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平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全面推行,小學體育教師應隨之做出不斷創新和改進,立足自身的教學實際,以培養學生體育綜合素養為目標,深入地探究游戲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及時彌補自身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通過開展形式豐富的體育游戲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從而對小學體育課程改革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程;快樂游戲;應用策略
當前,在教育改革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體育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視。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積極轉換自身教學思維,針對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和學習特點,結合游戲教學模式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參與體育學習活動的興趣,使小學體育教學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促進學生的身心獲得全面、健康的發展。
1 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的價值
1.1 體育游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
小學生正處在身體快速發育的時期,教師可以開展體育游戲活動,讓學生通過跑步、攀爬、行走、跳躍、拋擲等來鍛煉其基本的運動能力,引導學生掌握各種運動技巧,使學生的體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1.2 體育游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師通過開展體育游戲活動使學生的身心獲得均衡發展,不但鍛煉和發展了學生的體能,也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學生在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自身的機能獲得了協調發展。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和改進體育游戲模式,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1.3 體育游戲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體育教師設計的體育游戲內容都是十分直觀且具體的,大部分是學生喜愛的活動形式,這些活動能夠將學生的參與興趣充分調動起來,因此,教師應精心選擇活潑而新穎的游戲內容,讓學生在鍛煉體能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樂趣,同時有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技巧和體育知識。
1.4 體育游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
隨著新課改的日益深化,德育教育已經融入各門學科的教學中,體育教學也是如此。學生在參與游戲時通過互幫互助、團結協作形成了合作意識。另外,學生在遵循游戲規則的同時,逐漸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習慣,同時,教師應對個別不遵守規則的學生進行及時而有效的教育,讓學生通過努力拼搏克服游戲中的各種困難。此外,教師在學生參與比賽時應給予其適當的表揚和激勵,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通過開展一系列的體育游戲教學活動,使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公平競爭意識得到進一步提升。
2 小學體育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教學內容缺乏創新性,無法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及組織作用,忽視了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在教學中沒有以學生為根本,采用的教學模式缺乏靈活性,較為單一,致使整個課堂教學氛圍沉悶無趣。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無法得到輕松而舒適的體驗,直接導致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不斷下降。
2.2 教學目標不夠明確,無法培養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因此,教師應承擔起自身的責任,讓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得到更好的鍛煉,各項綜合能力獲得有效的提升。目前,很多教師設計的教學目標不夠明確與合理,不符合學生實際的身心發展需求。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講授的理論知識過多,學生不能深入理解各種體育概念及相關知識,致使自身無法更好地掌握有關的體育技能,更不能獲得顯著的學習成效。因此,教師應科學而明確地設計教學目標,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全面培養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
2.3 教學模式不夠合理,影響教學質量提高
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的認知不足,缺乏專業的教學技能和知識儲備,教學態度也過于簡單粗暴,致使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抵制心理,導致教學質量降低。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針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消極、動作不到位的情況,只會采取簡單懲罰的方式,對學生沒有適當的包容和引導,導致學生無法有效認識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因此,教師應本著嚴謹的教學態度,采用嚴厲和寬容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技術要領,對于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教師應及時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幫助這些學生調整心態,在全面發展學生體育能力的同時,達到體育教學目標。
3 小學體育課程中快樂游戲的應用策略
3.1 應用體育游戲,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小學體育教師在設計體育游戲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發展和學習需求,合理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游戲活動,并在游戲過程中完成自己的訓練任務。同時,教師設置的體育游戲應具備科學性和趣味性,內容過于復雜、消耗體力過大的體育游戲形式不適合引入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因為這將極大地消耗學生的體力,有可能影響課堂教學進度,更有甚者會造成學生的身體損傷。因此,教師應深入研究學生的興趣點,設計出深受學生喜愛的體育游戲內容。比如,在開展“快速跑”體育教學活動時,教師在課程開始階段導入游戲教學情境,組織學生開展熱身游戲,讓學生通過做擴胸運動、振臂運動、踝腕運動、側壓腿運動、開合跳運動使自身得到充分熱身。接下來,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快速跑,讓學生在參與快速跑的游戲活動中體驗到更多的樂趣,并掌握基本的動作要領和技術。教師先向學生講解并示范快速跑的基本技術,讓學生分組進行練習,然后開展胸頂紙球接力賽。教師在賽前向學生講解比賽方法及規則,激勵學生積極參加比賽。將學生分為四組,每組排頭將紙球放置在胸前,向對面跑去,再將紙球傳給對面的排頭,依次進行,最快完成的組獲勝。游戲比賽結束之后,教師對比賽情況進行歸納和總結,對贏得比賽的小組給予表揚,對輸掉比賽的小組加以激勵和肯定,鼓勵其在參加競技比賽過程中發揚頑強拼搏、永不妥協的競技精神。
3.2 豐富體育游戲教學形式,開闊學生視野
教師在開展體育游戲教學時,應注重合理設計體育游戲,開發出豐富多樣的體育游戲形式,使課堂教學更加靈活、有趣和開放。這一做法能夠有效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及對體育學習的需求,全面鍛煉和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因此,教師在設計體育游戲時應做到形式豐富多樣、內容難度適中、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而且能夠有效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進而為學生體育綜合素養的培養和提升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比如,在開展籃球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性特征,采用游戲教學方式,將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充分激發出來,培養學生勇于拼搏、頑強向上的精神。首先,教師帶領學生開展“耍球”游戲活動,向學生示范“耍球”的幾種方法,如環繞交接、雙手拋接等,讓學生參與“耍球”游戲,然后,教師開展原地運球的游戲活動,以此訓練學生的運球技術。教師應在學生參加游戲的過程中不斷巡視指導,并通過學生互評、自評及教師點評,對學生的運球技術動作和水平進行全面比較,有效提升學生的運球能力。接下來,教師讓學生展開行進間的運球練習,在掌握基本的技術之后,進行行進間運球接力比賽,將學生分成四個小隊,失誤最少且用時最短的小隊獲勝。教師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游戲教學活動,將學生的積極自主性充分調動起來,同時,采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進而提升本堂課教學的實效性。
3.3 設置分層式游戲教學活動,全面發展學生運動能力
小學體育教師開展體育游戲活動的時候應考慮兩大因素:選擇游戲形式和組織游戲教學。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差異,設計分層次的游戲教學活動,使每一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和進步,引導學生在游戲中不斷鍛煉自身的體能。對于一些身體和心理發展相對落后的學生來講,教師設計的游戲形式不能太難,否則這些學生將無法完成游戲,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將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對于智力和能力發展相對較弱的低年級學生,教師設計體育游戲的原則是以基礎動作和技能的訓練為主,可選擇一些動作幅度較小、規則相對簡單的游戲,如“青蛙過馬路”“踩影子”“帶毽過關”“過河蹦蹦跳”等,這些體育游戲既簡單易學,又滿足了這一層次學生的運動和發展需要。對于能力較強的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一些技術強度較大的體育游戲,如接力賽跑、推小車、障礙接力賽等。教師通過科學設計游戲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使所有學生的體能都能夠得以增強,在培養其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的同時,讓學生在面對競爭的時候具備勇于拼搏、戰勝困難的意識。此外,教師需要提升講解的生動性及示范動作的準確性,通過富有感染力的引導將學生參與游戲的熱情全面激發出來,讓學生積極投入游戲活動中。
4 結語
總而言之,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是推進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教師應有效運用體育游戲,將游戲融入教學當中,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將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使學生對體育技能加深理解和熟練掌握的同時,綜合素質得到提高,保證教學目標得以有效達成。小學體育教師應在設計體育游戲時做出大膽創新,全面提高體育教學的實效性,進而為小學體育教育改革的有效發展發揮重要的推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楊小梅. 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應用探索[J]. 科學咨詢( 教育科研),2021(12):231-233.
[2] 陳麗霞. 快樂體育背景下初中體育游戲化教學探索[J].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1,35(4):240-242,246.
[3] 陳莉. 核心素養角度下小學體育游戲教學[J].田徑,2021(7):61-63.