生的網絡學習動機。
(二)關于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動機策略調整后網絡學習成績變化狀況的討論
以上的實驗結果表明,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網絡教學手段,以引導、激發并維持高職高專學生的網絡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網絡學習,并采取措施激發并維持其自信能力,并通過探究、釋疑等活動保持其適度的焦慮,誘導其探索創新。因此,我們可以在網絡教學過程中,依據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把以上的學習動機調節策略融入網絡教學設計體系,創設愉快的網絡學習環境,并保持其適度的焦慮,以此引發和調節高職學生積極的網絡學習情緒,進而提升其網絡學習成績。所以,我們在今后的網絡教學中,要有系統地引入恰當的學習動機調整策略,使之成為正常教學手段的有機組成部分。
(三)關于學習動機調整策略與各專業學生網絡學習成績回歸分析的討論
回歸分析的結果表明,實驗班網絡教學過程采用情緒調整策略及負面刺激策略這兩種學習動機調整策略,回歸效果極為顯著,而對照班不采用學習動機的調整策略回歸效果不明顯,這說明情緒調整策略及負面刺激策略這兩種學習動機調整策略對高職高專學生的網絡學習成績影響顯著。
以上研究結果表明,恰當的學習動機調整策略,是我們今后網絡教學設計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除以上兩種學習動機調整策略,還有哪些學習動機調整策略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學習效果產生影響是我們今后進一步深入研究的重點。
結論
本研究得出如下結論:(1)采用學習動力調整策略的高職高專學生學習動力變化明顯;(2)采用學習動機調整策略的高職高專學生在線學習成績變化明顯;(3)學習動機的調整策略對高職高專學生的網絡學習效果影響明顯。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A/OL].(2015-07-04)[2023-03-01].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2]耿潔,徐健銳,龔婷婷,等.職業院校互聯網學習體驗與應用的深度分析研究:基于全國職業院校互聯網學習體驗與應用的重點調研[J].中國電化教育,2018(6):129-134.
[3]耿潔,劉宏杰,王珊珊,等.職業教育互聯網學習的現狀與對策研究:基于全國職業院校互聯網學習專項調研的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7(6):30-34.
[4]張媛.學習動機策略對新聞專業教學效果的影響[J].傳播與版權,2016(3):145-147.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djustment Strategies on Online Lear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IU Bina, WANG Chen-chenb, SHI Chang-shengc, ZHAO Rongd
(a. College of Food and Tourism, b. College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c.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College, Shanghai 201415, China)
Abstract: In the special period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form of online teaching, how to improve the online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is a common concern of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djustment strategies on the online learning effec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online learning effec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study,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College Hotel Management and Digital Operations Major,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major, social work major students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respectively, a natural class of each professional is taken as the experimental class, the other natural class as the control class, comparative teaching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Key words: network teaching; learning motiv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learning perfor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