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近年來,不少高級中學在“立德樹人”理念的指引下,根據高中生德育現狀,通過定期開展主題班會、廣泛組織社會實踐、積極運用線上交流、密切整合家校資源的深入落實,有力化解了當前高中生德育困境。同時,為高中教師開展德育工作提供了豐富的思考源泉,更為培養高中生能夠適應未來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最終,讓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真正落地生根。
[關鍵詞] 立德樹人;大德育建設;校本探索
案例一 用心育人,彌補家庭教育不當
基本情況:彭某林,男,15歲,八年級學生。他是一個令所有課任老師感到頭痛的學生。他紀律散漫,上課經常側身坐著,經過老師提醒,很快又恢復原狀;課堂上不是趴在桌子上睡覺,就是找同學借文具、聊天、傳紙條;無心向學,經常拖欠作業;課后經常惹是生非:打架、抽煙、飆車、早戀,對同學敲詐勒索。
家庭情況:他是家中的小兒子,父母溺愛他,對他百依百順。如果他和別人發生矛盾,他的母親總是為他出頭,把過錯推到他人身上。
(一)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的不當是他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所在。父母的言傳身教給他帶來非常大的影響。他母親習慣將過錯推到別人身上,他也因此養成這樣的壞習慣:和同學發生矛盾,錯的永遠是別人;和別人有沖突,永遠要求別人先低頭。所有人都要遷就他,這導致他慢慢養成了小霸王的習慣,成為校園欺凌的主要參與者。
(二)育人方法
1.開展真誠的談話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認識
我首先對他的情況進行全面調查。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他表面上和同學成群結黨,但因為他以自我為中心,導致很多同學都疏遠他,不愿意與他真心交朋友。但他的內心又是渴望友情的,需要別人對他的肯定與真心。因此,我抓住這一點,和他談心,結合身邊的事例,讓他意識到友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獲得真誠的友情。當他欺負同學時,我及時對他進行教育,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鼓勵同學原諒他,接受他的改變,努力為他營造一個良好的同伴交往氛圍。
2.加強與家庭之間的聯系,幫助家長形成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
從根本上說,他的成長路上沒有得到家庭正確的教育。家長對學校的教育常常不配合,甚至加以阻撓。因此,我及時和家長取得聯系,尤其是他的母親,讓她感受到教師的真心,從而取得他們的支持與配合。在此基礎上,對他們進行教育觀念的引導,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
3.巧用時機,不斷導航,規范其行為
在校園生活中,我抓住各種契機讓他展現自我。在班級管理中,請他幫助老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同學之間,引導他幫助有需要的同學,點燃友情的火花;課堂上,多給他一些回答問題的機會,哪怕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以增強他的信心,幫助他慢慢改善聽課現狀。
4.及時鼓勵,增強信心,激發更大進步
在校園生活中,一旦發現他的閃光點,我就會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有一次,幾個女生在拖地,準備換水,他見到了,二話不說,拎著臟水就往廁所去了。看到這一幕,我心里頗為感動。事后,我在班上當著所有學生的面稱贊他,讓他充滿信心與力量。
(三)輔導成效
漸漸地,雖然課堂上他依然容易走神,但和同學小聲說話的現象減少了;雖然成績進步不明顯,但作業基本能按時完成;和同學之間雖然有時還是會有一些小摩擦,但不會再出現欺負同學的現象;雖然有時還是會調皮搗蛋,但能意識到自己的過錯,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并且態度誠懇。
案例二 大愛為成長導航
基本情況:張某靜,女,14歲,七年級學生,為人單純,性格活潑外向,大大咧咧,心直口快;自我約束力差,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無心向學;課間經常和一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嬉鬧,大聲喧嘩;出現了早戀、抽煙等情況。
家庭情況:父母是外地人,在本地打工。家庭經濟來源主要靠父親打工,母親是家庭主婦。家中4個小孩,她是家中的老大,最小的是3歲的弟弟,父母沒有時間和精力關注她。
(一)案例分析
經過和她母親電話交談了解到,因為家中子女多,弟弟妹妹又小,母親沒有時間和精力教育她。她犯錯時,她的父母只是簡單粗暴地責罵,而不是心平氣和地對她進行教育和引導。同時,父母對她期望過高,認為既然是家中的老大,應該要懂事、體貼父母。
小學五年級時,由于學習態度不端正,再加上知識點的增多,她的成績明顯下降。父母的關愛缺乏,成績下降受到老師的批評,再加上學習目標不明確使得她更加自暴自棄,對學習喪失興趣,并渴望來自同學的關心,這也是其早戀的根本原因。另外,由于她心智不成熟,為人單純,缺乏是非辨別能力,使得她容易受同學影響。她的性格心直口快,在與同學的交往中也很容易出現
矛盾。
(二)育人方法
1.針對問題,指正錯誤
每當出現問題時,我都及時找她談話。首先,我會用溫和的口吻、親切的語氣消除她的戒備心理,讓她感受到老師對她的關愛,為接下來的談話創造一個合適的氛圍。其次,我會以客觀的語氣陳述事情,還原事情真相,在此過程中對她進行引導教育,讓她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也提出老師的期望,希望她做一個自信、自立、自強的女孩子。
2.加強與家庭的聯系,說服家長給予更多關愛
加強與其家庭的聯系,讓其父母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建議她的母親多關注孩子的思想動態,多和她溝通、交流,了解她的想法,并及時給予引導。父親也要抽空和她交流,哪怕是10分鐘的交談也好,讓她感受到父母對她的愛,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3.運用行為療法,使她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我了解到這個孩子表現欲很強,渴望得到大家的關注。于是,我讓她負責班級中的板報設計,組織同學完成班級的板報。她積極地和同學進行討論,選稿、設計、上色,一項項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此后,我還多次為她提供表現的機會,讓其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加良性刺激,激發她的自信心和上進心。
4.激發她對生活的熱愛,積極陽光地成長
為了使學生學會自強自立,我組織了一次“如何面對困難和挫折”主題班會。在這次班會中,學生們激烈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還用精彩的小品、悅耳的歌聲等形式表達了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主題。她積極參與其中,臉上洋溢的是陽光的笑容。
(三)輔導成效
我漸漸發現她對我更加信任,喜歡找我聊天,聊聊班級中的一些好人好事,并發表她的看法,有時也向我提出班級管理中的一些建議。和同學之間發生矛盾后,她也敢于和我交流,詢問我的意見。漸漸地,同學對她的投訴少了,課堂上也能看到她專注的眼神。雖然她的成績進步不明顯,但她正在陽光地成長著。她的父母對她的肯定也更多了,親子關系更加和諧。
案例三 關注心理健康,開啟向陽人生
基本情況:彭某,男,15歲,八年級學生,父母離異。他是家中的老大。在學校,他經常獨自一人,沉默寡言,不與人交流,特別是在運動會等學校活動上,這種表現更加明顯。同學們都激動地為運動員加油鼓勁,唯獨他安靜地坐在一旁,一言不發。詢問他原因,他只是搖頭不作答。課堂上,他安靜聽講,遵紀守法,按時完成作業,也沒有任何違規現象。
(一)案例分析
經過和他母親電話交談后,我了解到,他的父母離婚,使他受到很大打擊,心理壓力增大,不敢與同學交流,采取有意回避的態度,壓抑自己。這種家庭的突然變故,使他的心理失去原有的平衡,變得焦慮不安,感到孤立無助,繼而逃避現實生活。但他同時又特別渴望得到關愛。
(二)育人方法
1.說服家長盡責,幫他擺脫心理困境
我了解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負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強與其家庭的聯系,讓其父母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經常和他母親溝通,得到其重視與支持。我還設法聯系到孩子的父親,說服他盡量抽時間回來看看兒子,多給予孩子關心,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不要讓家庭關系的變化毀了孩子。經過多次交談,他們接受了我的建議。
2.運用愛的鼓勵,打開封閉的心門
我了解到這個學生很懂事,自覺性很強。有一次,我上完課布置學生完成一下思維導圖,沒有多加強調,但第二天全班只有他完成了,而且完成的質量很高。我很驚訝,對他進行表揚,意外發現他眼里露出了笑意。接著,我抓住機會,讓他就設計意圖和同學進行分享。剛開始他推脫著說自己是隨便寫寫的,后來經過我再三鼓勵,他鼓起勇氣進行了分享。他雖然說得結結巴巴,但從中能看出他的獨特思維。他得到了全體同學的掌聲,他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3.提供更多鍛煉機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為了消除他的自閉與冷漠,我時常和他進行談話,肯定他的懂事,解開他的心結,讓他意識到家長的離異不是他的過錯,作為孩子不能因此背上心理包袱,而是要化壓力為動力,努力積極地學習和生活,這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在學校里要和同學積極相處,要打開自己的心扉,積極地和別人交流,才能陽光成長。同時,我也請他幫助老師管理班集體,讓他感受到老師的真心,獲得前進的動力。同時,我也召開了許多相關的心理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青春期的常見問題,引導他們如何正確對待。有時候碰到一些比較好的素材,如運動會上運動員的努力拼搏、航天人員的英雄事跡,或是國家時事的變化,我也會及時地和學生進行分享,讓他們從中汲取成長的力量。通過這樣一個個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創設一個寬松有益的心理環境,引導他煥發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強其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三)輔導成效
我發現他漸漸開朗起來,看到我也會微笑著主動跟我打招呼,與同學們的相處也很融洽。他終于打開心扉,融入了集體,健康地成長著。
彭映華?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龍港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